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胡慎怡堂的兴起与衰落.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6443592
  • 上传时间:2017-11-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4.49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胡慎怡堂的兴起与衰落贡井胡元和宅邸胡元和是清代后期富甲贡井之胡姓资本家和地主,是自贡盐场有名的王(三畏堂) 、李(四友堂) 、胡(元和) 、颜(桂馨堂)老四大家族之一在其极盛时期,纳款捐官,结交权贵,俨然仕宦人家,对自贡地方曾产生一定的影晌因其先辈经营布业元和店发家,故人称胡元和余生长此族,受工农厚养,今年已八十二岁了现就亲身经历及耳闻月睹,概述胡元和之兴衰,以供研究自贡盐场史实者之参考胡元海布业起家清朝嘉庆(1796 一 1820 年)中叶,江西庐陵(今吉安)人胡礼纬(字英俊) ,原是一个农家大族破落户的子弟,同族人胡生云来四川自流井,赤手起家,稍有积蓄,娶吴姓女为妻,生子女各一人不久,礼纬死去,吴氏无力抚孤改嫁其子胡元海孤苦无依,随胡仕云遗返江西原岌胡元海虽幼孤失学,却粗识文字,自幼贫困,颇知稼墙艰难,持身勤俭,无不良嗜好,对人诚实长大成人后,立志成家立业赖族人资助,贩少量棉布重来自流井出售(一当时江西帮昔以贩布为业) ,积得相当资金后,即在自流井新街五皇殿对面买屋,扩大布业经营,牌名元和店元海娶同乡开泰布店王姓之女为妻,夫妻协力经营,烙守商业信用,敢人乐与之交往,资金日积益多在道光(1821 一 1850)年,分出一部资金,与人合移经营盐业,又获大利,乃以铜钱八干余串购买贡井大山白泥坳寨子岭水田坡地,约收租谷八十石,其余曾荒地河编,芦苇丛生。

      元海就在这块荒地上,着力经营,开凿出水火盐井为了便于经营管理,乃于寨子岭下,依山傍水,兴建一正二横房舍,作管理盐业总柜房,其家亦迁居于此道光三十年(1851 年) ,太平天国金田起义,淮盐不能上运,川盐济楚,造成自贡盐场飞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当时贡井盐卤东移自流井煎烧,经营井灶更有大利可图,刺激了元海经营盐业的积极性元海为人富于心计,在经营井灶上,一是独资经营,不与他人合移,以免一井成功,井彩昔成富有,一旦水火消失,不但井成废墟,而且股黔间亦纠纷不已二是采取以井创井办法,力图扩大基业所谓以井创井,就是将甲井盈余,用作乙并开凿资金,成功则楼上楼,失败则等于甲井未获收益,既不蚀老本,又能开创新业元海在他自己的土地上所凿盐井,多系黄卤,不但质佳,且系浅井,投资小,见效快,产量大,条件优越,获利较一般为厚到元海八十岁死时,已拥有独资经营的盐卤井五眼,瓦斯灶三十口(详见附表一)租谷二千石,活动资金白银数万两,与当时张三和、肖致和并称“贡井三条河” (河和同音) (注〕张三和、肖致和.皆以盐业起家,两家土地都和胡元和土地接壤,肖致和的盐井完全是他出土地.由他人开凿.不由飞资淦.粥取余润(即是他人出钱凿井.自已享受变相的地租剥削,不劳而获) 。

      张三和土地内的盐井是由股移凿办,曾独资修建艾叶滩大桥.并以租谷数十石作护桥费用.张、肖均贡井大户.惟不及胡家胡元海之所以能由贫困而成巨富,除了他本人有一套经营管理工商业的办法以外,其妻之帮助与姻亲之任用,也有很大的关系其妻在经营布店时,就是他的好助手此人借财如命,当其晚年虽处窝丰履厚之家,仍力持勤俭节约活到八十二岁,死后,后人捡视其补巴衣裤及作补巴用的破旧布片,装了半个背篓,据说是遗留下来教育后代的她常说,睡觉时衣服与蔗子磨擦,容易破损,故睡觉时要改穿补巴衣服她为了使家业维持久远,总是以勤俭持家勉励后人元海三女四子,长女适雷姓,次女适钟姓,三女适王姓,皆江西同乡他委任儿女姻亲经管井灶田庄以深得元海经营心传的雷小松为总经理,因其经营得力,故有“一雷天下响"之称以深通三教九流的钟春泉负责办理对外交涉以深悉农事的王笔田管理农业雷、钟、工,对元海均极忠实,当时同业曾以胡元和窝了班称之他们都是精于剥削的能手,对雇工及佃农都有一套笼络手段这里只说对待佃客的办法:凡是佃客来到胡家,都以座上客款洽,佃家老人年满六十岁者,岁减租谷一担,年满七十岁者,再减一担,天年欠丰,看田纳租,栽在佃约,力戒加租另佃,故胡家佃农受了胡家的地租剥削,还要说胡家“厚道” 。

      元海有四子,长子承钧、二子承梁、三子承性(早夭) 、四子承襄胡勉斋克绍箕裘承钧字勉斋,生于道光十二年(1832) ,及于光绪十八年(1892) 曾应童子试不售,乃弃科举,十三岁即随其父学习经管家业勉斋勤谨好学,不仅深得乃父生财之道,而且青出于兰更甚于兰,故当元海退休之时,早已胜任愉快在用人方面,以其平日观察,早有成竹在胸,任其所长,优其待遇,使雇用人员乐为之用仍以雷小松总管盐业,王华田管理农庄对于新进雇员,必先考察其家庭情况,本人品德能力,一经使用,即本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视同一家,年终结算,盈利单位,按所获利润,酌提若干,奖励经办员司,对于亏本单位员司,视其家庭经济状况酌予补助,伸无仰事俯畜之虑,得以一心一意为胡家卖力对于工人也实行笼络,对锉井两班劳工,昔以两班兄弟相称,岁时伏腊亦有奖励在处世方面,抱着与人无争,逆来顺受的态度,久而久之,还使横逆者自认输理当时观音滩罗家,勇于三打,即打锣鼓、打架、打官司,某年正月,无端将胡家的盐水船四支撑走雷小松忿忿地说. “罗家这样横蛮无理,今后河里.我们还敢停船吗?文斗武斗找介嘟要赔他 l ”胡勉斋说:“不要急躁,他们安心寻我生事,若马上与他争论,是坠入他的诡计,我们冷静处之,必有好处” 。

      事隔两月,罗家自动遣人来说,他家船工误撑走了胡家的船勉斋叫小松谦和地答复说:“我们实不见了盐水船,恐怕不是你们撑走的那船,等我们查清楚再说” 致使罗家更为后悔,于端午节日具备礼物,连同原船四支,一并送还,并致欠意因此,勉斋博得忠厚谦和之名勉斋为了大力发展盐业,除极力淘凿旧井,增加卤源外,还积极开凿新井,扩大瓦斯、卤水来源而在经营井灶的同时,还乘川盐济楚之机,兼营运盐业务盐号初名聚义长,设于自流井八店街天后宫内,咸、同年间更名为福临怡,所设分号、堆栈,沿釜溪河经长江而达重庆、宜昌、沙市当时胡家自产花盐为数不多,盐的来源大部靠向其它瓦斯址户收买勉斋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锐意改进盐业生产技术及经营管理,因而对盐业界巨子必礼遇之而虚心求教他特别重视岸行清及销区用盐季节例如,二、三月为菜盐,五、六月为酱盐,十、冬月为肉盐畅销季节,盐价每随季节的变化涨落,故运盐必须掌握季节此外,还须以行情决定运盐方式,灵活运用“撑庄妙、 “望江” 、 “起堆”等各种形式所谓“撑庄” ,即别人向灶户买了盐,不愿运出,而我接买运出或别人的盐已运至半途,不愿直运到岸,或虽已到岸,而因盐疲滞销不愿久待者,我则议价买入所谓“望江”即所运之盐尚在半途,而岸价陡俏,不待到岸提前预售。

      所谓“起堆” ,即盐已到岸,或值‘盐市疲滞,或盐价看涨,则起堆上岸,待价而沽恰当运用以上各种形式,均取决十消息灵通,勉斋由于多方探悉行情,故每算必中,当时井、渝、宜、沙同业,均以盐场诸葛称之勉斋以经营产、运盐业务,获利倍花,握有巨额现金,又设白蜡行于嘉定(今乐山),其目的一是为了分散现金,藉图生息,一是就近探悉键为盐场实况,伴作其经营盐业之参考此外,还承顶成都典当〔清制开设典当有一定限额,所以承顶) ,更名福元典当时各以固定资本十万两,在生意兴隆时可增全二十万两架本,即是可当二十万两银子的东西开设典当,有实物质信,不仅稳妥可靠,而利润又大,故勉斋乐于为之直到光绪十八年(1892) ,勉斋死时,胡元和之家业更大,增加了盐水火井六眼(如附表二) ,共有推卤水牛五百多头,租谷五千余担,运盐资金及现银达三十余万两勉斋逐利有方,在拥有巨资之后,拿出一小部份剥削收入,修路、济贫,邀名官府,取悦乡里,以图保全产业,遗留子孙其具体情况如下:勉斋因福元典开业,取道东大路去成都,见沿途石板路破烂倾斜,行旅艰难心想正好借此沽名,乃决定独资修缮由威远县界牌街口起经龙回镇、大井坝、双石浦、金带浦直至简阳这条官道。

      修缮时间历时三载有余,耗资数目已不能回忆壬辰(1892 年)残腊,勉斋逝世时,该路尚有部份未完工程,由其子汝修继续兴工完成四川总督丁葆贞,亲在自流井视察盐务时,曾接见勉斋,询问盐场兴废,并对他修东大路,予以嘉奖光绪十年(甲申、1884 ) 、十一年(乙酉、1885)大旱,饿浮载途饥民被迫卖儿弩女之事司空见惯甚至有出卖木柜将小孩藏于柜内,希望买方发现后予以养活者,状极凄惨当时米价不仅昂贵,而且不易购得官府以灾情严重,禁用高粱烤酒勉斋以高粱价既较廉,而又容易购买乃于此时,广制高粱耙贱价售与饥民其办法是先由地方当事人查明极贫、次贫户口及其人数,发给购买证,每日按证规定数量卖给高粱把闻系每天每人一个,每个半斤,只收铜钱两文,四口之家花去铜钱八文,便可买回四个,加上一些草根树皮,聊以充饥延命为此,胡勉斋却从中获得了极大的“荣誉” ,曾经清廷钦赐匾额褒扬胡家自勉斋开始,于每年年终腊月,照例以米百余担,铜钱千余串,作贩济贫民之用,持续约四、五十年勉斋嫡配王氏,生三子,名纯祖(崇之)念祖(汝修)佑祖(怀生) 在去成都接顶典当之际,纳谢氏为妾已丑年(1889 )王氏死,谢氏已生二女一子,子名慰祖(星生),因其有子,扶为正室。

      勉斋常以他的处世哲学训教子侄,他说“吃饭只要吃得饱,何必要四盘四盏;穿衣只要保得温暖,何必计较新旧,大亏当前,小心设法避开,小亏无伤大体,切莫吵闹急躁,悄俏吃了就是 ”胡勉斋于丁丑年(1865)曾兴工增筑寨子岭房屋(贡井) ,上厅中厅、横房,作八个四合形模样,乡人皆以大山新房子称之丙寅年(1866)又增筑下厅财门、仓屋、箫房宅内分抱厅、横堂星、上学堂、下学堂、上厨房、下厨房、总柜房、管事房、男花厅、女花厅等,于丁卯年(1867)落成,名其屋曰慎怡堂这就是胡元和的后身在余栋成起义期间,勉斋曾举家迁至重庆朝天挡党家院居住胡汝修兴业捐官胡勉斋死时,长子崇之体弱多病,乃由次子汝修主持家政汝修时年三十,既虑家资富有,树大招风,又恐先辈用人,非亲即友,不听驾驭于是首先团结家族,倡议决不分居,即使尔后分居析产,亦不按父辈三房均分,而按祖字辈兄弟五股平摊汝修以堂弟树良为臂助,以四弟怀生会同旧戚王华田管理农庄,对涨裸中的幼弟星生则力予维护但在两三年中,怀生先没,其遗腹子尚未降生,崇之又相继云亡,孤蠕满室,全赖汝修、树良两人维系树良六十生辰,荣县赵熙撰文祝贺,曾引用汝修谈话,有云“无我则百事不张,无弟则家脉不长” 。

      两人当家均公私分明,虽然议定每年提出白银一于八百两作他们的舆马费用(汝修一千两,树良八百两) ,他们都悉存福临怡账,并未动用分文 胡元和在胡元海,胡勉斋经营时期,对其井灶田庄,就有一个以其亲戚组成的强有力的管理班子,到了胡汝修当事的时候,由于资金愈积愈多,经营规模愈来愈大,单是井灶上的职员司事就在五十人以上,盐号员司还不包括在内,当时有人以主要员司的姓氏、人数编了一个顺口溜,来形容这个班子:“一雷天下响(指总经理雷小松) ,二黄扯不息,三肖摆战场,朱余皆细党,烹来两邓尝,吴三追李四,畏死五胡藏,三林搞忙了,急去请十王,周家八百岁,开泰有三杨,潘安(指名医潘云安)非凡相,不愧领岐黄,有此众将相,永保慎怡堂” 绘声绘影地勾画出这个封建家族俨然是一个小朝庭的模样!汝修还为慎怡堂规划了一整套经营管理制度,他以慎恰堂总摄胡家全盘事业堂内设账房管事,职司出纳另设管事二十人左右,其名目为:乡庄管事、杂务管事、家塾管事、香灯管事、厨房管事、清洁管事、修造管事、买办管事、碾房管事、牧畜草料管事、仓储管事等等管事之下是炊事、自水客、学徒、杂役更夫、司阁、轿夫、马夫及其它男女雇王等此时按照祖训,只许雇用工人,禁止买用丫头。

      这些人都是专供胡氏家族驱使的另设管理企业的总柜房,主其事者称总掌柜雷小松任此职数十年(在五房分井灶后,他已年老,曾由刘亮巨、肖笠斋代行其责) 总柜房内设:(一)账房,计有总帐一人,帮帐两人,综核各井灶生产和收支 (二)货物股,管各井灶油麻米料及一切生产必须物品三)交际股,经售卤水、店盐(即厂口盐,又名票盐) (四)农庄股,司。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