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连中石油5起事故.docx
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大连中石油5起事故 中国石油自然气集团公司在大连所属企业 五起事故简要处境 自2022年7月以来,中国石油自然气集团公司在辽宁大连的所属企业接连发生5起事故,分别是:2022年的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中石油储运公司)“7·16”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和“10·24”火灾事故,2022年的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 “7·16”火灾事故和“8·29”爆炸火灾事故,2022年的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6·2”爆炸火灾事故调查认定,这5起都是责任事故 一、大连中石油储运公司“7·16”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 (一)事故简要经过2022年7月16日,在油轮向原油库卸油过程中,上海祥诚公司的作业人员通过输油管道放空阀加注“脱硫化氢剂”(过氧化氢)13时,现场人员在得知油轮中断卸油的处境下,持续将剩余的22.6吨“脱硫化氢剂”参与管道18时02分,靠近加注点东侧的立管低点处发生爆炸,导致罐区阀组损坏、大量原油泄漏,引发大火 (二)事故理由直接理由:上海祥诚公司使用含有强氧化剂的“脱硫化氢剂”,违规在输油管道上加注“脱硫化氢剂”,并在得知油轮中断卸油的处境下,持续加注,造成“脱硫化氢剂”在管道内局部富集,发生强氧化回响,导致油管爆炸、火灾、原油泄漏,造成污染。
间接理由:一是大连中石油储运公司安好主体责任不落实,整个罐区管理混乱,层次较多,直接将原油脱硫化氢作业承包给上海祥诚公司,以包代管二是忽略变更管理,当变更脱硫化氢剂时,没有事先举行风险分析三是大连中石 1 油储运公司监管不力,未实时制止承包商违规加注行为四是储罐根部阀设计有缺陷,当电控阀门无法操作时,手动操作用时过长 二、大连中石油储运公司“10·24”火灾事故 (一)事故简要经过2022年10月24日16时,在施工人员切割事故储罐浮盘的顶板及桁架时, T103号储罐罐壁与浮盘间隙冒出黑烟,随即产生明火,火势急速扩大,81台消防车先后投入灭火,至25日凌晨1时才扑灭明火 (二)事故理由直接理由:现场气焊工违反去除方案要求,擅自用气焊切割储罐浮船底板,引燃底板上残留的可燃油污,导致罐内起火间接理由:一是施工方案工序有缺陷,安好措施不落实;二是施工单位安好管理不到位;三是创办单位安好监管不力 三、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7·16”火灾事故 (一)事故简要经过2022年7月16日14时,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三蒸馏装置E1007D换热器管箱法兰密封下部原油泄漏起火。
16时40分左右,现场火势得到操纵,19时57分火焰全部熄灭 (二)事故理由直接理由: E1007D换热器管箱法兰处安装了不符合设计标准的垫片,且垫片安装局部偏移经7月13日、14日2次紧固后,垫片局部“压溃”,造成原油泄漏泄漏的原油流淌到下方的换热器高温外观(350℃左右)被引燃间接理由:一是装置检修理过程管理不到位二是垫片保管、领取、安装环节管理不到位三是垫片材质不符合有关模范要求 2 四、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8·29”爆炸火灾事故 (一)事故简要经过2022年8月29日,大连石化分公司储运车间在将柴油从877号罐切换到875号罐过程中,875号罐突然发生爆燃,罐底撕裂,引发火灾 (二)事故理由直接理由:由于事故储罐输油造成液位过低,空气进入浮盘下的空间正值上游装置操作波动,进入事故储罐的柴油中轻组分含量增加,在浮盘下的空间内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加之进油流速过快,因此产生的大量静电无法实时导出产生放电,引发爆炸间接理由:一是违反 “浮顶罐和内浮顶罐正常操作时,其最低液面不应低于浮顶、内浮顶的支撑高度”的有关规定二是未重视油品流速过快造成静电过大的安好风险。
三是未有效辨识上游装置操作波动带来的安好风险 五、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 “6·2”爆炸火灾 (一)事故简要经过2022年6月2日,承包商林沅公司施工人员在用气焊去除939号罐仪表平台板时,突然发生爆炸着火,罐底撕裂,罐中的可燃物料在防火堤内流淌(堤内各罐之间无隔堤),在小罐区内形成池火, 937号罐、936号罐、935号罐相继爆炸着火,造成4名死亡 (二)事故理由直接理由:非法承包商林沅公司的作业人员在939号罐顶违章举行气焊切割,火花引燃泡沫发生器泄漏的油气,回火至罐内,引起储罐内爆炸性混合气体爆炸间接理由:一是动火等特殊作业管理不严格,私自更改动火作业时间;二是承包商管理不到位,存在以包代管现象;三是从业人员安好意识淡薄,动火分析走过场 3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