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钣金技术规范.doc
4页钣金加工技术规范钣金技术规范一、目的本规范书用以描述公司钣金类产品的技术要求(质量和可靠性),旨在规范公司生产、检验等部门的一系列活动二、适用范围本规范书适用于外协加工及自主生产的各种钣金结构之机架、机柜、机箱及其它零部件三、参考标准GB/T1804--2000《一般公差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WI-T00-008《钣金机械制造工艺基本术语》GB/T19804-2005《焊接结构的一般尺寸公差和行为公差》四、技术要求1. 基本要求1.1在生产中,每个员工、每道工序都必须按图纸进行加工1.2图纸、工艺有公差标注要求时,按公差要求加工1.3当图纸标注尺寸及公差与工艺要求尺寸及公差不一致时,按工艺要求加工1.4机柜外形按允许公差的正公差加工,机箱外形按允许公差的负公差加工1.5门的外形按允许公差的负公差加工,严禁出现正公差1.6除特殊说明外毛刺方向必须在折弯内边1.7严格按图纸设计要求加工,除满足单个部件的尺寸正确外,还应保证装配后所形成的新的尺寸(多为安装尺寸)的正确1.8喷完漆后的钣金件在转运过程中,防止划伤大平面,防止工件存放变形,如有划伤则需重新喷漆处理2下料技术要求2.1冷轧薄板、不锈钢板剪料对角线允差(每批一致性好)2.1.1立柱用料<1000mm<0.3>1000mm<0.52.12门板用料<1000mm<0.5>1000mm<0.82.1.3 其它结构件<0.52.2铝型材长度允差<500mm<0.3>500~1000mm<0.5>1000~1500mm<0.8>1500~2000mm<1.0>2000mm<1.22.3 铜排长度允许公差铜排厚度>6mm剪切断面常为斜面,测量时应以最大长度尺寸计,允许误差按GB/T1804C级。
3焊接技术要求3.1焊接过程的要求3.1.1焊接时,要求该坡口的地方必须坡口,加工周转件没有坡口的、或者焊接型材等,应根据情况用磨光机进行坡口3.2.2焊接时应保证工件外形尺寸和形位公差,保证型钢、钢板对接时错位量不超过厚度的2%3.4焊接时的焊缝严格按图纸要求,该连续焊的连续焊,该断续焊的一定要断续焊如图纸没有要求的断续焊尺寸长度,则每间隔200mm焊50mm点焊时各焊点距离必须均匀一致3.5连续焊缝要求平直光滑,不能有明显的高低不平现象,不能有焊穿、焊偏、焊疤、气孔、咬边等现象3.6焊后:每道焊缝应清根处理,清除焊渣,去掉周边毛刺3.7钢板在弯、折、卷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锤击痕迹应予以修复,不得有明显锤窝现象一定要放平,3.2焊接公差要求1、线性尺寸公差见下表一所示表一、焊接件线性尺寸公差(mm)基本尺寸2〜30>30〜120>120〜400>1000〜2000>2000〜4000>4000公差要求±0.2±0.3±0.5±0.8±1.2±2±0.05%2、角度尺寸公差见下表二所示表二、角度尺寸公差公称尺寸0〜400>400〜1000>1000以角度表示的角度公差±20'±15'±10'3、直线度、平面度、和平行度公差见下表三所示。
表三、直线度、平面度和平行度公差基本>2000〜4000>4000±1.4±1.8尺寸>30〜120>120〜400>400〜1000>1000〜20008000>8000〜12000公差要求±0.2±0.4±0.6±1±2.53.3焊后处理要求及标准1、焊缝平滑,呈现鱼鳞状;不得出现堆起凸包、不均匀的现象2、工件焊接完毕后,外观应打磨一遍,不能有手感刺边角的存在;不得存在焊渣、焊点、毛刺等焊缝应光滑、平整应保证工件的“边齐、面平”不能超过板厚的2%-3%3、箱体类工件平面上焊缝不得比平面高,原则上打腻子后应该能掩盖住,看不出焊缝1.喷涂质量:(检测方法:目测、手感)A颜色与样板相符合,同批产品无色差(颜色、光泽度);B涂层表面光滑、平整、均匀,表面不得有如下缺陷:a)不干返粘:表面干,实际未干透,表面有(或易产生)纹印,粘有织物绒毛现象;b)流挂:表面有液体流淌状的突起,顶端呈圆珠状;c)颗粒:表面呈砂粒状,用手摸有阻滞感;d)桔皮:外观呈现如桔皮般凹凸不平,不规则波纹;e)漏底:表面透青,露出底材颜色;f)麻点:表面因收缩而呈现小孔(麻点),亦称针孔;g)发花:表面颜色深浅不一,呈花纹状;h)起皱:局部堆积凸起,呈皱纹状(皱纹粉除外);i)夹杂:涂层中夹有杂物;j)机械损伤:外力所致的划伤、刮花、磨损、碰伤。
3.整体外观:(检测方法:目测)A机架(柜)类产品从各方向目测,应整体平正(即上、中、下尺寸一致),无凹凸肚现象;B门缝均匀小于等于2mm,其它各种间隙均匀一致;C各外部结构件应表面平整,折边、弯角处过渡应均匀一致;D内外清洁,无油污、灰尘或其它杂物6.装配质量(检测方法:目测、手感)A装配正确,无错装、漏装、多装现象;B装配紧固,无松动现象,紧固件使用适宜,且同一批产品中紧固件的使用具有对应一致性;C活动部件功能良好,无卡涩、噪音、干涉等现象,活动角度或幅度应满足规定的要求,且具有一致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