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三语文-17-李杜诗五首教师锦囊-大纲人教版第五册.doc
2页作文链接 这五首诗聚集了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的精典之作,表现了他们各自不同的风格,李白的三首诗都充满着浪漫主义气息,手法夸张,笔墨酣畅,而杜甫的两首诗那么中规中矩,充分反映了现实生活的黑暗因此希望同学们今后自己写作也要写出风格,写出精品 一、律诗与绝句 唐初开始形成的,在字数、声韵、对仗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的一种格律诗,就是说我们所说的近体诗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律诗八句,每两句为一联,分别叫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律诗偶句都押韵,颔关、颈联必须对仗而绝句,又称截句,共四句,绝句第3句不押韵、绝句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八句以上的律诗称为排律 二、内容分析 1.?客至? 杜甫特别善于捕捉富有表现力的、能够显示事物本质和人物精神面貌的细节,使用增加诗的真实性和亲切感的语言,营造栩栩如生的环境气氛这在?客至?中表达得尤为明显 此诗写的是朋友的来访给诗人带来的喜悦之情诗人没有平铺直叙地去写,而是先从环境着手,借环境的清幽写出内心的寂寥,群鸥虽然可爱,但没有其他的来访者,不免显得生活过于冷清单调,那不曾缘客扫的花径,正是诗人疏懒心境的写照在这样的环境气氛中,客人的来访无异于沙漠中听到驼铃,顿使自然生色,所有的沉闷空落皆因客人的到来一扫而光,代之以兴高采烈,一片光明。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这是多么具有生活实感和谈话口吻啊!再看那待客吃饭的情形,诗人不仅以半首诗的篇幅具体展现酒菜款待的宴上主客的神态、语态细腻逼真地描绘出来,表现那诚挚、真率的友情其生活气息之浓、人情味之重,皆由此显现出来 诗人就是这样借环境的选取、家常话的表达、细节的描摹把客人来访之事,表达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别具特色,吸引着后代的读者 2.?旅夜书怀? 全诗四联,前两联侧重写景,后两联侧重抒情首联“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开始就把一位孤独地在水面漂零的旅人置于景中,这时的境界还不够阔大,有了颔联“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之后,空间扩展到了天地苍穹旷野,星星下垂,仿佛挂在天幕上,月光洒在江波之上随江流而涌动正所谓“古人绝唱多景语〞我们不能不惊叹颔联写景的高妙在这样阔远、空寂的气氛中,诗人清楚感到了个人的渺小、人生的短暂以及不能把握自身命运的惆怅杜甫一生飘泊不定,志存高远,然而“时运不齐,命运多舛〞〔?滕王阁序?〕,特别到了晚年,“老病有孤舟〞〔?登岳阳楼?〕的岁月尤其凄苦诗人怅然立于孤舟之上,置身茫茫宇宙之间,能不吐郁积在心中的块垒吗?因此颈联和尾联的抒情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3.?咏怀古迹〔其三〕? 诗的首联交代曾经生长王昭君的村庄所在地地在荆门山的附近,诗人是站在奉节白帝城高处东望荆门山的,当然望不到但他驰骋想象,说是群山万壑有如奔赴荆门山这一“赴〞字,使三峡连峰势呈动态而分外雄奇诗人正是以这样的背景来衬托王昭君的生长地,也是在衬托绝代佳人王昭君,所以有人说,这是“美其人,故奇其地〞颔联写昭君一生,容量很大,一大篇昭君生平传记,融于“一去〞“独留〞两句之中;而且着上了深沉的悲剧色彩,所以前人说:“‘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诗人也通过这两句,寄寓了无穷的怅恨与感慨颈联进一步写昭君的身世家国之恨,并嘲讽汉元帝的昏庸如果不是汉元帝以图取人的昏庸,又岂会有昭君“独留青冢向黄昏〞“空归月夜魂〞的遗恨呢!当然,虽“环佩空归〞,仍要“月夜魂〞归,这又表达了昭君的家国之恨尾联的琵琶胡语,点明“怨恨〞主旨,这种怨恨虽经千载仍流传不已,可见诗人体会这种怨恨是非常深入诗人几乎一辈子有家难归、有国难投,“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他正是将自己的家国之恨、家国之情寄托于对昭君的咏怀中[ 4.?阁夜? 阁夜岁暮寒宵,这是诗中特定的抒情气氛。
诗人选取最能传达哀愁的典型意象如深更鼓角声、野哭声、夷歌声,这是听觉所闻霜雪、星河影动,这是视觉所见这些见闻均发生在西阁江边的不眠之夜融入了诗人忧国忧民情感的众多意象共同营造了诗中深沉悲凉的意境尽管情绪是悲凉的,而境界却是壮阔的 本诗尾联运用了典故来抒情言志诸葛亮辅佐刘备建立了蜀中霸业,自己也拜相封侯〔拜蜀相封武侯〕,名垂青史公孙述在西汉末也曾据蜀称帝这两位历史人物都给蜀中带来了休养生息的安定局面诗人想到他们现在已埋入黄土,而自己却不能像两位古人那样跃马横刀平定战乱,鼓角声声,野哭在身,诗人能不忧心如焚吗?古人有云“穷那么独善其身,达那么兼济天下〞诗人自身尚处于困窘的境地,何以兼济天下呢?“人事音书漫寂寥〞那么写出了这种沦落天涯、不能建功立业的无奈 5.?登岳阳楼? 四联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写情前两联主要写洞庭的景色昔闻之事今已得见,应该一喜;可登临之时,身如沙鸥,漂泊无依,喜从何来?前两联诗人是实实在在写景,后两联是在真实写情将孤独老病的诗人置于阔大的境地之中,那就是写悲了全诗描写洞庭的壮观景象,衬托诗人的孤苦,表现他关心国事的沉痛心情 这首诗,首、颔、颈三联都是工稳的对仗,这在一般诗人不易做到,杜甫那么精于此技。
首联对仗极工稳,而且很朴实自然,无雕琢的痕迹,准确地传达出了诗人此时微喜的心情颔联“吴楚〞“乾坤〞字眼非大眼界、阔胸襟之人不能写出颈联“无〞“有〞的对举出现也独具匠心有的只有“孤舟〞,其他都没有,包括亲朋音信、衣食居所等,能不黯然神伤?加之国难民愁,那样顽强抗争的诗人也不免“泪作倾盆〞了尾联虽不对仗,却也形象生动用语洗练整首诗作语言简洁,境界阔远,风格苍凉沉郁,催人泪下 读本链接 本单元链接的是读本的第六局部,目的就是为了拓宽同学们的视野,更多的了解李白、杜甫的诗作及其作品风格 ?蜀道难?与?将进酒?链接的是李白诗五首包括?行路难二首?,诗中主要是表现作者内心的矛盾:一方面他渴望冲破阻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另一方面他又深感现实黑暗的浓重,不如急流勇退,去做个隐士还有?古风二首?,其一是?古风二十四?写的是诗人在长安时所见,反映了唐玄宗后期政治黑暗腐败的情景;其二是?古风三十四?提出了“修文德〞以安四夷的政治主张 ?兵车行?与?杜甫律诗五首?链接的是?杜甫诗十首?,读完之后可以让同学们更充分地了解杜甫及其现实主义创作风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