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历史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每课一练(08岳麓版必修2).docx
5页⋯⋯⋯⋯⋯⋯⋯⋯⋯⋯⋯⋯⋯⋯⋯⋯⋯⋯⋯⋯⋯⋯⋯名校名 推荐⋯⋯⋯⋯⋯⋯⋯⋯⋯⋯⋯⋯⋯⋯⋯⋯⋯⋯⋯第 16 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每课一练 (08 岳麓版必修 2)一、 1.德国 学家路德 希 ·艾哈德指出:“在 有条件下,国家必 有 划和有 地 确定目 并且提出方向性的 政策原 ⋯⋯想把企 家弄成官府意志的奴隶和 的 行机器,那就必然 一切人格价 并剥 界最宝 的 力 表明他主 ( )A . 行大 模国有化改革B.取消市 作用C.放弃 的干 D.市 与 划相 合【答案】 D【解析】 本 考 学生全面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 “ 国家必 ⋯⋯ 确定目 并且提出方向性的 政策原 ” 了国家 的指 作用; “ 把企 家弄成官府意志的奴隶⋯⋯ 必然 一切人格价 并剥 界最宝 的 力 ”体 了主 市 的 作用 故D 符合 意2.美国 史学家洛克 堡 :“ 1933 至 1938 年 六年, 志着美国制度上的巨 制度上的巨 ”主要表 是 ( )A . 行 划 B.普遍推行国有化C.加 政府 的干 D.社会福利成 公民 利【答案】 C【解析】 1933 年 斯福上台后 危机加 了政府 的干 ,故 C ;A 不符合史 ,西方只是借 的 划 ,在二 后部分国家 行的是指 性 划;B 大了史 ,西方只是部分企 在二 后 行国有化; D 是在二 后, 不符。
3.在 本主 史上,出 两个“黄金 代” 1850 ~ 1914 年是第一个“黄金 代”, 高速 展 1950~ 1973 年是第二个“黄金 代”,在此期 , 达 本主 国家国民生 年均增 率 4.9%文中第二个“黄金 代” 高速 展的原因有 ( )①国家 断 本主 的 展②股份企 的 大③“人民 本主 ”和“ 者革命”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 1⋯⋯⋯⋯⋯⋯⋯⋯⋯⋯⋯⋯⋯⋯⋯⋯⋯⋯⋯⋯⋯⋯⋯名校名 推荐⋯⋯⋯⋯⋯⋯⋯⋯⋯⋯⋯⋯⋯⋯⋯⋯⋯⋯⋯A .①②③ B .②③④C.①③④ D .①②③④【答案】 D【解析】 ①②③ 是通 整生 关系促 生 力的 展, 而第三次科技革命 作 生 力推 了二 后 的 展4. 小平 :“社会主 也有市 , 本主 也有 划, 划和市 都是手段二 后,“ 本主 也有 划”的主要表 有 ( )① 行国有化,建立国 企 ②普遍推行“国家 本主 ”③指定 划,指 展④ 行“ 者革命”, 大“新中 ”A .①② B .③④C.①③ D .②④【答案】 C【解析】 本主 国家在二 后 行的是 “ 国家 断 本主 ” ,④不能体 “ 本主 也有 划 ” 一特点,它是生 力 展的必然要求。
5.洛克菲勒家族在 1964 年持股比例 13.5%, 在 以不到 40 美元的 本控制了3000 多 美元的 料 示,目前股份公司的 本控股比例 5%,被人称之 “有效的控制” 段材料最能 明 ( )A .二 后国有企 在 展中占据重要地位B.二 后“ 者革命”由理想 C.二 后出 了 本社会化 D.二 后 构 生了 化【答案】 C【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股票分散化的 , 是 本社会化的一种反映6. 合利 高 副 裁加文 ·尼斯 :“我 的 工持有公司的股份,因此他 与公司休戚相关 ⋯⋯ 是我 从一家私人公司 一家公众公司的 志之一 ”“公众公司”的出 体 了 ( )A .公司 成工人所有B.公司所有 的某种 C.公司由 理人 D.公司 国有企 【答案】 B【解析】 “ 公众公司 ”指 工持有了公司的股份,故 B ;在 上公司仍 2⋯⋯⋯⋯⋯⋯⋯⋯⋯⋯⋯⋯⋯⋯⋯⋯⋯⋯⋯⋯⋯⋯⋯名校名 推荐⋯⋯⋯⋯⋯⋯⋯⋯⋯⋯⋯⋯⋯⋯⋯⋯⋯⋯⋯本家所有,排除 A 项; C 项与材料无关;公司仍为私有企业,排除 D 项7.1967 年,英国工党领袖麦克米伦竞选首相的口号是: “让每个英国人都成为股东。
”这一口号所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 )A .“凯恩斯革命” B .“经营者革命”C.“人民资本主义” D .建设“社会保障”【答案】 C【解析】 A 项强调的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 项强调的企业管理的专门化, D 项是社会保障,只有 C 项符合题意8.“ 37.6 万个股东把储蓄投资在通用电气公司,这是美国的典型,美国几乎每一个公民都是资本家这则广告体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是 ( )A .国有化程度增强 B .“经营者革命”C.“人民资本主义” D .建立福利国家【答案】 C【解析】 材料体现了股票分散化的特点,即 “ 人民资本主义 ”9.福利制度被称为“社会减震器”,二战后西方福利国家得到发展这说明福利制度( )A .实行于二战后世界各国B.缓解了社会矛盾C.增加了国家财政支出D.提高了人们积极性【答案】 B【解析】 “ 社会减震器 ” 体现了福利制度的实行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缓解了社会矛盾,故选 B 项,其它各项与题意不符10.二战后, 西方发达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确立并完善了社会福利制度 以下对“福利国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缓解社会矛盾,改善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B.扩大了社会消费,提高了人们工作积极性C.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D.其实质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答案】 B【解析】 福利政策扩大了社会消费,但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11.(2014 ·海珠 )肯尼迪曾经说: “如果自由社会不能帮助众多的穷人, 也就不能保全少数富人此言论道出了 ( )A .实行失业保险的时代背景3⋯⋯⋯⋯⋯⋯⋯⋯⋯⋯⋯⋯⋯⋯⋯⋯⋯⋯⋯⋯⋯⋯⋯名校名 推荐⋯⋯⋯⋯⋯⋯⋯⋯⋯⋯⋯⋯⋯⋯⋯⋯⋯⋯⋯B.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的实质C.认为美国要实行自由放任D.以工代赈社会保障的目的【答案】 B【解析】 材料中肯尼迪言论的主旨是通过救济大量的穷人从而缓和社会矛盾以维护富人的利益,这体现了二战后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的实质, B 项正确12. (2014 ·春长 )1976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受说:“正如没有一个社会能够完全以命令原则来经营, 一个社会也不可能完全靠自愿的协同合作来推动 相反地, 以自愿交易为主的经济制度,却有足够的潜力同时促进繁荣与人类自由这一经济理论主张( )A .自由放任 B .强化国家干预经济C.放松国家干经济 D .仿效计划经济【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 材料指出 “ 一个社会既不能完全以命令原则来经营也不能完全靠自愿的协同合作来推动,应实行以自愿交易为主的经济制度” ,据此结合 “ 1976 年” 这一时间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判定, 弗里德受的主张体现了在 1973年经济危机后西方国家主张放松国家干预经济的做法。
二、非选择题13.社会福利关乎民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工业革命之后, 西方社会贫富悬殊拉大, 劳动者要求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的呼声逐日高涨 为此,发达国家推行了一系列社会保障政策, 以使贫困人口和由于各种原因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得到最低的生存保障 这一制度被称为 “ 福利国家 ” 制度二战以后 “福利国家 ” 在西欧日渐完美, 在很大程度上起了稳定社会情绪的作用 这样的 “福利国家 ”必然占用相当大的财政预算,而人民对福利政策不仅已经习惯,而且不嫌其多,只嫌其少至80 年代, “ 福利国家 ”的弊病已明显化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严重地妨碍了经济的增长和发展高新科技的投入—— 摘编自陈乐民《 20 世纪的欧洲》材料二 英国于 1946 年 8 月通过国民保障法,规定投保职工在就业、退休、怀孕、工伤、疾病、死亡等情况下可以申请补助; 11 月通过国民医疗保健制度; 1948 年颁布国民援助法, 由政府拨款给贫困者以社会救济 德国也通过保险、救济、 补助等社会保障手段来缓和私有制和竞争所必然导致的社会冲突—— 摘编自段炳林《世界当代史》等请回答:(1) 根据材料一,概括“福利国家”产生的历史根源。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福利4⋯⋯⋯⋯⋯⋯⋯⋯⋯⋯⋯⋯⋯⋯⋯⋯⋯⋯⋯⋯⋯⋯⋯名校名 推荐⋯⋯⋯⋯⋯⋯⋯⋯⋯⋯⋯⋯⋯⋯⋯⋯⋯⋯⋯国家”日 完善的主客 条件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 明西方国家确立福利制度的方式3)依据两段材料并 合所学知 分析西方国家 行福利制度的影响答案】 (1) 史根源:工 革命的 展; 富差距加大; 者要求改善 和生活条件主客 条件: 本主 国家汲取 史教 ; 本主 的迅速 展2)确立方式:通 立法形式 (或通 社会保障和保 制度、政策等 )(3) 极: 和社会矛盾,保持社会 定;促 展消极:国家 政不堪重 ;降低了人 工作 极性14. 体制 新和 整是 持 展的重要保障 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1921 年,列宁 : “ 目前已很清楚,我 用冲 的 法 ⋯⋯ 行社会主 生 和分配的原 已 挫 了 ⋯⋯ 政治形 向我 表明, 在 多 上, 必 退回到国家 本主 上去 ⋯⋯”(1) 材料一中列宁“退回到国家 本主 上去”的政策是什么?与“用冲 的 法相比”, 一政策有什么不同内容?材料二 针对 30 年代大危机,新上任的 斯福 采取了复 、救 和改革的政府干 政策, 布了《 整法》和《全国工 复 法》 , 国家 生活的全面干 和 。
2)以 例, 斯福新政是如何 的?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 后, 达国家相 行改革和 整 本主 体制 生了很大 化,一定程度上适 了生 力 展的需要,使 展出 了一个 “ 黄金 代 ” 3) 合所学知 ,指出二 后 本主 政策 整的主要措施4)上述 整 我国的 建 有何启示?【答案】 (1) 政策:新 政策不同:利用市 和商品 关系来恢复 2)减少耕地面 和 品的 量;政府收 剩余 品以控制市 价格3)国家 的全面干 ;人民 本主 ; 者革命;完善社会福利制度4) 划、市 都是 展 的手段; 事求是,根据国情 整 政策;不断改革,开拓 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