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全册.pdf
219页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放大镜和显微镜1.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指纹,觉得指纹的图象太小,为了使图象大一些,正确的方法是()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远些2.下列图象中,通常最可能是在放大镜下观察到的是()A.石英晶体B.大肠杆菌 C.蝶的口器3.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机画面时,会看到排列有序的三色光区域()A.红、黄、蓝B.红、绿、黄C.红、绿、蓝4.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显微镜的是()5.A.牛顿B.列文虎克C.达尔文D.爱迪生科学家一般选择()来观察大肠杆菌A.光学显微镜B.电子显微镜C.放大镜6.把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步骤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将调整好距离的两个放大镜固定准备两个放大镜找到物体最清晰的图象调整好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A.B.C.7.(2021 青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8.A.相同(2021 郛城县)生物学家B.相反C.无关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发现了9.在图中标出相应部分名稀(1)这台显微镜的目镜上标有1 0 X,物镜上标有5 0 X,则这台显微镜观察到的物体将被放大的倍数是.,倍(2)如果实验中需要将镜筒下降,那么我们的眼睛应该注视(填物镜或目镜)(3)你在目镜中观察到的物体图象在左上方,如果要将图象移到中央,你认为应该把玻片向什么方向移动?。
显微镜的观察1 0.(2 0 2 1 浦城县)蟋蟀的“耳朵”在()A.头部 B.足的内侧 C.腹部 D.胸部1 1.(2 0 2 0 秋乌苏市期末)已经发现的动物种类有1 5 0 多万种,其中已知的昆虫达()种A.1 0 0 多万 B.8 0 多万 C.4 0 多万1 2.(2 0 2 1 春竹溪县期末)来自不同蚁穴的蚂蚁相遇后会()A.用触角与对方交流 B.没有任何反应C.会打架1 3.(2 0 2 1 澄江市)利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蟋蟀的耳朵在()A.头上 B.足的内侧 C.触角上1 4.(2 0 1 8 春兴义市期中)我们曾经制作过洋葱表皮细胞的切片标本,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题目保子 滴管 碘酒 盖玻片 载玻片 培养皿 小刀 吸水纸 烧杯一位同学准备利用以上工具制作洋葱表皮细胞标本,他的操作过程如下:用盖玻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注意不要有气泡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标本要平展开在一块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在 洋 葱 内 表 面 轻 轻 划 一 个 字,取下洋葱表皮从标本的边缘滴一滴稀释的碘酒,吸掉多余的水请思考这位同学的操作步骤,把正确的步骤写下来(填序号):o1 5.(2 0 2 1 春滕州市期中)显微镜下的观察和一般的观察不同,这对观察材料有特殊的要求。
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必须薄而透明,需要先把观察材料制作成玻片标本,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用到以下器材,请将合适的器材填在横线上载玻片 盖玻片 碘酒 滴管 清水 小刀 吸水纸 银子(1)先用 把洋葱切开2)在一块干净的载玻片的中央用 滴一滴3)用刀片在洋葱内表皮轻轻划“#字,用 轻轻撕取内表皮4)将撕下的内表皮置于载玻片上的清水中,再将 倾斜着慢慢盖到洋葱表皮上,注意不要有气泡5)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并把玻片微微倾斜,用 从另一端将多余的染液吸去,玻片标本制作完毕1 6.(2 0 2 1 北戴河区)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A.大多数的生命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各种细胞的大小虽然不同,但外形都是一样的C.细胞是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1 7.(2 0 2 1 勃利县)生物体是由 组成的英国物理学家 是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人1 8.(2 0 2 1 禹城市)下列有关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A.不同生物体的细胞是不同的 B.细胞的形态千差万别C.同一生物体上的细胞是完全相同的 D.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1 9.(2 0 2 1 春华州区期中)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的微生物时,不宜采集的水是()A.池塘水 B.温开水 C.金鱼缸里的水2 0.(2 0 2 1 芜湖县)为了做好用显微镜观察水中微生物的实验,六(2)班同学决定自己培养微生物,他们设计了以下几种培养方法:号烧杯中加入3 0 毫升纯净水;号烧杯中加入3 0 毫升池塘里的水;号烧杯中加入3 0 毫升纯净水,但放入一些野草。
三个烧杯同时放在同一个窗台上1)上述描述的“哪种方法能够培养出微生物”的实验属于 (填“对比”或“模拟”)实验2)两个星期后,用滴管分别从3个烧杯中取出一滴水,用显微镜观察,你认为可能观察不到微生物的是 号烧杯里的水3)在载玻片上放少许脱脂棉纤维是为了4)在显微镜下,同学们观察到如图所示的微生物,它是21.观察池塘水:活动目的:观察、认识微生物活动材料:池塘水、放大镜、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烧杯、抹布活动步骤:(1)用烧杯采集回池塘水2)用肉眼观察池塘水,我发现池塘水里有、等生物,还有许多其它的生物3)用放大镜观察水,我又发现了用肉眼没看到的、等生物4)用显微镜观察池塘水,我是这样做的:先安装好显微镜对光,让光通过载物台到达物镜制作水标本,并放到载物台调焦,看清水中的微生物5)用显微镜观察水标本后,我发现水中有、等微生物活动总结:通过用显微镜观察一滴水里的微生物,发现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形状2 2 .玻片的制作我曾经制作过水中微生物标本,我是这样制作的:(1)取一些_ _ _ _ _ _ _ 里的水,并把干草浸泡在水中2)用 滴 管 取 一 滴 浸 泡 了 干 草 的 水 放 在 载 玻 片 的 (如 图 1所示),盖上盖玻片(如图2所示)。
3)再用吸水纸从 的边缘吸去多余的水分,以控制(如图3 所示)2 3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为了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生物,小林决定自己培养微生物,他的设计方案如表:序号水量水样添加物 放置地点1 号烧杯5 0 m L纯净水-窗台上2号烧杯5 0 m L鱼塘水-窗台上3号烧杯5 0 m L沟渠水干稻草 窗台上4号烧杯5 0 m L纯净水干稻草 冰箱冷藏室(1)一星期后小林用滴管,从4个烧杯中各取一滴水,分别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你 认 为 小 林 最 有 可 能 观 察 到 微 生 物 的 是A.1号和2号 B.2号和3号 C.3号和4号(2)在显微镜下,小林观察到了图中的微生物,这是A.草履虫 B.变 形 虫C.喇叭虫(3)小林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微生物,属 于 生物A.单 细 胞B.双细胞 C.多细胞(4)上面研究哪种方法能够培养出微生物的实验属于.A.对比实验 B.模拟实验 C.观察实验(5)实验表明,微生物具有、等生物特征2 4.(2 0 2 1春郑州期末)微生物的研究学 过 形形色色的微生物后,同学们对微生物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下是他们的探究过程1)小涵对利用酵母菌发面很感兴趣,下面是她的探究过程,请你给它们排序。
准备一些温水,根据面粉的多少适量添加水,直到盆里看不到干面粉,都是小面块不再需要加水之后,用手和面准备2个大盆,把需要的等量面粉倒进去,然后其中一个盆中倒入酵母液,搅拌均匀;另一个盆中不加把大约3 7度的温水倒进放酵母的碗里,让酵母化开,静 置1 0分钟左右面团和好之后,上面盖一块拧干了水分的湿布或者在盆口盖一层保鲜膜,静置到面团发起2)如图 是面团发起的状态3)3个小时后,加酵母液的面团体积比未加酵母液的面团4)小涵发现发酵时间过长,为了让面团发酵得更快,她将和面用的温水换成了沸水,3个小时后,面团却没有明显变化查阅资料发现,发面时温度对面团中二氧化碳产生量有影响,如图所示以 下 分 析 正 确 的 是A.分析此图能大致判断发面的最适温度B.4 50 c时发面效果会明显好于3 0 C.60 的环境中酵母菌不能存活(5)若将馒头置于一个温暖而潮湿的地方,数天后出现许多黑色斑点,它们所属的生物类群是6)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微生物无处不在,有些微生物对我们是有益的,如酵母菌、乳酸菌等;有些微生物会给我们带来伤害,如大肠杆菌、霉菌等我们怎样才能与微生物和平相处,减少微生物带来的危害?(写出两条)六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一.试 题(共40小题)1.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指纹,觉得指纹的图象太小,为了使图象大一些,正确的方法是()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远些【分析】对放大镜来说:物远像近像变小、物近像远像变大。
解答】放大镜是根据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物距小于一倍焦距)的原理制成的其成像规律是物体离凸透镜越远(接近于焦距,但要小于一倍焦距)像越大,要使指纹的像大一些,应让放大镜远离手指故选:B,【点评】熟练掌握放大茎的相关知识2.F列图象中,通常最可能是在放大镜下观察到的是()A.石英晶体B.大肠杆菌C.蝶的口器【分析】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观察物体时将物体不同程度的放大解答】我们的肉眼观察物体有一定的限度,使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观察物体,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石英晶体、大肠杆菌需要在显微镜下能看清楚,蝶的口器在放大镜下能观察到,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o【点评】此题重点考查放大镜、显微镜的应用3.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机画面时,会看到排列有序的三色光区域()A.红、黄、蓝B.红、绿、黄C.红、绿、蓝【分析】放大镜又叫凸透镜,它是一种常见的透镜,中间厚、边缘薄,至少有一个表面制成球面,亦可两面都制成球面,起到放大的作用,倍数不等放大镜对光线有汇聚作用,能产生放大的虚像,是用来观察物体微小细节的简单目视光学器件解答】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可以发现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故选:Co【点评】学生掌握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可以发现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即可正确解答。
4.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显微镜的是()A.牛顿 B.列文虎克 C.达尔文 D.爱迪生【分析】生物学家列文虎克于1632年出生在荷兰,他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他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解答】发明了世界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显微镜的是列文虎克,选项B符合题意故 选:Bo【点评】掌握对显微镜发明的认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5.科学家一般选择()来观察大肠杆菌A.光学显微镜 B.电子显微镜 C.放大镜【分析】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解答】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大肠杆菌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科学家一般选择电子显微镜来观察大肠杆菌故 选:B.【点评】熟练掌握电子显微镜的相关知识6.把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步骤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将调整好距离的两个放大镜固定准备两个放大镜找到物体最清晰的图象调整好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A.B.C.【分析】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
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解答】显微镜的制作步骤:1、安放:显微镜应放在体前偏左,镜筒在前镜臂在后的方向安放好2、对光:用低倍镜、较大光圈(遮光器上调);眼看目镜,同时调节反光镜;使视野变得明亮3、放片:观察对象要正对物镜的孔,将玻片夹好之后再调焦4、调焦:先用低倍镜寻找物象,先降镜筒后升高镜筒,降低镜筒时要在侧面观察是否压片,升高镜筒时正对着目镜寻找物象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心,换用高倍镜观察只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变得清晰5、观察:两眼睁开,用左眼观察,用右眼画图故选:A o【点评】考查了显微镜的使用的相关知识,正确掌握显微镜的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