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doc
4页教 学 工 作 总 结(2010--2011--2)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一年级数学和四年级两个班的科学教学工作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本班大部分学生都聪明灵活,想象力丰富,上课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学习成绩比较理想但也有少数作业脏乱,思考速度慢、书写速度慢、对新知的理解也比较慢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标的具体要求,现将本人对这学期教学工作的一点思考总结如下: 一、务实基础,努力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够顺利地学习这句话看似矛盾,其实蕴藏真理:一个学生如果大部分时间都被作业塞满,就没有了思考的时间,没有了智力活动的时间,而缺少了智力生活,学生负担过重、学业落后的可能性就越大,过重的学业负担是对孩子的智力和体力的摧残正因为如此“减负”的警钟一直长鸣!但在小学低段教学中,计算、操作等基本技能对孩子的后期学习非常重要,如何让孩子既能熟练掌握相关技能又不会负担过重呢?本学期,我作了以下几点尝试: 第一、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每节新授课都做到“有备而来”,认真阅读教材、教参,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编者意图,每个知识点在全套教材的地位及其与前后相关知识联系和衔接,做到高屋建瓴,胸中有沟壑。
观看优秀课例,积极征求同组老师意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起点,确定每节课的重难点,思考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设计完备的教学预案其次是努力增强教学技能,做到每堂课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加强师生交流,充分考虑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最后,每节新授课都当作公开课来上,事先准备好小黑板、作业纸等,注重营造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争取每节课都留有一定的时间供学生练习巩固,验证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当堂解决 第二、及时巩固与定期复习相结合每节课新授知识都会在当时当天及时巩固,第二天进行适当复习,一段时间后进行第二次复习,提高复习效率本册教材计算是教学的重点,为了帮助孩子提高计算速度,每节课课前花1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10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与退位减法口算题练习,通过一学期的坚持,效果显著 第三、作业布置与批改本学期我准备了教辅练习资料,精选练习,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地布置作业,力求使每一次练习起到最大的效果对学生的每一次作业都认真及时地批改,并做好错题记录和分析,针对不同的错误分别采取个别和集体评讲的方式及时补救根,做到有的放矢。
二、关注全体,尽可能兼顾学优生的培优和学困生的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在我们这样的大班教学中,最难兼顾的是学优生的培优和学困生的因此,我努力在课堂教学和课后中关注他们的成长: (一)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为学困生创造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为学优生提供思考空间;在课堂练习中,对学优生提出有挑战性的要求的同时,加强个别,不让学困生掉队 (二)加强家校联系,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让家长成为个性化教育的有力支持 三、边教边研,取得较明显的教学效果 (一)本学期,我们班每天的数学作业,中等学生一般能在10到15分钟完成(期末复习时略有增加),基本都能轻松地独立完成 (二)在课后时发现,几个学困生学习成绩进步很大,如龙媛、潘存陆等原来测试成绩总在60分边上,现在每次测试都在80分左右他们的学习能力也在不断增长,学习越来越轻松,上学期遇到他们学习上出现问题进行时,总是费尽唇舌,启而不发,本学期基本上都是一点就通,学困生一般都在课间几分钟内完成,很少留到放学后 (三)班上近一半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强,思维活跃,善于思考,学习成绩优异,学习状态稳定。
(四)本学期,在全县统测中,一年级数学人均89.59分,居全乡同级同科第四名,四(1)班科学人均78.91分居全乡同级同科第二名;四(2)班科学人均83.41分居全乡同级同科第一名 四、自我反思,努力实现专业成长 (一)继续坚持并优化本学期一些有成效的做法,争取让学生在课堂上解决所有的学习问题,课后只做适当的巩固,控制好课后作业分量 (二)加大家校之间的联系,抽出更多的时间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争取家长更多的支持,致力于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2010--2011第二学期 教学工作总结 南寨小学:杨芳 2011年7月1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