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江门市鹤山侨乡中学高三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

20页
  • 卖家[上传人]:zh****71
  • 文档编号:219805379
  • 上传时间:2021-12-0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40.10K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江门市鹤山侨乡中学高三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2001年6月,中国、俄罗斯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2011年4月14日,第三届金砖国家领袖峰会在中国海南三亚举行,中国与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签署了(三亚宣言》,形成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 )A.注重与发展中国家合作 B.在区域合作中起主导作用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D. 一直奉行友好结盟政策参考答案:C2. 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德国通过《德意志帝国宪法》、法国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民主政治这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突出特点是A.法制化 B.渐进性 C.普选制 D.反封建性参考答案:A3. 罗斯福担任总统之前,有些经济学者就提议实行财政扩张政策一增加政府开支扩大公共工程,甚至不惜财政赤字,以便舒缓经济衰退罗斯福曾批注:“哪有此等好事——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这说明罗斯福( )A.率先提出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 B.上台前美国尚未出现经济衰退C.当时未理解该意见的积极意义 D.永远不可能采用这种经济观点参考答案:C4. 1970年3月20日,美国在国家安全决定第48号备忘录中正式宣布从韩国撤走一个师即缩减2万人的决定,并通知韩国方面。

      作为补偿,9月2日尼克松批准在五年内向韩国提供15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帮助韩国军队实现现代化这反映出(  )A.美国撤走了全部在韩驻军B.美国放弃了全球扩张战略C.美国用军援取代在韩驻军D.美国调整了在亚洲的战略参考答案:D【详解】分析材料可知,美国从韩国撤走了一个师并以军援进行补偿,这体现了美国调整了其在亚洲的战略,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美国只是从韩国撤走一个师并非全部在韩驻军;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出美国放弃了全球扩张战略;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美国只是从韩国撤走了一个师并以军援补偿,并非是以军事援助取代了驻军的形式故正确选项为D选项5. 关于“一国两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可适用于解决台湾问题 B.可适用于解决澳门问题C.可适用于解决香港问题 D.最早由毛泽东提出参考答案:D6. 习近平主席多次引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阐述中国外交政策,如在2014年中法建交50周年讲话中谈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在2014年国际工程科技大会上讲到“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外交思想A.借助传统文化树立大国意识 B.借助中国智慧推动世界共赢C.倾向于增强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D.倾向于对外交政策的根本调整参考答案:B【详解】从材料中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含义来看,引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阐述中国外交政策,是为了借助中国智慧推动世界共赢,故答案为B项;“树立大国意识”不符合引用的古语的含义,排除A项;C项说法片面,排除;中国一直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没有根本调整,排除D项。

      7. 右侧文件应是A.《联合国家宣言》 B.《开罗宣言》C.《联合声明》 D.《上海公报》参考答案:D8. 明中后期,有人议论,“商亦无害,但学者不当自为之,或命子弟,或托亲戚皆可”,否则一家老小都没有办法养活这一议论反映了A.农本思想被否定B.重商主义盛行C.传统义利观废弛D.抑商观念削弱参考答案:D【详解】据材料“学者不当自为之”,可得出抑商观念仍然存在,农本思想没有被否定,A项错误;据材料“学者不当自为之”,可得出抑商观念仍然存在,重商主义并未盛行,B项错误;据材料“学者不当自为之”,可得出传统重义轻利的观念仍然存在,没有废弛,C项错误;据材料“商亦无害”,可得出传统抑商观念有所削弱,D项正确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结社、迁移等项自由和请愿、诉讼、选举及被选举等项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即实行责任内阁制;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材料二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不同阶段,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一个自我反省、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

      宪法是指导和规范社会生活的依据,依法治国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只有不断完善和优化社会主义宪法,才能使我国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1)材料中“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什么原则?材料中有关权力的行使、制约等规定体现了什么思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是什么?它在中国民主政治进程中有什么地位?(2)分析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是在哪次会议上制定的?该宪法体现了哪两大原则?该宪法确定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政治文明发展的趋势参考答案:(1)主权在民三权分立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是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一大进步(或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详解】(1)根据材料一“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结社、迁移等项自由和请愿、诉讼、选举及被选举等项权利”可知是主权在民原则根据材料一“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即实行责任内阁制;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可知是三权分立思想。

      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方面回答关于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君主专制灭亡、民主共和政体确立、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发展方面分析作答2)根据材料可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关于宪法的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内容回答即可1954年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关于中国政治文明发展的趋势,根据材料一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宣告了君主专制的灭亡,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加强了人民民主专政,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基础;故两者反映的趋势是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点睛】解答本题要紧扣“两材”:解答历史材料题,要紧紧依托两个“材”,一个是命题者提供的“材料”,解题时紧扣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结社、迁移等项自由和请愿、诉讼、选举及被选举等项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即实行责任内阁制;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等,这是解答试题的最主要的依据;另一个是教材,通过试题中材料的指引,回归教材,解题时回顾《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相关内容。

      学生能把“材料”和“教材”完美地结合起来,回答问题就会得心应手10. 下表改编自英国学者艾瑞克霍布斯邦《帝国的年代1875—1914》一书,对其解读正确的是1914年欧美主要国家平均关税率国家百分比国家百分比英国0俄罗斯38德国13意大利18法国20美国(1913)30A.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各国的关税税率 B.美俄等国自此放弃了自由贸易的政策C.当时英国仍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D.低关税国已成为高关税国的经济附庸参考答案:B11. “天安门上望,城下人如海举头五角星,共庆山河改”,陈毅的这首诗记录了( )A.五四运动 B.北平和平解放C.开国大典 D.“文革”结束参考答案:答案:C试题分析:据材料“天安门上望,城下人如海举头五角星,共庆山河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国大典的史实,故C正确五四运动,不符合“举头五角星,共庆山河改”,故A排除北平和平解放,不等于解放战争的胜利,故B排除文革”结束,也没有“共庆山河改”,故D排除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名师点睛】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

      中国的历史进入一个新纪元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12. 1953年,我国通过农业合作化的道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78年以后,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下列对这两项政策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A.是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 B.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C.后者是对前者的全盘否定 D.都是为了调整生产关系以发展生产力参考答案:D略13. 下图反映了英国1856﹣1868年纺织业的发展情况,综合分析图中信息可知A.19世纪60年代,英国已经产生了垄断和垄断组织B.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C.技术进步导致1868年蒸汽织机台数、在业人数下降D.1861年以后,工业革命对英国纺织业的影响日益减弱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和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由“1856-1868年”可知,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但是还没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而第二次工业革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垄断和垄断组织,A不符合事实;19世纪中期,英国逐渐成为“世界工厂”,但是图表展现的只是纺织业的发展情况,因此并不能得出英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排除B;由图表可知1868年蒸汽织机台数、在业人数下降,但不能得出1861年以后,工业革命对英国纺织业的影响日益减弱,所以答案选C,排除D。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英国工业革命14. 《全球通史》中说:“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耐泼曼’,都能雇佣劳动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这一现象 A.推动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B. 保障了国内革命战争的胜利 C.促进了苏俄经济的恢复 D.是苏俄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设想和实践参考答案:C15. 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主要是指 (  )A.非法走私鸦片,毒害国人 B.发动战争,瓜分中国C.资本输出,垄断经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