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泥质量管理规程.doc
16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公 告二○○二年第1号 发布《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等三个行业规章 为配合水泥新标准的有效实施,加强水泥企业的质量管理,规范企业内部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我委组织有关单位对《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水泥企业化验室基本条件》、《水泥企业产品质量对比验证检验管理办法》等三个行业规章进行了修订现予发布 以上三个规章由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 附件:一、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 二、水泥企业化验室基本条件 三、水泥企业产品质量对比验证检验管理办法 二○○二年一月十四日 附件一: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水泥企业管理,不断提高水泥产品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水泥及硅酸盐水泥熟料标准,参照GB/T19000--ISO 9000族标准,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 本规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水泥生产企业(合水泥熟料生产企业和水泥粉磨站) 第三条 企业应强化质量意识,树立法制观念,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法规和标准,积极采用GB/T19000_ISO 9000族标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结合企业实际制定可行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并确保有效运行,实行质量否决权,设立质量基金。
第四条 厂长(经理)是本企业产品质量的第一责任者 厂长(经理)可以任命管理者代表全权负责质量管理,化验室主任在厂长(经理)或管理者代表直接领导下对产品质量具体负责 第五条 各级政府建材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企业产品质量管理的监督检查,督促企业认真执行本规程,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各级建材行业协会要组织并帮助企业贯彻本规程第二章 质量管理机构 第六条 质量管理机构的设置 企业应设立以厂长(经理)或管理者代表为首的质量管理组织和符合《水泥企业化验室基本条件》的化验室 质量管理组织设专门机构或专职人员负责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各车间、部门设立相应的质量管理组织,负责本部门的质量管理工作 化验室内设控制组、分析组、物检组和质量管理组等,分别负责原燃材料、半成品、成品质量的检验、控制、监督与管理工作 化验室需取得合格证:水泥年生产能力60万吨及以上规模的企业需取得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颁发的化验室合格证,其他水泥企业需取得各省级政府建材行业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各省级建材工业协会颁发的化验室合格证 水泥企业化验室合格证的评审考核办法另行规定 第七条 质量管理机构的职责 (一)负责和监督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二)组织制定企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三)编制适合本企业实际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四)制定质量奖惩制度,负责协调各部门的质量责任,并考核工作质量 (五)组织企业内部质量审核 (六)负责重大质量事故的分析处理 (七)监督企业质量基金的使用与管理 (八)组织开展群众性质量活动 第八条 化验室的职责 (一)质量检验 按照有关标准和规定,对原燃材料、半成品、成品进行检验和试验按规定做好质量记录和标识,及时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数据,掌握质量动态,保证必要的可追溯性 (二)质量控制 根据产品质量要求,制定原燃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企业内控质量指标,强化过程控制,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掌握质量波动规律,不断提高预见性与预防能力,并及时采取纠正、预防措施,使生产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三)出厂水泥(熟料)的确认、验证 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和规定对出厂水泥(熟料)进行确认,按相关标准和供需双方合同的规定进行交货验收,杜绝不合格品和废品水泥出厂 (四)质量统计 用正确、科学的数理统计方法,及时进行质量统计并做好分析总结和改进工作 (五)试验研究 根据产品开发和提高产品质量等需要,积极开展科研工作。
第九条 化验室的权限 (一)监督、检查生产过程受控状态,有权制止各种违章行为,采取纠正、预防措施,及时扭转质量失控状态 (二)参与制定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责任制及考核办法评价各车间(部门)的过程质量,为质量奖惩提供依据,行使质量否决权 (三)有权越级汇报企业质量情况,提出并坚持正确的管理措施 (四)有水泥出厂决定权 企业领导不得无理干预化验室的职权,更不能借故打击报复,违者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第十条 化验室人员配备 (一)化验室应配备主任、工艺、质量调度、统计及检验等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人企业根据具体情况可配备一定数量科研人员检验人员人数必须能满足检验工作需要,原则上不得低于全厂生产职工总数的4%(最少不得低于12人) (二)水泥熟料生产企业、水泥粉磨站、钢渣水泥厂可根据实际情况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 (三)化验室人员素质 化验室主任:具有工程师以上职称或多年从事化验室工作,熟悉水泥生产工艺具备较丰富的质量管理经验和良好职业道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能坚持原则,熟知与本企业有关的各项标准和质量法规 工艺技术人员:具备初级以上技术职称,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经过专业训练,掌握水泥生产理论知识和检验技术,熟知有关标准和规章制度,坚持原则,认真负责。
检验员:具有高中(或相当于高中)以上文化水平,责任心强,熟知本岗位的操作规程、控制项目、指标范围及检验方法,经专门培训、考核,取得省级以上(合省级)政府建材行业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建材行业协会或其授权的质检机构签发的操作合格证 化验室人员要相对稳定,化验室内业务骨干的调动应征求化验室主任意见第三章 质量管理制度 第十一条 企业结合实际情况,按本规程要求,制定企业质量管理实施细则,编制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图表和原燃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内控质量指标,及参照GB/T19000--ISO 9000族标准编制为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所必需的程序文件 第十二条 化验室应建立健全内部管理与检验制度,主要包括: (一)各组职责范围、岗位责任制和作业指导书 (二)质量事故报告制度 (三)抽查对比制度(包括与上级对比验证和内部抽查对比) (四)检验和试验仪器设备、化学试剂的管理制度 (五)标准溶液专人管理和复标制度 (六)水泥用标准砂管理制度 (七)文件管理制度 (八)样品管理制度 (九)人员培训和考核制度 (十)检验原始记录、台帐与检验报告填写、编制、审核制度 第十三条 检验与试验仪器设备、化学试剂的管理要求。
(一)仪器设备必须按水泥产品标准和《水泥企业化验室基本条件》要求配置齐全,并符合有关技术标准要制定和执行仪器的检定、校验制度,要建立仪器设备档案 (二)检验用的化学试剂应验证其生产企业名称、产品等级、执行标准及生产许可证的编号,严禁使用不符合要求的化学试剂 第十四条 产品对比验证检验和抽查对比的管理要求 (一)企业应按《水泥企业产品质量对比验证检验管理办法》的要求,定期向国家水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或省级建材(水泥)质量监督检验站寄(送)样品,进行对比验证检验,不断提高检验水平,同时接受质量监督检验机构的监督,检验结果以质量监督检验机构的结果为准,凡无故不按规定寄(送)样品者,对比合格率按零统订 (二)为了确保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复演性,化验室对各检验岗位人员要组织密码抽查和操作考核 抽查次数:生产控制岗位每人每月不少于4个样品; 化学全分析岗位每人每月不少于2个样品; 单项物理检验岗位每人每月不少于4个样品; 强度检验岗位每月不少于2个样品; 同一岗位的对比检验(操作)每月应进行一次 (三)必须参加国家或省级建材行业质检机构组织的物理检验和化学分析大对比 各企业检验中所用基准物质,必须是国家有证的标准样品和标准物质。
(四)水泥及原燃材料质量的各种试验、检验方法要严格执行有关标准 (五)试验允许误差(见表1) 第十五条 质量记录、档案、资料、报表管理及上报的要求 (一)按照《档案法》的有关要求,做好质量技术文件的档案管理工作,原始记录和台帐建议使用统一的表格,各项检验要有完整的原始记录和分类台帐并按月装订成册,由专人保管,保存期为三年,台帐应按期存技术档案室,长期保存企业应积极创造条件,建立企业质量管理数据库,利用互联网与其他企业及有关部门进行质量信息交流 (二)各项检验原始记录和分类台账的填写,必须清晰,不得任意涂改当笔误时,须在笔误数据中央划两横杠,在其上方书写更正后的数据并加盖修改人印章,涉及出厂水泥熟料的检验记录的更正应有化验室主任签字 (三)对质量检验数据要及时整理分析,每月有分析小结并提出改进意见,全年应有专题总结 (四)质量月报、年报要按统一表格填报齐全,月报于每月10日前,年报于下年2月10日前报有关相应的管理部门,同时抄报和与之进行对比验证检验的质检机构(详见表2) (五)上级发布的有关质量方面的通报和文件,必须认真学习贯彻,除及时归档外,质量及主要生产部门应有相应的复制件,以便使用。
第十六条 人员培训和考核要求 (一)提高企业职工的质量意识和技术素质,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每年要制定培训和考核计划 (二)每年要按计划对检验人员进行质量教育和技术培训、考核,建立检验人员培训档案,考核成绩应作为评价其技术素质的依据之一,对连续两次考核不合格者,应调离质检岗位第四章 原燃材料的质量管理 第十七条 企业应根据质量控制要求选择合格的供方,建立并保存合格供方的档案;采购合同应经审批,以保证所采购的原燃材料符合规定要求;供应部门应严格按照原燃林料质量标准均衡组织进货 第十八条 原燃材料的质量应能满足工艺技术条件的要求,按质分别存放,存放应有标识和记录,避兔混杂坚持“先检验,预均化(或技质搭配),后使用”的原则 第十九条 混合材、石膏、水泥助磨剂质量必须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企业初次使用时,必须经过试验,确认能保证产品质量方可使用进厂水泥助磨剂应按批次进行质量检验与控制企业启用新开辟的混合材生产复合硅酸盐水泥,必须按GB12958--1999《复合硅酸盐水泥 附录A启用新开辟的混合材料的规定》执行使用化学副产石膏应经过充分试验研究,并经过省或省级以上权威机构鉴定 第二十条 矿山开采必须执行《水泥原料矿山管理规程》。
制定开采计划及质量指标时,首先要满足配料要求,不同品位的矿石要分别开采,按化验室规定的比例搭配进厂企业自备矿山外包给其他单位开采的水泥企业,要签订外包协议书,并进行控制 第二十一条 原燃材料应保持合理的贮存量,其最低可用贮量为:石灰石或钙质原料5天(外购石灰石10天);硅质原料、燃料、温合材10天;铁质原料、铝质原料、石膏20天 企业根据各原燃材料准备的难易程度,在能保证正常生产前提下,可适当调整其最低可用储量 当低于最低可用贮存量时,厂长(经理)或管理者代表应积极采取包括限产在内的各种措施,限期补足第五章 半成品的质量管理 第二十二条 化验室合同有关部门制定的重要质量控制方案,经总工程师或管理者代表批准后执行化验室负责监督、检查上述方案的实施 第二十三条 生料质量是熟料质量的基础为保证生料质量,配料岗位应根据化验室下达的控制指标要求进行配料配料要严格、计量要准确、操作要精心,力求配料均匀、稳定入磨物料及出磨生料的质量控制要求见表3掺加矿化剂的企业要增加相应的检测项目,矿化剂的掺入必须均匀、准确 第二十四条 出磨生料不得直接入窑,应按化验室指定的库号入、出库要采取必要的均化措施,并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