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关于自然资源教案四篇.doc

15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398751653
  • 上传时间:2022-08-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1.70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2年关于自然资源教案四篇 自然资源教案篇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2.在自然资源分类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3.通过学习,认识因不合理的利用资源,使可更新资源转化为不可更新资源的事实,培养学生初步建立起资源保护的观念  课型讲授新课  教学方法讲述与问答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分类为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教学用具景观图:各种自然资源;实物标本:铁矿石、煤、一杯水、一块木材  教学提纲  自然资源概述  一、自然资源的概念  二、自然资源的分类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人类生存于地球上,人类的衣食住行和生产活动等所需要的物质、能量,都取之于自然界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认识自然界给人类提供了什么,也就是分析地球上主要有哪些资源  [展示景观图]各种主要自然资源  [展示实物标本]将铁矿石、木材、煤、一杯水置于讲台上  [学生分组讨论]请同学注意观察黑板上的景观图和讲台上的实物标本,将同学分成五组,确定下列五个议题,每组一个,讨论5分钟后,每组推选一个发言人发言  议题一:土地的重要意义  议题二:阳光及其利用  议题三:水和水的利用  议题四:森林的作用  议题五:煤和铁矿石的利用  [提问]刚才我们讨论的土地、阳光、水、森林、矿产都叫自然资源,请同学们注意分析自然资源概念的两层含义:  ①它们是在自然界中自然存在的,还是由人类生产制造出来的?(自然存在。

        ②它们对于人类有没有应用价值?(有应用价值  [教师总结]凡含有上述两个属性的,即可称为自然资源  一、自然资源的概念(板书)  这些在自然界中自然存在的,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水、矿产、森林等都叫做自然资源  [练习]判断下列事物,是不是自然资源?  土壤(是)鱼虾(是)  春小麦(否)汽车(否)  草原(是)袋鼠(是)  过渡明确了自然资源概念的定义,也就是明确了自然资源的本质特征为了进一步认识这一概念,还要明确自然资源都包括哪些种类现在,我们来看它的分类  二、自然资源的分类(板书)  [教师讲述]按照自然资源在短时间内能否再生或是否可以循环利用,我们分成两类,即可更新资源与不可更新资源  [练习]判断下列自然资源是可更新资源,还是不可更新资源,并说明理由  ①太阳能:可更新资源,因为太阳不停地发光发热,人类可以永远利用,取之不尽  ②森林:可更新资源,短时间内能再生  ③石油:不可更新资源,开采完了,不能短时间内再生  ④水:可更新资源,因为水在地球表面是循环运动的,可以不断地重复利用  ⑤铁矿:不可更新资源,短时间内不可再生  ⑥鱼:可更新资源,短时间内能再生  ⑦土壤:可更新资源,可以重复使用。

        ⑧煤:不可更新资源,短时间内不可再生  [教师总结]把大家上述的判断归纳起来,我们可以得出可更新资源与不可更新资源的概念  ①可更新资源:在较短时间内即可再生,或是可以循环使用的资源板书)  ②不可更新资源:在人类历史时期,用完了就不能再生的资源  [提问]如果人类不合理地利用可更新资源,就会破坏可更新资源的事实,请说明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资源?(要保护自然,使自然资源不被破坏,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  布置作业调查自己家乡的自然资源及其利用现状自然资源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知道自然资源的定义和范围  2、了解自然资源的分类,知道常见的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3、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理解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自然资源的分类  【教学用具】  地理景观图,中国煤矿分布图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引入新课:观察景观图,引入自然资源的讲述  2、阅读课本52页,找出自然资源的定义,区别资源和自然资源  板书:一、自然资源极其类型  1、自然资源  讲解:我们要特别注意,一些人工产生的东西也是资源,但是不属于自然资源  那么,自然资源分几种类型呢?请同学们讨论给出答案,并且结合日常生活举几个例子。

        补充:自然资源分类的关键是能不能生长繁衍和循环利用,注意他们的界限不是绝对的,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因此,即使是可再生的资源也要注意保护,合理利用  (转承)我国的自然资源有什么特点呢?大家通过阅读煤矿、石油天然气分布图得出结论  板书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1、总量丰富,种类多人均占有量少  2、空间分布不均  讲解:课本54页的表格是一个考试内容,要依据几种自然资源的位次,说出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  总结:我国自然资源虽然总量大,但是人均少,浪费现象严重,因此要合理利用,注意保护自然资源指的是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物质和能量  前提是自然界中的东西,就是天然形成的,条件是对人类有利用价值  阅读课本知道,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前者如土地、生物、气候等,后者主要指矿产资源  阅读煤矿分布图,知道我国主要的煤矿分布在北方,油田也分布在北方得出我国自然资源分布不均  【作业设计】  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举例说明自然资源教案篇3  a、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  a、公平性原则  (3)原则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拓展思考1】人类大量的捕杀野生动物违背什么原则?  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  【拓展思考2】人类过渡的开发和利用导致某些资源匮乏违背什么原则?  持续性原则  【学生阅读课本,完成学案】  2、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⑴适度开发,即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超过资源的再生能力  ⑵人类要将眼前利益、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结合,充分考虑到子孙后代的利益。

        ⑶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科学利用与保护的统一,力争达到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享有更好生存环境的目标  ⑷应充分调动广大公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活动】结合P86表4-1-3与表4-1-4分析总结我国北方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以及如何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我国北方地区土地荒漠化的原因是:人为原因:三过一不合理一不当(过度放牧、过度农垦、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工矿和交通建设不当)自然原因:自然风力条件下沙丘的迁移入侵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例1:下列地理概念,反映包含关系的是()  A.自然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B.土地——平原——耕地  C.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土地资源D.自然资源——生物资源——林地  分析:自然资源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主要包括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气候资源,自然环境是指人类周围的客观事物,包含所有的自然地物、耕地、林地都属于土地资源、平原、山地、盆地、高原、丘陵属于地形  答案:C  例2:下图中A、B、C、D四图能正确表示自然资源、能源、矿产资源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解析:A表示能源完全属于矿产资源,能源和矿产资源又都属于自然资源,这是错误的。

      凡是能够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或物质的运动,都称为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生物能、水能、核能、太阳能、海洋能、地热、沼气……都属于能源能源不完全属于矿产资源B图能源完全不属于自然资源更是错误的D图将能源和矿产资源分开,两者之间没有联系也是错误的,因为能源中的煤、石油、天然气、铀矿也属于矿产资源只有C图正确表达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矿产资源属于自然资源,能源中的煤、石油、天然气、铀矿也属于矿产资源,一次能源都属于自然资源,二次能源不具有自然属性,不属于自然资源  答案:C  巩固练习  3.下列资源中,具用地带性分布特点的是()  A.水力资源B.森林资源C.煤炭资源D.铁矿资源  4.下列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A.斩伐养长,不失其时B.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C.封山育林,永不采伐D.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课堂小节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我们知道自然资源正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为了人类的长远发展,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因此,本节内容的重点就是可持续发展以及如何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做学案练习题,预习下一节内容  九、板书设计  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  一、自然资源  1.自然属性  2.经济属性  3.分类: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气候资源。

        4.按性质分类:⑴不可再生资源  ⑵可再生资源  5.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  ⑴分布的不平衡性  ⑵资源间的联系性  ⑶数量的有限性  ⑷利用的发展性  二、土地资源与人类  1.采猎文明阶段——土地的质量是决定因素  2.农业文明阶段——土地质量和数量都成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3.工业文明阶段——土地质量和数量成为制约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因素  三、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十、教学反思自然资源与人类的内容比较简单,主要是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会判断一物质是否是自然资源,理解记忆自然资源的共性特点和开发利用要求,结合典型的题目说明  十一、学案设计(见下页)自然资源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大量的数据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数量大、种类多的特点,帮助学生建立民族自豪感  2.通过与其他国家比较,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均资源不足的特点,明确我国在自然资源上面临的严峻形势;通过分析其中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资源短缺的现实国情,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与人地协调的观念  3.通过我国资源在“总量”和“人均”上一“多”一“少”的对比,培养学生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在整章教材中起到了"概述"和"引言"的作用,为后几节的学习作了知识和价值观的铺垫。

      教材首先利用一系列的数据,使学生认识到了我国自然资源的优势和劣势对于"自然资源总量大"给我国经济带来的优势,以及造成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的原因,教材只是概括的提了一下,因为在后面几节的内容里会具体介绍但是作为这一章最关键的一个概念,教材并没有解释,它是通过数据来体现自然资源的含义的,教师应予以补充  教材还通过"想一想"安排学生将我国与世界上几个有代表性的国家相对比,给学生几个启示:第一,控制人口是缓解我国自然资源紧张的一个途径;第二,即使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不足,只要利用合理,同样也能把经济发展好  在教材的最后,提到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概念,教师需要为学生解释清楚并且要让学生认识到:即使是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得不合理,同样也会面临无法再生的局面  教法建议  本节的从内容上来说线索非常清楚,但这一思路决不能成为教师教授的线索,要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数据事实将我国自然资源的现实国情分析出来所以教师在讲课之前,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让他们查找资料,或者教师给学生提供大量资料,使学生在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之后,再提升到理性认识上  为了明确自然资源的含义,教师可以在介绍概念之后再举出几种事物,让学生来判断这些是否属于资源,从而理解资源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

      接着再让学生辨别哪些是在短时间内可以再生,哪些不可以,为后面提出解决资源紧张的措施作个铺垫  教学设计方案1  [新课引入]播放一段反映我国国土辽阔、。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