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文春的教案设计.doc
7页课文春的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描写景物的写法 3、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青春的感情,为理想而奋斗的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找出生字、生词,在预习本上正确注音、写字 2、课前布置学生摘抄有关春的诗文,上课备用 3、老师准备录音机、录音带、课件、微机或投影仪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朗读课文的方法,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研读春草图,归纳分析其他春景图的方法 〖教学设计〗 一、整体感悟 1、导人新课: 春天是绚丽的,她让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于是,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描绘春天、歌颂春天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篇朱自清的散文《春》,具体感受一下春天的美好。
2、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显示: 要求: 1、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2、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 问题: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文中具体描绘了哪五幅春景图? 3、具体抒发了作者对春天怎样的感受? 4、你觉得春天还像什么?你还能用别的比喻来赞美春天吗? 听读之后,学生自由朗读,讨论明确三个问题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显示) 二、研读与赏析 教师导学1、2、3,小节: 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显示: 问题组: 1、第1、2小节总写了哪些景物? 2、写1、2小节有什么作用? 3、第3小节写出了春草的什么特点? 4、春草图中为什么还要写人的活动? 5、想像一下,如果你是小草,在厚厚的土壤下等待了一个冬季,当春天来临时,你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偷偷破土而出会是怎样的情景? 6、说说偷偷地、钻字用得好在哪儿? (听读之后,四人小组讨论明确六个问题) 明确: (1、3、4、6略。
) 2、写出了对春天的盼望;总领全文,引起下文,为下文绘春、赞春作铺垫;用拟人的修辞将春天写活了,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5、要用第一人称小草的语气,说出对外面的世界的向往,出其不意、冲破泥土的阻隔的惊喜 教师小结:1、2、3段的主要内容、写法总结从四个方面来欣赏每幅图画:特征;角度(顺序);写法;语言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研读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品味语言,拓展延伸 〖教学设计〗 一、学生自学第4~7小节 学生运用老师指导的方法,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1、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图画,并说明原因 2、比较与春草图的异同之处 (从特征、顺序、写法、语言、修辞方面比较) 3、迎春图与其他四幅图之间有什么关系? 4、找出你认为写得好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想一想 (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明确: 2、小题: 名称特征角度(顺序)写法修辞春草图嫩、绿、多、软由物到人正面与侧面结合拟人春花图多、艳、甜由高到低虚实结合排比、比喻春风图和悦触觉、嗅觉 视觉、听觉多感官描写拟人、比喻春雨图细密、轻盈由物到人 由近到远动静结合排比、比喻相同点: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都是把握住了景物的特征,按一定的顺序和角度,运用比喻、拟人等,语言生动,渗透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
3、其他四幅春景图很好地衬托了迎春图,为写迎春图作铺垫 4、美句赏析: 主要讨论以下几个内容: ⑴句子中修辞方法的作用: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答案略)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用比喻,写花色的美,不直接说出红的桃花、粉的杏花、白的梨花,而用火、霞、雪来比喻,不仅使色彩更鲜明,而且激起读者丰富的想像 ⑵加点词语的表现力(比较加粗的词为什么用得好)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叫)着──闹字不仅有声音,而且有热烈的气氛,绘声绘态,表现出一派明媚的春光,烘托出一片热闹的气氛 野花散在草丛里(开)──散有分散的意思,写出了野花之多 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准确地写出了薄烟的高度 二、拓展延伸 1、播放《春江花月夜》的音乐,学生闭上眼睛,想像构思,进行写景片段练习口头交流、学生点评、教师总结) (过渡)大家笔下在春天一样的美好,令人向往,春天带给人万千遐想,充溢着蓬勃的生机,但是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踪,春天也是难以持久的,生命的奏也是短暂的,因此我们应珍惜青春,立志奋进。
2、许多伟人在青年时期就已经立下远大志向,卓有成就你知道他们谁的事迹?说说你的看法 3、你的理想是什么?你觉得你的哪些努力已迫近了理想? (2、3小题小组讨论,回答) 课堂小结:伟人胸怀大志而又能矢志不移去开拓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让我们以关汉卿的话为鞭策,珍惜花样年华防止理想有奋斗中闪光 三、布置作业 1、继续摘抄春的诗文,准备参加《春日融融》朗诵会 2、阅读《春颂》,进行比较阅读 比较在感情、语言方面的异同 【点评】 《春》是一篇诗意盎然的抒情散文,作者抓住了春天的主要特征,描绘了大地回春,草木争荣、生机勃发的景象,赋予了春以感情和生命文章文质兼荚,适合朗读,因此本教案设计了听读、齐读、自读、默读等方式,采用以读带讲的教学方法 从教学目标上看,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设置知识、能力、情感目标,循序渐进,易于实施 从教学流程看,用诗句导入,富有内涵,极具感召力整体感知、研读赏析,问题设计由浅入深更值得一提的是,没有机械、繁琐地逐一分析五幅图画,而是以春草图为例,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自主讨论学习其他图画;并设计了四幅图画之间的比较阅读,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将品味语言作为本课的学习重点,用读一读、议一议、说一说的方式,让学生对语言有真切的体会拓展延伸部分,安排听音乐想像作文的练习,注意锻炼学生的想像力用珍惜青春、理想的启迪教育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熏陶 语文教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本课安排学生做摘抄,就是启发学生多读书,养成积累词句的学习习惯,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而朗诵会的设想,则是对语文学习的延展,深化语文学习成果 总之,本教案贯彻新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创新的精神,可操作性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