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重识鲁迅专题教学设计(共9页).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des****85
  • 文档编号:224739242
  • 上传时间:2021-12-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0.12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寻绎历史的真相 “重识鲁迅”专题教学设计1、 教学理念1.让学习者的主体性贯穿于教学流程的始终2.由篇及类整合“学材”,突破单篇教学“单打独斗”的程式3.以真实学习情境中的学习任务驱动教学,彰显“生成”与“建构”4.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思维品质的提升二、教学篇目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外传记作品选读”萧红《回忆鲁迅先生》及相应延伸文本(参见“课程资源”) 2、 篇目解读萧红《回忆鲁迅先生》,向读者展现了鲁迅在“伟大”之外的诸多“平和”特质——幽默、体贴、勤勉、简朴等,并通过拒绝换穿塑料鞋及不端揣测时髦女郎两件事展现其鲜为人知的缺点——“固执”及“偏激”以周海婴、郁达夫、孙伏园、曹聚仁、梁实秋等为代表的亲友、学生、研究者、论敌等的延伸文本则不仅印证或补充了鲁迅的形象特质,而且在这些形象特质的“集群”中构成了多组彼此相悖的鲁迅印象,从而赋予专题化“学材”以丰富的内在教学张力四、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下期的学生该学段的学生对于鲁迅形象的认知大多停留于“横眉冷对”等脸谱化的单一印象,且对鲁迅及其作品常存“敬畏有余”“亲近匮乏”的心理这种状况显然阻碍了鲁迅精神遗产在青年学生群体中的继承和阐扬,亟待改变。

      同时,在传统单篇教学程式下成长起来的他们早已对教师主导的预设式教学模式产生了强烈的审美疲劳和抵触心理,其渴望成为教学流程的“决策者”的意愿异常强烈,且在客观上也已经初步具备了相应的组织、策划、探究等关键能力五、教学目标1.较全面、准确地认识鲁迅形象;2.辩证唯物主义地评价鲁迅形象;3.探究传记“文”“史”矛盾诉求的实质;4.习得揭示复杂传主形象的基本方法六、教学内容(一)教学重点1.梳理鲁迅形象的“璧”与“瑕”;2.理解鲁迅对待青年的“冷”与“热”、针对论敌的“公允”与“偏私”两组矛盾的实质;3.揭示还原复杂传主形象的基本方法二)教学难点理解传记“文”“史”诉求内在矛盾的实质七、教学过程课程总共3课时,重点呈现第3课时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 1.编制专题化“学材”2.初步感受“专题化”学材中的鲁迅形象二)教学过程:环节一:学生自读萧红《回忆鲁迅先生》,感受鲁迅形象,提出各自感兴趣的“专题” ;环节二:教师搜集、整理所有专题,在充分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确定整合学材的专题——重识鲁迅; 环节三:围绕专题“重识鲁迅”,以作者身份、作者立场、传主特征互补为原则,师生协作搜集并编制相关阅读材料,形成“专题化”学材;环节四:师生商议确定以“鲁迅形象特征”“印证材料”“作者”“篇目”“与鲁迅关系”“作者所持立场态度”等为要素设计用于梳理鲁迅形象特征的表格Ⅰ,学生在自读“专题化”学材后填写表格。

      表格Ⅰ篇目作者作者与鲁迅关系作者的情感态度鲁迅形象特征例证词句………………………………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 1.较为完整、准确地认识鲁迅形象2.物化鲁迅形象新认知二)教学过程:环节一:学生以表格Ⅰ为依托,以萧红《回忆鲁迅先生》中鲁迅的“平和”为起点,梳理鲁迅的优点,师生合作予以补充和辨正环节二:学生以表格Ⅰ为依托,以萧红《回忆鲁迅先生》中鲁迅的“固执”或“偏激”为起点,梳理鲁迅的缺点,师生合作予以补充和辨正环节三:师生商议确定以“鲁迅形象特征”“作者”“与鲁迅关系”为要素设计表格Ⅰ的简化版——表格Ⅱ,学生填写该表格以物化鲁迅形象新认知表Ⅱ:鲁迅形象特征作者作者与鲁迅关系………………第3课时(一)教学目标:1.辩证唯物主义地评价鲁迅形象2.探究传记“文”“史”矛盾诉求的实质3.习得揭示复杂传主形象的基本方法二)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梳理反顾【设计意图】通过对鲁迅形象认知不同阶段的呈现,让学生感受鲁迅形象逐渐丰富的变化过程,创设专题化学习的情境1.PPT投影学生未自读专题化“学材”前的鲁迅元印象——“冷峻”2.PPT投影学生自读专题化“学材”后的鲁迅形象再认知表Ⅰ3.PPT投影师生交流梳理后的鲁迅形象复认知表Ⅱ。

      环节二:信息整合【设计意图】通过碎片化信息间逻辑联系的清理与建构,为触发学生的新认知与质疑奠定基础1.教师引导学生寻找表Ⅱ碎片化信息间的内在联系并思考进行整合的角度2.学生在明确传主特征性质、作者与传主间关系等整合角度的基础上,自选角度完成整合3.教师挑选并投影两份角度相异且待完善的整合结果,请作者陈述选择的理由及达成的效果,其他学生自由评价并提供修改建议未展示的学生以课堂交流为参照自行修订环节三:要点探究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自主确定的探究要点基础上较完整、准确认识鲁迅形象并予以辩证唯物主义地评价1.学生小组交流彼此在“信息整合”环节中的新发现或疑惑,师生商议确定供集体探究的要点 2.以探究要点为教学驱动,以师生合作研讨为载体,解决问题,建构新知探究要点1:同一个鲁迅,为什么又是别人眼中的千百个鲁迅?引导所用材料:(1)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齐策一》(2)子独不闻夫埳井之鼃乎?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跗;还虷、蟹与蝌蚪,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乐,此亦至矣。

      ——《庄子秋水》明确:在理论上,鲁迅向世界敞开了其可以示人的所有丰富属性,因此人们本该认知到一个完全相同的鲁迅;但针对具体的个人,囿于其视阈与情感态度等复杂因素,鲁迅形象又往往是被部分遮蔽的,或者叫有区别的有限敞开,于是有了不同人眼里千差万别的有限鲁迅探究要点2:在下列如此相悖的印象中,哪一个才是真鲁迅?为什么?引导所用材料:(1)鲁迅对青年的冷与热A.对待青年,对待在思想战线上一起作战的人,鲁迅先生是亲切的,热情的,一直保持着平等待人的态度 ——唐弢《琐忆》B.可是我觉得他又好像蔑视一切,对于一切人都怀有疑惑和敌意,仿佛青年也是他的敌人,就是他自己也是他的敌人似的总之,我以为他是很矛盾的,同时也认为他是很难接近的人 ——冯雪峰《鲁迅的文学道路》(2)鲁迅对论敌的公正与偏私A.有人以为鲁迅好骂,其实不然,我从不见其谩骂,而只见其慎重谨严他所攻击的,虽间或系对个人,但因其人代表着某一种世态,实为公仇,决非私怨而且用语极有分寸,不肯溢量,仿佛等于称过似的。

      ——李霁野《忆鲁迅先生》B.礼教,制度,传统,政府,全成了他泄忿的对象他是绍兴人,也许先天的有一点“刀笔吏”的素质,为文极尽尖酸刻薄之能事 ——梁实秋《谈鲁迅》明确:冷是鲁迅,热也是鲁迅;公正是鲁迅,偏私也是鲁迅;矛盾的背后是人性的多维探究要点3:缺点如此之多的鲁迅还称得上伟大吗?为什么?引导所用材料: 在我党领导的文化新军中,鲁迅,就是这个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明确:相较于鲁迅的卓越建树与深远影响,其缺点只能算白壁之“微瑕”,他依然伟大这样的讨论,不仅让学生认识了一个真实的鲁迅,而且习得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环节四:进阶升华【设计意图】通过对传主优缺点“偏态分布”现象的剖析,揭示传记文学“文”“史”诉求矛盾的实质,从而实现由文本内“传主形象”认知与评价到文本外“传记体裁”规律揭示的突破与提升。

      焦点探究:针对鲁迅的缺点,亲友与学生或避而不谈或避重就轻的行为算是造假吗?为什么? 引导所用材料:(1)年轻人大概都有自己的偶像,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人生过得更充实而有意义,不妨就把目标定得高一点,偶像的选择不是追逐时尚,而是取法乎上,把那些真正能在思想、智慧和人格上不断激励我们、完善我们的人物,作为精神上的良师益友,学习的榜样这就如同英国思想家培根所说过的:“用伟人的事迹激励我们,远胜一切的教育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前言》(2)为尊者讳耻,为贤者讳过,为亲者讳疾 ——《春秋谷梁传》 (3) 单位鉴定(系笔者虚拟)在过去的一年中,鲁迅同志,待人平和幽默,热爱生活,好整洁,工作勤奋,生活简朴,孝顺父母,乐于奉献,为人谦逊,正直有原则,文学成就卓著明确:亲友或学生们的行为不算造假首先,从传统看,“为尊者讳”“为死者讳”乃中国自古有之的人伦规范;其次,从体裁看,作为文学的传记本就允许润饰;再次,从功能看,出于教化目的传记也需要美化传主。

      上述三个诉求皆着眼于塑造完美的传主形象, 即求“文”;而读者的诉求则往往在于认识真实的传主,即循“史”但上述两种彼此矛盾的诉求在传记中却难以取得平衡,且前者往往超过后者,因此读者就必然常面临在既已“文”化的传记中去寻找真实传主的难题为此,我们需要把握两个原则:多元的文本与适当的距离环节五:总结点睛【设计意图】以精炼语言总结研讨过程与宗旨,收束课堂教学多向度认识鲁迅,就是在还原一个既矛盾且存瑕的巨人;多向度认识鲁迅,也是在探究传记文学“文”“史”诉求的矛盾;多向度认识鲁迅,更是在求索一条抵达历史真相的途径环节六:读写转化【设计意图】通过课后习作的方式既实现学习成果的固化与学习过程的延伸,又能自然呈现由“读”到“写”的成果转换,体现“读”“写”一体化的理念结合“重识鲁迅”阅读专题教学活动的体验,写一篇短文展示自己的收获与思考六)板书设计: (七)课程资源:1. 教材文本: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外传记作品选读”萧红《回忆鲁迅先生》2. 链接材料:1.他文(1)文选A.亲友类 周作人:《谈鲁迅》(王志之.鲁迅印象记[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78~81.)、周作人:《中年》(林贤治编.关于命运 周作人散文[M].广州:花城出版社,2013:93~97.)、周晔:《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王彬.现代散文鉴赏辞典[M].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1988:1676~1680.)、周海婴:《记忆中的父亲》(周海婴.鲁迅与我七十年.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1~41.)、内山完造(日):《鲁迅先生》(张新颖编.印象书系——鲁迅印象[M]. 上海:学林出版,1997:235~244.)、冯雪峰:《鲁迅回忆录》(愚士.读书与消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387~391.)、郁达夫:《回忆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高等学校学生手册.doc 2025年区教育系统招聘编外教师储备人才事业单位考试押题.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轴对称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1200张纸有多厚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旋转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范本.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与旋转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设计与意图.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我学会了吗教学课件.pptx 2025年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深圳市大鹏新区发展和财政局招聘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绵阳市梓潼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招聘考试试题.docx 2025年来宾市妇幼保健院招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无极县教育系统招聘教师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灵山县第三中学调配教师考试笔试试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