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氟取代苯 三明治配合物 结构 芳香性 密度泛函.doc
4页氟取代苯论文:取代氟苯及其三明治配合物结构、键能及氟取代苯论文:取代氟苯及其三明治配合物结构、键能及芳香性的理论研究芳香性的理论研究【中文摘要】氟化物是一类重要的化合物,其数目庞大、种类繁多,一直是化学界令人感兴趣的研究课题之一氟代苯等作为有机氟的基本原料越来越普遍地应用在染料、感光材料、航天等尖端技术,聚合材料以及农药和医药等方面,关于含氟化合物结构和性质的研究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但是关于氟代苯 C6FmH6-m(m=1-6)的研究较少,C6Fm-H6-m(m=1-6)与过渡金属形成的半三明治、三明治的系统性理论研究未见报道本文运用 Gaussian03 量子化学程序,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 B3LYP/6-31 G(d,p)计算方法对氟代苯 C6FmH6-m(m=1-6)及其铬半三明治和三明治配合物进行了几何结构优化、频率分析及键能分析采用 B3LYP-GIAO/6-31 ++ G(d,p)计算方法计算了所研究体系优化几何结构的 NICS,并用 NBO 计算程序对不同空间点处各种化学键、各原子核对总 NICS 贡献进行了分解。
对氟取代苯 C6FmH6-m(m=1-6)进行结构和芳香性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的氟代苯的基态均呈平面几何结构,其芳香性都较苯的大,且随取代 F 数增加而增大用 NBO 对分子总 NICS 及各键对 NICS 的贡献进行了分解,结...【英文摘要】Fluoro-compounds is a kind of important compounds. It is always one of the attractive research topics, because of its huge numbers and various kinds.With the developments of dyes, photographic materials, spaceflight technologies, polymer materials, pesticides and medicine, etc, fluorobenz-ene and other fluorinated benzenes as the basic raw materials of organic fluorine are widely used, so people are interested in the nature of the fluorine-containing compounds. However, the systemic study of C6FmH6-m and it...【关键词】氟取代苯 三明治配合物 结构 芳香性 密度泛函【英文关键词】Fluorinated benzene Sandwich complexes Structure Aromaticity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索购全文索购全文】】联系联系Q Q1 1::138113721138113721 Q Q2 2::139938848139938848【目录】取代氟苯及其三明治配合物结构、键能及芳香性的理论研究 中文摘要 4-6 ABSTRACT 6-7 1 绪论 11-18 1.1 芳香性发展简介 11-12 1.2 与芳香性有关的概念 12-13 1.2.1 芳香性、反芳香性、非芳香性 12 1.2.2 π 芳香性、σ 芳香性、δ 芳香性 12 1.2.3 多重芳香性 12-13 1.2.4 多维芳香性 13 1.2.5 同芳香性 13 1.2.6 球芳香性 13 1.3 芳香性的实验判据 13-15 1.3.1 分子几何判据 13 1.3.2 电子数判据 13-14 1.3.3 化学判据 14 1.3.4 能量判据 14 1.3.5 核无关化学位移 14-15 1.4 有机氟化学 15-16 1.4.1 氟取代苯及其金属配合物的研究 16 1.5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6-18 2 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18-26 2.1 量子化学理论发展简介 18 2.2 分子轨道理论 18-20 2.2.1 闭壳层分子的 HFR 方程 19-20 2.2.2 开壳层分子的 HFR 方程 20 2.3 密度泛函理论 20-23 2.3.1 Hohenberg-Kohn 定理 21 2.3.2 Kohn-Sham 方程 21-23 2.4 Gaussian 基组 23-24 2.4.1 最小基组 23 2.4.2 劈裂价键基组 23-24 2.4.3 极化基组 24 2.4.4 弥散函数 24 2.5 本论文计算方法及基组的选择 24-26 3 C_6F_mH_(6-m)(m=1-6)结构及芳香性的理论研究 26-35 3.1 引言 26 3.2 结果与讨论 26-30 3.2.1 C-C 键的特点 28 3.2.2 C-F 键的特点 28-30 3.3 电子结构 30-31 3.4 芳香性 31-33 3.5 本章小结 33-35 4.氟代苯 Cr 三明治配合物结构与芳香性的理论研究 35-46 4.1 引言 35 4.2 结果与讨论 35-42 4.2.1 几何结构 35-37 4.2.2 金属与配体的相互作用 37-42 4.3 键合能与稳定性 42-43 4.4 芳香性 43-45 4.4.1 Ep(C_6F_6,1,4-C_6F_2H_4,C_6H_6)的芳香性 43-44 4.4.2 (η~6-Ep)Cr、(η~6-Ep)_2Cr(Ep=C_6F_6,1,4-C_6F_2H_4,C_6H_6)的芳香性 44-45 4.5 本章小结 45-46 5 氟代苯 Cr 三明治异配体配合物结构及芳香性的理论研究 46-55 5.1 引言 46 5.2 结果与讨论 46-52 5.2.1 几何结构 46-48 5.2.2 金属与配体的相互作用 48-52 5.3 键合能与稳定性 52-53 5.4 芳香性 53 5.5 本章小结 53-55 6 结论 55-56 参考文献及注释 56-63 致谢 63-64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