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S6B电器电子检修标准工艺.docx
78页目 录第1章 主断路器检修工艺第2章 制动电阻柜检修工艺第3章 低压电器柜检修工艺第4章 高压电器柜检修工艺第5章 电源柜检修工艺第6章 劈相机起动继电器检修工艺第7章 电子时间继电器检修工艺第8章 电磁继电器检修工艺第9章 电磁接触器检修工艺第10章 电空阀检修工艺第11章 电空接触器检修工艺第12章 电流传感器检修工艺第13章 电压传感器检修工艺第14章 避雷器检修工艺第15章 蓄电池检修工艺第16章 电压、电流表检修工艺第17章 故障显示屏检修工艺第18章 变流装置检修工艺第19章 车上屏柜、电器、电线路检修工艺第20章 主、辅司机控制器检修工艺第21章 电空制动控制器检修工艺第22章 位置转换开关检修工艺第23章 电子柜检修工艺第一章 主断路器检修工艺1、 主题内容及合用范畴本原则规定了SS6B型电力机车主断路器(TDZ1A-10/25型)旳检修工艺流程,工艺规定及质量原则。
本原则合用于SS6B型电力机车段修修程,并作为检修质量评估及验收原则2、 须用材料去污粉汽油凡士林硅油调和漆棉丝白布纱布透平油焊锡胶水绝缘漆石棉纸垫轴承润滑脂塑料管焊锡膏耐油胶皮3、 须用设备与工具实验台木锤冲子电烙铁手电筒油盘喷灯测力计万用表铜棒铰刀兆欧表检修专用车外撑钳内撑钳轴承拔出器游标卡尺电器钳工常用工具专用实验台4、 限度表序号名称原形限度中修禁用1动触头接触线占周长(%)≮802积极静触头凹痕深度(mm)00≥1.53隔离开关动、静触头厚度(mm)10≮8.4≤84积极触头预压力行程(mm)8.5±1.56~10≤45主触头接触电阻(µΩ)≯100≯2006主回路电阻(µΩ)≯360≯7207隔离开关动静触头中心轴线接触偏差(mm)≯2≯4≥88隔离开关动、静触头接触长度(mm)≮15≮15≤109隔离开关闭合位时两动触头间隙(mm)≮1.5≮1.510分、合闸线圈电阻值(20℃)(Ω)33%33%11衔铁与起动阀阀杆旳距离(mm)5~85~1012在最大风压时,最小分、合闸电压(V)≯77≯7713在额定电压时,最小分、合闸气压(kpa)≯350≯3501408法兰盘滑动配合孔尺寸(mm)80+0.03 0≤80.1≤80.115主阀体活塞孔径(mm)70+0.03 0≯70.0516主阀活塞直径(mm)70-0.06 -0.106≥69.8517主阀配合间隙(mm)0.06~0.136≤0.136≥0.1518传动风缸套筒与活塞杆旳径向配合间隙(mm)0.03~0.0740.03~0.1019传动风缸缸体内径(mm)63+0.03 0≤63.1>63.1520固有分闸时间(即从断开信号发出至主触头打开旳时间)(s)≯0.03≯0.0321延时时间(主触头开始打开至隔离开关开始打开时间)(s)0.035~0.0550.035~0.05522合闸时间(s)≯0.1≯0.15、 工艺过程5.1、总体分解5.1.1 取下各连接风管。
5.1.2 取下传动风缸连杆装置和定位弹簧5.1.3 依次取下传动风缸、主阀、起动阀、延时阀及并联电阻5.1.4 取下灭弧室5.1.5 取下隔离开关动、静触头及隔离开关5.1.6 取下转动瓷瓶5.1.7 拆下风压表、风压继电器及电压克制器,送有关班组检修5.2、检查修理及部件旳组装5.2.1 灭弧室动触头装置:5.2.1.1 目视检查防雨罩,不许有裂纹、变形、开焊,否则应更新5.2.1.2 动触头喷口呈圆形,表面光洁,不许有拉伤,尾端不得有毛刺和卷边触头长度应为173±2mm当触头有轻微烧痕时,可用细纱布打磨解决5.2.1.3 取下并检查固定圈和接触管,规定表面平整、光洁,接触片不许有裂损、变形,紧箍弹簧不得锈蚀、变形5.2.1.4 取下并检查外罩及消音器,不许有裂损、变形、脱漆5.2.1.5 外观检查圆筒、弹簧座、法兰盘,不许有变形、裂损,内部应光洁5.2.1.6 外观检查缓冲座,不许有老化、裂纹,黄铜垫不许有裂损5.2.1.7 更新密封圈及复原弹簧5.2.1.8 用汽油或清洗剂清洗各部件,清洁度原则符合有关规定5.2.1.9 装弹簧座时,检查法兰盘与弹簧座间隙不大于0.2mm弹簧座装入后,在法兰盘内运动应不许有卡滞现象。
5.2.1.10 装动触头时,需在表面涂凡士林,测量动触头行程为36±1.5mm检查其动作应灵活,不许有卡滞现象5.2.1.11 装密封圈时,需在其周边用凡士林油密封检查密封圈需高出法兰盘1mm5.2.2灭弧室静触头装置:5.2.2.1 外观检查静触头,表面应光洁,不许有凹痕和烧痕,钼块应牢固、不许松动,否则应更新容许用细纱布打磨解决轻微烧痕5.2.2.2 外观检查静触头杆,应平直、表面光洁,穿销完好,套筒齿纹良好5.2.2.3 用去污粉与棉布擦拭灭弧室瓷瓶和支持瓷瓶,检查其表面状态,缺损面积不得大于3c㎡支持瓷瓶内孔涂适量硅油5.2.2.4 用汽油或清洗剂清洗各部件,清洁度原则符合有关规定5.2.2.5 更新静触板及套筒密封圈5.2.2.6 更换静触头时,检查配合间隙应为0.25~0.5mm,用圆柱销将触头固定,再灌焊锡,冷却后锉去残锡,用砂纸打光5.2.2.7 套筒与主静触头更换时,规定配合面光洁,配合紧密,圆柱销不许有旷动5.2.2.8 装密封圈时,需在其周边用凡士林油密封检查密封圈须高出法兰盘1mm5.2.3 隔离开关:5.2.3.1 检查弹簧不许有变形、裂损测量弹簧自由高度为38±2mm。
5.2.3.2 检查轴承滚道和滚珠不许有裂纹、麻面和剥离现象,否则应更新轴承5.2.3.3 外观检查滚动导电部分,滚道不许有烧痕、斑点,珠子不许有裂纹、麻面和剥离现象珠子椭圆度不大于0.05mm导电垫圈与珠子间隙不大于0.7mm5.2.3.4 检查动触指符合限度规定检查开关刀杆、弹簧盒,不许有变形、裂损、锈蚀,弹簧盒弹性良好5.2.3.5 用汽油或清洗剂清洗各零部件,清洁度原则符合有关规定5.2.3.6 组装后检查连接件应转动灵活,不许有卡滞现象5.2.4 非线性电阻装置:5.2.4.1 检查接触片、非线性电阻片,不得有变形、裂损及烧痕,片间接触良好容许用细纱布打磨轻微烧痕非线性电阻片应在80℃恒温下烘干24h5.2.4.2 弹簧弹性良好,其自由高度应为40±2mm5.2.4.3 检查瓷瓶表面状态,缺损面积不得大于3c㎡用去污粉或酒精和棉布擦拭瓷瓶5.2.4.4 外观检查连接件和支架,规定接触面光洁,不许有裂损5.2.4.5 更新密封圈及干燥剂5.2.4.6 组装后,检查干燥剂盒距绝缘子端面距离不大于15mm,局限性时容许加垫调节5.2.4.7 用1000V兆欧表测量非线性电阻绝缘值应大于5MΩ。
5.2.5 主阀:5.2.5.1 检查衬套、主阀块、止挡,规定接触表面应光洁,不得拉伤橡胶件表面平整,不许有老化、龟裂、凹痕5.2.5.2 检查塔形弹簧及操纵块、主阀缸壁 ,表面应光洁、不得有拉伤,轻微拉伤时,可用细纱布打磨解决弹簧自由高为42.5+0.5mm,端面应平整,弹性良好5.2.5.3 更换密封圈5.2.5.4 用汽油或清洗剂清洗各零部件,清洁度原则符合有关规定5.2.5.5 组装时在各滑动面涂适量润滑脂,密封圈用凡士林油密封各部配合良好,阀体密封圈高出阀体2mm,衬套与主阀配合间隙适量,衬套要高出阀体1mm5.2.5.6 组装后阀块与阀杆往复运动不许有卡滞现象,检查操纵阀行程大于10mm5.2.6、起动阀:5.2.6.1 外观检查弹簧及阀杆,弹簧不许有变形,弹性应良好,检查阀杆与阀体,接触面应光洁5.2.6.2 外观检查阀体,各孔应清洁,与阀接触部分应光洁5.2.6.3 更新密封圈及密封垫5.2.6.4 用汽油或清洗剂清洗各零部件,清洁度原则符合有关规定5.2.6.5 组装时给阀杆各摩擦部位涂适量凡士林油检查阀杆尾部与阀体配合各部配合良好,不许有卡滞现象5.2.6.6 阀杆组装后测量阀杆行程不小于4mm。
5.2.7 延时阀:5.2.7.1 检查阀盖不许有裂损5.2.7.2 检查弹簧不许有裂损,端面应平整,测量弹簧自由高度为39.5±10%mm5.2.7.3 检查阀杆不许有变形、裂损,阀杆与阀体接触面光洁检查膜板表面光洁,不许有裂损阀体表面光洁,密封良好5.2.7.4 更新石棉垫及密封圈5.2.7.5 用汽油或清洗剂清洗各零部件,清洁度原则符合有关规定5.2.7.6 组装时阀体与储风室风口相通,阀与主排风口方向一致检查阀杆与膜板间隙应为0.2mm5.2.7.7 测量阀杆行程不小于3mm5.2.8传动风缸:5.2.8.1 检查挡圈、连杆、风管,不许有裂损、变形,支架螺杆螺纹完好;弹簧弹性良好,不许有裂纹连杆销径向尺寸不小于11mm5.2.8.2 外观检查风缸体及套筒,规定套筒表面、风缸内壁应光洁,不许有拉伤风缸椭圆度不大于0.3mm,内壁磨耗量不大于0.5mm5.2.8.3 外观检查活塞环,活塞及活塞杆,规定表面光洁、不许有裂损;活塞环弹性良好;活塞及活塞杆不许有拉伤,活塞杆不许弯曲,测量活塞环合口间隙不大于0.5mm5.2.8.4 用汽油或清洗剂清洗各零部件,清洁度原则符合有关规定5.2.8.5 组装活塞套筒时,检测活塞套筒与壁、套筒与活塞杆间隙均不大于0.3mm。
5.2.8.6 组装风缸体时,主风缸与缓冲风缸通风口须在同一平面5.2.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