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所存问题、原因及对策.doc
8页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所存问题、原因及对策 刘磊 2013.01.24摘要: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力求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影响高中学生掌握英语听力听能的因素;提出了构建英语听力教学体系,全面系统训练学生听力听能;阐述了通过指导学生听力应试技巧,提高学生应试成绩的想法,试图改变过去培养“聋哑”学生的不良状况 关键词:听力教学,问题,分析,对策 字串5 笔者以为,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有计划地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力求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并顺利通过高考听力测试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主渠道是听力课一堂好的听力课,应该是一个以发展学生听能为主的过程;一个融点拨与听力练习为一体的过程;一个听与说、读、写相结合的过程据问卷调查,80%以上的学生感到听力困难的主要原因是语速太快,来不及理解,记忆失控其实,这跟缺少系统的听力技巧训练和听力实践不多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听力教学中教师要结合高考测试题型和测试要点,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此加以训练同时,必须清楚地了解学生所存在的问题,抓住关键,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一、摸清影响听能因素,找准听力教学切入口 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实践中,通过对高一整个年级的调查问卷,笔者以为影响学生听力听能的因素主要包括: 1、语言基础知识薄弱语音、语法和背景知识构成学生听力障碍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我们学校属于一个城乡相结合的地方,大部分同学来自农村,少部分来自市区学生自身发音不准,不能正确理解所听内容辨音能力弱,对于弱读、连读、省音、同化、失去爆破等规律和技巧不甚清楚,造成听力理解困难听力是听和理解的结合,学生由于把握的词汇有限,语法知识不扎实,不系统在听的过程中,语法是正确理解听力材料的必要条件,背景知识也相当重要,如果你了解一篇文章的背景知识,那么你再去听的时候也就容易得多了在听力理解的过程中常碰到 “卡壳”现象 2、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 造成理解障碍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有着不同于中文的历史、地理、政治等方面的语言、文化背景及特点学上们不熟悉英美国家的一些生活习惯、风土人情以及生活方式,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英语语言材料的理解,尤其是在听力理解的过程中,由于理解的时间有限,这种影响会更加明显而来自农村的学生由于接触面窄,课外阅读量及课外活动少,对这方面知识了解甚少,给听力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字串2 3、听力的氛围缺乏 环境 ----学习语言的天然条件对于我们中学的学生来说,这个条件几乎是不存在的,只有在上英语课的时候才有可能有英语的氛围由于来自农村学生的听力相对比较薄弱,因此在课堂上老师不能用全英教学,学生仅有的一点实践语言的机会也没有了因此学生听起来就感到生疏和困难 3、听力习惯有待于培养 学生听英语时习惯于看着课文听录音,总是把所听到的内容从英语翻译成汉语,借助于母语去理解所听到的内容,而不是直接将语音转化成一个情景进行听力练习时不要总是抱着书本不放,边看边听,或是先看后听,其实这是一种不良习惯这样的理解是靠视觉的帮助而不是靠语音、语调等信息来达到目的,这样做的结果,使得这些学生离开了文字材料则寸步难行,不知所云这样就势必延长反应时间,造成听者跟不上讲话人的局面有的学生听英语时常常纠缠在一两个词或句子上,错过掌握大意的机会,致使全篇听不懂,或者平均分配注意力,试图听清每一个词,结果反而不能形成完整的概念,抓不住主要内容 5、情绪与外部环境 学生在做听力训练或测试时,如心情得不到放松,大脑注意力不集中,所听信息就会瞬间即逝在听的过程中,部分学生遇到不理解的词、句就烦躁不安,有的学生甚至在还没有去听就产生畏难、恐惧心理。
这此都是影响听力的屏障另外一些外部环境,诸如听力磁带的清晰度,环境噪音的影响都有可能成为干扰学生听力理解的因素6、习惯口语思维 字串8 英语的语速很快,东方人初学者很难适应其节奏,听者必须全段练习快速反应能力,快速反应能力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直接用英语思维方式接受,理解和分析材料的意义,切不可将英语转化成口语后再理解分析判断倘若如此,势必会减慢反应速度,因此失败,手忙脚乱,很难有效地提高收受能力,长期以往,难以取得听力上的突破二、构建听力教学体系 系统训练听力听能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听的技能目标描述是:1)能识别语段中的重要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推断;2)能听懂操作性指令,并能根据要求和指令完成任务;3)能听懂正常语速听力材料中对人和物的描写、情节发展及结果;4)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谈话并能抓住要点;5)能听懂熟悉话题的内容,识别不同语气所表达的不同态度因此,在听力训练中应注意构建英语听力教学体系,进行大量的听力实践,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听力水平 字串7 1、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以往传统的英语听力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放录音,学生听后做理解练习,教师检查学生答案正确与否,仅此而已。
或者,为了让学生听懂每一词而放慢语速,甚至一个词一个词地念,这样会破坏正常的自然的语音语调,影响语感的培养这种做法使学生听力技能培养的效果大打折扣,削弱了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接受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听力训练中,教师应努力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自己去体会语音、语调,说话人口气的变化,捕捉有用的信息,培养他们有目的地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做的工作是,对于要让学生听的材料,教师精心备课,反复听取录音,预测学生的疑难处并做好记录;准备一些辅助预案;在听的过程中教师适当参与,重点、难点处,适当回复播放录音,针对学生的错误和存在问题采取一些补救措施,做好学生获得听能的引路人 2、注重训练形式的全面性 1)充分利用教材录音进行听力教学新教材的课本内容大大超过了旧教材,每一个单元都有同一个主题,每单元的教学材料都是很好的听力训练材料,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课文录音,采用整体听力教学来上对话课或阅读课,如在对话课的教学中至少进行三遍的听音训练,每次听录音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在教学高一下第十九单元时可提出二个问题:A)What was the conference about? B)What did Jackie do at the meeting?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地听,然后检查学生初步理解的情况;按键重放录音,让学生在不看课文的情况下,再回答一些具体细节的问题。
采用整体听力教学,使听力教学与阅读教学或对话教学融为一体,扩大听力教学材料2)坚持用英语授课目前制约学生听能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听力环境问题课堂是学生从事英语实践活动的最自然的语言环境听力教学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用英语进行各种言语交往,如课堂指令性话语,教师对学生的启发引导,教师向学生提供的信息、反馈、评价等这种课堂言语交往,尤其是教师使用的特种语言,十分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听力听能教师要在课堂英语气氛的渲染上为学生创造出一种氛围,即用英语思维,用英语交流,形成一种“有意识”学习和“无意识”学习的有机交融把已掌握的英语作为工具去获取更高层面的英语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氛围结合学生可能感悟到的周围情景,教师用教过的英语教英语,促使学生用学过的英语学英语,从而激发学生的共鸣和参与欲望,诱发学生语言的潜在能力 3)通过三阶段导学模式,提高听力课质量高中英语新教材设计大多以每个单元的中心话题为背景,它采用了会话、故事、传记、记叙文等不同的课文类型运用听前阶段、听时阶段、听后阶段的三段式导学模式,来进行听力课教学我们知道做好听前准备活动是至关重要的教师通过介绍一些背景知识,在黑板上列出生词、短语,消除学生的文化障碍;让学生一边看图片或投影,一边说说课文情节,引导学生讨论有关内容,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
引导学生注意理解材料中的重点—利用图片,引导学生猜测将要听到的文章的大意,并用看——想——说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奋点通过听前准备,降低了听力材料难度,减轻了听力理解困难 字串9 接着进入听时阶段,要求学生,边听边记主要信息,通过分析、对比、判断得出答案对高一学生来说,一般听三遍并要求做到第一遍略听捕获有关信息,了解内容,进行整体感知第二遍精听,细听,针对问题要求学生听要点、听细节及关键和特定词,第三遍侧重对疑难问题,句子进行对比、判断、分析,然后确定未定答案 最后进入听后阶段,鼓励学生复述大意,组织讨论深层问题,引导学生推断出结论通过上下文猜出词意总结重点、难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听力材料,并检查听力预期目标是否实现 3、注重训练方式的多样性 在听力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多种有效的听力训练方式如:(1)听——答(用Yes/NO回答),学生对听力材料的问题作出正误判断;或者用W/H问答,学生对听力材料的问题进行性质或状态的判断;或者是深层理解及启发性问题,学生对听力材料的潜在意义进行理解,并回答有关问题2)听——重述,这种方法要求学生将听到的材料几乎一字不差地重述出来,这样做有助于增强语感,识别语流,强化听力,可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训练学生听力的精确性;二是培养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
适应并跟上录音中说话人正常的语速3)听——复述,将所听到材料内容较完整地表达出来,复述的方式可因人而异,加强信息输入、输出的传递过程,学生可以通过此种练习加强对听力材料的理解,培养较强的表达能力,达到相得益彰的听力训练效果听——写,听写是听力训练的重要形式,它贯穿于中学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常选用的听写内容是课文的句子和概括课文大意的短文,课文句子指一些含固定词组搭配,实用性强的句型结构和一些便于学生写作模仿,并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极有文采的句子此外学生应做听力笔记,填词练习等这有利于加强学生听力技能,同时有利于对同化音、连读,失去爆破的准确辨别,使其听力的理解力逐步提高 4、注重训练内容的系统性、针对性 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内容安排应做到循序渐进,听的技能训练应梯度推进按照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高考听力题型的难度与模式,在高中不同年级,听力材料的内容与难度应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听力材料的体裁应做到丰富多样高一新生来自不同学校程度参差不齐,教师在前期阶段应先从词和句入手,进行辨音训练,积累语感,让学生辨别不同音素和不同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使其熟悉和模仿不同的语音、语调,增强语感,逐步形成用英语思维能力。
接着有选择地完成教科书上的Listening practice后,可采用与教材配套的同步听力训练材料如《英语周报》;到了高二年级,教师应逐渐增加听的输入量,除了采用高二年级的同步听力材料,还可增用《新概念英语》第二册到了高三年级,教师可根据高考英语听力的特点采取相应教学对策,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听力训练教师引导学生选用《新概念英语》第三四册也可选听当地教育局编的材料等,为不同程度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听力材料,使学生听有所得,学有所获 在平时的训练中,注意精听和泛听的结合,精听的内容应该是这些年的高考听力试题或高考听力样题,精听时让学生反复听这些精品材料,直到完全听懂,甚至能逐句复述为止,泛听则是让学生听有相当的篇幅和一定难度的材料,培养学生听懂材料大意,并提高对正常语速的适应能力泛听是精听的基础,精听是泛听的深化 听力训练中练习设计对提高学生的听力有着直接的影响高考听力试题的模式是日常听力训练的首选练习题型,但是平日操练不能只停在较单一的题型上,训练性练习的题型必须多于高考听力测试题型除单项选择题外,正误判断、回答问题、短文填空、表格填写、听力画图、归纳信息等题型都应该穿插安排在日常听力训练之中。
对教科书中听力训练材料可结合高考设计针对性题型,做到题型与高考相符,难度与高考吻合 三、指导听力应试技巧,提高学生应试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