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综合护理应用.doc
6页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综合护理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综合护理对改善肺氧合功能及预防并发症的作用办法抽取我院2008年2月—2008年1月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50例为研究对象,25例行常规护理者作为对照组,25例行综合护理者作为试验组,察看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肺氧合功能进行评估结果1〕试验组护理后肺氧合功能指标〔PaO2、OI、a/APO2〕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纠正肺氧合功能障碍,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值得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综合护理;常规护理;肺氧合功能;并发症;作用 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因肺泡不足外表活性物质发生进行性萎陷出现以呼吸困难、发绀、吸气三凹征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被称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随着呼吸机技术的进步及肺外表活性物质的应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愈率大大提升大量报道证实,良好的护理干涉也是改善患儿预后的关键【2】我院针对此类患儿制定了综合护理方案,现将干涉效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办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8年2月—2008年1月收治的5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干涉方式分组:对照组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胎龄29~38周,平均〔34.5±2.8〕周,出生体质量1.23~2.87kg,平均〔2.05±0.37〕kg,发病时间4~10h,平均〔6.7±1.3〕h;试验组中,男性13例,女性12例,胎龄28~37周,平均〔33.6±2.5〕周,出生体质量1.25~2.88kg,平均〔2.07±0.36〕kg,发病时间4~11h,平均〔6.9±1.2〕h。
两组基线资料无显著性差别〔P>0.05〕纳入规范:1〕临床病症合乎?欧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防治指南—2008版》【3】中相关诊断规范;2〕经胸片检查确诊;3〕家属知情同意排除规范:1〕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关节脱位等疾病;2〕存在呼吸道畸形;3〕存在机械通气治疗禁忌证 1.2办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行综合护理,具体操作如下:1〕暖箱护理:本次研究中大局部患儿未足月生产,故需置入培养箱根据患儿胎龄、体质量对温箱内温湿度进行调节,确保患儿体温维持36~37℃假设患儿体温低于34℃,应用多层棉布包裹热水袋,置于患儿脚下,小心看护,防止热水袋烫伤患儿2〕加强病情监测: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呼吸频率、体温、血压、心率等指标,并注意察看面色、口唇、四肢末梢发绀情况,区分患儿是否有颅内出血、心脏病征兆,一旦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医师,确保第一时间能为患儿提供有效治疗3〕辅助通气护理:氧疗是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重要措施,根据患儿病情选择给氧方式:①假设患儿呼吸浅促,经皮血氧饱和度检测为80%~90%,予以双鼻孔鼻导管吸氧,将患儿摆放呈仰卧位,在患儿肩下置一小软枕,使头颈部轻度仰伸,氧流量调整为1~2L/min。
②假设患儿呼吸困难,胸片检查呈支气管充气征,那么予以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在通气前予以患儿吸痰处理,将患儿口鼻腔内黏液清理干净,协助患儿取仰卧位或侧卧位,利用喉镜插入气管导管,在导管末端连接一次性三通管,并将三通一侧与复苏气囊连接,协助患儿取仰卧、右侧卧、左侧卧、仰卧位,分别用无菌针管经气管插管注入肺外表活性物质,持续吸氧1~3min,拔出插管,行鼻塞式正压通气③连接好鼻塞正压通气装置后,选择合适鼻塞型号为患儿佩戴,调整鼻塞松紧度,使患儿鼻部处于舒适状态,及时清理湿化管道中水珠,每隔2h检查一次,防止吸入空气导致腹胀,或鼻塞漏气,导致气道压力不稳定,从而引起气压伤或加重病情吸氧时密切察看患儿呼吸情况,假设出现发绀、哭闹等情况,应及时探查问题,并予以对症处理④营养支持:缺氧会减弱患儿肠蠕动,局部患儿伴有麻痹性肠梗阻,故患儿出生2~3d内不提倡经口喂养,通过静脉输液维持营养待患儿排出胎粪,且听到肠鸣音后,可通过鼻饲胃管予以营养支持,首次予以1mL/kg牛奶,逐步增加奶量,当患儿有吸吮、吞咽能力后,可经口喂养,并逐渐增加喂奶量⑤抗感染护理:医护人员各项操作严格遵循无菌原那么,操作前后洗手消毒每日定时开窗通风,日2次,每天用紫外线对病房进行消毒,每月行一次空气消毒。
患儿用物做到专人专用,所用毛巾、被套、衣物、奶瓶等用行高压灭菌,防止发生交叉感染每日清晨、晚间对患儿皮肤黏膜进行检测,并用安尔碘对脐部进行消毒,做好皮肤护理 1.3察看指标 1〕肺氧合功能察看:对两组PaO2〔血氧分压〕、OI〔氧合指数〕、a/APO2〔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进行检测2〕并发症察看:统计两组气漏、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呼吸机相关肺炎等发生病例 1.4统计学办法 以SPSS19.0行统计学分析,正态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为评估规范 2结果 2.1两组肺氧合功能改善情况察看 干涉前,两组肺氧和指标水平接近〔P>0.05〕;干涉后,两组PaO2、a/APO2水平均回升,OI水平均下降,对照组各指标改善程度明显较试验组小,组内、组间差别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察看 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4.00%,与试验组4.00%比拟,差别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为新生儿科危重症,好发于胎龄30周下列的早产儿,这主要是因为早产儿肺发育不成熟,不足肺外表活性物质,导致肺泡难以正常扩张,肺液转运障碍,进而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病症。
此外,妊娠糖尿病、选择性剖宫产等也是诱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重要因素【6】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为自限性疾病,一般生存时间超过3天的患儿具有较高的恢复率出生72h内上皮细胞开始恢复功能,并生成内源性肺外表活性物质,肺成熟度增加因此,一旦发现呼吸窘迫病症,应立刻予以治疗,尽可能挽救患儿生命即使患儿救治成功,但治疗期间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故有必要制定一系列护理对策我院根据以往临床经验,结合治疗实际情况,制定了针对性、整体性、综合性干涉计划,包括暖箱护理、病情监测、辅助通气护理、营养支持、抗感染护理等方面的内容,实践结果显示,试验组干涉后肺氧合指标水平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这主要是因为:1〕患儿代谢能力差,体温会迅速下降,暖箱护理能使患儿维持恒定体温,尽可能降低体内耗氧量,保证病情稳定2〕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情变化较快,加强体征监测,能防止病情恶化3〕氧疗能够提供有效的呼吸支持,在短时间内纠正呼吸困难病症,是抢救患者的关键加强氧疗护理,不仅能减少医疗本钱,且能预防相关并发症4〕充足而丰盛的营养是保证患儿身体发育、维护患儿生命健康的物质根底,故应根据患儿病情予以个体化营养支持5〕医源性感染对病情控制极为不利,抗感染护理能使感染率降至最低,有效维护患儿平安。
综上,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具有积极作用,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梅敏.综合护理干涉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影响研究.现代诊断与治疗,2008,26〔20〕:4786-4787. 【2】邓丽莲,梁尚云.综合护理干涉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持续性通气下的应用效果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08,12〔20〕:158-159. 【3】李丽.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综合护理模式的意义探讨.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08,3〔12〕:2337. 【4】唐凤姣,杨凤娥,魏丽华,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在行持续性通气中的综合护理应用分析.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38〔10〕:121-123. 【5】张艳.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新生儿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分析.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08,16〔47〕:259. 【6】刘芳.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综合护理模式的意义探讨.特别健康,2008,6〔15〕:54-55. 【7】胡京梅.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分析.当代护士〔上旬刊〕,2008,26〔1〕:116-118. 冯志霞.整体性护理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干涉效果.当代医学,2008,22〔8〕:106-107. 张芳.针对性护理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河南医学研究,2008,27〔4〕:730-731. 宋芳.综合护理干涉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当代护士〔中旬刊〕,2008,26〔4〕:59-61. 赵楠子,李淑柳.精细化护理干涉对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影响.临床医学项目,2008,26〔4〕:129-130. 任海凤.专职护理干涉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首都食品与医药,2008,26〔1〕:1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