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盖技术说明课件.ppt
20页封盖技术说明封盖技术说明 《封盖技术说明》塑盖使用规范塑盖使用规范1. 塑盖与取盖模头之配合度:塑盖与取盖模头之配合度:Ø各瓶盖供货商所制造之塑盖在外型、尺寸及刻划数上皆各瓶盖供货商所制造之塑盖在外型、尺寸及刻划数上皆有所差异,因此建议使用厂商应特别注意封盖机取盖模有所差异,因此建议使用厂商应特别注意封盖机取盖模头尺寸之配合度及适用性,以达最佳封盖效果头尺寸之配合度及适用性,以达最佳封盖效果2. 塑盖的使用与储存:塑盖的使用与储存:Ø使用厂商若在低于使用厂商若在低于18℃℃((65℉ ℉)的低温环境下生产,在)的低温环境下生产,在使用塑盖前使用塑盖前24小时必须储存在温度小时必须储存在温度18℃℃~~32℃℃((65℉ ℉~~88℉ ℉)的环境下回温,若无法长时间升温保存,在封盖)的环境下回温,若无法长时间升温保存,在封盖上可配备一套塑盖预热系统于度上可配备一套塑盖预热系统于度30℃℃~~35℃℃、、30分钟内分钟内完成升温再开始使用塑盖,以减少防盗环及架桥点断裂完成升温再开始使用塑盖,以减少防盗环及架桥点断裂增加封盖效果增加封盖效果《封盖技术说明》3. 塑盖与封盖机的配合:塑盖与封盖机的配合:•各瓶盖供货商所制造之塑盖在功能结构上均有所不同,各瓶盖供货商所制造之塑盖在功能结构上均有所不同,故建议使用时与各种封盖机的配合应在顶压及扭力上作故建议使用时与各种封盖机的配合应在顶压及扭力上作适当的调整,并以制程最终产品做为检验标准的依据。
适当的调整,并以制程最终产品做为检验标准的依据4. 塑盖取盖的方式:塑盖取盖的方式:•在塑盖封盖时取盖方面,建议采用「模头取盖」的方式,在塑盖封盖时取盖方面,建议采用「模头取盖」的方式,其效果较优于「瓶口勾盖」方式,因其可配合高速的生其效果较优于「瓶口勾盖」方式,因其可配合高速的生产速度且下盖时较稳定不易偏斜异位产速度且下盖时较稳定不易偏斜异位5. 不同瓶口之封盖转数:不同瓶口之封盖转数:•现今塑盖使用之现今塑盖使用之PET瓶口有瓶口有1716-002瓶口及瓶口及PCO塑盖专塑盖专用瓶口,因两者瓶口螺纹圈数不同(用瓶口,因两者瓶口螺纹圈数不同(1716-002::13/4圈;圈;PCO::21/3圈),造成塑盖旋入角度亦有所差异圈),造成塑盖旋入角度亦有所差异((1716-002::520°;;PCO::675°),因此),因此PCO瓶口封瓶口封盖转数必须大于盖转数必须大于1716-002瓶口《封盖技术说明》封盖注意事项封盖注意事项 Ø封盖机上的旋盖头,顶部压力(纵向力量)和封盖机上的旋盖头,顶部压力(纵向力量)和静态扭力(横向力量)设定,要注意之间的平静态扭力(横向力量)设定,要注意之间的平衡性。
衡性Ø封盖机的运转速度,旋盖头会因速度高低而产封盖机的运转速度,旋盖头会因速度高低而产生不同惯性力量与转矩扭力生不同惯性力量与转矩扭力Ø塑料盖受温度的影响很大,封盖前须注意瓶盖塑料盖受温度的影响很大,封盖前须注意瓶盖温度;封盖后须注意制程中杀菌、回温温度温温度;封盖后须注意制程中杀菌、回温温度温差Ø封盖机上之旋盖头内部轴承与取盖模头,以及封盖机上之旋盖头内部轴承与取盖模头,以及撑瓶座上锯齿,应定期检视保养,其为耗材如撑瓶座上锯齿,应定期检视保养,其为耗材如有磨损予以更换,以免影响到封盖及开瓶扭力有磨损予以更换,以免影响到封盖及开瓶扭力《封盖技术说明》封盖基本原理封盖基本原理Ø封盖凸轮行程封盖凸轮行程---V型型,U型型,Z型型.Ø封盖头封盖头---顶压顶压,静扭矩静扭矩.Ø封盖方式封盖方式---Cap in HeadØ封盖说明封盖说明---封盖头抓盖后套在瓶口上封盖头抓盖后套在瓶口上,经过经过自身顺时针旋转自身顺时针旋转,在封盖机凸轮行程上完成在封盖机凸轮行程上完成整个封盖动作整个封盖动作(防盗环叶片须完全卡住瓶口防盗环叶片须完全卡住瓶口卷封环卷封环).《封盖技术说明》《封盖技术说明》封盖机的调整要点封盖机的调整要点一一﹑抓盖系统行星轮的调整抓盖系统行星轮的调整1﹑确保抓盖模头与所使用盖型的一致,抓盖确保抓盖模头与所使用盖型的一致,抓盖松紧适度。
松紧适度2﹑调整旋盖头中心与星轮中心的对正调整旋盖头中心与星轮中心的对正3﹑旋盖头在抓盖过程中的最低点应该与使用旋盖头在抓盖过程中的最低点应该与使用的盖高相适应的盖高相适应 《封盖技术说明》《封盖技术说明》二二﹑抓盖模头与盖型不配抓盖模头与盖型不配1﹑ 齿数不同,盖体表面插伤齿数不同,盖体表面插伤2﹑配合太松:配合太松:2.1在旋盖前可能脱落;在旋盖前可能脱落;2.2在旋盖过程中模头与盖体间打滑,造成盖体损在旋盖过程中模头与盖体间打滑,造成盖体损伤、扭力太低及高盖;伤、扭力太低及高盖;3﹑配合太紧:配合太紧:3.1盖体在压入抓盖模头时变形,封盖困难,形成盖体在压入抓盖模头时变形,封盖困难,形成高盖3.2压入时压力过大与分盖盘摩擦造成架桥点断压入时压力过大与分盖盘摩擦造成架桥点断裂《封盖技术说明》三三﹑抓盖头与分盖盘间高度抓盖头与分盖盘间高度1﹑抓盖前间隙不足:无法抓盖,抓盖前模头抓盖前间隙不足:无法抓盖,抓盖前模头将盖体打飞将盖体打飞2﹑分盖盘太低:盖体压入不充分,旋盖前脱分盖盘太低:盖体压入不充分,旋盖前脱落(或与瓶口碰撞脱落)。
落(或与瓶口碰撞脱落)3﹑分盖盘太高:盖体压入后,承受压力太大,分盖盘太高:盖体压入后,承受压力太大,易造易造成架桥点断裂及防盗圈损伤成架桥点断裂及防盗圈损伤《封盖技术说明》《封盖技术说明》四四﹑旋盖头与盖体中心不对正旋盖头与盖体中心不对正1﹑ 造成无法抓盖造成无法抓盖2﹑盖体损伤、架桥点断裂盖体损伤、架桥点断裂3﹑歪盖、高盖歪盖、高盖4﹑甚至可造成螺牙变形甚至可造成螺牙变形可通过调整撑瓶座和撑瓶座星轮中心位置可通过调整撑瓶座和撑瓶座星轮中心位置 《封盖技术说明》《封盖技术说明》五五﹑旋盖头与撑瓶座行程的最低点旋盖头与撑瓶座行程的最低点1﹑旋盖头与撑瓶座相对位置的调整,应确保旋盖头与撑瓶座相对位置的调整,应确保此时的压缩量此时的压缩量B在在4-6mm之间此压缩行之间此压缩行程用以完成旋盖的需求行程程用以完成旋盖的需求行程2﹑行程不足可导致扭力不足,旋盖后开启扭行程不足可导致扭力不足,旋盖后开启扭力与旋盖头静态扭力差距偏大等问题力与旋盖头静态扭力差距偏大等问题《封盖技术说明》《封盖技术说明》六六﹑外撑瓶环高度相对撑瓶座高度外撑瓶环高度相对撑瓶座高度1﹑封盖前外环高度应低与止旋刀封盖前外环高度应低与止旋刀0.5-1.0mm。
以确保止旋刀切入瓶体后,瓶体以确保止旋刀切入瓶体后,瓶体不会歪斜且保证一定的切入量不会歪斜且保证一定的切入量2﹑封盖完成后,外环高度应略高于止旋刀,封盖完成后,外环高度应略高于止旋刀,以抬起瓶体,使之脱离止旋刀以抬起瓶体,使之脱离止旋刀《封盖技术说明》《封盖技术说明》七七﹑旋盖头压力的调整旋盖头压力的调整1﹑通过调整顶压弹簧的压缩量,调整封盖的顶压通过调整顶压弹簧的压缩量,调整封盖的顶压力2﹑顶压保证止旋刀切入瓶体,产生一定的摩擦力,顶压保证止旋刀切入瓶体,产生一定的摩擦力,防止瓶体跟转防止瓶体跟转3﹑合适的顶压为:当旋盖头行进至最低点合适的顶压为:当旋盖头行进至最低点时,弹簧压缩量时,弹簧压缩量B在在4-6mm时,顶压时,顶压力在力在20kg~25kg左右4﹑顶压过高,旋盖时螺纹摩擦力增大,当阻力大顶压过高,旋盖时螺纹摩擦力增大,当阻力大于旋盖扭力时,螺纹无法旋入,导致螺纹压坏于旋盖扭力时,螺纹无法旋入,导致螺纹压坏形成高盖、歪盖形成高盖、歪盖《封盖技术说明》《封盖技术说明》八八﹑旋盖扭力的调整旋盖扭力的调整1﹑通过调整磁性座之间的距离远近(或相对面积的通过调整磁性座之间的距离远近(或相对面积的大小),控制旋盖头静态扭力的大小。
大小),控制旋盖头静态扭力的大小2﹑旋盖头的静态扭力一般设定在旋盖头的静态扭力一般设定在15-20kg正常状态下,此封盖扭力产生的最终瓶盖开启扭力在态下,此封盖扭力产生的最终瓶盖开启扭力在13-22kg3﹑过高的封盖扭力可能造成盖面突起、瓶体跟转过高的封盖扭力可能造成盖面突起、瓶体跟转(出现大量切削)、封盖后产品无法开启等问(出现大量切削)、封盖后产品无法开启等问题 《封盖技术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