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内江市“十三五”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docx

86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547497513
  • 上传时间:2023-03-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96.89KB
  • / 8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内江市“十三五”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加强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是保障应急管理工作高效有序运 行、妥善预防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基础性工程十三五”时期是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是深化重要领域和 关键环节改革的攻坚时期,也是我市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 大力推动“工业强市、产业兴市”,全力抓好“七项重点工作”, 努力建设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幸福美丽内江的重要时期科学 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三五”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不断提 高预防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 件及其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努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 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务院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四 川省突发事件应对办法》《内江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 共内江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 议》《内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有关法律、法规、文件编制规划期为 2016—2020 年第一章 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面临的形势— 1—第一节 现有基础“十二五”期间, 内江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决策部署,全市各级、各部门(单位) 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四川省突发事件应对办法》为主线,以实施《内江市“十二五” 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为抓手,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 立足市情、实事求是,着力完善应急管理运行机制,加强应急体 系建设,不断强化社会参与,提升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 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平安和谐社会建设。

      1.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在市、县(区)政府层面健全完善 了“应急委+专项应急指挥机构+应急办+部门日常办事机构”的应 急管理机构,实行应急管理 “ 一岗双责”责任制应急委主任由 政府主要领导担任,专项应急指挥部指挥长由政府分管领导担任 121 个乡镇(街道)均成立了应急管理领导小组,设立了应急管 理办公室,落实了专(兼)职工作人员1954 个村(社区)设立了 应急管理负责人和信息员全市基本形成了 “统一领导、综合协 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 的应急管理体制和高效运转机制2.预案体系进一步完善市上建立健全了由总体、专项、部 门、地方、企事业单位和重大活动六个层次构成的市级应急预案体系,县(区)也制定了总体、专项、部门应急预案, 乡镇(街—2—道)、村(社区)、学校、企业的预案制订率实现了 4 个 100%”, 全市基本形成了 “横到边、纵到底”和 “多层次、广覆盖、衔接 配套” 的应急预案体系全市先后开展了防灾救灾大演练、地质 灾害疏散、地震救援实战拉动等 1.4 万余场次应急演练,参演观 摩人员 220 万余人次 同时,通过演练,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各类 应急预案,有效磨合了各应急救援队伍的协调联动机制,切实提高了全市应对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

      3.救援队伍进一步壮大依托公安消防部队组建了 1 支市综 合应急救援支队、5 支县(区)综合应急救援大队、10 支市级综 合应急救援分队;组建了市地震应急救援队和市防汛抗旱应急服 务支队各 1 支;公安、交通、卫计、安监、食药、地震、环保、 水务、国土、林业、农业、 电力、通讯等部门(单位) 已逐步建 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 目前,全市共有综合、专兼职队伍 750 支 6.3 万余人,各类志愿服务队达 136 支,市应急委成立了 20 名专 家组成的市应急管理专家组,各级各部门也组建了相关的应急专家组4.应急值守进一步规范市政府总值班室和部分县(区)总 值班室纳入应急办统一管理后,落实了专门值班场所,配齐配强 了专业值班人员,购置了相应的值班设备,建立完善了值班工作、 信息报告、值班保障、考核与奖惩等制度,确保了政府在应对突 发事件中信息畅通、反应迅速、决策科学、处置高效 一是完善了两个规范制定了《内江市突发事件信息管理办法》和《内江—3—市值班工作规则》二是坚持 24 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细化 总值班室的工作职能,完善值班记录和交接班制度,坚持实行值班工作定期抽查、通报制度5.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市、县(区)政府在每年本级政府 预算中都安排了防治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专项资金,市本级财政 总计安排应急经费 8.95 亿元建立了以市级应急物资保障机构为 枢纽, 以县(区)和部门(单位)应急物资管理机构为支撑,企 业、社会应急物资调配为基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 目前,共建 成救灾物资储备库 4 个,储备各类应急物资 110 余种 3.8 万余件 (具、顶);明确了粮食应急加工企业 21 家、应急供应企业 19 家; 建成避难场所 36 个,总面积 70 余万平方米,可容纳约 35 万人临 时安置和避难;购置了对讲 99 部,用于应急值班和应急救援通讯6.监(预)测系统进一步建立121 个乡镇(街道)、1954 个 村(社区)、19242 个组设立了专(兼)职信息报告员,组建了监 测预警信息报告网络体系公安、消防、商务、质监、气象、水 务、交通、地震、环保、林业、 电力等部门(单位)均建立了信 息监测系统,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渗透各个行业和领域的情报 信息网络全市已建成各类自动气象观测站 143 个,安装地震监 测仪 11 台,建立 49 个粮油价格监测直报点 已整合市民热线 12345、公安 110、交通 122、消防 119、急救 120 等现有报警资源,接受预测预警信息和单位、个人报警。

      —4—7.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在各类突发事件面前,全市各级各 部门(单位)反应迅速、组织得力、指挥科学,成功应对处置了 “4.20”芦山强地震、区域性暴雨洪涝灾害、“1.05”瓦斯燃烧事 故等各类突发事件, 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生命 财产损失特别是在应对处置 “4.20”芦山强地震中,全市各级 各部门(单位) 闻灾而动,全力以赴开展抗灾自救,积极支援重 灾区,密切关注灾情动态和社会舆情,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取得 了抗灾救灾的重大胜利尤其是驻内军队、武警部队、公安民警发挥了抢险救灾突击队骨干力量作用8.宣教培训进一步深入各级党校和行政学校共培训行政机 关公务员、 乡镇以及村(社区)干部 7.6 万余人次;各级各类学 校组织开展安全应急知识讲座,受教育师生达 124.7 万人次 以 “5.12 防灾减灾日”和各种演练活动为契机,广泛宣传抗灾救灾 及避险知识,全市共出动车辆 820 余台次,设置展板 1390 余块, 发放各种资料 620 余万份利用电视、 网络、报纸、宣传栏等宣 传应急管理法律法规,普及预防、避险基本技能和自救、互救应 急知识各类宣传视频达 350 余小时,报刊、网络刊载新闻稿件380 余篇(件)、防灾救灾知识介绍 360 余期、 图片 3200 余幅。

      9.科技支撑进一步强化市、县(区)疾控中心建立了疾病 预防控制网络建成了全市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网络系统,请省矿 山安全技术培训中心的专家对我市境内的生产和建设矿井逐矿、系统地进行了实地检查评估,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和能力进一步提—5—高 同时,加强了对气象灾害、森林火灾、地质灾害、环境突发 事件、重大传染病疫情的监测预警、预防控制等关键技术的研究, 提高了早期发现、防范和处置能力应急平台、信息管理、资源 管理、装备配置、能力评估和疫情评估等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正在进一步完善10.示范创建进一步深化隆昌县率先在全市开展基层应急管 理示范点建设,县政府每年底对示范单位进行验收,并对优秀示 范单位进行表扬 隆昌县的应急管理示范点建设为其余县(区) 开展示范点建设起到了示范样板作用市中区、东兴区、威远县 已建设了 4 个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基层应急管理示范单位,其 余县(区)及市级有关部门也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积极开展应急管理示范项目建设11.法规制度进一步健全对应急管理有关规定和制度进行了 清理和完善,全市先后出台了《内江市突发事件信息管理办法》 《内江市值班工作规则》《内江市安全生产条例》《内江市突发 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内江市 “十二五”突发事件应急体系 建设规划》《关于妥善处置突发事件坚决防止群体性事件发生的 工作意见》《内江市突发公共事件事发初期处置规程》《关于调 整内江市应急委员会的通知》等 90 余个规范性文件,全市应急管理工作逐步纳入了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第二节 薄弱环节—6—1.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待完善个别单位应急管理机构设置 不规范,人员编制、经费投入不足,交通通信等必要装备差,个 别单位没有落实办事人员,难以充分发挥值守应急、信息汇总、 综合协调、运转枢纽作用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的时效、质量有待 提高,值守应急工作尚需加强部门(单位)之间、条块之间在 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处置中衔接还不够紧密,风险隐患排查整改、社会参与激励、跨区域部门整体联动等长效机制建设有待加强2.应急指挥平台建设有待加快 一些领域监测手段落后, 网 络不够健全,综合预警能力有待提高;突发事件的隐患底数仍不 够清楚明晰,地理信息、道路交通、地质灾害、水文资料等处置 突发事件所需的基础信息还没有建立规范统一完备的数据库,难 以充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应急指挥平台建设进展缓慢,县(区) 甚至尚未启动,突发事件现场通信联络时有不畅,信息获取、视频采集能力很弱,统一指挥、统筹协调难度较大3.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还存在种 类不全、力量不足、布局不够合理等问题,开展事故灾难、地质 灾害等紧急救援的大型、特种和先进适用装备较为缺乏专业队 伍培训演练不够,一些高端装备只有少部分人员会使用,不能充 分满足实战需要。

      远距离的快速拉动和协同应对能力较弱,现场处置能力尤其是第一时间的生命搜救能力亟待加强4.重点项目建设有待加快推进 内江市应急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进展不平衡,标准不统一,资源整合共享不够; 内江市食品—7—药品检验大楼项目建设因各方面原因仍未启动项目,需要各级各 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按照规划要求,加快启动和推进项目建设第三节 总体形势我市是一个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灾害种类多、发 生频率高、造成危害大, 因极端天气引发的自然灾害呈现出多发 频发态势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公共卫生安全、企业生产安全、道路交通安全等面临的压力增大 当前,各种传统的和非传统的、 自然的和社会的、国际的和国内 的风险矛盾交织并存,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这些新情况、新发 展、新变化带来的公共安全危机,对加强我市应急管理工作,健 全完善应急体系,全面提高应对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1. 自然灾害类方面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暴雨洪水、严重干 旱、持续高温、风雹雷电、低温冰雪等重大气象灾害发生次数趋 多,强度加大;泥石流、 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频率高、成灾 快、点多面广;稻瘟病、稻飞虱、小麦条锈病、蝗虫、蜀柏毒蛾、 松毛虫等重大农林有害生物灾害呈上升趋势,有害生物入侵扩散 加剧;森林火险等级和发生数量呈上升趋势;地震灾害预防和应对工作仍需不断加强; 自然灾害次生的突发环境事件时有发生。

      2.事故灾难类方面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受利益驱动,重生—8—产、轻安全的问题比较严重,地方和企业责任不落实、监管不到 位的问题比较突出,再加上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