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词曲五首》练习二.doc
2页《诗词曲五首》练习二(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⒈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诗人远离京城,身处荒僻之地,长期被弃用⒉运用典故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怀念故友, (2)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⒊重点语句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从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蕴含的哲理两个角度,说一说你的理解画面:放眼望去,大江之上,沉舟之旁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存在,但万木仍旧争春思想感情:诗人身经危难,仍保持坚定意志和积极乐观的精神哲理:新事物必将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⒋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__低沉悲愤____________,后四句__高昂乐观___________,前后形成鲜明对比⒌选择题⑴对唐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分析错误的—项是( c )A.首联写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多年,饱含了诗人无限的辛酸B.颔联写归来后的感触,引用典故,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的心情C.颈联中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前人(应是自己),表达出诗人要在前人失败之后继续向成功迈进的积极进取的情怀。
D.尾联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也给友人以鼓舞⑵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B )A.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 “弃置身” ,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B.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C.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D.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3)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C )A.首联写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B.颔联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二惆怅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C.颈联以“沉舟” “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无奈、惆怅与叹息D.尾联写刘禹锡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表示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现出诗人坚忍不拔的意志二)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中“东风”指什么?其深刻含义是什么?“东风”指火烧赤壁一事,含义:(1)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
(2)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慨叹,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 (3)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反应出作者抑郁不平的心境三)过零丁洋⑴诗歌中“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两句诗要表达什么意思,抒发什么感情?意思:祖国的大好河山支离破碎,就像狂风吹卷着柳絮零落飘散;自己的身世遭遇也动荡不安,就像被风吹雨打的浮萍感情:面对山河破碎自己身世危难的沉痛心情⑵诗中第二联运用比喻手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比喻 ,以“雨打萍”比喻 (3)中借_零丁洋_____和惶恐滩______两个地名,写出了 形势险恶 和 身世危苦 4)从抒情方式和思想内容上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作简要分析抒情方式:直接抒情思想内容:表达了作者忠诚爱国,视死如归的气概和崇高的民族气节四)水调歌头1、简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转朱阁,低绮户”准确生动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无眠”表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入眠的情景2、这首词,历来被认为是中秋词里最好的一首,《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你认为这首词为什么会获得如此高的评价?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和哲理;蕴含着乐观旷达的精神;语言如行云流水五)山坡羊·潼关怀古1、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哪一个词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聚”用得最好,赋予了群山生命和意志,让人感到群山好像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写出了潼关被群山包围的险要地势或者:“怒”用得好,让人感到波涛汹涌澎湃好像在发怒,又交代了潼关处于黄河之边的险要2、曲中描写主人公在潼关驻足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的句子是:__望西都,意踌躇____ ___3、请谈谈你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理解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道出了封建统治者剥削人民、压迫人民的本质4、全曲由所见所想到所感,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这样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