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梯安全管理和日常维护保养办法35.doc
40页欢迎共阅江西省电梯安全管理和日常维护保养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电梯的安全管理和日常维护保养,确保电 梯的安全运行,根据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国家 质检总局《机电类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规则(试行)》 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述电梯,是指动力驱动,利用沿刚性导轨 运行的箱体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踏步),进行升降或 者平行运送人、货物的机电设备,包括载人(货)电梯、自动 扶梯、自动人行道等本办法所述电梯不包括个人或者单个家庭自用的电梯第三条电梯的使用、日常维护保养、检验检测单位必须执 行本办法本省各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本办法的实 施第二章使用第四条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加强电梯的安全管理,购置符合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的电梯,对电梯的使用安全负责,保证 电梯的安全运行第五条使用单位应当根据电梯产品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的 要求和实际使用状况,组织进行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使用单位应当委托取得相应电梯维修项目许可的单位(以 下简称电梯维保单位)进行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制造厂家提供的免费质保不能代替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 第六条 电梯使用单位,应当与电梯维保单位签订日常维护 保养合同,约定日常维护保养的期限、标准和双方的权利义务 等。
日常维护保养合同至少包括以下内容:(一)日常维护保养的内容和标准;(二)日常维护保养的时间频次;(三)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四)日常维护保养记录和相关技术资料的保存方式第七条 电梯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 30 日内,使用单 位应当向当地设区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第八条 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以岗位责 任制为核心的电梯安全管理制度并且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 至少包括以下要求:(一)安全使用承诺和内部安全责任状签订制度;(二)相关人员的职责;(三)安全操作规程(含故障状态救援操作规程);(四)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含日常检查制度、维护保养制度、交接班制度、电梯钥匙使用保管制度等);(五)使用登记、定期报检和配合现场检验制度;(六)接受安全检查制度;(七)事故报告处理制度(八)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制度;(九)意外事件或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及定期演习制度;(十)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第九条 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并长期 保存使用单位变更时,应随机移送安全技术档案安全技术 档案至少包括以下内容:(一)《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二)设备及其零部件、 安全附件的出厂的设计文件、 产品质 量证明文件、使用维护说明等随机文件;(三)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的有关资料、报告等;(四)日常使用状况、维修保养和日常检查记录;(五)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监督检验报告与定期检验报告;(六)设备运行故障与事故的记录。
第十条 使用单位应当履行以下职责:(一)设置电梯的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电梯安全管理 人员;货梯、医院提供患者使用的电梯以及观光娱乐高速乘客 电梯必须配备专职的操作人员;(二 )保持电梯紧急报警装置能够随时与使用单位安全管理 机构或人员实现有效联系;(三)在电梯轿厢内或者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出入口的明显 位置张贴有效的《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四)将电梯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置于易于为乘 客注意的显着位置;(五)在电梯显着位置标明使用管理单位名称、应急救援 和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名称及其急修、投诉;(六 )制定出现突发事件或事故的应急措施与救援预案,学 校、幼儿园、机场、车站、医院、商场、体育场馆、文艺演出 场馆、展览馆、旅游景点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电梯使用单位,每 年至少进行一次救援演练,其他使用单位可根据本单位条件和 所使用电梯的特点,适时进行救援演练;(七)电梯发生困人时,及时采取措施,第一时间组织救援; 宾馆、酒店、机场、车站、医院、商场等“窗口”单位,应保证电 梯安全管理人员全天 24 小时在岗;(八 )在电梯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时,组织对其进行全 面检查,消除电梯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九)电梯发生事故时,按照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应急救援,排 险和抢救,保护事故现场,并立即报告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 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十)监督电梯维保单位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工作第十一条 在用电梯每年应当进行一次定期检验。
使用单位 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在组织自检合格的基础上于检 验有效期届满前 1 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 要求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电梯,不得继续使用第十二条 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履行下列职责:(一)进行电梯运行的日常巡视,制定电梯的定期检验计划, 做好电梯日常使用状况记录;(二)对电梯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的检查, 确保其齐全清 晰;(三)妥善保管电梯的厅门门锁钥匙及其安全提示, 妥善保管 机房钥匙和电梯电源钥匙;(四)发现电梯运行事故隐患需要停止使用的, 有权作出停止 使用的决定,并且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五)接到故障报警后,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救援第十三条 电梯乘客应当遵守以下要求,正确使用电梯一)按照电梯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的要求,乘坐电梯;(二)不乘坐明示处于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及其它非正常 状态下的电梯;(三)不采用非安全手段开启电梯层门;(四)不拆除、破坏电梯及其附属设施;(五)不乘坐超过额定载荷的电梯,运送货物时不得超载;(六)不做其他危及电梯安全运行或者他人安全乘坐的行为第十四条 电梯停用后, 使用单位应当在 30 日内办理停用手 续;重新启用前,应当办理启用手续。
电梯报废,使用单位应当在 30 日内办理注销手续 第十五条 电梯的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应当按照规定经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作 业人员证书,经聘用单位法定代表人签证后,方可从事相应的 管理或操作第三章日常维护保养第十六条 电梯维保单位,必须取得省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 监督管理部门相应的电梯维修项目许可,并不得超越许可技术 范围进行施工第十七条 电梯维保单位应当对其维护保养电梯的安全技术 性能负责,对新保养电梯是否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应当进行 确认保养后的电梯应当处于良好、安全的运行状态,各部位功 能应当达到要求第十八条 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应当至少每 15 日进行一次, 按照维护保养的项目分为半月、季度、半年、年度维护保养维护保养的项目、内容和达到的要求见附件一、二、三、四, 根据电梯的具体情况,可以适当进行调整第十九条 电梯维保单位应当履行下列职责:(一)规范内部管理,对所维护保养的电梯逐台建档,落实维 护保养责任人和联系,并妥善保存有关技术资料、维护保 养合同和工作记录等二)按照本办法和电梯产品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的要求,制 定日常维护保养方案及合理的保养计划,对电梯的易损、运动、 安全保护装置及基本功能进行清洁、润滑、检查、调整,更换 不符合要求的易损件,使电梯达到要求,从而保证电梯能够正 常、安全运行;(三)制定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每半年至少应当针对本单位 维护保养的不同电梯进行一次应急演练;(四 )设立全天 24 小时日常维护保养值班;对电梯发生 的故障,应当做详细及时的记录;接到电梯困人故障报告后, 专业维修人员能够及时抵达现场实施救援,设区市城区抵达时 间不应超过 30 分钟,其它地区一般不应超过 1 小时;(五) 每部电梯建立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并且归入电梯日常维 护保养档案,档案至少保存 4 年;( 六 ) 协助使用单位制定电梯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救援预 案;( 七 ) 督促电梯使用单位按照规定悬挂或张贴电梯注册登记 标志、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安全使用须知和警示标志。
八) 对电梯日常维护保养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与培训, 确 保其满足相应的技术要求,并且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 证书,培训记录应存档备查;(九)在日常维护保养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应当告知电梯使 用单位发现电梯存在严重事故隐患的,应当及时向当地特种 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第二十条 电梯维保单位在进行维护保养时应当进行详细纪 录,日常维护保养记录(见附件五),日常维护保养纪录应当 由使用单位安全管理人员签字确认,并且保存存档,定期检验 时应当提供给检验检测机构核查第二十一条 电梯维保单位质量检验(查)人员或管理人员 要对电梯的保养质量进行不定期检查第二十二条 电梯维保单位可以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实际 情况,制定高于本规则的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工作要求第二十三条 省外注册的电梯维保单位 (以下简称省外单位) 进入本省开展电梯维护保养业务,原则上应当在本省设立分支 机构分支机构应当取得省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相 应的电梯维修项目许可第二十四条 确有客观原因不能设立分支机构的省外单位,在本省开展业务时必须设立工作站,达到相应要求(详见附件六),并将有关情况报送省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 据省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出具的证明开展业务。
第二十五条 省内注册的电梯维保单位 (以下简称省内单位) 跨设区市开展电梯维护保养业务的,应当在电梯所在地设立工 作站,达到相应要求(详见附件七),并将有关情况报送电梯 所在地设区市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第二十六条 电梯维保单位(含分支机构)设立的工作站, 应当受控于其法人单位质量保证体系第二十七条 开展电梯日常维护保养施工前,电梯维保单位 或工作站应当将有关情况书面告知(电梯维护保养告知书见附 件八)电梯所在地设区市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告知 后即可施工第二十八条 电梯日常维护保养施工时,施工单位应当负责 落实现场安全防护措施, 保证施工安全 现场作业时, 应当有 2 名及以上维护保养人员,确保进入井道作业时有人看护,确保 乘客不能使用电梯或进入电梯轿厢第二十九条 电梯维保单位及工作站,应当自觉接受行业自 律和社会监督,避免过度压价竞争,确保工作质量第三十条 电梯维保单位及工作站,应当自觉接受各级特种 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和证后监管, 自觉遵守有关法规、 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和规定第三十一条 电梯维保单位及工作站的责任人员、 办公场所、 维护保养联系及其它重要事项发生变化时,应当及时书面 报告相应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电梯维保单位及省外单 位工作站向省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省内单位工 作站向设区市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第四章检验检测第三十二条 实施电梯检验前,检验检测单位应当进行现场 “三确认”,并核查电梯维护保养合同、 维护保养单位资格及省外 单位工作站证明、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对未按规定进行维护保养的电梯,检验检测单位应当出具 不合格的检验结论,并立即将有关情况报告电梯所在地设区市 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处理第三十三条 实施电梯检验时,检验检测单位应当落实现场 安全防护措施现场检验时,应当有 2 名及以上检验人员,确 保进入井道作业时有人看护,确保乘客不能使用电梯或进入电 梯轿厢第三十四条 电梯检验合格后, 检验检测单位应于 10 个工作 日内出具检验报告和安全检验合格,安全检验合格标志上应注 明该电梯的维护保养单位和联系第五章监督检查第三十五条 各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电梯 使用、日常维护保养和检验检测工作的监督检查,但不得擅自设置门槛进行资格审查、许可或审批省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重点负责对取证刚满 1 年、质量保证体系运转不正常、有举报投诉或发生过事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