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语故事:千虑一得.docx
3页成语故事:千虑一得成语故事:千虑一得 成语故事:千虑一得1 qiānlǜyīd 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杂下十八》 即使愚笨的人,在很多次考虑中也总会有些可取的地方多用来表示自谦 作宾语、定语;多用来表示自谦 复杂式 引玉之砖、抛砖引玉 千虑一失 噤口捲舌、不可奈何、不辨龙蛇、不谋而合、万殊一辙、血流成河、人天永隔、青口白舌、富贵他人合、位尊贱隔、...... 古代 春秋时期,齐国相国晏婴为人正直为官清廉,生活非常俭朴齐景公手下人亲眼目睹晏婴的贫困生活,就向齐景公汇报齐景公派人送去千金给他接待宾客用晏婴百般推辞不受说“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寄虽疾侵耄及,言无足采,千虑一得,请陈愚算《南史虞寄传》 成语故事:千虑一得2 千虑一得的故事,“千虑一得”意思说,遇笨人的考虑也有可取之处后来多理解为考虑周到 春秋时,晏婴在齐国历任三朝的宰相他为人正直,生活俭朴,在齐国很有威望 有一天,齐景公派使者来看他他正在吃饭,就把自己的饭菜分成两份,请使者一起吃。
使者很感动,回去就把晏婴分食的事告诉了齐景公齐景公想不到晏婴那么贫苦,就派使者送去一千两金子可是连送了三次都被晏婴退回来了 齐景公特地召见他,说:“管仲对齐恒公的封赏不推辞,而你……”景公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说:“为什么要拒绝呢?”晏婴说:“圣人千虑,必有一失;遇人千虑,必有一得他自谦地说:“无论君臣,清廉为上,我这人愚钝,再三考虑也许有点道理 成语“千虑一得”意思说,遇笨人的考虑也有可取之处后来多理解为考虑周到 成语故事:千虑一得3 成语名称:千虑一得 成语拼音:qiānlǜyīd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多用来表示自谦 实用性: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词 成语结构:复杂式 成语年代:古代 成语解释:虑:思考;一得:所得甚小愚笨的人细致考虑也会有可取的地方 成语来源:春秋齐晏婴《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十八》:“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成语造句:清俞樾《茶香室三钞人通物语》:“《千一疏》其所著书名,取千虑一得之义 千虑一得的成语故事 晏婴是齐国的大夫他父亲死后,由他继任齐国的卿,历任灵公、庄公、景公王朝的相国。
晏婴为人正直,当官清廉,生活非常俭朴,上至君主、下至百姓,对他都很尊敬 千字开头的成语 千万买邻千里之行千里姻缘千虑一得千金市骨千里鹅毛千变万化千人所指千载难逢千钧一发 包含有千字的成语 失之毫厘失之毫厘愚者千虑运筹帷幄运筹帷幄智者千虑千万买邻千夫诺诺千里之堤千羊之皮 成语故事:千虑一得4 晏子曰:“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释义“虑”,考虑“得”得当,正确愚蠢的人千百次考虑,总有一次正确现在一般用为发表意见后表示自谦的话 故事晏婴是齐国的大夫他父亲死后,由他继任齐国的卿,历任灵公、庄公、景公王朝的相国晏婴为人正直,当官清廉,生活非常俭朴,上至君主、下至百姓,对他都很尊敬 一天,晏婴正要吃午饭,刘景公派了一个人来见他晏婴因为对方是君王派来的而特殊款待,当场把自己的饭菜分成两份,请来人共进午餐当然,他这顿饭没有吃饱 景公知道这件事后,感叹他说:“相国家里竟然如此贫困,我一直不知道这是我的过错!” 说罢,景公命人给晏婴送去千金,以供他接待宾客之用晏婴不愿接受,叫来人带回景公命人再送,他仍然不肯收下。
当景公命人第三次送来时,晏婴对来人说: “请禀报大王,我并不贫困大王给我的俸禄,不仅足够我供养家人、接待宾客之用,还可以用来接济穷苦百姓所以,我不能接受大王额外的赏赐了!” 送金的人也感到非常为难,对晏婴说:“相国,我是奉命办这件事的您这次又不愿接受,叫我如何去回报大王呢?” 晏婴想了想,说:“既然如此,我和你一起进宫,让我当面向大王辞谢 晏婴见了景公,感谢他对自己的厚爱,并表达作为一个臣子,能吃饱穿暖就可以了,不能有过多的财富,请求他不要勉强让自己接受额外的赏赐 景公听了这番话,对晏婴更敬重了,但还是要把千金赐给他景公还举了一个例子:齐国以前的贤相管仲;为齐桓公成为当时各诸侯国第一个盟主立了大功桓公赏给他许多封地,管仲没有推辞就接受了你晏婴为什么要推辞?晏婴说:“我听到过这样的说法:圣人千百次考虑,总有一次失误;笨人千百次考虑,总有一次正确也许管仲考虑这件事有失误;而我虽然笨,这件事处理得可能正确景公听他说到如此地步,只好作罢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