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河南省洛阳市伊川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251806975
  • 上传时间:2022-02-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88.01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河南省洛阳市伊川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唐代的山水诗,和以二谢为代表的南朝山水诗相比,呈现出崭新的风貌南朝山水诗所歌咏的对象不过是半壁河山,主要在东南一隅那时的诗人足未涉黄河,身未登岱岳,没有机会领略广袤中原的风光他们的山水诗,胸襟、气象、境界都受到很大的局限到了唐代,特别是盛唐时期,祖国的统一、繁荣和富强,为诗人提供了写作山水诗的最好条件许多诗人在其创作的准备期或旺盛期都曾有过一段漫游生活,他们的足迹及于大江南北、黄河上下被祖国多姿多彩的山水所培育起来的这一代诗人,他们写起山水诗来,论胸襟、论气象、论境界,就远非南朝人所能相比的了南朝的山水诗因为是在希企隐逸的风气中产生的,所以诗里常常流露出一种超然世外的情趣这种传统的隐逸思想在唐代的山水诗里虽然也有所流露,但除此之外,唐代的山水诗里更多了两种感情,这就是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生活的感情正是这两种感情构成唐代山水诗思想内容方面的重要特点,使今天的读者讽诵之余仍然激动不已洋溢在唐代山水诗里的那种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那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仍然是我们的精神营养从艺术上看,南朝山水诗对山水景物的描写追求形似,崇尚工巧,缺乏神韵。

      唐代山水诗脱离了对形似的追求,而致力于达到神似它们刻画山水,不滞于山容水态,而是力求把握和表现山水的个性自然山水成了诗人的朋友,或诗人自己的化身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人和大自然,情和景,契合交融达到化境中国的山水诗到了唐代,才臻于完美、纯熟    五代以后,山水画渐趋成熟,至宋代遂蔚为大现荆浩、关仝、董源、李成、范宽、米芾等一大批山水画家的涌现,培养了人们探索和欣赏自然美的兴趣,也刺激了用诗歌去再现自然美的欲望如林逋《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秦观《泗州东城晚望》:“林梢一抹青如画,应是淮流转处山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是在用画家的眼光去欣赏山水然而宋代以后由于诗歌创作总的水平已无法和唐代相比,因而山水诗的成就也比唐代逊色但描绘山水景物的技巧,仍然有所创新特别是用五七言绝句的形式,集中地绘出一片风景,创造一个意境,常有近似图画的效果      (节选自袁行霈《中国山水诗的艺术脉络》)4.下列对唐代山水诗“呈现出崭新的风貌”原因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祖国的统一、繁荣和富强从外部环境上为诗人写作山水诗提供了最好的条件    B.许多诗人通过遍及大江南北、黄河上下的漫游,经受了多姿多彩的山水的培育。

          C.唐代山水诗人屏弃了南朝山水诗中的隐逸风气,胸襟、气象、境界更加开阔    D.唐代山水诗在思想内容上比南朝山水诗增加了热爱祖国和热爱生活的感情5.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 从创作视野的角度看,南朝的山水诗人没有机会领略广袤的中原风光,所以在创作上受到很大局限B.从艺术表现上看,唐代山水诗对山水景物的描写不讲究外在形体上的的描绘,而是致力于达到神似   C.从诗人情感上看,唐代山水诗人比南朝山水诗人更加丰富,尤其是多了热爱祖国和热爱生活的感情   D.从山水诗发展上看,宋代的山水诗虽然不及唐代,但在表达技巧、创作意境上也有其独到之处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唐代山水诗里洋溢着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与唐代的祖国统一、繁荣和富强等外部因素密切相关   B.南朝的山水诗虽然缺乏神韵,但没有这一时期的创作实践,很难说山水诗到唐代就臻于完美、纯熟   C.作者认为,宋代山水诗的成就从总体上看无法与唐代山水诗相比的原因,是宋代诗歌的总体创作水平不及唐代   D.宋代山水诗描绘山水景物的技巧高于唐代山水诗,是因为宋代山水诗人是在用画家的眼光去欣赏山水。

      参考答案:4.C(说“唐代山水诗屏弃了南朝山水诗中的隐逸风气”不妥原文中说“这种传统的隐逸思想在唐代的山水诗里虽然也有所流露”,说明唐代山水诗并没有屏弃“隐逸风气”) 5.B(原文说“脱离对形似的追求”,这不能说就不讲究外在形体的描绘;因为描写景物的诗是离不开对景物外在形体的描绘的,只是追求形似还是神似的问题 6.D(说“宋代山水诗描绘山水景物的技巧高于唐代山水诗”不妥,只是在技巧上有所创新再者,“用画家的眼光欣赏山水”的也不可能是宋代山水诗人的全部 2.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偷父 文/刘心武   那晚我到家已临近午夜,进门后按亮厅里的灯,立刻感觉到不对劲儿,难道……我快步走到各处,一一按亮电灯,各屋的窗户都好好地关闭着啊但是,当我到卫生间再仔细检查时,一仰头,心就猛地往下一沉——浴盆上面那扇透气窗被撬开了!再一低头,浴盆里有明显的鞋印有贼!我忙从衣兜掏出,准备拨110报警,这时又忽然听见声响,循声过去,便发现卧室床下有异常,我把倒换到左手,右手操起窗帘叉子,朝床下喊:“出来!放下手里的东西,只要你不伤人,咱们好商量!”     一个人从床底下爬出来了,那是一个瘦小的少年,剃着光头,身上穿一件黑底子的圆领T恤,我看他手里空着,就允许他站立起来,用那窗帘叉指向他,作为防备,问他:“你偷了些什么?把藏在身上的东西掏出来!” 他把两手伸进裤兜,麻利地将兜翻掏出来,又把手摊开说:“啥也没拿啊!”    但他那副“久经沙场”、处变不惊的模样,倒弄得我哭笑不得。

      我用眼角余光检查了一下我放置钱财的地方,似乎还没有受到侵犯我保持着伸出窗帘叉的姿势,倒退着,命令他跟我来到门厅里,开始讯问您为什么还不报警?”他问我    我把手指挪到按键上,问他:“警察来了,你会是怎么个处境呢?”他叹了口气:“嗨,惯了,训一顿,管吃管住,完了,把我遣返回老家,再到那破土屋子里熬一阵呗他那无所谓,甚至还带些演完戏卸完装可以大松一口气的表情,令我惊奇    他今年14岁家乡在离我们这个城市很远的地方他只上到小学三年级就辍学了,一年前开始流浪现在就靠结伙偷窃为生    我望着被灯光照得瘦骨嶙峋、满脸大汗的少年,问他:“饿吗?”他眯眼看我,仿佛我是个怪物我为他泡了一碗方便面,端到他面前    我决心放他回去,对他说:“我的话你未必肯听,但是我还要跟你说,不要再干这种违法的事,你应该走正路    我给他开门时,他居然说:“我还不想走    我大吃一惊,问他:“为什么?”    他回答的声音很小,我听来却像一声惊雷:“我爸在床底下呢……”    天哪!原来还有个大活人在我床底下!我慌忙将窗帘叉拿到手里,准备拨110这工夫那少年已经转身进了卧室,而且麻利地爬进床底下,我惊魂未定,他却又从床底下爬了出来,回到门厅。

      我这才看清,他手里捧着一幅油画我正想嚷,他对我说:“我要……我要我爸……求您了!”    那幅油画,是我临摹的凡·高的自画像,这幅自画像里,人物显得特别憔悴,眼神饱含忧郁,胡子拉碴的,看去不像个西方人倒像个东方农民    我细问他:“你爸现在在哪儿呢?你妈妈呢?”    他执拗地告诉我,他没有妈他妈在他还不记事的时候,就嫌他爸穷,跟别人跑了他记得他爸,那扎人的胡子碴儿,那熏鼻子的汗味加烟味加酒味……    他们那个村子,不记得在哪一天,忽然说村外地底下有黑金子,大家就挖了起来他爸爸也去挖去年的一天,半夜里村子忽然闹嚷起来,跟着有呜哇呜哇的汽车警笛声,他揉着眼睛出了屋……简单地说,村外的小煤窑出事故了,他爸,还有别的许多孩子的爸,给埋井底下了……    少年说,他负责踩点的时候,从我家窗外看见了这幅画,一看就觉得是他爸他说他爸坐在床上想心事的时候,就那么个模样今天,他好不容易钻了进来,取下这幅画,偏巧我回来了……    少年说这些事情的时候,眼里没有一点泪光我听这孩子讲他爸的遇难,也就是鼻子酸了酸,但是,当我听清这孩子今天钻进我的屋子,为的只是偷这幅他自以为是他父亲的画像时,我的眼泪忍不住就溢出了眼角。

          我把画送给了他他不懂得道谢,我把门打开,他闪了出去    关上门以后,我若有所失不到半分钟,我一溜烟儿跑下楼梯,气喘吁吁地踏出楼门,朝前方和左右望,那少年竟已经像从人间蒸发了一样,只有树影在月光下朦胧地闪动    我让自己平静下来当一派寂静笼罩着我时,我问自己:“你追出来,是想跟他说什么?”    是的,我冲出来,是想追上他补充一句叮嘱:“孩子,你以后可以来按我的门铃,从正门进来!”(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A. 小说前文写“我”发现放置钱财的地方没有受到侵犯,这在结构上为下文写少年偷“父”埋下了伏笔B.少年在叙述他父母事情的时候,眼里没有泪光,说明他在不断的偷窃行为中心灵逐渐变得冷漠了C. “眼泪忍不住溢出了眼角 是因为少年辍学流浪却仍深念其父,竟为此而冒险入室偷盗的行为使 “我”深深地感动D.文中“我”三次想要报警但最终都没这样做,是因为我被这个孩子的爱父之心打动,想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E.少年走后,“我”若有所失,不到半分钟,又冲下楼梯去寻他,表明我已经喜欢上了这个孩子2)小说中的少年是个怎样的人?请分条概括6分)(3)分析文中画线句子。

      6分) ①他把两手伸进裤兜,麻利地将兜翻掏出来,又把手摊开说:“啥也没拿啊!”(3分)                                                                          ②“我要……我要我爸……求您了 (3分) (4)小说结尾说,“我”“想追上他并叮嘱他:‘孩子,你以后可以来按我的门铃,从正门进来!’”这样写,有人认为合情合理,也有人认为有些不合实际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参考答案:(1) A-3分, C-2分(解析:B.从少年偷像父亲的画像这件事来看,少年对父亲有深厚的感情,不应该是冷漠D 第一次想报警而没有报是因为当时还不知道事情到底有多严重E“我”若有所失,更重要的是因为“我”内心油然而生的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产生了愿意继续帮助他的善良愿望2) ①他对父亲有着难以割舍的爱,令人感动②他家庭贫穷,缺少温暧,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值得同情③他混在窃贼之中,需要教育和救治④他对社会冷漠,需要人们用人性的温暖去感染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得6分在原文找关键词作答,意思对即可3)①此句通过动作描写生动地描绘出少年熟练、迅速地翻掏裤兜,狡黠地表白自己没拿东西的情态(2分), 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一个被捉后处变不惊的小惯偷形象(1分)。

      ②此句通过语言描写形象地描绘出少年结结巴巴、吞吞吐吐的情态(2分),传神地表现出他要求主人送画又难以启齿、渴望得到画像又担心主人不肯给的矛盾心理(1分)4)略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传奇女子——林徽因                          柳已青    ①林徽因(1904年~1955年),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她才华横溢,光彩照人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但她致力于建筑事业,作为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激起我们永恒的钦佩从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与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有: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    ②为林徽因作传的人不少,她太吸引人了,尽管我们不是梁思成,也不是金岳霖,更不是徐志摩,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喜欢她、欣赏她、深爱她,不能减少一丝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