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IE感染性心内膜炎.ppt

40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586536079
  • 上传时间:2024-09-0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984.53KB
  • / 4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感染性心内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黔东南州人民医院心内科王 芳 感染性心内膜炎(IE)定义及分类q特指心内膜的微生物感染,指发生于心脏各瓣膜、先天或后天性的病变处,心腔壁或人造瓣膜周围组织的微生物感染,伴赘生物形成q分类:Ø病因:细菌性,衣原体性,霉菌性Ø病程:急性、亚急性Ø累及瓣膜性质:自体瓣膜(NVE),人工瓣膜(PVE)和药瘾者的心内膜Ø发病部位:左心IE,右心IE 发病情况q约占住院病人的1‰q青年患者占多数,且男性病人较多q有基础心脏病者多q亚急性较急性多,约占2/3 流行病学特点流行病学特点Ø近年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病率与以往相比无明显改变,但基础病因及致病病原体已发生了变化Ø复杂的先心病和未行修补术的室间隔缺损是引起儿童感染心内膜炎最常见的心脏隐患Ø新出现的院内心内膜炎:心血管介入,静脉高营养,起搏器,透折分流等 自体自体瓣膜心内膜炎瓣膜心内膜炎 病原学研究q主要致病菌为:链球菌,主要是草绿色链球菌(占30%-65%)、亚急性IE中70%-80%由其所致;葡萄球菌(占25%) ,急性IE中金葡菌超过50%q混合感染:多见于人工瓣膜,近年自体瓣膜也常见q霉菌性:近年明显增多,多见于人工瓣膜,静脉药瘾者q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罕见 亚急性发病机理v血流动力学因素v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病变(血小板聚集,结节样无菌性赘生物形成)v病原微生物感染,短暂性菌血症)v细菌感染无菌性赘生物 菌 血 症q病原微生物侵入血流导致菌血症是必要因素q常是一过性,持续15-30分钟q大多与医源性有关:据报道4%-49%的IE由介入操作引起;其他如拔牙,泌尿道及妇科等小手术,气管镜等器械检查q外科感染q静脉药物成瘾者 心血管疾病与其他易患因素 Ø主要是器质性心脏病及大血管疾病所具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是IE发生、发展的基础Ø常见病有:风心病,先心病,退行性心脏病,二尖瓣脱垂;心脏手术;人工瓣膜 IEIE发病特点发病特点q常累及的心瓣膜为二尖瓣,其次是主动脉瓣,三尖瓣及肺动脉瓣q虽6%-24% IE有先心病基础,但房缺极少发生IEq肥厚梗阻型心肌病伴压力梯度高的患者易发生IEq二尖瓣脱垂伴返流及主动脉瓣退行性疾病是IE最常见的易患因素 病源微生物感染环节病源微生物感染环节 q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心血管内膜的损害:存在血液返流;返流的血液通过狭窄的孔道;孔道两端腔道间有较高的压力差q无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内皮受损所致无菌性赘生物 ,病原微生物定居q赘生物形成及细菌感染无菌性赘生物:与细菌数量及粘附力有关 急性IE发病机理q大多发生于正常瓣膜,约50%-60%q菌血症大多为活动性感染病灶,常发生于败血症病程中q病原毒力强q大多没有无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过程 临床表现qIE临床表现复杂,可涉及所有器官Ø感染的全身与局部作用Ø心脏外的转移性感染Ø动脉栓塞Ø全身性免疫反应q取决于病原微生物的性质 临床表现及体征临床表现及体征q发热:见于95%以上患者,为驰张热q心脏杂音:见于90%患者,且杂音易变q周围征:皮肤淤点,Osler小结(指、趾垫出现的痛性结节),Janeway斑(手掌、足底处无痛性出血红斑),Roth斑(视网膜的卵圆形出血斑,其中心成白色),甲下线状出血q动脉栓塞:q脾大:30%患者,与病程有关q贫血:为轻、中度 常见并发症 q心脏:心衰(首位死亡原因),心肌脓肿,心包炎,心肌炎q动脉栓塞:约5%-30%,见于任何器官组织q细菌性动脉瘤:较少见,约3%-5%q转移性感染:可在任何部位形成(金葡菌及念珠菌常见)q神经系统:约30%;脑栓塞,脑膜炎,脑出血,细菌性动脉瘤,脑脓肿,癫痫样发作q肾脏:肾动脉栓塞,肾炎,肾脓肿 血培养是诊断IE的重要依据 v未经治疗亚急性患者,第一日间隔1h采血1次,其3次;如无细菌生长,第2日采血3次后,开始治疗v已使用抗菌素者,停药2-7天,不发热时采血v急性者,于1-2h内采2-3次血后开始治疗v血标本量要足,必要时行特殊培养 v确诊IE,需同一病原体2次以上阳性结果 免疫血清学检查 q免疫球蛋白异常:IgG,IgM升高q类风湿因子约50%呈阳性q80%-90%免疫复合物阳性 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v经胸UCG准确率为50%-60%,而食道超声则高达90%-100%v可检出<5mm赘生物并动态监测赘生物 v明确心脏损害部位,性质及程度及是否已形成脓肿 IEIE的临床特点的临床特点•发病的多变性•预后不良性 可可 疑疑 IE 1q有器质性心脏杂音伴不明原因发热持续1周以上者q心脏手术后出现不明原因的持续发热,而一般治疗无效伴脾脏肿大者q原有心脏杂音增强或出现新的病理性杂音者 可可 疑疑 IE 2q有发热,进行性贫血,全身疲乏不适,肌肉酸痛伴脾脏肿大者q有不明原因血尿,各种栓塞现象,皮肤粘膜淤点者;若伴有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中性白细胞核左移,血沉增快,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等 Duke诊断主要标准q血培养阳性:两次血培养阳性,而且病原菌完全一致,为典型的感染性心内膜炎致病菌q超声心动图发现赘生物,或新的瓣膜关闭不全。

      Duke诊断次要标准Ø诱发因素:基础心脏病,静脉注药史Ø发热:高于38℃Ø血管征:栓塞、细菌性动脉瘤、颅内出血、结膜瘀点以及Janeway斑Ø免疫现象:皮肤病变,肾小球肾炎、 Osler小结、 Roth斑及RF阳性Ø血培养阳性,但不符合主要诊断标准ØUCG:发现感染性心内膜炎,但不符合主要诊断标准 Duck的确诊标准q组织病理学Ø微生物学标准:赘生物,心内脓肿,赘生物脱落栓子培养中有细菌生长Ø病灶:赘生物,心内脓肿存在,组织学肯定活动脉心内膜炎存在q临床标准Ø有2个主要指征Ø有1个主要指征和3个次要指征Ø有5个次要指征 鉴别诊断 v风湿热vSLEv心房粘液瘤v其他原因致栓塞v心衰 抗生素治疗原则 q早给有效药物q选用杀菌药物q剂量应足够:可测MIC指导q静脉用药:静注或快速滴注q疗程够长:应用4-6周 药物的选择v青霉素类:草绿色链球菌,肺炎球菌等v头孢类:金葡菌v万古霉素:其他细菌v抗真菌药物:霉菌 外科手术适应症 q内科疗法不能控制心衰q抗生素不能控制脓毒血症q有栓塞,有赘生物 q肾功能损害q感染向瓣膜外蔓延 q真菌心内膜炎q需手术治疗的先心病 IE的复发与再感染 v一般发生于停药6周以内v复发率约5%-10%,v再感染率约2%-8% 预 后v国外:5年生存率约40%-90%,但有15%-25%并心衰或脑梗后遗症生活质量差v预后差者:老年伴有糖尿病、各种心血管病患者,就诊前病程1月以上;或由葡萄球菌、霉菌所致v影响预后重要因素:心功能状态 人工瓣膜心内膜炎 发病特点及分类发病特点及分类q瓣膜置换术后发生率约10%q按发生在移植后60天为界分为Ø早期人工瓣心内膜炎:<60天,其原因为围手术期污染Ø迟发人工瓣心内膜炎:>60天,由短菌血症所致 临床特点q高达56%患者有杂音改变或出现新的杂音q血培养是标志性检查结果q应行超声及头颅CT检查q血浆凝固酶阴性的葡萄菌为术后第一年后发生IE的首要原因 治疗方案q抗菌素的应用:注意耐药性q充分的抗菌素治疗后仍持续发热者且血培养阴性的心内膜炎:手术治疗 q少量此类心内膜炎不需手术治疗 AHA建议预防IE--高度危险!!q人工心脏膜,包括人工或机械瓣或同种移植瓣q复杂的紫绀型先心病(如单心室,大动脉转位,法洛四联征)q外科手术建立体外循环q导管术后 AHA建议预防IE--中度危险!!Ø大多数其他类型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者Ø获得性瓣膜功能不全Ø肥厚型心肌病Ø二尖瓣脱垂伴关闭不全或瓣叶增厚Ø有IE病史者 小小 结结ØIE的定义、分类及流行病学特点Ø自体瓣膜IE常见致病菌,发病机理及特点Ø自体瓣膜IE临床表现及并发症Ø可疑IE的证据及Duck诊断标准Ø药物及手术治疗的原则Ø人工瓣心内膜炎特点Ø预防IE的原则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