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科学四上3.4《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pdf
3页1 4.弹簧测力计 【教材简析】 本节课《弹簧测力计》位于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运动和力》单元的第4课, 本节课的前 3 课主要研究了小车动力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 也着重了解了重力、反冲力、弹力等类型的力本节课安排了两个活动:第一是认识弹簧测力计,学生通过观察、认读和实际感受来认识弹簧测力计的结构、计量单位、刻度标识及如何读数,这是使用弹簧测力计的前提;第二是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一方面引导学生亲身感受不同力的大小,另一方面先估测、后测量实际的物体,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研讨部分引导学生思考得更为深刻,进一步认识弹力概念的内涵和实例 【学情分析】 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重要工具,它的构造、原理、使用方法都比较简单学生已经知道力有大小, 本课安排用弹簧测力计去测量力的大小是符合他们对力的认识规律的,将为后续力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力有大小和方向,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 2.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作的,弹簧的伸长特征与橡皮筋相似 3.力的单位是牛顿 科学探究目标: 1.认识弹簧测力计的基本结构 2.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进一步研究力的兴趣。
2.树立细致、有步骤的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体会到不同测量工具可以解决不同的现实问题 2.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物体的重力 2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 难点: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准备】 教师:学生实验材料 1 套、班级记录表、弹簧测力计刻度板的纸板模型、教学课件 小组:弹簧测力计、钩码、用于测量重力的小物体 【教学过程】 (一)聚焦(预设 5 分钟) [材料准备:拉力器、弹簧测力计] 1.师:这是拉力器, (出现拉力器图片和一个人拉着拉力器, )下面请两位同学上来比一比谁的力气大 2.谁的力气大,你是怎么判断?(他的弹簧被拉得长,所以他的力气大 ) 你是从弹簧被拉长的长短来判断谁的力气大, 力气大的可以把拉力器的弹簧拉得更长你观察得好仔细 3. 力气大的同学的力有多大的呢,我们可以采用一种测量力大小的工具——弹簧测力计来测量, 也叫弹簧秤 (出示弹簧测力计, 板书弹簧测力计, 弹簧秤) ,今天老师带来的是圆筒弹簧测力计和条形盒弹簧测力计 4. 弹簧测力计的样子由很多,但是构造都是类似的由哪些组成呢? (二)探究(预设 20 分钟) 环节一:认识弹簧测力计 [材料准备:弹簧测力计] 1. ①下面每个小组来领取测力计,并完成学习单的相关任务。
学生领取测力计和学习单一 2. 交流 (1)谁先来说说弹簧测力计由哪些部分构成?并指一指 哪里是提环?它由什么作用? 哪里是弹簧?它由什么作用? 3 哪里是指针?它由什么作用? 哪里是刻度板?它由什么作用? 哪里是挂钩?它由什么作用? (2)弹簧测力计上的这个字母是什么意思? 这是它的单位,牛,力是牛顿发明的,为力纪念牛顿,就用牛顿作为力的单位,简称牛,用字母大写 N 来表示 在黑板上演示这样是 1 牛,这样是 2 牛 (3)这个弹簧测力计中每大格代表多少牛,每一个小格代表多少牛,5 牛的这个的弹簧测力计中每大格代表多少牛,每一个小格代表多少牛.10 牛的 (4)用手慢慢拉动挂钩,分别使指针指向 1N、2N、5N,弹簧的长度和指针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环节二: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材料准备:弹簧测力计、学生身边物体、学生活动手册] 1. 认识了弹簧测力计,下面我们就要使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 ①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呢?图片出示 (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否指向“0”位置——调零 (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平视——平视 (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
——量程 2.测量物体的重力,先估计,再测量 测量前要先估计一下物体的大小比如测量书包的重力,你估计它由多重,你是怎么估计的?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它的重力 (四)拓展(预设 5 分钟) 1.生活中哪些地方还有弹力?弹力是谁产生的?这些弹力是怎么产生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