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精品整理】岳麓版九年级历史初三历史下学期全套教案(可编辑).doc

39页
  • 卖家[上传人]:aa****6
  • 文档编号:49157142
  • 上传时间:2018-07-2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1KB
  • / 3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品整理精品整理】】岳麓版九年级历史初三历史下学期全套岳麓版九年级历史初三历史下学期全套教案教案九年级历史下学期教案九年级历史下学期教案第 1 课 伟大的十月革命1第 2 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3第 3 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6第 4 课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8第 5 课 德意日的法西斯化 11第 6 课 大战的爆发与扩大 14第 7 课 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17第 9 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经济19第 10 课 欧洲联盟22第 11 课 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强国24第 12 课 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27第 13 课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29第 14 课 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32第 15 课 非洲独立运动和拉美国家维护国家权益的斗争35第 16 课 中东地区的矛盾和冲突 37第 17 课 美苏冷战 40第 18 课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43第 20 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46第 21 课 现代文学艺术和体育 48第 1 课 伟大的十月革命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 简述俄国 1917 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2 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苏联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性曲折性和复杂性列宁 3 过程与方法 在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方面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首创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对俄国历史和世界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三学法引导质疑导学法四教学过程 导入 回忆一战内容设问对于一战的结束俄国起了什么作用 一沙皇专制统治的崩溃 1 历史条件客观经济基础具备了帝国主义的特征生产社会化提高政治形势是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一战加剧了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主观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革命性战斗性强领导条件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同盟军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支持革命2 二月革命时间 1917 年 3 月结果推翻沙皇统治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说一说二月革命的时间参加者结果和性质 指导学生分析俄国二月革命后政局的复杂性特殊性和暂时性认识工农群众缺乏政治斗争经验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党主要领导人身居国外影响了党对群众的组织教育工作 线索梳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历史背景经过发展结果 学生展示收集的有关资料结合课本思考使学生认识到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是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开端这场起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领袖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革命取得胜利的必然性 动动手让学生动手设计表格将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进行纵向对比 从时间革命任务性质结果几个方面对比增强知识的系统性 归纳苏维埃政府采取的措施再与临时政府的措施进行比较说明两个政权的不同性质及其所产生的不同后果 二十月革命的历史胜利 1 议一议二月革命后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2 针对两个政权并存的复杂情况列宁向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什么样的任务呢 1917 年 4 月列宁在布尔什维克会议上作了一份报告指出俄国革命的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高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的手中第二阶段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由此确立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为俄国革命指明了方向3 线索梳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历史背景经过发展结果学生展示收集的有关资料结合课本思考使学生认识到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是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开端这场起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领袖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革命取得胜利的必然性4 动动手让学生动手设计表格将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进行纵向对比从时间革命任务性质结果几个方面对比增强知识的系统性5 议一议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师要强调革命的首创性再帮助和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 有关中国五四运动的爆发成立的背景等历史内容使学生深刻领会十月革命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巨大推动作用 思维拓展如何看待革命时代的列宁 十月革命的领导人是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正是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才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五全课小结布置作业完成本课之练习全课小结版书设计布置作业完成本课之练习第 3 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 2 过程与方法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构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国际关系的新秩序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构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国际关系的新秩序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一概念比较抽象初中生理解有一定难度因此对于这一时期西方世界的国际关系只要求学生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并对由此形成的一次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国际关系的基本格局有初步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三学法指导质疑导学法四教学过程 导入 回顾一战的性质和结果战争的结束并没使帝国主义之间的争斗停止 一巴黎和会与凡尔赛和约 想一想参加会议的 27 个国家地位为什么不同 揭示帝国主义处理国际关系的原则就是国家的经济和军事等实力 议一议针对《凡尔赛和约》的内容受益者是谁对德国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揭示列强召开会议的真正目的和约中对德国军事和殖民地的问题将会激起德国复仇的情绪 说一说凡尔赛体系的含义 凡尔赛体系这个问题的综合性概括性较强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师应首先侧重讲明凡尔赛体系的概念 1919~1920 年协约国在同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之后又分别同奥匈土保签订了一系列和约由这些和约构成的对战败国领土及其殖民地再分割的体系被称作凡尔赛体系凡尔赛体系最重要的影响在于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在这一问题的教学中教师应对新秩序进行适当的讲述 二华盛顿会议和《九国公约》 主要包括华盛顿会议的召开会议签订的主要条约会议的影响等几个主要问题 想一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已经召开了巴黎和会为什么还要召开华盛顿会议呢 强调帝国主义列强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尖锐矛盾其中日美等在这一地区的争夺尤为激烈 小组讨论教师展示《中国历史》中《列强瓜分中国形式图》 这幅作品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段怎样的历史《九国公约》是否改变了中国的地位 列举事实说明没有尊重中国的主权仅改变了列强侵略中国的方式中国是华盛顿会议的最大受害国美国通过排挤日本而获利但激化了美日矛盾 思维提速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含义及作用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了战后帝国主义的世界和平秩序但这个秩序是极不巩固的因为它不仅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加深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首先凡尔赛体系并未能牢牢控制住德国反而激起了德国对战胜国的巨大仇恨尽管德国存在着领土丧失军事上受限制赔款等不利因素但从潜力上讲德国仍然是一个强大的国家 其次华盛顿体系也未能有效地抑制日本日本继续加强对中国的侵略并准备有朝一日与美国再决高低 五本课小结1919 年~1922 年英法美等帝国主义战胜国先后在巴黎和华盛顿召开会议通过了一系列条约形成了战后帝国主义的和平体系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个体系巩固了帝国主义大国的既得利益维持了资本主义世界的暂时和平由于这一体系既是战胜国强加给战败国和被压迫民族的又是战胜国之间妥协的产物因此这一国际关系体系就不可能持久 20 世纪 30 年代由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治危机的加剧和资本主义国家间发展的不平衡性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后它们在欧洲亚洲和非洲的一系列侵略扩张逐渐破坏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939 年德国进攻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瓦解我们将在以后的课程中学习这些内容盛顿会议在时间地点操纵国涉及的地域方面有哪些不同 六板书设计 1 凡尔赛体系 1 巴黎和会 1919 年 16 月巴黎凡尔赛宫 2 巴黎和约对德《凡尔赛和约》疆界领土海外殖民地限制军备支付赔款 对奥保匈土和约 3 凡尔赛体系 含义以英法为主导的帝国主义战胜国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的战后国际关系新秩序 影响改变欧洲中东等地的政治格局体系内部隐含着许多矛盾 2 华盛顿体系 1 华盛顿会议 背景美日英要重新分割亚太地区的势力范围 内容《四国条约》 《五国条约》中日协定《九国公约》 2 含义以美国为主导在抑制英日宰割中国的基础上建立的帝国主义在亚太地区的新秩序 3 影响东亚太平洋政治格局变化体系内部存在着各种矛盾 七教学后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了战后帝国主义的世界和平秩序但这个秩序是极不巩固的因为它不仅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加深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八布置作业完成本课三维优化之练习完成本课三维优化之练习四教学过程 导入 复习旧知由于各帝国主义国家的历史特点不同政治经济条件不同因此在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寻找摆脱危机的出路也不同美国总统罗斯福为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通过实行新政摆脱了危机德意日则先后走上了法西斯专政的道路从而导入新课 一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在三个法西斯国家中意大利早在一战后就出现了经济衰退和政治混乱的严重局面利用这样的条件墨索里尼在 1922 年在意大利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在1929-1933 年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下墨索里尼加紧了世界范围的武力扩张 说一说意大利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时间标志内外政策二德国纳粹党上台历史背景 指出由于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导致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对外垄断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打破《凡尔赛和约》的束缚使德国重新获得领土和殖民地对内需要加强镇压国内日益发展的革命力量 说一说简介希特勒学生课前搜集好资料 各抒己见纳粹的迅速崛起有哪些因素 采用欺骗的手法乘机发展势力具体表现是①骗取中下层人民的信任②获得统治阶级和垄断资本家大力支持③加紧勾结军队④煽动民族复仇主义和种族狂热等使相当一部分人落入了希特勒的圈套纳粹党一跃成为国会中的大党议一议希特勒恐怖独裁统治的建立及表现 ①希特勒上台后逐渐将总统总理两个职务合并为一集党权政权军权于一身称国家元首②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和进步人士③解散一切工会组织和纳粹党以外的所有政党④焚毁进步书籍加强思想控制 三日本法西斯化1.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内市场狭小资源紧缺再加上原有的经济基础薄弱这次经济危机对它的打击就更显严重使得原本军国主义传统浓厚的日本社会更加军国主义化在这种形势下法西斯势力趁机发展日本法西斯主义的主要特点之一是以军部为核心力量军部是日本法西斯化的主要决策者和推动者军部要求在天皇的名义下建立法西斯独裁政权实行对外扩张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对纳粹党能够在德国夺取政权的原因进行了探讨那么我们能不能通过比较找出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的方式与德国有什么不同呢2.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建立1931 年日本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 1936 年 3 月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标志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起来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1937 年 7 月 7 日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动动手试制一张德意日法西斯政权建立简表背景建立标志建立时间内外政策影响等四轴心国集团的形成在扩张过程中三国相互勾结相互承认掠夺的成果于 1937 年结成了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对整个世界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从此法西斯国家依仗联盟更加有恃无恐地扩大侵略战争世界大战迫在眉睫课堂讨论轴心国集团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德意日三国法西斯政权联合起来的目的都是要实现其各自的侵略野心并把矛头指向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抵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称霸世界这是德意日三国勾结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形成的主要原因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挂出世界地图或展示地图课件明确德意日三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可以使学生转换视角进一步认识到轴心国集团形成对世界和平所构成的严重威胁 五本课小结六板书设计 1 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1 意大利背景时间标志内外政策1 德国 原因客观危机引起动荡魏玛政府软弱 主观纳粹党欺骗宣传扩张势力 建立成为第一大党希特勒上台 政策政治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