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KV线路检修规程完整.doc
21页目 次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13.1大修13.2维修、小修14检修周期14.1大修:一般为五年一次根据线路运行情况和技改项目可作不定期安排14.2小修:每年一次根据线路巡视、检查和测试结果,必要时可增加小修次数15检修项目15.1大修项目15.2小修项目:26器材检验标准26.1局送电线路上的铁件常用钢号为A,F,如无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证明书数据不全,或有怀疑者,应作下列检验:26.2送电线路上使用的导线、镀锌钢绞线、绝缘子、金具、钢筋混凝土构件制品、带帽螺丝,除按规定要求取得产品质量合格证外,到货后尚应进行外观检查或抽样检查:27检修分项技术标准37.1测量标准37.2基础标准37.3杆塔、横担和拉线标准:57.4导、地线及限距交叉跨越检修标准87.5瓷件和金具标准117.6防雷和接地标准12..35KV送电线路检修技术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本局35千伏送电线路检修的周期项目,技术标准本标准适用于本局35千伏送电线路的常规检修,也适用于本局35千伏送电线路基建,技改工程的施工和竣工验收,事故抢修参照使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要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国家标准 GB50061-97《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国家标准GBJ50173-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千伏及以下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3 术语3.1 大修为了使线路设备及其附件恢复原设计的电气和机械性能而进行的检修工作称为大修3.2 维修、小修根据线路在各种季节、负荷时的运行特点和线路运行中实际发生的现场情况所需做的工作称为维修维修又分为停电和不停电进行两种需停电进行的维修工作称为小修设备规范:名牌4 检修周期4.1 大修:一般为五年一次根据线路运行情况和技改项目可作不定期安排4.2 小修:每年一次根据线路巡视、检查和测试结果,必要时可增加小修次数5 检修项目5.1 大修项目5.1.1 杆塔部分:a、 调换和修补裂缝严重的砼杆b、 塔基础加固,如增加埋深,杆根培土等c、 换、调整杆塔〔特别是水田或土质松软的港滩地角处的拉线及拉棒等,保证拉线应有的设计强度包括拉线棒以下的隐蔽部分d、 调换腐烂铁横担,扶正倾斜悬瓶、瓷担调整耐张横担,并除锈、防腐处理,对横担各部螺重新紧固。
e、 调杆、降杆或移杆,扶正倾斜杆塔f、 锈蚀铁塔的除锈防腐处理g、 改善防雷设施,重新埋设接地体,或调换严重锈蚀的接地引下线或联接线夹5.1.2 导线部分a、 检查、调整架空导线、地线的弧垂b、 压接、修补或更换导线、地线的损伤线段,c、 用紧线器紧住导线以后,打开耐张线夹和铝包带,检查导线的磨损程度,严重者应修补或开断压接或调换新线d、 打开导线跳线处的并沟线夹,检查电气联接处的接触情况,清e、 除氧化物,涂沫中性凡士林,保证导线接触紧密,联接可靠f、 调整导线跳档引线的空气间隙,使其符合规定的电气距离g、 调换氧化严重,机械强度差,卡脖子等情况的导线5.1.3 绝缘子a、 换劣质机电老化严重,破损的悬瓶、瓷担、硅橡胶合成绝缘子等b、 调换球头锈蚀的悬瓶c、 调换氧化、磨损、灼伤的铝扎线和铝包带5.1.4 金具及附件a、 检查、更换严重锈蚀的开口肖、弹簧肖、垫圈、罗栓b、 检查、更换严重锈蚀的楔形线夹、UT型线夹等拉线金具,并做好封头c、 检查、调整破损的耐张线夹、悬垂线夹,并沟线夹,防震锤等5.1.5 附属设备:a、增装、修理、调正栏江板或便桥b、处理应交叉跨越不符的工作如降杆、戴帽、改道或沿线通道树木的砍伐。
c、改善接地装置d、 完善线路大修资料,做好设备缺陷的处理记录及工程结报工作5.2 小修项目:a、全线登杆清扫,对悬瓶、瓷担做好敲击试验,并检查耐张线夹等金具的完好程度b、扶正倾斜瓷担、悬瓶或硅橡胶合成绝缘子,检查杆塔前后各2米范围内的导线、地线完好情况,检查扎线、铝包带的完好情况,,瓷担线路还应修补防鸟网c、紧固各部件的螺栓螺母,调换破碎瓷瓶、瓷担或硅橡胶合成绝缘子d、整直歪斜杆塔,对杆根进行培土,加固杆塔基础 e、核对杆塔编号、相色不符者应重编重写不清的编号、相色调换、补齐警告牌、标志牌f、清除鸟窝、修剪树枝,督促迁移线路走廊两侧不符规定的草棚、柴堆等易燃杂物6 器材检验标准6.1 局送电线路上的铁件常用钢号为A,F,如无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证明书数据不全,或有怀疑者,应作下列检验:a、机械强度试验:抗拉强度,δb=40kg/mm2 ,屈服点,δs>22kg/mm2,延伸率δs<40%,弯曲试验d=0.5ab、化学分析;硫<0.055、碳0.14~0.22、磷<0.045、硅≤0.07、锰0.3~0.6c、设计要求的其它试验6.2 送电线路上使用的导线、镀锌钢绞线、绝缘子、金具、钢筋混凝土构件制品、带帽螺丝,除按规定要求取得产品质量合格证外,到货后尚应进行外观检查或抽样检查:6.2.1 导线:盘面包装完好,型号相符,无锈蚀、散股,小卷,断股,单根制造长度应和国标相符。
6.2.2 镀锌钢绞线:盘面包装完好,型号相符,无锈蚀、散股6.2.3 绝缘子:表面光洁,不允许有开裂、生烧、过火及釉裂现象铁头不应有锈蚀,悬瓶用摇表测绝缘子应大于500兆欧以上,工频耐压大于70kv/片6.2.4 金具表面不应有裂纹、毛刺、飞边、砂眼、锈蚀、气泡等缺陷,全部零件应热镀锌6.2.5 钢筋混凝土构件制品:a、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不得纵、横向裂缝b、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放置地面检查时,不得有纵向裂缝,横向裂缝不得超过0.05毫米c、预制构件制造尺寸误差不应超过表1规定:误 差 项 目底盘、拉盘、卡盘其它装配式预制构件长度L〔毫米-10±10断面尺寸〔毫米宽 厚±5-10 -5弯 曲—L/750埋件〔顶留孔对设计位置的误差〔毫米中心线位移—5安装孔距±5±5螺栓或预埋件露出长度+10- 5+10- 5同粗螺栓相互间距离—±2表1 预制构件制造尺寸误差范围d、水泥电杆:检查各部位设置的配筋,预埋孔等应和加工图纸要求相符,杆身外观表面光滑平整,内外壁厚薄均匀,杆梢封顶,无露筋、跑浆、砼土脱落、碎裂等缺陷6.2.6 带帽螺丝:不得有裂纹、弯曲、翻牙,牙距不符标准加工要求或其它机械损伤,螺栓和螺帽应相匹配,全部要求热镀锌,无锈蚀、班点、毛刺出现。
7 检修分项技术标准7.1 测量标准7.1.1 用经纬仪作视距法平面测量时,其误差值不应大于下列规定:a、线路中心桩横线路不大于线路勘测中心线50毫米b、线路转角桩的角度值,用方向法复测时和设计值误差不应大于1′30″c、线路复测时,复测档距误差不应大于设计档距1%7.1.2 勘测设计定桩后的杆塔中心桩发现丢失后,应按设计数据进0行补桩,其测量精度仍应不超过规定的误差值7.1.3 转角中心桩作位移测量时,其测量精度应符合下列要求:a、直线量距:两次测量得值之差不应超过: 钢卷尺测量1‰视距法测量1/200b、角度测量:用方向法测量时,两侧回测角之差应不超过1’30”7.1.4 施工测量时,应按杆塔中心桩定出必要的辅助桩,作为施工及其质量的依据,施工中需开挖的杆塔中心桩,须对其所定立的辅助桩作好记录,供恢复该中心桩之用7.2 基础标准7.2.1 杆塔的埋深和配用卡盘、底盘或拉盘的装置统称为杆塔基础在基础土方开挖前必须对基础各坑位和线路的桩位、桩号、杆型设计埋深进行复核,钉立必要的辅助标桩并划出坑口方向和坡度开挖尺寸才能进行开挖7.2.2 铁塔现浇基础标准7.2.2.1 浇制基础用的模板内表面要求平整接缝严密,布置尺寸符合设计尺寸。
7.2.2.2 浇制基础中的地脚螺丝部分和预埋件可不镀锌要求布置,准确安装牢固,安装前去浮锈、外露丝扣部分涂裹黄油7.2.2.3 每只基础材料配合法按设计标准,配比并要求一次浇丝不准,有异物夹入,每次并取试块1件作为强度依据要求自浇完后12小时内,浇水养护,养护中基础表面加盖草包,浇水数次以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为度7.2.2.4 浇制铁塔基础的误差不应超过下列规定a、保护层厚度:-5毫米b、立桩断面尺寸:-1%c、同组地脚螺栓中心对立桩的偏移:10毫米d、整基基础中心和中心桩间的偏移: 顺线:转角塔30毫米 横线:转角、直线30毫米e、基础根开及对角线尺寸〔地脚螺栓式:±2‰f、基础顶面操平印记间的相对高度差:5毫米 g、整基基础的扭转度10°7.2.3 装配式预制基础现场检查尺寸误差应符合条规定7.2.4 基础下盘前应将浮泥夯实,下盘以后回填土要求每30cm夯实一次回填土土质良好,不应将流砂、树根等杂物夹在其中,填平夯实后尚应在基础表面加高30cm自然坡度作防沉层7.2.5 混凝土底盘安装应按以下规定:a、35kV送电线路底盘坑开挖前,要求按桩位中心钉纵横方向桩,在坑位土方完成后进行复测,符合标准后才准下盘。
b、直线单杆的底盘中心和线路中心线重合,直线双杆两底盘中心连线的中点应和线路中心重合c、转角单杆底盘中心应和线路中心线转角交点重合,〔当需要向外测角偏借时,应在其分角线上转角双杆两底盘中心连线的中点应和线路转角中心线交点重合,〔当大转角有向外角侧偏移要求时,应重合在偏移点上d、底盘安装找正后,上表面应与电杆轴线垂直,并要求 土夯实到底盘表面,以防立杆时移动,安装深度误差为+10厘米,-5厘米e、本局常用底盘允许下压力如表2表2规 格 : 长 × 宽 < 米 >20.6×0.60.8×0.81.0×1.01.2×1.21.4×1.4允 许 下 压 力<千 帕 > 190.55183.75176.40176.94175.00重 量<千克>150280430520720厚 度<米>0.20.220.220.220.227.2.6 拉线盘埋设应按以下规定: a、安装深度误差为+10厘米,-5厘米 b、挖掘拉盘坑时,马槽方向应在杆位〔线路中线和拉线椿的一直线上,马槽长度一般为拉盘埋深的1.5倍,拉盘坑的大小比拉盘尺寸增大10cm为宜c、拉盘对地倾角应符合设计要求,拉盘中心施工误差其前后偏度不应超过拉盘中心至相应电杆中心的水平距离的2%;其左右偏度不应超过拉线盘中心至相应电杆中心水平距离的1%。
d、拉盘U字螺丝应热镀锌,与拉盘连接的底螺帽必须垫方垫片,并用双螺帽固定螺丝丝扣至少留出三牙,在下盘前应对镀锌附件用水柏油防腐处理e、本局常用拉盘允许抗拨力如表3〔安全系数2.5表3规 格:长×宽 < 米 >20.8×0.41.0×0.51.2×0.61.4×0.7埋 深〔米1.51.522允 许 拔 力<千 牛>41.8552.9265.1781.34每 块 重 量<千克>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