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广西岑溪市上灯节.docx

15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520375995
  • 上传时间:2023-12-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5.74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广西岑溪市上灯节篇一:家乡风俗 家乡风俗——岑溪上灯节 岑溪市位于广西东南部,东邻广东罗定市,南靠广东信宜市,西连玉林市,北接梧州市位于珠三角经济圈与大西南的结合部,既是连接华南和珠江三角洲及港澳地区经济辐射的重要腹地,又是大西南资源型经济与沿海外向型经济的连接点,是广西名副其实的东大门而岑溪市又因花岗岩质地优良,是全国最大的花岗岩生产基地,被誉为“花岗岩之都” 说起岑溪的家乡风俗,我想最具代表性的还是得说我们岑溪市的上灯节,虽说在其他地方也有过上灯节这一习俗的,但能像我们岑溪搞得这么隆重的,在全国来说还是绝无仅有的 所谓上灯节,就是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十的时候,有新生男孩的家庭都要大摆宴席,请各位亲朋好友喝酒庆祝新生男孩从出生到农历正月初十当天须达到满月的年龄(也有一说法是须满四十天),才能上灯,否则推迟到下一年,则称之为上晚灯或上老灯上灯节一共持续七天,从正月初十凌晨零点开始上灯,到正月十六下灯(当地人称“落灯”) 据《岑溪市志》记载,新生儿如是男孩,满月后,在次年的农历正月初十日,要悬灯庆祝,俗谓“上灯”在初十日零时,将五彩纸扎的花灯悬于屋厅的栋梁上和社公的灯棚里 这天亲戚朋友都带礼物来道贺,主家设宴招待,是谓请灯酒。

      历史传承 上灯节这一习俗在岑溪可谓是历史悠久,就连家里面的老人也不都知道上灯节是什么时候开始在岑溪兴旺起来了,他们只知道从小家乡就有这种习俗,而且至少也已经延续了几百年了至于上灯节的起始时间,现在已无从考证了 据老人们回忆说,在以前还没有花灯的时候,上灯所点的灯是香油灯,即用一个小碟子,在里面放上一条灯芯和花生油,点燃的时候会发出阵阵清香,因此称之为香油灯每盏灯里要包两颗卵石,表示这家有了男丁,增添了香火,后继有人,可以传宗接代了按照规定,在上灯节期间,所点的香油灯是不能熄灭的,如熄灭则表示那是不好的预兆,会有灾难在那个家庭发生,因此上灯的家庭必须定时给香油灯添油,以防止它熄灭上灯通常上两盏,一盏放在家里的大厅,一盏放自家所属的公社里面,所以当时有这一说法,要想了解一个公社当年有多少个新生男孩,在上灯节时去公社看一下有几盏灯就知道了 现实发展状况 岑溪市的上灯节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岑溪市特有的风俗了,成为当地一个盛大的传统节日在花灯的制作上,由原来的用手工、纸扎的花灯,到现在基本上已经是制作精致的五彩灯,而且不止一层的,有两三层的通电的花灯了 关于上灯节的礼节方面,去参加喜宴的一般都要给上灯的家庭送上一套小孩的衣服,里面再添一个大红包,还有要另外准备一个红包,上面写上“xxx恭贺xxx花灯之喜”,这些贺礼到时直接给负责接待的人做好记录。

      在乡镇农村,有些人还会带上一只鸡去祝贺当然,如果人家请了你而你又没能去的,就托人带一套衣服以及在衣服里添个红包就可以了因为一般每个家庭都能接到多份请帖,少则三四份,多则七八份不止,肯定不能满足每一家都能去的,所以只能去跟自己家比较亲的或者路程较近的像我们家在今年的上灯节就接到了八份请帖 在岑溪,上灯节发展到今天,已经是个盛大的传统节日了这种在正月初十同一天内,全市人民基本都到有男孩“上灯”的亲戚朋友家里喝喜酒的风俗在全国绝无仅有 每逢正月初十上灯节,岑溪市会出现三大奇观: 一是街上挂满花灯,任人采购过去是纸灯,现在是豪华的电动宫灯了一般上灯人家要买回两盏灯,一盏挂在厅堂,一盏挂在家乡村里所属的寺庙 二是全市的大小饭店,全都爆满有的在一个月前就订了酒桌,少则十几桌,多则上百桌有的酒店摆四轮,上午9点开桌,12点一轮,下午3点又开桌,6点又一轮 三是市民都有喜酒喝谁都有三姑六婆,七叔八舅,添丁了,上灯了,可喜可贺,封红包,喝喜酒城里人到各家饭店,农村人走村串户有人说 评析与前景分析 岑溪市的上灯节从古至今,代代相传,能延续这么多年,而且从不间断,即使是.除“四旧”时严令禁止,它依然没有断绝,到现在它还依然拥有如此的生机,越来越隆重,我想 首先,上灯节是为祝福新生男孩而办的,带有对小男孩深深的祝福,而且孩子是人类生命延续的希望,男孩在我们中华几千年的文化中一直是香火延续的标志,有了男孩就表示这一家后继有人了,这种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在人们心目中已经根深蒂固了。

      一个家庭有新生男孩,这也就代表了这个家庭有可以传承的人了,这当然要庆祝一番因此,上灯节一直发展下来也是理所当然了 其次,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就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小男孩更是受到大家的喜爱上灯节虽说是为新生男孩而过的特定节日,但它也不时提醒我们关注小孩,关爱小孩,毕竟孩子是我们未来的希望,因此,上灯节也可以说是为了后代的发展而举办的 最后,我们还应看到上灯节这一习俗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每年差不多到上灯节的时候,大街上充满琳琅满目的花灯,各式各样的小孩套装衣服,那些店铺的生意可以说是异常的好,还有各种食品销售也比平时增加好多这盛大的节日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大家还是很乐意过这样的节日的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上灯节是专为新生男孩所设的一个节日,本身就带有很浓重的男轻女的味道,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不可回避的缺点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对于上灯节的这一方面的封建愚昧的陋习是不能苟同的现在都在提倡男女平等,但上灯节所展现出来的却是男女严重的不平等 上灯节也使一些在思想观念上比较落后的,受到重男轻女思想影响比较深的人家,一旦家里新生的是女孩,就会想再生出一个男孩来,一胎不行两胎,甚至有三胎的,这严重阻碍了我国的计划生育国策。

      而且有些家庭看到别人家的是男孩,而自己家的孩子是女孩的时候,就会整天念叨着,对自己家的媳妇冷眼相待,对自己家的女孩打骂,不给女孩上学等这些有失道德,甚至是有违法律的事情来 上灯节在另一方面也是助长了一些家庭的攀比之风如在宴席的数量、菜色的丰盛程度上,人们就会比较谁的更好,更有面子之类的一些家庭本身就不是十分富裕的情况下,仍然大摆宴席,而收上来的贺礼却是无法相抵的,盲目的攀比只会给自己带来困境在我们上面也说到,一般的人家在这一天都会有几份请帖,因此也要准备多份的贺礼,这对一些生活还不是很富裕的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总得来说,上灯节这一习俗还是有利有弊的,但我觉得它在我们岑溪还是很有发展前景的从近几十年来看,上灯节一直都没有没有衰落的迹象,多年的传统依然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到目前为止它依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的节日而且现在的人们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了,重男轻女等这些封建陋习也开始逐渐淡出人们的视角,对于自己所生的小孩是男孩还是女孩也不那么计较了因此我觉得上灯节依然是很有发展前景的,依旧充满活力篇二:称“上元节”、“灯节”,民间正月十五闹元宵已有悠久 … 欢天喜地闹元宵,和谐校园大家建 ——文亮小学2021元宵节花灯制作比赛方案 元宵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又称“上元节”、“灯节”,民间正月十五闹元宵已有悠久的历史。

      为了更好地感受元宵节喜庆热闹的气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进亲子之间的情感,我校将开展元宵花灯制作大赛,具体细则如下: 一、参加对象: 全体学生及家长 二、活动日期: 花灯制作:2021年2月16日(正月十四)前 集中评比:2021年2月17日 三、活动要求: 1、参评的花灯一定要是学生亲手制作或与家长共同收集材料制作完成的,能充分体现出家园和谐的美好氛围凡购买的花灯一律取消参评资格 2、注重作品的整体美感及环保意义,花灯大小适中,色彩搭配协调,制作工艺精美制作花灯所选用的材料尽量以废旧材料、自然农作物等为主,如各类包装盒、可乐瓶、易拉罐、光盘、蚌壳、南瓜、纸管、竹筒等作为制作花灯的首选材料为提高作品的整体美感,也可以用彩色卡纸、蜡光纸、彩线、穗子、水彩笔等进行制作及修饰 3、作品具有一定的寓意作品能充分体现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展示对兔年美好生活及校园建设发展的美好愿望 4、所有参评作品请自行贴上标签,标明作者的班级、姓名、灯名、寓意等,并于2月15日或2月17日早晨带到学校 四、奖项设置: 和谐集体奖及最佳创意奖若干名 五、评比规则: 1、全班参与率:全班作品总数÷班级人数; 2、亲手制作的程度; 3、精美程度; 4、能否体现一定的寓意。

      六、其他说明: 1、2月17日组织开展全校性“赏花灯”活动届时各班选出的优秀花灯将以悬挂方式布置在校园内,因此所有作品应以易于布置为原则,尽量减轻重量 2、本次活动将配合“猜灯谜”共同展开,凡猜中灯谜者学校将颁发一份小礼品 希望全校同学踊跃参加! 感谢各位家长对此次活动的大力支持! 南通市文亮小学2021年2月11日篇三:客家人“上灯”习俗 民间文学作业 院系:文学院 班级:1106班 姓名:张美婷 学号:112040036 五华人特殊的“元宵节” 在别的地方,生小孩一般都是过满月,周岁的但是在五华却不同,有一个比较特别的风俗习惯,那就是正月十五要赏花灯此赏花灯非彼赏花灯赏灯”客家话又称 “响丁”所以在这里,“赏灯”是指为宗族中新出生的男孩摆酒庆祝、上族谱,“赏灯”也叫“上灯”不过,客家人的“上灯”是与女孩子无关的,她们也没资格在族谱里占一席之地 在客家人这里,生了女儿只有摆满月酒,但是生了儿子就不会摆满月酒,因为要在“上灯”那天摆酒请客,邀请亲友前来庆祝在那天,凡是家中添了男丁的人家就要在祖屋或祠堂挂上花灯,向祖先禀报家族中又添了新成员,同时祈求祖先庇佑他健康成长。

      上灯,在一些传统的老人眼中是个很隆重严肃的事情,所以祠堂也是有专门的人管理的,还会成立个专门的理事会以前,这个理事会,通常是早些年前由一些辈份较高、较为有声望或者较为有钱的族人组成的,当初他们按平均股份筹集了一些钱,也还向一些出自本地的海外侨胞和有钱人家筹些款,然后把这些筹到的钱款,无限期地存进银行,每年用所得的利息,在祠堂里搞点活动庆贺,买香火蜡烛,买酒水贡品,买灯笼鞭炮,请人放免费电影,请人清扫祠堂,请工人装修祠堂,等等理事会成员定下来之后便固定了,不再随便接纳成员,哪怕你很有钱也不行,要出钱也只能算作是捐钱给祠堂了 但是,要上灯的人家得另外交钱交上灯钱的数额也有底限,一般是一个小孩数十块钱起,多多不限,你不交钱,便不可以上灯如是,理事会基金的利息,加上有小孩的人家交的“上灯钱”,除去祠堂的开支,剩余的便拿来买鱼买肉,请人做一顿丰盛的饭局,理事会的成员们便用以吃喝一番有资格去祠堂吃饭的人是这样算的:你当初出了多少股的钱,那么这个理事的家庭里便可以去几个人吃饭;还有一种有资格在祠堂吃饭的人便是掏钱参与了上灯的人家,以及捐钱给祠堂的人家;一顿吃不完,由理事会成员下顿接着吃,直到吃完为止。

      在五华,“赏灯节”前一天(或者前两天),村里的负责人就会召集全村的男女老少,拿出大量的鞭炮(都是集资购买的),拆开包装,系在准备好的竹篙上,然后让村人扛着,在请花灯回来时沿路燃放,一直至把花灯接回来挂在宗祠的上厅,鞭炮声延续不断;同时也要请来舞狮舞龙的,敲锣打鼓的一起出发,去“请花灯” 当把花灯“请”回村里后,会将其挂在祖屋的祠堂,每家每户则会再次拿来自己购买的鞭炮,从祠堂开始燃放,一直燃放到自己家中人们称之为“迎丁”因此,每逢“请花灯”,整条道路都会给铺上厚厚的一层鞭炮纸屑。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