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今年高考试题谈高三物理复习.doc
15页从今年高考试题谈高三物理复习从今年高考试题谈高三物理复习本文由 taiyangyu0421 贡献ppt 文档可能在 WAP 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 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从今年高考试题 谈高三物理复习一、加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 培养能力的过程必须以知识为载体, 培养能力的过程必须以知识为载体, 通过传授知识的过程而逐步达成 通过传授知识的过程而逐步达成 ? 物理能力的考查通常都是间接测量 的1、关于评价题 (1)公式应用: )公式应用: (2)运动情况分析: )运动情况分析: (3)数学解与物理解的区别: )数学解与物理解的区别:1、关于评价题一卫星绕某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 例 1 一卫星绕某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行星 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g 行星的质量 M 与卫星的 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行,行星的质量 与卫星的 质量 m 之比 之比 M/ = ,行星的半径 R 质量 之比 /m=81,行星的半径 行与卫星的 半径 R 之比 R 半径 卫 之比 行 / R 卫 = 3.6, 行星与卫星之间的 , 距离 r 与行星的半径 之比 r/ 与行星的半径 R 距离 与行星的半径 行 之比 / R 行 = 60,设卫星 , 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g 则在卫星表面有: 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卫,则在卫星表面有: GMm/ r2=mg 卫 …… 经过计算得出: 经过计算得出: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行星表 面重力加速度的三千六百分之一, 面重力加速度的三千六百分之一,上述结果是否 正确?若正确,列式证明;若错误, 正确?若正确,列式证明;若错误,求出正确结 果。
1、关于评价题万有引力公式应用中几个易错的量: 万有引力公式应用中几个易错的量: 一是 M: 一是 :固定星球的质量还是转动星球的 质量, 质量, 二是 r:是星球半径、轨道半径还是两星 二是 :是星球半径、 距离 GMm/ r2=mg 卫Gmm’/ R 卫 2 =m’g 卫1、评价题: 、评价题:解: Gmm’/R 卫 2=m’g 卫 GMm/R 行 2=mg 行 g 卫 mR 行 2 3.62 1 = = g 行 = 1.6 MR 卫 2 811、评价题: 、评价题:一卫星绕某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 解 : 一卫星绕某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 , 已知行星 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g 行星的质量 M 与卫星的 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行,行星的质量 与卫星的 质量 m 之比 之比 M/ = ,行星的半径 R 质量 之比 /m=81,行星的半径 行与卫星的 半径 R 之比 R 半径 卫 之比 行 / R 卫 = 3.6, 行星与卫星之间的 , 距离 r 与行星的半径 之比 r/ 与行星的半径 R 距离 与行星的半径 行 之比 / R 行 = 60,设卫星 , 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g 则在卫星表面有: 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卫,则在卫星表面有: GMm/ r2=mg 卫 GMm/ r2= ma 卫 a 卫是卫星在公转轨道上的加速度 GMm/ r2=mg 卫 Gmm’/ R 卫 2 =m’g 卫的水平面在 A 例 2:如图所示 , 一高度为 = 0.2 m 的水平面在 : 如图所示,一高度为 h= 的水平面在 点处与一倾角为θ=30°的斜面连接,一小球以 0 °的斜面连接,一小球以 v 的速度在平面上向右运动, =5m/s 的速度在平面上向右运动,求小球从 点 的速度在平面上向右运动 求小球从 A 点 运动到水平地面所需的时间( 运动到水平地面所需的时间(水平地面与斜面均 光滑, 某同学对此题的解法为: 光滑 , 取 g= 10m/s2 ) , 某同学对此题的解法为 : = 小球沿斜面运动, 小球沿斜面运动,则 h/sin θ=v0t+g sin θ ?t2,由 + 此可求得落地的时间 t。
你同意上述解法吗? 此可求得落地的时间 问 : 你同意上述解法吗 ? 若同意,求出所需时间;若不同意, 若同意,求出所需时间;若不同意,则说明理由 并求出你认为正确的结果 并求出你认为正确的结果0 vA h1、关于评价题: 、关于评价题:θ1、评价题: 、评价题:解:小球离开斜面后做平抛运动h= gt2/ 2,得 t =0.2 s, = , , s= v0t = 1 m, = , 斜面底长为 0.34 m 斜面底长为 可见小球未落在斜面上,以上解正确 可见小球未落在斜面上,以上解正确v0 A hθ1、关于评价题例 3(19) “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相距 cm,它们之间 ( ) 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相距 10 , 相互作用力大小为 9× 当它们合在一起时, 相互作用力大小为 ×10-4 N当它们合在一起时,成为 一个带电量为 3× 的点电荷, 一个带电量为 ×10-8 C 的点电荷,问原来两电荷的带电 的点电荷 量各为多少? 某同学求解如下: 量各为多少?”某同学求解如下: 根据电荷守恒定律: 根据电荷守恒定律:q1+q2=3×10-8 C=a × = (1) ) r2F 根据库仑定律: =b 根据库仑定律:q1q2= k 代入( )式得: 以q2=b/q1 代入(1)式得:q12-aq1+b=0 = 解得: =(a± 解得:q1=( ± a2-4b )/2 =(3×10-8± 9×10-16-4×10-15)/2 × × × 根号中的数值小于 0,经检查,运算无误。
试指出求解过 根号中的数值小于 0 经检查,运算无误 程中的问题并给出正确的解答1、关于评价题例 3(19) “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相距 cm,它们之间 ( ) 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相距 10 , 相互作用力大小为 9× 当它们合在一起时, 相互作用力大小为 ×10-4 N当它们合在一起时,成为 一个带电量为 3× 的点电荷, 一个带电量为 ×10-8 C 的点电荷,问原来两电荷的带电 的点电荷 量各为多少? 某同学求解如下: 量各为多少?”某同学求解如下: 根据电荷守恒定律: 根据电荷守恒定律:q1-q2=3×10-8 C=a × = (1) ) r2F 根据库仑定律: =b 根据库仑定律:q1q2= k 代入( )式得: 以q2=b/q1 代入(1)式得:q12-aq1-b=0 = 解得: =(a± 解得:q1=( ± a2+4b )/2 =(3×10-8± 9×10-16+4×10-15)/2 × × ×2、基本规律的应用: 基本规律的应用:例 1:(8)滑块以速率 1 靠惯性沿固定斜面底端向 : )滑块以速率 v 上运动, 当它回到出发点时速率为 v 上运动 , 当它回到出发点时速率为 2 , 且 v2 < v1 , 若滑块向上运动的位移中点为 A, 若滑块向上运动的位移中点为 ,取斜面底端重 力势能为零, ) 力势能为零,则( (A)上升时机械能减小,下降时机械能增大, )上升时机械能减小,下降时机械能增大, (B)上升时机械能减小,下降时机械能也减小, )上升时机械能减小,下降时机械能也减小, (C)上升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相等的位置在 点上 )上升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相等的位置在 A 点上 方, (D)上升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相等的位置在 点下 )上升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相等的位置在 A 点下 方。
W 合=?Ek WG=-?EP W 除 G 外=?E 机 外二、加强联想、比较和转化的训练 加强联想、 物理思维能力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物理思维能力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对物理事实做出直觉判断; 、对物理事实做出直觉判断; 2、对物理学习对象进行联想; 、对物理学习对象进行联想; 3、选择确定标准进行比较; 、选择确定标准进行比较; 4、使新旧物理知识发生联系; 、使新旧物理知识发生联系; 5、对具体物理结论进行概括; 、对具体物理结论进行概括; 6、对物理事实和实验数据进行归纳; 、对物理事实和实验数据进行归纳; 7、运用物理概念规律进行演绎; 、运用物理概念规律进行演绎; 8、根据研究目的思考相关因素; 、根据研究目的思考相关因素; 9、深化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学习 、深化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学习1、规律的转化: 规律的转化:方向的电势分布如图所示, 例 1:(6)某静电场沿 方向的电势分布如图所示, : )某静电场沿 x 方向的电势分布如图所示 则( ) 之间不存在沿 x 方向的电场 方向的电场, (A)在 0—x1 之间不存在沿 方向的电场, ) 之间存在着沿 x 方向的匀强电场 方向的匀强电场, (B)在 0—x1 之间存在着沿 方向的匀强电场, ) 之间存在着沿 x 方向的匀强电场 方向的匀强电场, (C)在x1—x2 之间存在着沿 方向的匀强电场, ) 之间存在着沿 x 方向的非匀强电场 方向的非匀强电场。
(D)在 x1—x2 之间存在着沿 方向的非匀强电场 )UU=Ed =U00x1x2x2、模型的转化: 模型的转化:置于同一水平面上, 例 1:(4)两圆环 、B 置于同一水平面上,其中 : ) 两圆环 A、 置于同一水平面上 A 为均匀带电绝缘环,B 为导体环,当 A 以如图所 为均匀带电绝缘环, 为导体环 为导体环, 为均匀带电绝缘环 以如图所 示的方向绕中心转动的角速度发生变化时, 中 示的方向绕中心转动的角速度发生变化时,B中 产生如图所示方向的感应电流, 产生如图所示方向的感应电流,则( ) 可能带正电且转速减小, (A)A 可能带正电且转速减小,) 可能带正电且转速减小 可能带正电且转速增大, (B)A 可能带正电且转速增大, ) 可能带正电且转速增大 可能带负电且转速减小, (C)A 可能带负电且转速减小, ) 可能带负电且转速减小 ω 可能带负电且转速增大 (D)A 可能带负电且转速增大 ) 可能带负电且转速增大I B A2、模型的转化: 模型的转化: 点系一长为 l 例 2:(10)在光滑水平面上的 点系一长为 : )在光滑水平面上的 O 点系一长为 的绝缘细线,线的另一端系一质量为 m、 的绝缘细线,线的另一端系一质量为 、带 电量为 q 的小球 的小球, 电量为 的小球,当沿细线方向加上场强为 E 的匀强电场后,小球处于平衡状态,现给 的匀强电场后, 的匀强电场后 小球处于平衡状态, 小球一垂直于细线的初速度 v 小球一垂直于细线的初速度 0,使小球在水 平面上开始运动, 很小, 平面上开始运动,若 v0 很小,则小球第一次 回到平衡位置所需时间为。
回到平衡位置所需时间为 E g’=qE/m = v0 O t=T/2=π l/g’ = = =π lm/qE2、模型的转化: 模型的转化:教育部早就明确提出: 教育部早就明确提出: 高考要有考纲但又不拘泥于考纲 高考要有考纲但又不拘泥于考纲2、模型的转化: 模型的转化:例如( ) 物体 B 放在物体 放在物体 A 上 例如 ( 5) 物体 放在物体 上 , A、 B 的上下表面均与斜 、 的上下表面均与斜 面平行(如图) 面平行(如图) ,当两者以相同的初速度靠惯性沿光滑 固定斜面 C 向上做匀减速运动时 向上做匀减速运动时( 固定斜面 向上做匀减速运动时( ) (A)A 受到 的摩擦力沿斜面方向向上, ) 受到 B 的摩擦力沿斜面方向向上, 受到 的摩擦力沿斜面方向向上 受到 B 的摩擦力沿斜面方向向下 (B)A 受到 的摩擦力沿斜面方向向下, ) 受到 的摩擦力沿斜面方向向下, 之间的摩擦力为零, (C)A、B 之间的摩擦力为零, ) 、 之间的摩擦力为零 N 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力取决于 A、 表面 的性质 表面的性质 ( D)A、B 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力取决于 、 B 表面的性质 。
) 、 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力取决于a=g sin α =B Amg2、模型的转化: 模型的转化:例 3:(20)如图所示,一端封闭、粗细均匀的薄 : )如图所示,一端封闭、 壁玻璃管开口向下竖直插在装有水银的水银槽内,壁玻璃管开口向下竖直插在装有水银的水银槽内, 管内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空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