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海桐小学:让学生成为快乐主角.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06922284
  • 上传时间:2022-06-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1.47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海桐小学让学生成为快乐主角    文 本刊记者 徐晶晶 见习记者 姜新杰 图 本刊记者 李立基海桐校长和老师们最在乎的是,在理想成绩的背后,孩子们究竟学得是否愉快、是否自主,他们是否成为了海桐校园里健康成长的主角这是浦东新区一所年轻的小学,1998年创校之际便初步形成了以英语为特色的办学思路,1999年在区内率先试点牛津英语教材,2000年成为区内最早引进外籍教师的公办学校之一,2002年被命名为上海市首批20所双语实验学校,开办第六年即作为优质教育资源而扩大办学规模……作为上海市愉快教育实验基地、上海市小班化教育试点校、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校,学校越来越多的学生捧回各种比赛的奖杯和证书,一届又一届学生顺利进入理想的初中学习,赢得了社会和家长的无数赞誉可是,这一切在校长和老师们的眼里,并不是衡量办学水平的必然指标,因为他们最在乎的是,在理想成绩的背后,孩子们究竟学得是否愉快、是否自主,他们是否成为了海桐校园里健康成长的主角这所学校,就是坐落于浦东新区花木行政文化中心的海桐小学为孩子学得愉快不遗余力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浦东新区花木街道以其行政功能集聚、文化教育发达、商业商务完善、休闲旅游丰富的特色成为人口导入区,吸引了国内外越来越多的高层次人才定居在此,涉及100余个国家和地区。

      身处国际化社区,而且有着英语教学传统优势,海桐小学在引进教材和外教方面始终有着先人一步的探索因此,开设外教口语课,打造双语社团,举办英语节,早就名声在外对此,校长孔宇玮告诉记者,学习英语不是用来装点门面的,作为现代化的小学,有责任、有义务为未来的公民提供一切所需,因此,将英语教学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结合起来,是具有海桐校本特色的鲜明主张作为办学者,需要从长计议,强化特色,做优特色,发展特色,使办学特色成为学生特长开发、培育的“引擎”负责学校双语工作的教导虞晴梅是一位在海桐工作超过十年的英语老师,她向记者展示了今年9月华东师范大学刚出版的、深受学生喜爱的双语校本教材《Step into Science》(走近科学)虞晴梅告诉记者,在坚持推进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学校先后使用过一系列现成的中外双语教材,如朗文出版社的《数学活动》《我们的音乐小伙伴》《自然常识》等,学生的英语成绩一直不错,但细心的老师发现,不少学生并不是真正感兴趣对此,副校长张柳红认为,“老师上课是否成功,不能仅看成绩,更多的是要看孩子是否学得愉快只要孩子喜欢上老师的课,成绩提高好比水到渠成,是迟早的事为了实现让孩子们更喜欢学习的目标,在总结了各套教材的优势与不足后,双语组从多年的探索经验出发,从2009年开始编制试点了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的双语校本教材;2010年3月,学校承担了“小学科学教育双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市级课题,开始了双语自然学科一至五年级的教材编写。

      记者看到,眼前的这套《Step intoScience》教材一共有五本,对应一到五年级,从孩子的视角关注声、光、电、动植物、天文现象,将物质科学领域、生命科学领域、地球科学领域、技术领域中小学生应该了解的主要概念分解在引人入胜的科学游戏中,配合主题的图片丰富多彩,有的就取材于学生身边熟悉的场景和人物,难怪孩子们喜闻乐见可是,孩子们也许不知道,双语组的老师们为了这套教材,自己都记不得放弃了多少个寒暑假休息日,无法陪伴自己年幼的孩子;更数不清为了确定某个主题的内容发生过多少次“争执”,多少次请教专家、外教……只是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接受最合适、最快乐的英语教育记者了解到,参与编撰教材的均为海桐常年工作在双语教学一线的骨干教师,其中有上海市教科研成果一等奖获得者,有全国科学论文一等奖获得者,有上海市科学教学评优一等奖获得者,有具备小学科学类高级双语教师资质者,还有多年在华从事教学工作的资深外籍教师,同时还聘请了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英语教研员、主持上海市双语教学工作的领军人物朱浦和浦东新区自然学科教研员陈祥金,作为顾问直接指导教材的研发提及学校为何投入这么大的精力出版双语科学教材,孔宇玮说:“我们觉得科学精神、科学素养,恰恰是我们当前基础教育中做得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

      海桐小学注重培养学生两大兴趣,一个是对知识本身的兴趣,另一个就是对英语的兴趣让学生对未知的领域充满着探究的热情,这就是海桐坚持双语科学课程的原动力除了双语科学,双语社团还提供双语艺术(Meet Art)、戏剧(I Love Drama)和中西文化课(East Meets West),面向全校不同年级的孩子开放在每个双语社团中,都会同时有两到三位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探讨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其中有一名外教,另外一到两位是相关学科双语老师自然老师褚兰兰、数学老师曹艳都是双语科学社团的老师,她们告诉记者,刚上学科类双语课时,学生碰上生僻的词总不敢开口说,老师们为此想尽了办法比如,在“蚂蚁”一课中,教师先让学生自己画蚂蚁,并根据不同的画作引出蚂蚁身体各个部分的英语单词,然后让学生观察活的蚂蚁,并展开讨论再比如,在教学体积单位升、毫升时,让学生根据配料单上的英文提示,调配不同口味、不同浓度的“饮料”,通过生动的语言、生活化的事例使学生产生亲近感当学生觉得有感可发、有话可说时,自然会产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和兴趣,也更容易持久把教育做到孩子心里当下,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已成为很多学校的共识,开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便是一种重要保证。

      但是要真正让孩子幼小的心灵充实、阳光起来,教育工作者是要下一番工夫的,通过几年来的探索实践,海桐小学提出,创设丰富的体验活动,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中自主成长、感悟人生这是一节充满动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在老师的指导下,一个孩子将眼睛蒙起来,模仿盲人行走,旁边会有另一个孩子做“拐杖”,不得用语言交流,只能用搀扶、牵手等肢体语言暗示“盲人”该如何绕开眼前的障碍物,平安到达终点……然后,两人角色互换这是海桐小学每一个一年级学生都必修的“盲行”活动课,有的孩子起初紧张得手心出汗、迈不出脚,在同学的贴身保护下才放松下来,有的孩子领悟到能看见身边世界是件幸福的事情……不管是何种表现和想法,老师都会给予接纳,因为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孩子们不仅获得了助人与受助的体验,而且增加了对他人的信任与接纳作为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校,海桐小学早在2000年就开出心理健康教育课,从来不曾间断,把对每个学生的爱和尊重体现在方方面面根据一至五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每周安排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团队活动的形式,让学生们在活动中感悟和理解除了一年级的“盲行”活动课,二年级的“分享快乐”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一份欢乐,两人分享,就是两份欢乐”,在欢乐中同学们增进了了解,加深了友谊:三年级通过“嗨,你真棒”心理活动课,引导学生掌握了赞美的技巧,而且把“每个人都有美的地方,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别人”这一思想巧妙地融入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去;四年级学生在“感恩”主题的活动中,体会到亲情和友情,几乎是流着激动的眼泪上完一堂课:五年级的“同桌关系”活动中,学生在参与和分享中获取新的想法和感受,领悟到同桌间友好相处的秘决是:相互尊重、相互谦让、相互帮助、相互了解……同时,学校心理老师会为前来咨询的学生建立个别档案,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战胜心理障碍,不断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学校心理老师、语文老师伊玮颖向记者诉说了这样一件事情今年3月份的一次语文模拟考试,学习成绩列班级前三位的小庆错误百出,而且字迹潦草,甚至还有多处空白联想到近两周来小庆以多种理由累计请了四天假,来校上课时也明显心不在焉,提不起精神,伊玮颖决定和小庆谈谈心为了避免在办公室谈话孩子有压力,伊玮颖特地约了小庆来到操场边的小亭子里,当小庆流着眼泪说出父母要离婚的时候,刚刚结婚的伊玮颖一时不知说什么好,但她紧紧地将小庆拥入怀中,答应要帮助他很快,伊玮颖联系上了小庆的父母,了解到他们之间因为事业与家庭产生的矛盾给自己和孩子带来了困扰,于是,伊玮颖运用职业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的原理,帮助小庆父母分析问题,在小庆父母的积极配合下,家庭危机逐渐解除,笑容又重新回到小庆脸上为了让家长更好地理解孩子、教育孩子,海桐小学每学期都会召开全校性家长会,在家长会上,邀请专家为家长作“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的专题报告与此同时,学校也认识到,由于学生家长当中很大一部分是高层次引进人才,请他们走进校园,走近孩子,能够极大地丰富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播撒智慧的种子今年年初,学校发出招募“爸爸老师、妈妈老师”的征询表,请有特长的学生家长来校执教特色课程,众多家长积极报名,精心准备,从试教到正式上课,借助“快乐活动日”的平台,以深入浅出的讲解,开拓了孩子们的视野。

      学校德育教导高伟告诉记者,在这些特色课程当中,当建筑设计师的爸爸老师来校执教安全教育课,讲的是公共场所的逃生;当高级审图师的妈妈老师,给孩子们上的是船舶知识的简介:当律师的爸爸老师,讲的是青少年法律知识的普及;做大学英语教师的一位妈妈老师上起了有关动物习性的双语课;还有一位当妇产科医生的妈妈老师,则为孩子们开了一堂“生命是怎样降生的”的生命教育课……孩子们非常喜欢这些课程,对于各种各样的职业有了最生动的认识和了解,最初的梦想也就此萌发将梦想的种子种在心田,需要教育者的倾听和呵护校长孔宇玮是个有心人,她在学校行政例会上一次次强调,学校在设计活动时,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守护那一份童真于是,就在今年的开学典礼上,一个温馨多彩的创意变成现实我希望我长大能做一名老师,因为我觉得我的老师很好!”“我长大要像刘洋姐姐那样,飞向太空去探索宇宙的奥秘!”“我要发明一台梦想机,实现朋友们的梦想!”“我想要有一朵七色花,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2012年9月3日上午,海桐小学的孩子们在开学典礼上把自己的梦想写在一只只彩纸做成的纸飞机上,七彩的纸飞机载着孩子们的梦想,在校长孔宇玮“希望你们做一个有勇气、有力量、怀揣梦想、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人”的祝福声中飞向空中,灿烂的笑容绽放在每一个孩子的脸上。

      回忆起今年海桐小学开学典礼上的温馨场景,这一活动的创意者之一、学校大队员徐志雯笑着说,看到孩子放飞梦想,她再次强烈地感受到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同时她也在思考,不仅是学生,包括老师以及所有成人,都应该有梦想,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做主宰自己人生的强者让爱在教育事业中闪光很多人坚信,教育,就是人影响人是的,学校希望培养出自主、快乐的学生,就必须有一支热爱教育、喜爱孩子、人格高尚的教师队伍,否则再美好的教育理想也只能是镜中月、水中花在海桐小学,活跃着一支党团员青年教师志愿者服务队,成立至今已有七年了海桐小学地处海桐路和东建路交叉地带,出了校门不远就是746公交车终点站,平日来往车辆较多为了确保孩子们进校离校的愉快和安全,消除家长的后顾之忧,青年教师志愿者筑起了“绿色通道”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从学校、职能部门、志愿者三个层面,分别制定出可操作性较强的参考标准,明确各方在日常护校行动中的地位、作用、职责和要求,不仅吸引学生家长纷纷自愿加入,还得到了公安部门的认可,被称为“海桐护校模式”加以推广;同时,由这支队伍发起的维持地铁站公共秩序的“阳光地下铁”活动,多次受到花木街道和浦东新区的表彰而校长孔宇玮本人还是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国栋慈善助学基金教师义工队成员,经常放弃休息时间关心结对的学生,鼓励他们参加各种活动……有了教师的身体力行,海桐的孩子们也都以服务他人为荣,不论是周边敬老院的老人、福利院的同龄小伙伴,还是社区图书馆的管理员……都能时常见到海桐学子忙碌的身影。

      孩子们都说,老师们很有爱心,有了老师们这么好的榜样,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更觉得干劲十足,都想做一个有爱心、有能力帮助别人的人可以想象,平日里点点滴滴的爱一旦汇聚起来释放开,就会散发出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