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中考历史试题类编:专题09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科技教育与思想文化解析版.doc
10页精品历史备考资料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1. (2017年广东卷) 他提出“中国须兴实业,其责任须士大夫先之人们称赞他“创办了大生,把大生留给了社会这个人是( )A、张謇 B、张之洞C、詹天佑 D、李鸿章【答案】A【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2. (2017年贵州六盘水卷) 阅读下面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统计表中国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年份拥有厂家拥有资本工人人数1913689家33亿元27万多19201795家50亿元55万多①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掠夺 ②提倡国货,抵制洋货 ③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④南京国民政府的推动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的有关知识依据已学史实可知,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在1911年辛亥革命的冲击下,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中国人民提倡国货,抵制洋货。
这些都是1913——1920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的原因南京国民政府是1927年成立,和题文时间不符合①②③符合题意,故A选项是正确的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3.(2017年山东聊城卷)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大战期间获得的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结构合理调整 B.管理水平显著提高C.资本投入迅猛增加 D.列强暂时放松侵华【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张謇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张謇是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在《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民族危机情况下,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放弃高官厚禄,回乡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被称作“状元实业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中国的民族企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故“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的主要原因是列强暂时放松侵华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4.(2017年山东潍坊卷) 下列诗句中,赞誉张謇的是( )A.七下西洋不辞劳,架起亚非友谊桥 B.应募西联大月氏,为击匈奴开丝路C.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D.创办实业为救国,天地大生见精神【答案】D【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化:1. (2017贵州安顺卷) 近代中国海禁大开,外来事物从四面八方滚滚而来,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牛活下列现象小可能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初北京居民日常生活中的是( )A.出行可以乘坐火车 B.可以用上詹天佑研制的纯碱C .可以看到无声电影 D.用电报和亲友联系【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20世纪20年代,著名化学家侯德榜经过刻苦钻研制出纯碱,还撰写《制碱》,将制碱的奥秘公布于世,打破碱业垄断19世纪初,西方发明了轮船、火车后来,这两种近代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北京居民日常生活有可能乘坐火车无声电影和照相技术传入中国,有可能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北京居民日常生活。
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有可能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初北京居民日常生活中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答案选择B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的变化2. (2017年贵州六盘水卷) 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生活下列不能反映民国时期社会习俗变化的是( )A.旗袍四服中山装,穿着舒适又大方 B.辫子搭肩三尺长,之乎者也说荒唐C.禁缠足,倡女权,男女平等新追求 D.称先生,道某君,人格平等意义深 【答案】B【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的变化3. (2017年江苏南京卷) 辛亥革命后,新式旗袍和中山装的出现,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变化,也体现了中国老百姓的审美观念的进步和一定的创新意识 )【答案】T【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许多受西方思想影响的生活习俗受西方思想的影响,新式旗袍和中山装出现,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变化,也体现了中国老百姓的审美观念的进步和一定的创新意识。
因此本题说法正确,故选T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的变化4.(2017年山东潍坊卷) 服饰,自古受到中国人的重视,与人的身份地位、思想观念密切相关民国初年颁布的《服制》规定,官员不分级别,统一着装体现了( )A.自由思想 B.平等思想 C.博爱思想 D.专制思想【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先后颁布了剪发辫、易服饰、改称谓、禁缠足、倡女权等法令,使人们的生活方式简易化,方便化,具有民国生活特色开始出现;人人平等、人格独立的民主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妇女也得到了解放,社会地位也开始提高题文的“官员不分级别,统一着装”是民国时期平等思想的体现ACD和题文材料无关,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的变化5.(2017年山西卷)1862年6月26 日,《上海新报》登载了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一现象说明了( )A.自然经济的迅速瓦解B.社会阶级分化的加剧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D.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答案】C【考点定位】人教版八年级上•经济和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的变化6. (2017河南卷) (7分)(2017•河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鸦片战争前,中国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轿子、马车和帆船等。
鸦片战争后,轮船、火车等新式交通工具逐渐传入材料二 1865年,英商在北京铺设了半公里的窄轨铁路,并试行小火车这一举动引起京城市民的惊诧和猜疑,视其为怪物窄轨铁路很快被清政府责令拆除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修筑了芦汉、沪宁、津浦铁路,形成近代中国第一个筑路高潮到1911年,全国铁路总长9292千米1)材料一中交通工具的动力在鸦片战争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2)据材料二,对于火车的引入,近代中国人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转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转变的原因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交通工具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答案】(1)鸦片战争前:人力或风力;鸦片战争后:蒸汽机.(2)不接纳反对(排斥)到接受并修建铁路.原因:①西方先进交通工具的传入;②近代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③近代化的推动;④西方思想的传入.(3)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方便人们的出行,推动近代社会进步.【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分析材料一的“鸦片战争前,中国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轿子、马车和帆船等鸦片战争后,轮船、火车等新式交通工具逐渐传入可以看出交通工具的动力在鸦片战争前是人力或风力;鸦片战争后是蒸汽机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近代交通工具的知识点。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可以总结出交通工具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交通工具促进了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方便人们的出行,推动近代社会进步和发展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的变化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1. (2017年贵州安顺卷) 近代中国海禁大开,外来事物从四面八方滚滚而来,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牛活下列现象小可能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初北京居民日常生活中的是( )A.出行可以乘坐火车 B.可以用上詹天佑研制的纯碱C .可以看到无声电影 D.用电报和亲友联系【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20世纪20年代,著名化学家侯德榜经过刻苦钻研制出纯碱,还撰写《制碱》,将制碱的奥秘公布于世,打破碱业垄断19世纪初,西方发明了轮船、火车后来,这两种近代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北京居民日常生活有可能乘坐火车无声电影和照相技术传入中国,有可能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北京居民日常生活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有可能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初北京居民日常生活中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答案选择B。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的变化2. (2017年山东东营卷) (12分)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学习西方,寻求变革,推动了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材料一反映的措施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相关? 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6分)材料二 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又能洞悉中国病源所在的为严复……他复就物竞、天择、弱肉强食、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原理,阐发救亡的论证——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2)根据材料二,严复维新救亡的理论来源于西方的什么思想?(2分)材料三(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孙中山提出了什么思想? 这一思想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有什么重要作用?(4分)【答案】(1)洋务运动;(2分)培养了近代外交、军事和科技人才;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传播了科学技术;传播了西方的思想观念4分,答出两项即可(2)进化论2分)(3)思想: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2分)作用: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2分)【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有关知识的认识。
依据学过的知识可知,以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曾国藩等为代表的洋务派领导的洋务运动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洋务运动前期主要创办军事工业;后期创办民用工业;洋务运动中还创办了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赴美学习洋务运动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赴美学习,培养了近代外交、军事和科技人才;也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传播了科学技术,传播了西方的思想观念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知识点结合课本所学分析,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3.(2017年黑龙江龙东卷) 科技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6分)(1)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什么?(1分)(2)北宋时,哪一项发明为航海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1分)(3)被称为“中国17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