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要名词解释整理.docx
3页明代文学主要名词解释整理1 吴中四杰:明初诗人高启,杨基,张羽,徐贲因四人都居吴中而得名,其中高启和杨基 的成就较大2 台阁体:明代前期出现的文学流派,以当时的台阁重臣“三杨”:杨士奇,杨溥,杨荣为 代表,诗歌创作内容主要以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为主诗风雍容华贵,典雅工丽但是内容 较贫乏,显得矫作3 章回小说:明代产生的中国古典小说的主要形式,在宋元话本的基础上产生,也是我国古 典长篇小说的民族形式特点是:分章叙事,分回标目,故事连接,段落整齐4 历史演义小说:古代小说的类型之一,“历史演义”就是运用通俗的语言,将战争兴废, 朝代兴衰等话题为历史基干题材,组织形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达一定的政治理想,道德 观念和美学观念历史演义小说从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而来, 在创作过程中会融入作者的主 观思想感情和生活体验特点:在以史实为依据的基础上进行艺术的加工和创造,既有纪实 的成功,也有艺术的想象和虚构例如《三国志章回演义》5 拟话本:指文人模仿话本形式创作编写的小说明代文人对话本进行加工编辑,进而进行 模仿话本的写作,出现了大量供案头阅读的文人创作的话本,称拟话本6 三言二拍:三言:明代作家冯梦龙编写的《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这三部 小说集。
二拍”:明代拟话本小说集,作者是凌濛初,是《初刻拍案惊奇》与《二刻拍案惊 奇》的合称7 前七子:明代以李梦阳为核心的文学创作群体,成员总共有:李梦阳,何景明,王九思, 康海,边贡,徐祯卿,王廷相8 後七子:明代中期继前七子之后出现的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文学复古群体,其余成员 还有:谢榛,吴国伦,宗臣,徐中行,梁有誉9 茶陵诗派:明代前期以李东阳为主的诗派,其余代表人物:谢铎,张泰等人主张:提倡 “诗学汉唐”,反对台阁体委琐卑冗的文风在如何学古方面,强调对法度声调的掌握;强 调从文学本身去探讨文学的审美特征这对台阁体产生巨大冲击,对当时文坛起了重大作用, 体现了从台阁体到前后七子主张的过度10 公安派:明代重要的文学流派,以公安三袁:袁宏道,袁中道,袁宗道三兄弟都是湖北 公安人而得名公安派的文学创作核心是“性灵说”,认为文学创作的最高境界应该是“独 抒性灵,不拘俗套”在诗歌创作上他们主张诗歌应该突破“理”的束缚来自由地抒发个人 真实性情、表达个人真实的生活欲望;并且具有诗人的独创艺术特征缺点是有的作品过于 率直浅俗11 唐宋派:明代嘉靖年间出现的重要的散文创作流派,代表人物:归有光,唐顺之,茅坤, 王慎中等。
因为主张作文学习唐宋古文的法度,因而被成为唐宋派唐宋派作家在创作上主 张“文以明道”,成就较高的是归有光,重视法度、提倡明道的同时还重视文学的抒情作 用12 竟陵派:晚明时期以钟惺、谭元春为代表的文学流派,因二人都是湖北竟陵人而得名 文学观念上,竟陵派受公安派影响,提“倡重真诗、重性灵”;在复古问题上,提倡要学习 古人的精神,积累文学底蕴在创作上,竟陵派追求“幽深奇僻,孤往独来”的审美情趣, 与公安派率直轻浅的风格相对立13 童心说:明代后期李贽提出的文学主张童心就是真心,指真实的思想感情李贽把文 学看做反传统、肯定个性精神的社会思想工具;把代表人的赤子之心的“童心”看作是文学 评价的最高准则这种观点是进步的,打破了前后七子复古主义的禁锢,促进晚明的文学革新清代文学名词解释部分:1 岭南三大家:清初广东诗人屈大均,陈恭尹,梁佩兰三人合成三人诗作集合成《岭南 三家集》,故有“岭南三家”之称他们的作品主要是用于反映岭南的山川风貌,人情世态, 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2 清初三大家:指清代初年写文学散文的三大古文家:侯方域,魏禧,汪琬 3 江左三大 家:指明末清初的诗人:钱谦益,吴伟业,龚鼎三人因他们都是江东人而得名。
三人中钱 谦益、吴伟业的文学成就较高4 虞山诗派:在钱谦益的影响下在其家乡常熟产生的诗歌流派主要人物有:冯班,冯舒, 钱曾,钱灿陆等其中冯班是代表人物,其诗歌理论有独到之处,在创作上主张效法晚唐李 商隐5 梅村体:梅村是清初三大家诗人之一吴伟业的号梅村体是吴伟业在继承元、白歌行体诗 歌的基础上,集合初唐四杰与温庭筠、李商隐的情味,结合明代戏曲传奇的戏剧性曲折性, 自称的一种叙事性诗体梅村体诗歌主要突出叙事、写人,情节带有传奇性并且梅村体把 古代的叙事诗推向新的高峰,对后世的叙事文学有重要影响代表作品:《圆圆曲》6 南施北宋:指清初诗人施闰章、宋琬的合称7 南洪北孔:指清代杰出的戏剧家洪昇和孔尚任,因洪昇是南方人,孔尚任是北方人而得名 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是清代传奇中的两大著名作品两部作品巧妙地把 历史真实和艺术创作有机结合,并且语言典雅,结构巧妙8 一人永占(又称“笠庵四种曲”):指清初李玉的四部剧作:《一捧雪》,《人兽关》,《永团 圆》,《占花魁》 9:“神韵说”:是清代诗人王士禛的诗歌理论提倡有神韵的诗歌是为 诗的最高境界神韵说”实质上就是力图摆脱政治等社会功能对诗歌艺术的干扰,注重诗 歌本身清新高远的境界和含蓄蕴藉的语言,从而加强诗歌的消遣娱乐功能。
10 格调说:是明清时期的一种诗论,由清代的沈德潜正式提出明代的前后七子都提倡格 调,推崇盛唐沈德潜提出的格调说,实质上就是运用唐诗的格调去表现封建统治阶级的理 论思想,实际上是让诗歌为封建政治和伦理服务同时,沈德潜在诗歌表现上主张恢复儒家 的“温柔敦厚,中正平和”的传统11 性灵说:明清重要的诗歌理论,由明代袁宏道提出以袁宏道为代表的公安派继承了李 贽的“童心说”,提出“独抒性灵”的性灵说,用来抨击复古主张性灵说提倡试问创作必 须抒写作家的性灵,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12 肌理说:由清代作家翁方纲提出他认为“为诗必以肌理为准”肌理说”包含以儒家 经典为基础的“义理”和以文章结构为基础的“文理”翁方纲的肌理说实质上是要求:以 学问为根底来论证考证充实诗歌的内容,达到文理和义理的统一,从而弥补神韵说,格调说 的不足13 阳羡词派:清代词流派之一,由陈维崧开创,因陈维崧是江苏阳羡人而得名特点:创 作上效法苏轼辛弃疾,接近辛弃疾豪迈苍凉的词风内容上多反映民生疾苦,词风豪迈14 浙西词派:清代词派之一,由浙西词人朱彝尊开创特点:创作上效法姜夔、张炎等婉 约派词人,以张炎所说的“清空”为词的最高创作境界。
注重词的格律音韵和技巧,词风醇 雅清丽15 常州词派:清代词派之一,由常州词人张惠言开创,周济进一步发展常州词派内容上 主张恢复“风骚”的传统,强调比兴寄托词风实质,气势雄健,但范围比较狭窄,意旨比 较晦涩16 桐城派:清代中期的重要散文流派,因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桐城人而得名 基本特征:以程朱理学为思想基础,以服务当代政治为目的,以秦汉和唐宋八大家古文为楷 模,在文章体制和做法上有细致规则的系统化和散文理论三人主要成就: 方苞:提出“义法说”将散文理论核心概括为“义法“二字,义就是指言有物,法就是指 言有序义”具体指文章内容;“法”具体指文章的布局、法章和文辞义法之间的关系是: 义决定法,法体现义刘大櫆:在方苞,姚鼐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义法说进行理论扩展姚鼐:在桐城派中地位最髙提出:a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合一;b用“八要”将文章的 义理、考据、辞章落实到处;c将文风划分为阳刚和阴柔两种《水浒传》与《三国演义》的忠义:首先,忠义的内涵不同,三国的忠义在于君臣,在于正统思想,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忠君爱国 的髙尚思想水浒,突出人性化,忠义更加在于兄弟情义,是一由于种反抗压迫反抗社会不 公的这种共同的理想而走在一起的普通人,更加的个性化和人性化。
口 第二,人物差距,三国描写的英雄,水浒描写的是好汉这个不一样,三国的忠义更加理想化,为了自己的政 治抱负,为了救民于水火之中的忠义水浒描写的却是兄弟之间真心情义,人物更加多样化 忠义在三国和水浒中是有着质的区别,但也不是说没有共同的地方的,我们也看到了刘关张 的兄弟义气还是和水浒之中的一样的,只是对于在封建社会来说,忠君忠国才是第一位的, 比如我们所熟悉的岳飞将军背上的字一样其次才是兄弟之间的忠义,比如说三国中诸葛亮 和诸葛谨两兄弟,他们首先是忠于自己的主公,其次才是忠于亲兄弟1 鲁迅认为的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是中国清末 4 部谴责小说的合称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2 三大传奇:. 李开先《宝剑记》、 梁辰鱼的《浣沙记》、王世贞或其门人所作的《鸣凤 记》3 吴中四才子:祝允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4 明代四大奇书:《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5 清末四大家:朱祖谋、况周颐、王鹏运、郑文焯6 《今古奇观》:至明末,有署“姑苏抱瓮老人”者,见“三言”与“二拍”共 200 种, “卷秩浩繁,观览难周”(笑花主人《今古奇观序》),故从中选取40 种成《今古奇观》。
后 三百年中,它就成为一部流传最广的白话短篇小说的选本7 三言二拍:明代五本著名传奇短篇小说集及拟话本集的合称三言”即《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作者为明代冯梦龙二拍”则是中国拟话本小说集《初 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作者凌蒙初8 “书非借不能读也”出自清•袁枚《小仓山房文集》卷二十二《黄生借书说》9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出自明•刘基《卖柑者言》“观其坐髙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