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新保利大厦工程方案介绍-单索幕墙资料.pdf
3页一、 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北京新保利大厦工程 2.工程地理位置: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条桥西南角 3.主体结构类型:组合结构 4.建筑面积:108488 ㎡,地下 4 层,地上 23 层,檐高 105.2 m 新保利大厦坐落于北京市朝阳区 CBD 中心,紧邻东直门、东二环,交通 便利,地理位置显要在规划设计上以建设北京新世纪标志性建筑为目标, 集高档写字楼、 博物馆及商业娱乐设施于一体 大厦主体结构呈空间三棱柱, 创意新颖,气势宏伟 本次幕墙设计范畴为东北立面全拉索玻璃幕墙和南立全拉索玻璃幕墙 东北外立面的玻璃幕墙由三个交叉平面组成 其中二个是竖直平面并互成角 度,另一个面竖向倾斜采用两条预应力主索斜拉吊楼,造成空间平面吊 楼以上索网中间与主索拉结,水平转折形成三个空间平面,两端与主体结构 相连竖向吊索上拉桁架,下接地面,形成多面空间单层索网结构整个玻 璃幕墙将由双向点式预应力柔索钢网支撑, 其高约 88m,最宽处 57 m,宽敞 通透其跨度在点式拉索支撑玻璃幕墙中堪称世界之最主钢柔的预应力将 部分由吊楼自重提供,不足部分将额外施加这种大胆新奇的设计理念堪称 柔索幕墙典范 南面玻璃幕墙由一个竖向平面组成,高 49 m,宽约 26 m,也是一双向 点式全拉索结构。
二、玻璃设计 玻璃:6 ㎜全钢化透明玻璃+Low-E coating/1.52PVB+6 ㎜全钢化透明玻璃 东北面主要分格为 1237×1333 ㎜ ,南面主要分格为 1500×1330 ㎜ , 计算分析首次采用将两层玻璃和中间层 1.52PVB 共同作用, 同时输入计算机 分析的计算方法,使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除对原夹片式玻璃方案玻璃 进行分析外, 同时对采用爪点式玻璃方案中开孔玻璃也进行了玻璃的孔边应 力分析,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幕墙支撑结构设计 东北立面和南立面均采用单层索网作 为玻璃幕墙的支撑结构 主材: 主钢索为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热镀锌 钢绞线,121×Ф15.2mm、151×Ф15.2mm 不锈钢索为: Ф34、 1×91、 Ф26.2、 1×61, 不锈钢绞线 东北立面由两根大拉索和周边主体结 构组成主受力框架, 单层不锈钢索网作为幕墙结构分别支撑在周边结构和大 拉索上,大小索共同作为形成预应力索网,抵抗风压,小索的预应力通过施 工时对不锈钢索张拉产生,而大拉索的预应力则由吊楼的自重、通过对大拉 索端头的张拉和对小索张拉而使大索增加的预应力三部分组成 索网安装完成后,大索产生一定的弧度,大小索实际上形成一个空间的 正负“弓”受力体系,加之预应力的作用,提供建筑幕墙必要的刚度,抵抗 各种荷载的作用。
南立面则由不锈钢拉索和周边主体结构直接形成索网, 再通过施加足够 的预应力形成幕墙抵抗荷载的刚度 四、拉索端部节点设计 大拉索铸钢材料采用合金铸钢 ZG35CrMo(国标 JB/ZQ4297)屈服强度≥ 510Mpa 上端头节点分别采用两个方案; 一方案为原结构方案结合大索的张拉具体尺寸、设计而定 二方案为考虑张拉最大灵活性的条件下,对原结构适当的进行调整,原结构 是否可行待原设计认可 1 小拉索的端头采用了我司独有应力补偿装置和过载保护装置, 有效的减 小了正常使用过程中的应力损失, 同时当发生超过设计允许的荷载作用时对 主体结构起到必要的保护作用另外,大小拉索节点上考虑适当安装一定数 量的应力传感器,以保证索在张拉和正常使用时能对应力进行精确的控制 五、钢爪节点设计 针对本工程单索结构变形较大的特点, 我们设计了四种不同的玻璃固定 方案供业主选择 (见下页图) 六、玻璃周边节点设计 根据单索幕墙荷载作用变形大,特别是在结构边部相对转角较大的特 点,在与土建结构相交的周边特别设计了既能转动,又能伸缩的节点 而在三角面转折处考虑用可转动的铝合金边槽与主拉索相连, 使转折线 既能与主拉索相对位置一致,又能使转折处玻璃有一定的自由转动的空间。
七、单层索网的安装过程 东北立面和南立面单层索网的安装过程见施工组织设计 (过程中所需 施加的预应力详见计算书) 八、预应力张拉的安装过程 不锈钢小索的张拉安装过程;将拉索的末端和特殊的夹具连接, 钢导管 在两端锚具处安装好用在结构面固定好的卷扬机将组装件拉伸,并在结构 锚具位置安装一转向滑轮,导引钢绞线传入锚具内,再用 ISOtension 张拉 设备对导引钢绞线根据张拉力或延伸量进行张拉 大钢索的张拉安装过程 将钢绞线架安装至吊楼面, 再将钢绞线穿过上部主楼吊点处为处理钢 绞线末端而准备的切断工作桌,并用转向轮将其导向至 HDPE 管端的导向管 附近,为了保证在斜拉索张拉操作完成后同一索的钢绞线间的索力平均,使 用“ISOTENSION”系统对安装的钢绞线进行张拉 第一根钢绞线安装到其中的一个锚具中,然后将钢绞线切断,考虑了可 预见的结构变形后,张拉到计算索力第一根钢绞线并没有锚固在锚头内, 只是锚固在一个特殊的装有传感器并能给出持久索力读数的单根钢绞线锚 固装置中 第二根钢绞线用相同的方式安装,切断后直接在锚头上进行张拉至于 第二根钢绞线,用一台装有传感器的单根张拉千斤顶完成张拉,此千斤顶的 2 传感器与先前用于显示第一根钢绞线索力的传感器是相同的。
第二根钢绞线进行张拉时,第一根钢绞线的索力会减少,当两个传感器 的索力读数相吻合时停止张拉操作将第二根钢绞线锚固在永久锚头中这 两根钢绞线就完成了等索力张拉 安装第三根钢绞线并张拉索力直至其索力与第一根钢绞线索力相同 (相 应的第二根钢绞线索力将会减小) 此三根钢绞线完成了等索力张拉 重复上述操作,A、B 索轮流张拉,直至安装、张拉完全部钢绞线记 录最后的读数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