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docx
5页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主要环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指 标,进而最近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传导途径与作用机理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货币政策传导途径一般有三个基本环 节,其顺序是:(1) 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中央银行 的货币政策工具操作,首先影响的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准备金、 融资成本、信用能力和行为,以及金融市场上货币供给与需求的状况2) 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到企业、居民等非金融 部门的各类经济行为为主体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根据中央银行的政 策操作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对企业和居民的消费、储蓄、投资等 经济活动产生影响3) 从非金融部门经济行为主体到社会各经济变量,包括总支 出量、总产出量、物价、就业等中央银行就是通过这三个环节或途 径使用货币政策工具来实现其货币政策目标的在整个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中,金融市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中央银行主要通过市场实施货币政策工具,商业银行等金融机 构通过市场感应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调控旨意其次,企业、居民等 金融部门经济行为主体通过市场利率的变化,接受金融机构对资本供 应的调节进而影响投资与消费行为。
此外,社会各经济变量的变化也 通过市场反馈信息,影响中央银行、各金融机构行为,进而引起货币 供给的变化我国目前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同样包含三个环节,即中央银 行至金融机构,金融机构至企业、居民,企业、居民至国民经济各变 量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三个环节相比较,又有很大的差别,主要是 因为在整个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中,金融市场作用微弱没有发达的金融市场,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就相对显得直接和 简单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措施在很大程度上直接作用于各金融机构; 各金融机构则在既定的政策和经营规则约束下,向社会提供和调节货 币;客户按照一定的利率标准,衡量资金使用成本,在货币供应许可 的情况下,获得资金进行生产与经营,进而影响国民经济各变量这 种传导过程,有其一定优点,即政策意图传导迅速、直接,中央银行 对金融机构经营活动能够有效约束,社会货币供给能严格控制但是, 它往往使政策要求、金融机构经营效果与社会需求的实际状况相脱 节,最终并不利于实现政策目标二、西方学者关于传导机制的理论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分析,在西方,主要分成凯恩斯学派的 传导机制理论和货币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按照凯恩斯学派的初始分析,货币政策的作用机理是:中央银 行政策操作改变货币供给量,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影响利率,利率的变 动则通过资本边际效率的影响使投资以乘数方式增减,而投资的增减 会进而影响总支出和总收入,即政策工具 f货币供给量―利率一 投资 一►总支出一►总收入,其中主要的传导因素是利率。
这种 分析的着眼点主要放在了市场上,而没有分析商品市场,因此,他们 称之为局部均衡分析如果把商品市场考虑在内,则情况又有些复杂, 若再加入其他各种制约因素,其繁杂性就更高把商品市场和货币市 场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他们称之为一般均衡分析对于传导机制的 分析,凯恩斯学派还不断增添一些内容,主要集中在货币供给到利率 之间和利率到投资之间的更具体的传导机制以及一些约束条件现实 经济生活是复杂的,新的问题不断出现,有必要使分析具体化但不 论有何进展,凯恩斯学派传导机制理论中重视利率的特点没有改变与凯恩斯学派不同,货币学派认为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利 率不起重要作用,货币供给不必通过利率就可以直接发生作用他们 认为,增加货币供给量在开始时可能使利率降低,但不久便会因货币 收入增加和物价上涨而使利率上升,实质利率水平可能不变因此货 币政策传导机制是通过货币供应量的变动直接影响总支出和总收入, 即政策工具一货币供给量—总支出f总收入三、货币政策传导的时滞效应任何政策从制定到取得主要的或全部的效果,不必经过一段时 间,这段时间即称为时滞货币政策时滞是指货币政策制定到最终影 响各经济变量,实现政策目标所经过的时间,也就是货币政策传导过 程所需要的时间。
货币政策时滞可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内部时滞是指中央 银行从认识到制定实施货币政策的必要性,到研究政策措施和采取实 际行动所经过的时间,也就是中央银行内部认识、讨论、决策的时间 在理论上,内部时滞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从客观需要中央银行采 取行动到中央银行认识到这种必要性所经过的时间,称为认识时滞2)从中央银行认识到这种必要性到实际采取行动所经过的时间, 称为行动时滞内部时滞的长短取决于货币当局对经济形势发展变化 的预见能力、反应灵敏度、制定政策的效率和行动的决心与速度等 外部时滞是指从中央银行采取行动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所经过的 时间,也就是货币对经济起作用的时间外部时滞的长短主要由客观 的经济和金融条件所决定可见,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的划分是以中 央银行为界线的内部时滞可以通过中央银行的效率提高而缩短,对 于外部时滞,中央银行则很难控制,所以研究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更 加重要一般货币政策时滞更多地是指外部时滞西方学者的研究表明,在市场经济国家,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 一般在半年到一年半左右在我国由于金融体制和传导机制有不同的 特点,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较短,大约在2~3个月后作用较为显著。
货币政策时滞是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重要因素如果货币政策 可能产生的大部分影响较快地有所表现,那么货币当局就可以根据期 初的预测值来考察政策生效的状况,并对政策的取向和力度作必要的 调整,从而使政策能够更好地实现预期的目标假定政策的大部分效 应要在较长的时间,比如两年后产生,而在这两年内经济形势会发生 很多变化,那就很难证明货币政策的预期效应是否实现了在考察货 币政策效应时,还必须考虑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此外,非金融部门 微观主体的预期对货币政策效应有一定的影响,中央银行在政策制定 和操作过程中应予以统一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