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鹤琴活教育理论ppt课件.ppt
15页“活教育活教育活教育活教育” ”理论理论理论理论1;.“ “活教育活教育” ”理论理论•1940年2月,在江西办幼师时开始提出的•什么是“活教育”理论呢?2“ “活教育活教育” ”理论理论内容包括•三大纲领 目的论 课程论 方法论•教学原则•训育原则3(一)(一)“ “活教育活教育” ”的目的论的目的论• 陈鹤琴说:“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他认为做一个人、做一个中国人、做一个现代中国人是要有条件的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方便受教育者具备这些条件•第一、要具备健全的身体•第二、要有建设的能力•第三、要有创造的能力•第四、要有合作的态度•第五、要有服务的精神4“ “活教育活教育” ”的目的论的目的论•抗战期间,陈鹤琴提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教育目的,体现了他热爱祖国的精神抗战胜利之后,他提出“做人,做中国人,做世界人”,体现了他具有“世界的眼光”他提出“做世界人”,要“爱国家、爱人类、爱真理”,教育学生爱劳苦大众的大多数人,恨人类的共同的敌人,不要把自己的享乐建筑在大多数劳苦大众的血泪之上他的“活教育”目的体现了爱国主义的精神,也反映了他具有“世界眼光”的胸襟,在当时是属于进步教育思潮之列的。
5(二)(二)“ “活教育活教育” ”的课程论的课程论•他说,“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活教育的课程是把大自然十大社会做出发点,让学生直接对它们去学习”•他的“活教育”课程大致有五类,亦即所谓 “五指活动”,•(一)儿童健康活动(包括体育、卫生等学科);•(二)儿童社会活动(包括史地、公民、常识等学科);•(三)儿童自然活动(包括动、植、矿、理化、算术等科);•(四)儿童艺术活动(包括音乐、图画、工艺等学科;•(五)儿童文学活动 (包括读、作、写、说等学科)6(三)(三)(三)(三)“ “活教育活教育活教育活教育” ”的方法论的方法论的方法论的方法论 •陈鹤琴说:“活教育的教学方法也有一个基本的原则什么原则呢?就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活教育”的教学过程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是实验观察,第二是阅读参考,第三是发表创作,第四是批评研讨 •教师的责任是:引发、供给、指导、欣赏7“ “活教育活教育活教育活教育” ”的方法论的方法论的方法论的方法论•陈鹤琴还详细阐释了“活教育”的原则,他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你要儿童怎样做,就应当教儿童怎样学”,“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积极的暗示胜于消极的命令”等等。
这是我国现代儿童教育中有价值的思想8" "活教育活教育" "的三大纲领的三大纲领•以上"活教育"的三大纲领是针对旧中国旧教育传统的弊病提出的他认为旧中国的教育制度是抄袭外国的,空谈理论,教学脱节,读死书,读书死,书本至上,不求进步,学生缺乏创造性,没有"动手"的能力因此他提出了"活教育"的思想体系,在当时是有积极意义和进步意义的9(四)教学原则(四)教学原则•根据“心理学具体化,教学法大众化”的指导思想,他提出了活教育的17条教学原则,即:(1)凡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2)凡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3)你要儿童怎样做,应当教儿童怎样学4)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5)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6)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7)比较教学法8)用比赛的方法来增进学习的效率9)积极的暗示,胜于消极的命令10)替代教学法11)注意环境,利用环境12)分组学习,共同研究13) 教学游戏化14) 教学故事化15)教师教教师16)儿童教儿童17)精密观察 以上17条教学原则可以综合概括为活动性(做)原则、儿童主体性原则、教学法多样化原则、利用活教材原则、积极鼓励原则和教学相长的民主性原则等,其基本精神为当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科学研究所证实。
10(五)训育原则(五)训育原则• 他提出的训育原则有:(1)从小到大2)从人治到法治3)从法治到心理4)从对立到一体5)从不觉到自觉6)从被动到自动7)从自我到互助8)从知到行9)从形式到精神10)从分家到合一11)从隔阂到联络12)从消极到积极13)从“空口说到”到“以身作则”•以上13 条训育原则,揭示了道德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表现的内外统一和相互促进,充满了辩证法思想, 符合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11局限性局限性•在强调“做”的方面时,往往忽视了系统知识的教学;忽视书本知识的学习,否认间接经验的作用等12“ “活教育活教育” ”理论评价理论评价•活教育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浪潮下对封建旧教育的有力批判,也是抗日战争社会背景下时代精神的体现; 活教育是对欧美新教育思想的吸收和再创造,更是陈鹤琴长期教育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探索的结果尽管活教育理论有其历史和领域的局限,但却非常适宜于当时的学前教育领域13我们的课讲完了!~谢谢合作!~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