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山海关老龙头导游词.docx
32页2024年山海关老龙头导游词山海关老龙头导游词(6篇)山海关老龙头导游词 篇1 我们现在就进入了当时驻守老龙头的龙武营士兵生活的场所包括碾房、粥房、水井、牢房、粮仓、云牌、关帝庙) 我们现在看到离我们较近的这个模型叫做云梯大家都知道长城是不容易借用外力来攻打的--除了云梯讲解怎样用云梯攻打长城)离我们较远的是巢车(讲解巢车的用途)我们一会可以去兵器室去参观一下当时攻打长城的武器及武器的模型缩微版现在呢,我们可以看一下当时龙武营的士兵住宿的地方,大家看到了士兵睡的是大通铺,那么比他们官职大一点的百总的住宿条件是什么样子的吗?好那我们这边走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管一百个士兵的百总住宿的地方现在我们看见的这艘水泥战船是明朝时期海战战船的缩微模型现在我们可以去参观一下兵器室看看古代士兵是如何攻城和守城的!(讲解兵器室兵器的作用) 辕门的辕是什么?辕就是车辕子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君巡幸,狩猎,在外面搭营帐住宿,出入口仰起两车,使车辕子相对,像门的样子,叫辕门所以以后,历代军营的门都叫辕门《三国演义》里的吕布辕门射戟,杨家将戏剧故事辕门斩子,都是指中军帐外的营门的起初确实是用战车车辕作门,后来就变了。
这里的辕门的样式是明代的兵营或者地方高级官署前面用栅栏围护,栅栏口的门也叫做辕门好了走出辕门也就走出了龙武营了 明代隆庆二年至万历11年,民族英雄戚继光担任蓟镇总兵16年,防守山海关南海到北京昌平境内1200里长城他常巡视老龙头,在这里宿营驻扎,点将操练兵马请看,这员武将塑像就是戚继光他身后墙上的地图是明蓟镇长城关隘图这座点将台周围的空地就是当年的效校军场戚继光将军真正的兵部衙门设在三屯营可是他经常挥戈跃马奔驰在长城沿线他写诗说:南北驱弛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他这种为国操劳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 老龙头是明万里长城的起点,位于山海关城南5公里的濒海高地明清两地这里是屯兵要塞,也是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挂表还赋诗的场所我们走的这条宽广的坡道,原叫做马道守城的兵马就是从这里上下的清朝的5位皇帝共11次来老龙头巡幸,当时这条坡道叫做御道,道中间铺上红毡,皇帝从红毡上大摇大摆的接受两边的群臣的顶礼膜拜如今老龙头景区已经向全世界开放每年有近两百万中外游客来此参观游览观光 请看,这座建筑就是澄海楼,澄海楼筑在老龙头的长城之上,像苍龙头上的一颗明珠澄海楼的前身叫做观海亭,是明朝初年建筑的。
后来,万历39年1611年山海关兵部主事王致中扩建成澄海楼,也曾经叫过知圣楼/澄海是大海澄清,海不扬波的意思 请看,楼顶上挂着的那块匾“雄襟万里”,是明朝内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蓟辽督师孙承宗所题孙承宗先后两次受命督师蓟辽驻守山海关,建立了丰功伟绩雄襟万里表现了他的伟大襟怀和理想抱负他这个内阁大学士胸怀和带还一样宽广,装着万里江山 请看楼中间的这块澄海楼的匾是乾隆45年清高宗御笔亲题,派官员从北京专程送来的 匾元气混芒,传说,天地未分时的混沌之气叫做元气元气混茫,意思是茫茫大海就象天地未分时那样迷迷蒙蒙 楹联:日曜月华从太始,意思是:太阳月亮的光辉来自原始的自然界天容海色本澄清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句,乾隆皇帝顺手拈来,可见他读的书还不少呢 现在,我们进澄海楼澄海楼不是很高大,可是清朝开国以后,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五个皇帝都登过这座城楼他们常在秋冬之季,到关外祭祖,有时是出关,有时是入关,经过山海关共11次,一次不漏为什么一定到这里来?一来是观看大海,二来是求个吉利龙是传统的皇帝象征这里是老龙头,无论哪条龙都想到这里来抬抬龙头 请看这幅老龙头的建筑复原图 老龙头是涉海岬角,海拔20多米,形势险要。
明洪武14年,大将军徐达选择这里做明长城的起点,是有战略眼光的看,老龙头西面,紧挨石河口有个潮河港,大船往来,保障军需民食从犄角筑长城,居高临下沿着起伏的丘陵,长城蜿蜒北上角山,形势多么险要老龙头景观区包括七个部分:入海石城,靖卤台、南海口关、澄海楼滨海长城、宁海城和海神庙 欲观龙头景,更上一层楼 墙壁上挂着的条幅字画,是近几年中央首长及世界知名认识来澄海楼游览时,题写的诗词墨迹 1900年以前,墙上挂的尽是皇帝的题诗康熙、乾隆多次来这里,就和大臣观海、饮酒赋诗这里的条案上,经常摆着文房四宝,吟了诗,就写下来据说,即使是刮风的天气,波涛汹涌,四面扬沙,楼窗敞开着,风也吹不到楼里乾隆皇帝挥笔题诗连镇纸都不用这里的“海亭风静”的特点,可以和山东蓬莱的“避风亭”相媲美 清朝乾隆皇帝以《澄海楼》为题的诗有51首,形式多样其中有七篇禁体诗联句,是乾隆皇帝与侍从及诸大臣约定写禁体诗联句,以咏海为主要内容,禁用以水字及带水字旁的字,违者罚酒三杯乾隆皇帝四次登澄海楼与大臣饮酒联句 楼前楼侧 大家站的这个地方,清代有一座“御诗亭”,亭内镶卧碑,雕刻了清代诸皇帝的诗选但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都给毁坏了,连澄海楼也毁于一旦。
天开海岳碑 明清时,澄海楼附近城台上是有不少碑的,经过八国联军的洗劫,只剩下这块碑了天开海岳四个字把老龙头美景作了高度概括开”字用的最好,可以做“开创”讲这四个字的意思是老成头海山美景天造地设,是大自然的赐予开”也可作“开拓”讲,这四个字的意思是:老龙头美景在天地间展开怎么讲怎么有理,怎么讲怎么有味 这块古碑很古老,专家鉴定是唐碑,当地群众口口相传叫“薛礼碑”,虽然跟“薛礼(仁贵)”不一定有关系,但也反映了大致的年代即使是唐朝末年建的吧,到现在至少也有一千年了这块碑是赞美景色的,足可以证明老龙头成为游览名胜已有一千多年 关于这块碑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哩!相传英国侵略军占了老龙头后,看见石碑傲然矗立,很不舒服,于是用几匹马把它拉倒了可是从这以后每天晚上,夜空里伸出一只大手把英国哨兵一把抓走如此几夜,英国官兵害怕了,不得不恭恭敬敬地把这块碑重新树立起来传说总是传说,事实是1927年张学良将军来到这里,发现倒地的石碑,马上派人把它树立起来天开海岳”碑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靖卤台 这是明万里长城的唯一的海上的敌台 嘉庆44年(1565),山海关兵部分司主事孙庆元始建这个台。
万历初年,蓟镇总兵戚继光整修长城,筑敌台1017座,这是第一座,命名为“靖卤台”卤”指海水,又取谐音为敌虏的虏所以,这个台有两层意思:一是使海水平静,一是平定敌虏一名双关,各有意义 敌台的主要功用是防御工事,可以驻兵、屯武器,观察敌情,还有箭窗,可以向外射击如果您想了解敌台的构造或眺望远方不过楼梯狭窄请注意安全 明万历七年蓟镇总兵戚继光将军派参将吴惟忠修筑了七丈入海石城,这是伟大的创造戚继光早年在山东蓬莱修水城,北门修在海边,大船从城门进入这里则是把长城插进海里,使龙头入海辟风斩浪这两处奇观都是戚继光将军的杰作 请看这里陈列的巨型条石,是当年筑入海石城用的石料最长2.6米,重达3吨,也就是6000斤条石边缘用铁水浇铸连在一起,这样叠上了九层,工程多么艰巨!摆在这里的花岗岩条石在海水里泡了400多年,形体不变,多么坚固人们常用花岗岩脑袋形容顽固不化,是有道理的 这门大炮,是八国联军侵华以后英国营盘炮台的大炮英国营盘炮台的大炮英国在老龙头宁海城驻兵40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才匆忙撤走 南海口关建于明太祖洪武年间,是真正明长城的第一关,按顺序说第二关是南水关,第三关才是天下第一关。
南海口关内外不通大道,为利于防守,关口较小明朝末年,出于防守的战略需要,用土将城门堵塞以后经历300年海风扬沙沿城堆积的沙土有几米高,人们就找不到南海口关了有的历史学家曾按图索骥误认为老龙头东北面的铁们关是南海口关,直到1987年重修澄海楼,清除滨海长城的积沙时,才使南海口关再见天日 1988年重修宁海城时从土中挖出来的,全为夯筑,外不包砖有人说,这是宁海城西门的内瓮城;有人说,这是明朝初年南海口关的一段土墙 请看这个城门不是明长城的一个关口,也不是中国人修的它是近代意大利 兵开凿的1901年《辛丑条约》以后,山海关城南有六国营盘:萧庄南面有“四炮台”是日本 营盘;小弯村有法国 营盘;小弯村南,今铁路疗养院一带有比利时 和意大利营盘‘另外还有德国 营盘和印度营盘,当地群众叫它“英国下邦”(附属国)宁海城里是英国营盘意大利兵到海上游泳,要经过英国营盘,英国士兵不让过意大利兵就拆墙,把这里的长城挖成了一个大窟窿,这样到海滩就很近了意大利兵在城墙窟窿安上包上有洋铁皮的门,所以群众叫它铁门关 山海关老龙头导游词 篇2 山海关老龙头位于山海关城南5公里的临海高地上,自身形成半岛伸入渤海之中。
这座呷角高地,海拔25米,依山襟海,长城耸峙海岸 优越的地理形势,加上精心建造的军事防御工程,构成了老龙头这座名副其实的海陆军事要塞 老龙头是明代长城的东部起点,地势高峻,有明代蓟镇总兵戚继光所建入海石城,入海石城犹如龙首探入大海,弄涛舞浪,因名老龙头老龙头由入海石城、靖卤台、南海口关和澄海楼组成澄海楼高踞老龙头之上,为明代所建,清康熙、乾隆年间重修楼上有明朝大学士孙承宗所书雄襟万里和清乾隆皇帝所书澄海楼匾额楼壁镶嵌有数块历史名人手书的卧碑 自澄海楼南下三层城台有一独耸的石碑,镌刻着天开海岳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登上老龙头,面对波涛汹涌、云水苍茫的大海,可以尽览长城万里跨龙头,纵目凭高更上楼,大风吹日云奔合,巨浪排空雪怒浮的壮美景象,产生无穷的遐想 山海关老龙头导游词 篇3 老龙头是明长城在我国境内的东部起点,是世界上惟一的水上长城它位于山海关南5公里的渤海高地上明清时期,这里既是屯兵要塞,又是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观海赋诗的场所 大家请看,眼前高大的长城就是宁海城宁海城在老龙头北,全长900米,只有北门和西门,现在我们进入的就是宁海城的北门老龙头的主要起点有龙武营、澄海楼、开天海岳碑、靖虏(后改卤)台,入海石城,南海口关,海神庙等,下面我将按照这个顺序陪大家进行游览。
请看您右边的这一片古建筑就是龙武营,是当年守城士兵的住所您所看到的是碾房,里面有石碾,石磨,是从前碾米、磨面用的老辈人一定觉得亲切,至今许多农村里仍有使用对面就是粥房,看起来像一个大食堂这口大锅就是当年驻扎在这里的士兵烧饭用的,深1.9米,可一次供1500位士兵食粥 这里还有马厩,牢房,粮仓等,无比清晰地展现了那个遥远年代的营地格局您一定发现了营地牢房的木栏间隔很大,几乎可以随便进出,原因在于这里的牢房用来关押违反军纪的士兵,并不是囚禁犯人的中间的这口水井是当时方圆十几里惟一的一口甜水井,常年派士兵把守,以保护盒保证驻地的日常饮用最后您看到的叫做云盘,它是云朵的形状,故而得名,通过敲击次数的不同表达不同的命令,以规范士兵的作息生活 在龙武营的大院里,还有明朝重要的军事家戚继光将军的兵阵馆,内有微缩的兵阵雕塑,形象生动逼真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仔细观察一下,看看这些曾经打出了江山,改写了历史的兵器,究竟有什么独特之处 现在,您看到的是辕门据考证,辕门就是用车辕子搭起的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君巡视、狩猎,在外面搭营住宿,出入口仰起两车,使车辕子相对,像门的样子,所以又叫辕门。
以后历代均应的门都叫辕门这里的辕门样式是明代的大家请看上面刻着龙武营三个大字 请大家看,左首的就是将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