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卷23文化对人的影响含解析202206112189.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种****
  • 文档编号:300045799
  • 上传时间:2022-05-2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06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课时卷23 文化对人的影响一、选择题1.亲身经历举国抗疫的中国人都深切感受到了一种富有时代特征的中国精神,人们深受濡染、备受鼓舞并外化为具体的抗疫行动这说明了(  )①文化由人创造也塑造着人 ②文化潜移默化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④先进文化能为实践活动提供智力支持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深圳市针对未成年人的思维特点,拓展形式载体,把道德的种子播撒进孩子心田暑假期间,青少年积极向上的身影随处可见:马路边,有小义工冒着烈日维持交通秩序;博物馆里,小小讲解员们流畅地为观众们导览……深圳市的做法是基于(  )①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生活的体验自发形成的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 ③人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享用者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通过具体仪式与情境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主要是因为(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③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相应的物质载体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核心价值观培育要从少年儿童抓起,从青年学生抓起,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为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夯基垒土这是因为(  )①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②人的文化素养只能通过接受文化知识教育逐步培养出来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 ④进行价值观培育就能提高人的思想道德修养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一座城市的魅力,不仅来源于摩天大楼,更来源于公共文化空间在城市建设中,打造有格调、有人气的文创园,既能激发在其中工作人员的灵感,又能给周围社区以滋养,成为城市文化的会客厅打造城市文创园,是基于(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文化氛围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③文化的影响深远持久 ④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无论是短短的一天还是漫长的一生,一个人最好的、最终的归宿都是家庭家庭是人生第一所学校,家长则是第一任教师我们需要重视家风家规,这是因为(  )①传统文化可以塑造积极向上的人生 ②人的素养不是先天就有的,后天形成的 ③文化对人产生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 ④家风家规是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根本途径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7.中国书法是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声的乐。

      我们常说字如其人,“心正则笔直”,练好书法可以涵养正气、陶冶情操、强身健体,培养人细微的观察力和持久的专注力这表明(  )①书法是人健康成长的力量源泉 ②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③汉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④优秀文化能塑造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8.在路遥《平凡的世界》里,我们读出了其故乡黄土地的厚重与粗犷;在莫言《红高粱》中,我们领略了其故乡红高粱的质朴与热烈……故乡是作家摆脱不了的存在这说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B.优秀文学作品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C.不同地域的文化渐趋融合D.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9.近年来,经典诗歌渐回公众视野,它仿佛是物质和技术构筑的丛林里的丝丝清风,给人们带来了自然的气息和心灵的抚慰,引起了无数人的精神共鸣这表明经典诗歌(  )①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②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使人们获得精神享受③引起人们的精神共鸣,决定人们认识的广度和深度④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0.国歌是一首歌,唱出了中华儿女的不屈和抗争;国歌又不只是一首歌,它奏响的是整个社会团结奋进的鼓点,凝聚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气神。

      可见(  )①国歌作为精神文化总是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③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 ④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激励人们团结奋进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1.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奋斗的你不奋斗,你的才华如何配上你的任性不奋斗,你的脚步如何赶上父母老去的速度不奋斗,世界那么大,你靠什么去看看……寥寥数语,却胜过千言万语,让人震撼,激励了无数的人这说明(  )①优秀文化决定人生观的形成 ②社会的发展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③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享用者 ④优秀文化塑造人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12.“在一个文化厚实深沉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由此可见(  )①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人创造了文化,优秀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③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对个人成长产生深刻影响 ④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决定因素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迸发爱国主义的精神伟力,标定梦想航向的时代船舵,唱响知行合一的动人赞歌今年《开学第一课》节目以“国旗下的讲述”为内容主线,选取70年来五星红旗飘扬的重要场合和精彩瞬间,挖掘若干组具有时代厚重感、体现青春正能量的人物故事,邀请成果丰硕的科学家、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事迹厚重的英雄模范人物、新时代的创新实践者、青少年杰出代表等进行故事讲述,以点带面、以小见大地展现新中国70年的发展变化把爱国主义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植入到祖国下一代的心中,已成为亿万中小学生接受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的国家级电视思政公开课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开学第一课》节目为什么能成为生动的思政课堂?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某贫困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坚决克服一些贫困户“等、靠、要”的思想和惯性,坚持“扶贫必先扶志、脱贫必先脱懒”的工作思路定期举办脱贫励志报告会,邀请脱贫户的典型代表讲述各自艰苦的“创业史”与“致富经”;在贫困村广泛开展一系列活动,努力营造“勤劳光荣、懒惰可耻”社会风尚,激励了贫困户脱贫致富内生动力,激发了他们艰苦奋斗、自强自立的精气神,实现了“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人们争先恐后致力脱贫。

      该县提出了“扶贫要扶智,治穷要治愚”的口号,根据当地实际,着眼市场需求,围绕金银花、油茶、生猪、山羊等十多个产业,采取专家授课、现场培训、技术承包、“农家课堂”等方式,培养了一大批拥有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意识与能力的现代农民,他们依靠科技开拓了致富门路针对市场热门需求组织就业培训政府通过建立教育奖励扶助基金,加大对贫困学生教育资助力度,切实关心特殊困难群体的教育问题,解决贫困代际传递问题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该县脱贫攻坚措施所彰显的文化价值课时卷231.解析:抗疫中,中国人感受着富有时代特征的中国精神,深受濡染、备受鼓舞并外化为具体的抗疫行动,这说明文化由人创造也塑造着人,也说明了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但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②错误材料反映先进文化对人的激励、鼓舞,而未能体现先进文化为实践活动提供智力支持,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答案:B2.解析:①错在“自发形成”④不选,材料讲的是文化影响的潜移默化而未体现深远持久答案:C3.解析:材料主要强调用一些礼仪制度、庆典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人,未体现深远持久,故②排除③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

      答案:B4.解析: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核心价值观培育从少年儿童抓起,从青年学生抓起,这样做可以使青少年形成正确价值观,从而影响其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①③正确接受文化知识教育是培养人的文化素养的途径之一,②错误进行价值观培育有利于提高人的思想道德修养,但不意味着人的思想道德修养一定提高,④说法太绝对答案:C5.解析:在城市建设中,打造有格调、有人气的文创园,既能激发在其中工作人员的灵感,又能给周围社区以滋养,成为城市文化的会客厅可见,打造城市文创园,是基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氛围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①②正确深远持久强调经年累月,难以抹去,可见,材料没体现文化的影响深远持久,③排除材料不涉及文化为人类所特有,④排除故本题选A答案:A6.解析:家庭是人生第一所学校,家长则是第一任教师我们需要重视家风家规,这是因为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文化对人产生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②③符合题意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塑造积极向上的人生,①错误良好的家风家规有利于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但不是根本途径,④错误。

      故本题选C答案:C7.解析:练好书法可以涵养正气、陶冶情操,表明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②符合题意材料强调了书法对人格塑造的重要性,说明优秀文化能塑造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④符合题意①夸大了传统文化的作用,不选材料没有体现汉字在中华文化传承中的作用,③排除答案:C8.解析:“故乡是作家摆脱不了的存在”,突出了文化对人影响的深刻程度,是无法抹去的,故A符合题意;题干强调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没有体现文化和经济的关系,也没有体现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关系,故B、D与题干无关,排除;题干分析指出不同地域文化对人影响的差异性,而不是文化渐趋融合,故C不符合题意,排除答案:A9.解析:经典诗歌本身属于文化,而不是文化的物质载体,②说法错误社会实践决定人们认识的广度和深度,③说法错误答案:B10.解析:国歌是一首歌,唱出了中华儿女的不屈和抗争,表明国歌作为精神文化总是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①正确且符合题意;国歌又不只是一首歌,它奏响的是整个社会团结奋进的鼓点,凝聚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气神,表明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激励人们团结奋进,④正确且符合题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②错误,只有先进文化才能促进社会发展,③错误。

      答案:B11.答案:D12.解析:本题是组合式选择题,可用排除法处理①中“决定”、④中“决定因素”表述错误;②③表述正确,符合题意答案:C13.解析:①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联想主干知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接受《开学第一课》的理想信念教育能对亿万中小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培养其成为担当民族大任的时代新人②优秀文化的作用角度:联想主干知识:优秀文化塑造人生,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接受《开学第一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发挥优秀文化的积极作用,提高亿万中小学生的道德修养,丰富其精神世界,增强其精神力量,促进其全面发展③中华民族精神角度:联想主干知识: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接受《开学第一课》的革命传统教育,有利于亿万中小学生增强爱国意识,厚植爱国情怀,坚定爱国主义信念,继承和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