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届陕西省铜川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高中物理(解析版).docx
23页铜川市2024年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16页,满分300分,时间15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6分)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 在医学上,放射性同位素锶90()制成表面敷贴器,可贴于体表治疗神经性皮炎等疾病锶90()会发生β衰变,其衰变产物中有钇(Y)的同位素,半衰期为28.8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衰变过程质量守恒B. 的比结合能比衰变产物中钇(Y)的同位素的比结合能大C. 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变为质子时所产生的D. 0.4mol的原子核经过57.6年后还剩余0.3mol【答案】C【解析】【详解】A.衰变过程释放核能,根据质能方程可知,该衰变过程存在质量亏损,即衰变过程质量减小了,故A错误;B.衰变过程释放核能,表明生成核比反应核更加稳定,原子核越稳定,比结合能越大,即的比结合能比衰变产物中钇(Y)的同位素的比结合能小,故B错误;C.β衰变的本质是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变成一个质子与一个电子,电子从原子核内射出的过程,可知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变为质子时所产生的,故C正确;D.根据半衰期的规律有可知,0.4mol的原子核经过57.6年后还剩余0.1mol,故D错误。
故选C2. 在与纸面平行的匀强电场中,建立如图甲所示的直角坐标系,a、b、c、d是该坐标系中的4个点,已知、、现有一带负电的粒子(重力不计)以某一初速度从O点沿Od方向射入,则图乙中abcd区域内,能大致反映该粒子运动轨迹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答案】B【解析】【详解】已知、、,则ad中点f(0,L)的电势为可知bf连线为等势线,场强与等势线垂直,即沿着aO方向斜向下,电子以某一初速度从点沿Od方向射入图乙中abcd区域内,电子的初速度方向与电场力方向垂直,电子做类平抛运动,则能大致反映电子运动轨迹的是②3. 如图所示,送水工人用推车运桶装水,到达目的地后,工人抬起把手,带动板OA转至水平即可将水桶卸下若桶与接触面之间的摩擦不计,∠AOB为锐角且保持不变,板OA、OB对水桶的压力大小分别为、,则在OA由竖直缓慢转到水平的过程中( )A. 、都不断增大B. 不断增大,不断减小C. 不断减小,先增大后减小D. 先增大后减小,不断减小【答案】D【解析】【详解】在倒出水桶的过程中,两个支持力的夹角是个确定值,受力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力的示意图结合平衡条件可得在转动过程中α从90°增大到180°,则sinα不断减小,F'2将不断减小,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得F2将不断减小;所以β从钝角减小到锐角,其中跨过了90°,因此sinβ先增大后减小,则F'1将先增大后减小,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得F1先增大后减小,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4. 如图甲,智能寻迹小车上装有传感器,会自动识别并沿水平面内的黑色轨迹行驶,黑色轨迹上标有数值的短线为分值线比赛时,小车从起点出发,以停止时车尾越过的最后一条分值线的分数作为得分为了能让小车及时停下来获得高分,需要测试小车的刹车性能小庐同学在平直路面上做了刹车(可以认为车轮被“抱死”)实验,图乙是刹车过程中位移和时间的比值与时间t之间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图像知,刹车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B. 车轮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大约是0.05C. 从开始刹车时计时经2s,位移大小为0.5mD. 某次比赛得96分,可能是刹车阻力偏大造成的【答案】C【解析】【详解】A.刹车过程,图乙中图像对应的函数关系式为变形得与位移公式进行对比有,解得可知,刹车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故A错误;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结合上述解得故B错误;C.结合上述可知,刹车停止时间可知,从开始刹车时计时经2s,位移大小为故C正确;D.某次得分96分,刹车距离偏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根据运动学规律有可知,刹车距离偏大,可能是刹车阻力偏小或者是开始刹车时的速度偏大造成的,故D错误5. 如图所示,电动打夯机由偏心轮(飞轮和配重物组成)、电动机和底座三部分组成。
电动机、飞轮和底座总质量为M,配重物质量为m,配重物的重心到轮轴的距离为R,重力加速度为g在电动机带动下,偏心轮在竖直平面内匀速转动,皮带不打滑当偏心轮上的配重物转到顶端时,底座刚好对地面无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动机轮轴与偏心轮转动角速度相同B. 配重物转到顶点时处于超重状态C. 偏心轮转动的角速度为D. 打夯机对地面压力的最大值大于【答案】D【解析】【详解】A.电动机轮轴与偏心轮通过皮带传动,线速度相等,根据电动机轮轴与偏心轮半径不同,故电动机轮轴与偏心轮转动角速度不相同,故A错误;B.配重物转到顶点时,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故配重物处于失重状态,故B错误;C.当偏心轮上的配重物转到顶端时,底座刚好对地面无压力,有对配重物有解得偏心轮转动的角速度为故C错误;D.在最低点,打夯机对地面压力最大,对配重物有对打夯机有解得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打夯机对地面压力的最大值大于,故D正确6. 太阳每秒释放的能量约为,如此巨大能量的一小部分辐射到地球,就可为地球上生命的生存提供能量已知地球和火星大气层表面每秒每平方米垂直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分别约为1350J和600J,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比火星到太阳的距离大B. 地球与火星的公转半径之比约为2:3C. 地球与火星的公转线速度之比约为3:2D. 火星的公转周期约为1.84年【答案】BD【解析】【详解】AB.行星距太阳中心为的球面面积为太阳每秒辐射的总能量为,半径为R的球面单位面积的能量为E,则有则地球与火星的公转半径之比为其中,解得A错误,B正确;C.由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可得由此可得地球与火星的公转线速度之比为故C错误;D.地球的公转周期为1年,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可得年故D正确。
故选BD7. 在图甲所示的交流电路中,电源电压的有效值为20V,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2:1,电阻、、阻值相同通过理想电流表的电流随时间t变化的正弦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交流电的方向每秒钟改变50次 B. 理想电压表的示数为4VC. 的阻值为4.5Ω D. 副线圈的输出功率为【答案】CD【解析】【详解】A.交流电的方向每经过中性面一次,方向改变一次,即一个周期方向改变两次,则交流电的方向每秒钟改变次数为故A错误;B.电源电压的有效值为20V,即原线圈两端电压为20V,根据电压匝数关系有解得由于三个定值电阻的阻值相等,则理想电压表的示数为故B错误;C.结合上述可知,副线圈中的电流理想电流表的示数,根据图乙可知在变压器原线圈电路中有根据变压器电流与匝数的关系有解得故C正确;D.根据上述可以解得副线圈的输出功率为故D正确故选CD8. 如图,空间等距分布无数个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竖直方向磁场区域足够长,磁感应强度大小,每一条形磁场区域宽度及相邻条形磁场区域间距均为现有一个边长、质量、电阻的单匝正方形线框,以的初速度从左侧磁场边缘水平进入磁场,g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线框刚进入第一个磁场区域时,加速度大小为B. 线框穿过第一个磁场区域过程中,通过线框的电荷量为1CC. 线框从开始进入磁场到竖直下落的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为6.4JD. 线框从开始进入磁场到竖直下落过程中能穿过6个完整磁场区域【答案】CD【解析】【详解】A.线框刚进入第一个磁场区域时,感应电动势为感应电流为安培力为根据右手定则判断电流方向沿逆时针方向,根据左手定则判断安培力水平向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解得故A错误;B.线框穿过第一个磁场区域过程中,感应电动势的平均值感应电流的平均值解得故B错误;C.结合上述可知,线框所受安培力方向水平向左,线框水平方向做减速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可知,线框从开始进入磁场到竖直下落的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为故C正确;D.结合上述可知,线框水平方向上的运动,在后一个磁场中可以看为前一个磁场中运动的一个延续部分,水平方向上,线框在磁场中的运动,根据动量定理有感应电流由于解得水平方向的总位移可知,线框从开始进入磁场到竖直下落过程中能穿过6个完整磁场区域,故D正确。
故选CD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74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道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9. 某同学为估测子弹从玩具枪射出时速度,设计了如下实验:(将弹丸离开枪口后的运动看作平抛运动) (1)如图1所示,使玩具枪每次都以相同速度射出弹丸,测出了弹丸下降高度y和水平射程x,重力加速度为g,则弹丸的水平初速度________(用x、y、g表示)如果考虑竖直方向的空气阻力,则此方法测出的比真实值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2)第二次实验如图2所示该同学站在墙前面,朝墙面开枪,第一枪落点为A;后退20cm,在相同高度处开了第二枪,落点为B;再后退20cm,在相同高度处开了第三枪,落点为C;测得,若取重力加速度大小,则弹丸从枪口射出初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答案】(1) ①. ②. 偏大 (2)2【解析】【小问1详解】[1]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可知,弹丸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则,方程联立解得[2]考虑竖直方向的空气阻力,则实际下落的时间比按照自由落体计算的时间长,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实际更大一些,计算初速度时仍按照自由落体时间计算,则此方法测出的比真实值偏大。
小问2详解】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知,连续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之差为代入数据可得则第二枪弹丸的运动时间比第一枪多,出枪口时的初速度为10. 某实验室有如下器材:A.表头(量程2mA,内阻2Ω)B.表头(量程20mA,内阻3Ω)C.滑动变阻器(0~10kΩ)D.滑动变阻器(0~50Ω)E.电源一个(电动势约3V,内阻约10Ω),开关、导线若干F.不同定值电阻若干,其中G.两个相同的非线性元件(1)需要一个量程为0~3V的电压表,可用串联一个________Ω的定值电阻改装而成;需要一个量程为0~60mA的电流表,可用并联一个________Ω的定值电阻改装而成。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