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随州市洛阳镇中心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30 狼》导学案.doc
2页1《30 狼》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一词多义2、 理解、积累文中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过程与方法】1、生动形象地复述故事情节2、领悟课文意味深长的寓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狼的贪婪、凶狠和狡猾的本性2、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学习重难点】1、积累文言实词,了解本文曲折紧张的情节发展2、掌握本文所寓含的道理3、认识狼好的一面,改变一贯对狼坏的评价学习时间】三课时2第一课时课时目标:、理解、积累文中重点词语的意义 和用法一、请欣赏齐秦的歌曲《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 ,导入新课二、自 主学习: 1、了解作者:2、 《聊斋志异》:3、读准字音缀( ) 窘( ) 苫( ) 弛( ) 眈眈( ) 少时( )尻( ) 黠( )瞑( )4、词语解释惧: 从: 驱: 窘:恐: 顾: 瞑: 暴: 毙: 股: 寐: 黠:5、一词多义止 止有剩骨 一狼得骨止 意 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前 狼不敢前恐前后受其敌6、词类活用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其一犬坐于前三、合作交流:1、讲解大意。
2、学习课文第一段:先翻译,再概括大意3、学习课文第二段:先翻译,再概括大意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生动形象地复 述故事情节2、领悟课文意味深长的寓意一、复习上节课内容二、合作交流:1、学习课文第三、四段:先翻译,再概括大意2、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出狼的什么本性?3、文章从哪些方面刻画屠户的形象?4、本文中“狼”显然是个比喻, 究竟比喻的是什么呢?5、文章结尾一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6、讨论:从《狼》故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三、课堂小结:第三课时一、课堂练 习:1、解释文言词语1)一狼径去( )( 2) 其 一 犬 坐 于 前 ( )(3)一狼洞其中 ( ) (4)屠自后断其股( )(5)盖以诱敌( ) (6)久之( )(7)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2、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久之,目似瞑,意暇甚B.又数刀毙之C.问之,鬼言:“我是鬼” D.恐其变化,唾之。
3、 “其一犬坐于前”的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 其一犬/坐于前 B. 其一/犬坐/于前 C. 其 /一犬/坐于前 D. 其一犬/坐于/前4、写出两个带“狼”字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 __5、第四段文字主要写了_________(用四个字表示) ,从中可看出,屠户的性格_________,狼的本性__________从全文看,这段文字属于故事的__________二、拓展阅读《聊斋志异》是蒲松龄一生心血的结晶,也是他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 “志”是记述的意思, “异”指奇异的故事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此书是“专集之最有名者” ;郭沫若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3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三、讲解研讨与练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