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带一路倡议视阈下襄阳对外友好城市交流与发展研究.docx
17页“一带一路”倡议视阈下襄阳对外友好城市交流与发展研究 张润昊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深入,作为次国家政府的城市成为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各类信息汇集的中心城市正承接中央政府下放的更多权力,自主开展国际交往,国际友好城市交流已成为城市对外交流的主要表现形式襄阳对外友好城市交流与发展应紧紧围绕“以开放引领中心城市建设”的目标,抢抓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开发机遇,顺应时势变化,结合襄阳特点和发展需求,按照经济与文化兼顾、全局与重点统筹、眼前与长远并重的原则,定好位、布好局,将襄阳打造成为汉江流域开放高地一、襄阳对外友好城市交流与发展之沿革国际友好城市是国际上地方政府之间建立的一种联谊与合作的关系,也是民间交往的重要渠道对外友好城市”在各国有不同的称谓,美国、日本等国家称之为“姐妹城市”(Sister Cities),英国、法国一般称之为“双胞城市”(Twin Cities),德国、奥地利称之为“伙伴城市”(Partner Cities),俄罗斯称之为“兄弟城市”(Brother Cities)国际友好城市活动的历史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欧洲,一般认为英国凯里市与法国普瓦市是世界上第一对国际友好城市。
在我國,对外友好城市是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所辖城市与外国省(州、县、大区、道等)城市之间建立的联谊和合作关系地方友好城市交流属民间外交范畴从1973年天津和日本神户成为我国与他国第一对对外友好城市以来,截至2016年5月底,我国共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的461个城市与五大洲133 个国家的496个省(州、县、大区、道等)的1524个城市建立了2297对友好城市(省州)或友好关系城市(省州)一)襄阳对外友好城市交流与发展历程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经济、信息、人才等交流和竞争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友好城市不再拘泥于单一的“感情型”友谊交往,而逐步向“实务型”交往转变友好城市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友谊和文化联系的“相互合作阶段”、提供交流项目和活动载体的“互惠阶段”、利于经贸和商业联系的“经济阶段”研究表明,友好城市发展的数量、速度和该城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友好城市关系的密切度与开放型经济发展程度亦呈正相关关系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襄阳经济的对外联系越来越紧密,世界经济对襄阳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2010—2015年,襄阳出口额从55406万美元增至215787万美元;进口额从15956万美元增至25457万美元(见图1)。
襄阳友好城市交流发展的历程刚好是对这一规律的有力解释(见图2)1.起步阶段(1983—2000)襄阳友好城市的发展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1983年,襄阳与日本犬山市结为友好城市,这是襄阳市缔结的第一个对外友好城市1998年,襄樊市襄阳县(今襄阳市襄州区)与韩国襄阳郡结为友好关系郡县这一阶段,友好城市交往内容比较单一,仅侧重于城市官方和群众性的友好交往活动2.稳步发展阶段(2001—2009)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外开放步伐加快,襄阳友好城市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多21世纪初,襄阳分别与俄罗斯、巴西、埃及的城市建立友好关系,襄阳友好(关系)城市的数量增加了3个结交的对象匹配性强,大多是所在国家的工商业中心,交流内容由一般友好交往开始向多领域拓展3.快速发展阶段(2010至今)2010年以来,随着襄阳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襄阳友好城市的数量和质量都实现了新的突破,友好城市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至2016年10月12日,襄阳已与15个国家的20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或友好关系城市(含友好关系郡县),交流领域不断拓宽,交流内容不断丰富,从一般的人员互访发展为经贸、科技、文化、体育、卫生、城市建设与管理、青少年交流等,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交往的特点。
友好城市交流与合作已成为襄阳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渠道二)襄阳对外友好城市空间分布襄阳友好城市(含友好关系城市及友好关系郡县)共有20个,分别分布在:亚洲3个,其中日本1个,韩国1个,柬埔寨1个;非洲1个,即埃及1个;欧洲7个,其中英国2个,德国、俄罗斯、波兰、意大利、法国各1个;北美洲5个,其中美国3个,加拿大2个;拉丁美洲4个,其中巴西2个,墨西哥1个,阿根廷1个20个友好交流城市中,发达国家12个,发展中国家8个二、襄阳对外友好城市交流与发展之定位对外友好城市交流成为襄阳国际文化形象的展示舞台,经济优势和市场潜力的展示窗口,获得先进技术和规划理念的便捷通道,企业实现“走出去”战略的前沿基地要积极开拓襄阳教育国际化的空间,扩展旅游业海内外市场的渠道,带动城市治理能力的提升,从而提升襄阳社会各界的国际交往能力一)历史文化类友好城市“历史同源、文化同根”是次国家政府发展对外交流的宝贵资源,并进而成为拥有这种资源的次国家政府开拓国际友好城市交往的特殊财富进一步拓展襄阳对外友好城市交流,历史文化类城市是优先选择对象一城两文化”是襄阳的城市文化名片,襄阳对外友好城市交流与发展可以找寻同样拥有古城文化、流域文化、智慧文化的相关城市。
襄阳是古代“万里茶道”的节点城市,对外友好城市交流与发展可以沿着“万里茶道”向北、向西,再续大“茶”缘 (二)经济贸易类友好城市拓展友好城市,离不开经济贸易往来流通国际上各城市结交的基础一般都建立在双方是否具有发展共性和资源互补性襄阳拓展友好城市也要与襄阳自身的城市特色类似只有这样,友好城市之间因为有着坚实的合作基础,才能促进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带动经贸往来活跃这类原因结交的国际友好城市之间将依靠友好城市政府之间的互访交流,以及各种政策支持来促进友好城市双方社会团体及社会公众之间的文化交流、信息传递等,以此来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与了解,增进人民之间的友谊,进而促进彼此间的经贸往来三)旅游观光类友好城市旅游业是一个开放合作型的产业,旅游要素只有实现了国际国内双向流动,才能实现其最大公约数襄阳旅游要走向世界,让世界旅游拥抱襄阳,需要点与点对接,线与线相连襄阳作为中国山水城市的典型代表,“一江碧水穿城过,十里青山半入城”“外揽山水之秀,内得人文之胜”,使得襄阳山水名城有其独特魅力襄阳对外友好城市交流与发展要立足于山水良好的资源禀赋,将襄阳国际旅游线串起来可以与韩国的襄阳郡、日本的犬山市共同打造东亚旅游板块;与越南、泰国、柬埔寨等国家发展友好城市,打造东南亚旅游板块;与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等国家发展友好城市,打造欧洲旅游板块。
四)交通枢纽类友好城市襄阳对外友好城市交流与发展要立足于襄阳重要的交通枢纽地位,立足于打通襄阳联络“一带一路”交通节点城市的“断头路”,以及陆地交通、水上交通、空中航线、物流线路的“任督二脉”,将襄阳打造成为“一带一路”上贯穿中外、连接东西、沟通南北的“立交桥”埃及亚历山大市是埃及最大的海港和第二大城市,同时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途经地加拿大的密西沙加市是重要交通枢纽,有七条省级高速公路横越该市,而多伦多皮尔逊国际机场的大部分更是坐落于该市范围以内襄阳今后可以考虑在马来西亚、肯尼亚、希腊等国发展类似的友好城市,将襄阳与世界联通在一起三、襄阳对外友好城市交流与发展之格局谋划好襄阳对外友好城市交流与发展,不仅要谋划好定位,而且要布好局,在价值、区域、领域、层次等方面做好选择,实现点、线、面结合一)襄阳对外友好城市交流与发展布局襄阳需要顺应时势变化,契合城市特点和需求,按照“互補互益、务实合作、经济与文化兼顾、实力与资源统筹、眼前与长远齐重”的原则,不断优化国际友好城市布局,量质并重发展友好城市交往,主动作为、持续作为1.“数量”“质量”兼顾——价值之选择在发展友好城市时,既要注重量的增长,更要注重质的提升。
在增加量的方面,重点要扩大对外交往的范围,在更大范围内加强与世界各国城市的联系,拓展友好城市选择的空间,增加友好城市选择的余地在提高质的方面,重点是要全面了解情况,避免盲目性,增强目的性,确保友好城市双方有互利互补的基础,有更广阔的合作空间2.“一带”“一路”融汇——区域之选择强调“一带一路”的振兴,强调上合组织成员国等区域合作,强调与“金砖五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合作,这是我国外交的优先方向襄阳的友好城市结交,工作重心应该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和周边友邦转移,以配合经济发展由单向的“请进来”向“请进来,走出去”双向合作转变既要继续配合城市发展的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也要服务“走出去”战略寻找和提供更新更广的资源和市场因此,今后的友好城市布局,应重点拓展俄罗斯、中东欧、东南亚、拉美和非洲地区的交往,在这些地区广结友好城市,尤其是区域中心城市、知名城市3.“传统”“未来”结合——领域之选择襄阳友好城市的拓展,既要巩固“传统”,更要着力“未来”,将“传统”与“未来”有机结合起来在巩固传统的文化、经贸领域合作基础上,对接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制造2025”、“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国家发展战略在教育科研、清洁技术、高端制造等领域实现宽领域、多层次,点、线、面结合的方式,不断编织城市关系网络,培养积累城市对外交往人脉,使外事人脉资源呈现滚雪球式增长,城市对外交往实力不断提升。
4.“政府”“民间”协同——层次之选择把友好城市关系看作一个主系统,积极挖掘友好城市交流资源,拓宽对外交流领域,为各部门对外交往牵线搭桥,将官方、机构、民间和市民的积极性与智慧调动起来,建立更多的友好学校、医院、园区、社区、协会等子系统,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对外交流格局,以拓宽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渠道和途径,为友好城市各方提供更多相互了解和合作的机会二)襄阳对外友好城市交流与发展格局襄阳友好城市工作重心转向“重布局、提质量、图发展、谋合作、求实效”上,开展多方位的探索与实践,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1)布点手牵手、点对点”,选择合适的国际友好城市布子围绕优化国际友好城市布局,着力提升友好城市工作质量与成效,瞄准结交一批与襄阳互补性较强的国际城市,借此提高襄阳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友好城市间以经贸合作为主的多领域务实合作,服务于襄阳社会经济发展2)连线寻找“志趣相投”的朋友,坚持城际关系与条线合作并举、官方联系与民间交往互补的方针,尝试推行多层次、立体式的城市对外交往,以点、线、面结合的方式,不断编织城市关系网络,培养积累城市对外交往人脉,推动城市参与国际交流3)组面期待以点带面”,通过友好城市合作带动区域间的开放交流,促进汉江流域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推动流域联动发展友好城市,将友好城市分布按不同规模层次、不同地域进行配置,为城市之间的合作增添更多接口,提供更宽途径增加友好城市的数量和类型,形成相互带动、由此及彼、以点带面的效果,形成规模效应在汉江流域共享友好城市渠道、合作信息、翻译接待力量等,实现资源套用、共享和配合,更大程度拓展合作空间,节约交往成本 四、襄阳对外友好城市交流与发展之内容襄阳对外友好城市交流与发展,涉及方方面面内容,具体来讲,主要有文化交流、经贸合作、教育卫生合作、创新创业交流、环境保护合作、交通物流合作、旅游合作、城市治理合作等方面一)讲好故事——推进友好城市间的文化交流合作发展襄阳与友好城市之间,借力“互联网+”,通过线上、线下等多途径、多角度、多形式的彼此宣传,让友好城市间各自了解对方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服务优势积极宣传襄阳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和良好的投资环境,进一步提高襄阳在友好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通过定期在友好城市举办各种“文化节”“艺术节”,向外宣传襄阳的优秀文化筹建友好城市海外襄阳人联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