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论公务员职业发展的三重逻辑.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wd****9
  • 文档编号:308287285
  • 上传时间:2022-06-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9.32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论公务员职业发展的三重逻辑   【内容提要】无论是政治学学术研究还是行政制度的设计和执行,都必须基于最基本的人性基础公务员职业发展是公务员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关系到公务员个人、政府部门和整个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问题行政管理体制是包含公务员个体、部门组织、制度规范等的整体系统因此,对公务员职业发展的研究,必须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按照“个体职业心理——部门职业管理——行政体制变迁”三重逻辑展开  【关键词】公务员 职业发展 行政体制变迁 服务型政府  自《公务员法》颁布实施以来,学术界对有关公务员职业发展、职业管理、绩效考核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目前的研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研究多是在管理科学或者公共管理的学科框架内进行的,鲜有从政治学的角度进行分析;二是研究大多是管理技术层面亦即公共政策层面的探讨,缺乏从政治伦理、政治哲学等视角进行的深入研究;三是研究缺乏层次性、立体感,未将公务员职业发展视做是一种关系个人、部门和体制的核心制度来研究  笔者认为,任何一种制度的设计和运行都不能脱离制度对象的基本人性假设和制度所处的系统环境公务员的职业发展是关涉到公务员个人、政府部门以及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问题,直接关系到行政系统的科学、高效运行和公共服务的完善提供。

      公务员作为公共权力的行使者,在理性或者非理性动机的主导下,通过对公共岗位的追求来实现个人诉求和公共利益个体职业发展的心理使得政府部门在人事管理理念、公共职位设置、组织文化等方面配套进行部门内部管理变革,由此推进了整个行政管理系统的变迁因此,对地方政府公务员职业发展的研究,大体上应该沿着“个体职业心理——部门职业管理——行政体制变迁”的三重逻辑展开  一、公务员个体职业发展动机的研究路径  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一般都会立足于对人性的基本假设上,这种假设是该门学科整个研究体系的逻辑起点在政治学抑或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框架内对公务员制度进行研究,不能够脱离对公务员个体的本质化分析笔者认为,公务员作为政治人的确是有其特定利益的,但是这种利益并非完全的自利性质,他也在理性追求公共利益的实现;公务员本质上除了理性化的特征还存在着非理性的特征,政治情感、政治欲望、社会规范等因素同样左右着公务员职业发展的心理因此,从个体心理的研究路径来考察公务员职业发展,就是充分考虑公务员理性或非理性的职业动机,从制度设计和运行的基本点来考察公务员职业发展制度和管理工作  (一)作为“理性政治人”的公务员  “人类政治生活的实质是如何对待人的问题。

      文明的政治生活对待人的态度是把人看作人,尊重人的价值和权利,即以人为本的政治[1]在现代政治学的研究中,公务员不仅仅被视为追求公共利益实现的“公共人”,而且可以在制度的框架内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所谓的“以人为本的政治”,不仅要尊重普通公民的基本需求,同样要充分考虑公共权力持有者的职业利益诉求和自我实现路径政治制度和公共行为只有在保障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均得到合理考虑的前提下才能够产生效用  1.对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追求是公务员职业发展的基本逻辑  现代政治的目的更多的是避免人的恶,让人理性地去追求更多的善,选择更少的恶利益和需要是人的内在的规定性,个人利益的实现在某种程度上是公共利益实现的保障个体之所以会参与集体行动和公共选择,也正是因为个体判断参与集体行动预期会增加自己的效益[2](P38)在某种意义上,政治生活就是一个市场,每个政治人在自身理性的指导下追求着私人利益,在类似于“无形的手”的作用下,个人的行为会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  公共职位是实现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重要途径,因而研究公务员的职业发展诉求就不可脱离其利益实现的基本动机大多数人选择公务员作为职业,是它所带来的“收入高、福利好、稳定、荣誉”的利益。

      在公务员系统内部,岗位等级与职权的大小总是联系在一起的,作为“追求权力最大化”的理性人,公务员在特定规则下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对稀缺的公共岗位进行角逐所以,在政府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对公务员职业发展利益动机应当予以制度性的认可,在制度框架内满足公务员职业发展的诉求,通过岗位的权力和职责设定,避免公务员在谋取个人岗位升迁过程中忽视对公共利益的实现或公共服务的提供,出现腐败、渎职等现象  2.公务员职业发展仅仅是一种工具理性,而非价值理性  受经济学“理性经济人”的影响,我们常常陷入一种常识性的误区:将公务员职业发展的利益动机视为一种价值性的目的‘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的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3](P405)“人在把成为满足他的需要的资料的外界物……进行估价,赋予它们以价值或使他们具有‘价值’属性[3](P409)也就是说,所谓的“价值”是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中产生的,是从主体性的角度对客体的属性认识和评价的结果因此,不同于“经济人”,公务员对职业发展的态度,仅仅是将其视做为实现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工具,亦即是一种工具理性而非价值理性公共权力和公共岗位就像是一道通往价值彼岸的桥梁,是为了实现价值目的的理性实践活动。

      甚至可以说,职业发展给公务员带来的个人利益,同样也是工具性的,因为,只有在个体的生存、安全等低层次的生理性、物质性的利益得到满足之后,才会谋求更高的价值政治领域并不能简化为市场交换,公务员也并非是单纯的市场主体,公共职位所带来的利益并非其价值追求,而是实现更为崇高的政治理想和公共诉求的渠道在谋求稀缺性的公共岗位时,公务员除了自利的动机,还受诸如公共利益的表达、公共服务的提供、社会规范的遵守、组织承诺的履行等公共性成分的制约所以,在研究公务员职业发展时,一定要注意“理性经济人”的陷阱,将公务员对公共职位的追求,等同于“经济人”在市场中对个人私利的追求,如此,便本末倒置,完全错乱了公务员职业发展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之间的关系  (二)作为“非理性政治人”公务员  对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的研究,不能脱离对政治生活和政治现象的观察政治行为不仅是对手段和目的理性推理的结果,同时还受一些政治非理性因素的影响政治中的非理性可以理解为,在政治领域中的个人,在去除精神、意识和思维中属于理性的部分后所剩余的部分,它可以表现为组织承诺、社会规范、政治理想、政治欲望、政治无意识,等等政治非理性往往“是先于人类个体思维和经验的一种倾向,尽管这种冲动最终要受到理性推论的修订。

      如果我们观察诸如个体的友爱、恐惧、奚落、对财富的渴望等政治冲动的话,就会明白”[4](P17)现实的政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公务员不仅是通过理性计算获取私人利益和追求公共利益的“理性政治人”,同时又是“非理性政治人”公务员内在的非理性因素,会激励公务员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做出争取特定公共岗位的举动,它是公务员职业发展的情感性动机如果局限于理性主义的研究逻辑,忽视了公务员的复杂本性,研究就会陷入应然性政治和必然性政治的陷阱中,所提供的政策建议也就毫无应用价值  1.社会规范、组织承诺对公务员职业发展的外在激励  社会规范是在社会互动过程中衍生、约定俗成的,或者由人们共同制定并明确施行的,它包括法律规范、风俗习惯、宗教规范、道德规范,等等社会规范一般以简单的命令、禁忌表达出来,对社会规范的服从不是理性理解的结果,而是人们模仿和继承的结果[5](P72)公务员作为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公务员法》关于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也就是说,公务员职业发展的动机中存在着规范性的激励因素,这种规范动机是社会规范内化于公务员个体的行为心理,为公务员的行为和活动提供动力规范动机是指对规范的遵从,如对政府整体的忠诚及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愿望、义务、社会平等的信念。

      [6](P5)因此,为了谋求更高的发展,实现更为广泛的公共利益,有志向的公务员个体必然在规范的约束下谋求岗位的升迁  组织承诺是研究公务员谋求职业发展动机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要考察公务员对公共组织和组织价值的认同、对组织的投入程度和留在组织内并谋求发展的渴望三个方面前两个方面的实现必须以第三方面为桥梁,即公务员必须依靠维持自己的岗位、谋求升迁、参加选举等方式来追求自己的信仰和利益政府部门通过职业管理为公务员提供职业发展的机会,在得到部门的正激励和积极反馈的前提下,规范动机和组织承诺这类不稳定的非理性因素才能够始终发挥作用总而言之,社会规范和组织承诺作为外部激励的方式促使公务员去谋求职业发展  2.政治欲望、政治理想和政治无意识对公务员职业发展的内在激励  除了社会规范等外在的激励外,影响公务员职业发展需求的因素还有各种内在的非理性因素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7](P286)公务员的政治欲望是影响其行为和活动的最基本的非理性动因,主要包括对权力、荣誉和一定的物质利益的追求而在公务员制度中,附着在公共职位上的就是政治权力、荣誉和物质利益。

      因此,职业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和部门职业管理的科学合理化程度越高,职业发展的正激励作用越能得到发挥;反之,职业发展便会成为满足个人欲望的工具,各种跑官要官、贪腐渎职现象也就难以避免  公务员谋求职业发展的动机并不仅是低层次的欲望满足和利益实现,还有较高层次的对事业的热爱、政治理想的实现和政治信念的坚持,等等出于自身的政治信仰和政治信念,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公务员可将职业发展内化为一种直觉性而非经营性的冲动左右公务员职业行为的还有政治无意识,主要包括意识形态无意识、个人行动结果的无意识,等等由于人们普遍信奉某种意识形态而意识不到在该意识形态之外的实践的多种可能性[5](P80)我国公务员普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思想,为人民服务、创先争优等价值观念已经成为其内在行为心理,职业发展对这部分公务员而言,是通往为更多人服务和做出更大贡献的道路对深层次的政治无意识进行有目的的强化,往往是克服职业管理困境的有效路径  二、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路径  职业发展的规划和管理,不仅是公务员自我实现的重要渠道,而且是政府部门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政府部门是一个完整性的系统,公务员个体的职业发展和部门的职业管理制度紧密相连,在系统内部联合发挥作用并输出公共服务。

      对公务员职业发展的研究,不仅要从个体出发研究其需求和特征,还要从组织管理的角度出发,挖掘职业发展的制度、组织、文化生态等支持要素  (一)管理系统:公务员个体与组织整体的良性互动  对公务员职业发展的研究必须放在政府部门的整个系统环境中进行,要注重考察整个管理系统内部职业管理和职业发展所牵涉的个体和组织双方面的因素,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出实现个体目标和组织目标相契合的政策建议政府部门系统的公共服务输出,依赖于内部运行机制的科学合理性程度,亦即公务员个体和组织整体的良性互动尽管政府部门的职业管理和公务员职业发展的动机具有明显的不同,但无论从制度安排上还是从双方的依赖关系上看,政府部门的职业管理目标和公务员个体的目标是能够契合的  首先,公务员职业发展的目标服从于政府部门的根本目标政府部门的合法性基础来源于优质高效、公众满意的公共服务的提供公务员个体的职业发展必须依赖组织这一“土壤环境”,只有政府部门合法化存在,公务员的职业发展诉求才具有合法性其次,政府部门的职业管理行为影响着公务员的职业发展心理公务员的个体目标是抽象而复杂的,作为组织中的个人,他们的职业心理和行为动机受到组织管理模式和目标的影响和制约。

      政府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通过对公务员进行教育、培训、选拔、任用、保障等手段,调节公务员的思想、心理和行为最后,组织是由个体组成的,公务员作为“组织中的人”而存在职业发展是组织和个人在冲突和支持中共同发展的工具。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局长在2025年全市医疗保障重点工作调度会暨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docx 2025年春教体系统安全工作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4年度街道机关支部党组织书记述职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2025年干部谈心谈话内容范文.docx 主管发改部门党组书记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学习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交流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纪委书记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的研讨材料范文.docx 2025年春季防汛防旱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5年村“三资”管理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村“两委”2025年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乡镇在全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docx 银行行长在学习2025年一号文件精神专题会上的研讨发言供参考.docx 乡党委乡村振兴工作经验总结供参考.docx 党组书记、主任在2025年展改革委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领导干部在2025年“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范文.docx 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报告范文.docx 在2025年基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例文.docx 2025年理论学习中心组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供参考.docx 在理论学习中心组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两篇.docx 党支部2024年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情况报告供参考.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