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丽水中学).doc

21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380447929
  • 上传时间:2023-12-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61MB
  • / 2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丽水中学)ab1.若该图代表某地形轮廓,则关于a、b两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b处为向斜 B. a处受挤压力,岩石比较坚硬 C.夜晚,a的气温比b低 D.白天,气流从b流向a2.若图中曲线代表某地高空的等压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处比a处近地面的气温高 B. a处气压高于b处 C.b处近地面为低压 D.b处近地面等压面向地面方向凹参考答案:BB百慕大三角材料一:百慕大三角,被称为“魔鬼三角”,在这里许多先进的仪器都会失灵,而人员一旦遇险则基本没有生还的可能为此,科学家作了很多解析,比如洋流说,气候说,电磁说,海底地形说等,涉及到许多地理科学理论材料二:如右图根据上图和材料,回答1-3题1.洋流说认为其原因主要是百慕大海域洋流复杂引起的,流经该地区的洋流主要有( )A.墨西哥湾暖流和加利福尼亚寒流 B.北赤道暖流和加利福尼亚寒流C.日本暖流和北太平洋暖流 D.北赤道暖流和墨西哥湾暖流2.气候说认为其原因与百慕大海面强大的飓风有关,下面关于飓风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常伴随狂风暴雨、雷电 B.中心气流上升 C.在百慕大三角地区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D.是一种高气压系统3. 海底地形说认为是该海区海底地形复杂,海沟幽深所致。

      该地位于七大板块中的 ( )A.南极洲板块 B.亚欧板块 C.美洲板块 D.太平洋板块参考答案:DDC读图1、图2相关信息,回答1-3问题甲乙西安北图1图21234图1中甲地地形形成原因从地质构造上看属于图2中的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图1中山脉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关图中山脉两侧叙述正确的是( )山脉甲侧自然带基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 山脉乙侧的河流有结冰期C. 图中山脉从成因上属于背斜山D. 乙侧的气候类型与丽水的气候类型一致图1中山脉的遂道有“中国第一长遂”之称,从地质构造来看打遂道最好选图2中的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1、C 2、 D 3、A37.读“亚洲大陆—太平洋某区域地质构造及低空等温线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2分)亚洲大陆—太平洋某区域地质构造及低空等温线图丙乙甲28°c26°c24°c22°c(1)图中①至⑥所示的岩层中最有可能形成变质岩的是 ,形成的变质岩类型是 岩,最古老的岩层是 。

      ③④⑤⑥所示的岩层中最有可能找到化石的是 ,判断的理由为 2)甲、乙两地中 地更适合打井取水,理由是: 甲地此时吹 风,风力 (大于、小于)丙地图示的季节是北半球的 季3)图示范围内,火山以东的岩层属于 板块该区域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1)(5分)④ 大理(岩) ⑥ ⑥ 岩层⑥(具有层理构造)是沉积岩层(2)(5分)丙 丙地是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且离海较远,容易形成地下淡水) 东南风 小于 夏(3)(2分)亚欧(板块) 该地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命题说明:1、 高中地理会考有三个综合题,其中第37题一般占分12分,题目的难度为中难本题分值、难度适合会考卷的要求,各小题之间有一定的梯度2、 本题考查的内容包括以下会考考点:1)三大类岩石的成因(b);2)地壳的物质循环(c);3)板块运动的原理(c);4)地质构造原理的应用(c);5)大气水平运动的形成(b);6)海陆分布对季风气候的影响(b)等6个考点,考点之间联系紧密。

      3、 不足:采用word制图,制图水平比较欠缺,图不够美观;难度偏大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庆元中学) 必修Ⅰ第三章会考模拟题一. 单项选择题读漫画“危险行动”,完成1~2题1.与该漫画主题最贴切的环境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  B.大气污染C.森林破坏 D.温室效应2.此图体现了区域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区域性 D.持续性读下面左、右两图,完成3~4题3.右图中的数字序号所表示的地理事物正确的是( )A.②真核细胞生物出现    B.③恐龙灭绝C.④无脊椎动物大量出现在地球表层   D.⑤鱼类和两栖类动物出现  4.地质历史上两次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分析图“荒漠化效应和水-气-生相互作用示意图” ,回答5~6题荒漠化(植被覆盖减少)地面变干燥植物蒸腾减弱,空气湿度减少下渗减弱,径流加强、蒸发加强① 5.图中数字①的正确内容是A.降水增加,蒸发减弱 B.降水减少,蒸发加强C.降水增加,蒸发加强 D.降水减少,蒸发减弱6.图中自然要素相互作用,其中居主导地位的是 A.植被 B.水文 C.地形 D.降水二. 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0分)材料一:2011年3月11日,日本气象厅表示,日本于当地时间11日14时46分发生里氏9级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20公里地震导致了福岛核电站发生泄漏,引发恐慌,灾民大规模外撤材料二:东亚及日本地震震中示意图 洋流D洋流ACB材料三:日本核电站分布图(1) 日本处于亚欧板块和 板块的 (生长或消亡)边界,因此多地震2)地震引发的 造成东北部地区人员大量伤亡地震发生后未来72小时,受 (风向)影响,核泄漏产生的放射性污染物主要向东扩散,主要影响日本东部及其以东的北太平洋区域3)上左图中ABC三地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自然带分布的 地域分异规律,其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4)上左图中D地是世界著名的 渔场,其成因是 5)地震给核电站建设带来了隐患,试分析日本在沿海地区大量建设核电站的原因 , 答案:1——6 AAABBA7.(1)太平洋 消亡 (2)海啸 偏西(西北)风 (3)干湿度 水分 (4)北海道 位于寒暖流交汇处 (5)日本经济发达,人口稠密,能源需求量大 但日本能源短缺 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龙泉一中)城市 山脉 高速 省道 河流 读右图,回答1-2题1、 影响省道走向的主要因素是:A、 河流 B、地形 C、聚落 D、技术2、 关于交通线路与地形关系叙述,正确是① 高速公路走直线,基本不受地形影响② 路线应该避开陡岥等复杂地形③ 线路沿河谷,地势比较平缓④ 省道尽可能经过居民点,方便出行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每年的3月23日为世界气象日,每年都有一个主题,如 2011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人与气候”。

      回答下列3-4题3、 当今世界全球气候变化趋势最明显是A、 气温呈现上升趋势 B、降水量增加 C、四季变化明显 D、出现极端天气事件4、 下列对我国产生“暖冬”有影响的是① 我国处于偏暖期 ②温室效应 ③火山喷发次数增加 ④冷空气活动强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自然资源是存在自然界中,并为人类所利用的物质与能量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大类回答下列5-6题5、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是A、 生物资源 B、气候资源 C、水资源 D、煤炭资源 6、 对非可再资源的利用,叙述正确是①加大勘探,探明储量,满足需求 ②认识有限性,节约和综合利用③可以先采富矿资源,再利用贫矿 ④寻找替代品,尽量不利用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7、阅读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据中国中央气象台统计,自2010年10月以来,中国黄淮、华北地区降水异常偏少,导致干旱迅速发展山东、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西、安徽、江苏、湖北等9省(市)出现不同程度的气象干旱,其中,河南、山东大部地区已达特旱等级。

      这9个省市中,河南、山东、安徽等6个省的小麦产量超过全国总产量的80%材料二:黄淮、华北地区旱区图(1)、华北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 、 ▲ 、 ▲ 、寒潮等2) 造成这一地区干旱特别严重的原因是:受来自北方 ▲ (强、弱)空气影响,气候干燥,而来自南方的 ▲ 气流,势力较弱,难以到达长江以北区域,形成明显降水的 ▲ 天气系统3)从干旱发生的季节看,华北平原多 ▲ 旱,主要是 ▲ 少, ▲ 回升快, ▲ 旺盛 长江中游地区多 ▲ 旱,主要是受 ▲ 控制,盛行 ▲ 气流,气候干燥4)针对北方的旱情对冬小麦生长的不利影响,可采取的比较有效措施有 ▲ 和 ▲ 必修二 人口与环境(原创题) 命题:景宁中学高一地理备课组 2011年3月24 下图是有代表性的四种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示意图据此判断下面1-3题1、与德国人口死亡率、出生率相似的国家应该是( )A.① B.② C.③ D.④2、人口增长模式属于过渡型的国家是( )A.① B.② C.③ D.④3.按照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先后出现的人口增长模式类型排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①②③ D.。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