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北京名胜古迹》.doc

105页
  • 卖家[上传人]:kms****20
  • 文档编号:37454852
  • 上传时间:2018-04-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15.50KB
  • / 10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资料来源: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辞典—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 中国六大古都之一 中国政治文化交通中心北京名胜古迹城市网 2002-8-27 16:30周口店遗址周口店遗址【周口店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位于北京城西南房山区周口店村龙骨山其古人类遗址发现于 1927 年,现在已有地点 25 处,包括从距今 60 万年到距今 1 万多年的多个时期1929 年裴文中发现“北京人“头盖骨北京人“在周口店的活动时间大约从距今 60 万年前到距今 20 多万年前,共发现 6 具头骨化石、牙齿 157 枚,以及许多其他部位的骨头,分属于 40多个个体在遗址中发现有北京人的用火遗迹1930 年发现“山顶洞人“遗址,先后出土了 3 具人头骨化石,以及许多其他部位的化石,分属于十多个个体,其文化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1967 年又发现“新洞人“,其文化时代介于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之间王府井旧石器晚期遗址王府井旧石器晚期遗址【王府井旧石器晚期遗址】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王府井东侧1996 年 12月中旬发现于东方广场工地地下 12 米深处遗址分为两层,下层距今约 22 万年前,遗址面积数百平方米,出土石器、兽骨近千件,炭坑多座,为一处平原上的居址。

      上层遗址在下层遗址上约 1 米处,时代晚于下层遗址,发现的遗物很少,但它表明人类不止一次在此活动此处遗址的发现对于北京地区史前人类活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琉璃河遗址琉璃河遗址【琉璃河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南房山区琉璃河乡遗址东西横距 3.5 公里,南北纵距 1.5 公里为商周时期的重要遗址,包括古城址、墓葬区、居住址三部分古城址位于遗址中部,地面尚存北城墙和东西城墙的北半部,北墙长 829 米,东西墙北段尚存约 300 米,建城年代约在西周初期墓葬区位于城东南部,以黄土坡村最为集中,墓分大、中、小三型,皆为长方形竖穴土坑,中小型墓有熟土二层台,大型墓多有两条墓道随葬品小型墓以陶器为主,中型墓以青铜器为主,大型墓多被盗陶器组合为鬲、簋、罐不少青铜器上铸““铭文,出土的堇鼎和伯矩鬲是极为珍贵的青铜礼器精品近年出士刻有“成周“文字的甲骨,为确定燕都城址年代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是“夏商周断代工程“的重要收获居住区位于城内及西部,有房屋、窖穴、灰坑、水井等遗址今遗址区已建立了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窦店土城窦店土城【窦店土城】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南房山区窦店镇是北京市保留较为完整的战国至西汉时的古城。

      城长方形,分内外两层,内城为夯土打造,外郭是堆积的土围内城东西长约 1100 米,南北宽约 860 米,外郭东西长约 1200 米,南北宽约 960 米西南转角处尚存高达 8 米的城墙,底宽约 17 米,顶部宽约 25 米,夯土层次明显城内靠西墙有子城一座,长方形,东西长约 400 米,南北宽约 300 米城内外遗物丰富,有大量豆、盆、罐等器物陶片玉皇庙山戎墓遗址玉皇庙山戎墓遗址【玉皇庙山戎墓遗址】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北延庆县靳家堡乡玉皇庙村1985 年开始勘探并发掘,共清理墓葬 200 余座出土有各种精美的金器、青铜器、玛瑙、绿松石、陶器、骨器、蚌器、石器等 6000 余件文化内涵有着强烈的地域特征,青铜匕首、青铜短剑等极富特色墓群的发现,为研究我国古代北方山戎民族的地理分布、生活年代、文化特征、埋葬制度、经济形态、军事活动、社会结构以及古代兵器制作等都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丰富了北京古代史及北京民族史的研究内容现辟为山戎文化陈列馆大葆台西汉墓遗址大葆台西汉墓遗址【大葆台西汉墓遗址】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区西南部丰台区花乡1974~1975 年间发掘,发现西汉燕王(或广阳王)墓及其王后墓,皆为大型木椁墓王墓南向,为土坑竖穴墓;墓上口南北长 26.8 米、东西宽 21.2 米,底口长 23.2 米,宽 18 米,深 4.7 米,向南开有 30 多米长的墓道。

      墓为木结构建筑,由墓道、甬道、外回廊、内回廊、前室和后室等组成墓室的中心是梓宫、便房、黄肠题凑棺椁五重,二椁三棺黄肠题凑由 10 厘米×10 厘米×90 厘米的柏木方 15800 余根叠成这种规模的西汉诸侯王地宫为国内首次出土而保存完整的车马殉葬遗迹亦为国内仅见现辟为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潭柘寺潭柘寺【潭柘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门头沟区潭柘山因前有柘树,后有龙潭而得名占地 68 公顷始建于晋代,初名嘉福寺,唐代改名龙泉寺,金皇统年间(1141~1149)改名大万寿寺,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改名岫云寺,俗称潭柘寺历代多次重修扩建,现尚存明以前建筑形式寺分东、中、西三路,中轴线上依次为牌楼、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毗卢阁等;东路有方丈院、延清阁、流杯亭、帝后宫、舍利塔、地藏殿、元通殿和竹林院等;西路有戒台、观音殿、龙王殿、祖师殿、西南斋、大悲坛和写经室等整组寺院格局完整,殿宇崇宏,并随山势起伏,错落有致寺内还有千年银杏“帝王树“及金代石碑、石塔寺外还有安乐延寿堂和塔院,塔院中保存金、元、明、清各代和尚塔数十座魏太和造像魏太和造像【魏太和造像】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北海淀区北安河乡车耳营村北。

      雕凿于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位于一幢方形尖顶花岗岩石砌建筑中,四面辟有拱券门窗,民国时李石曾等建石佛造像高 165 米,立于107 米高的须弥座上,袒胸赤足,斜披袈裟身后有背光,高 2.2 米,雕火焰纹、忍冬纹和伎乐天人身后并凿有 12 排共 124 个小佛像,均施彩绘,造像背面下端刻有文字整座造像线条流畅,形象生动,是一件杰出的艺术品,也是北京现存最早的石造像天宁寺塔天宁寺塔【天宁寺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宣武区广安门外天宁寺内寺坐北朝南,始建于北魏年间,初名光林寺,隋称宏业寺,唐称天王寺,金称大万安禅寺,明宣德年间改今名现存山门、弥陀殿,均为清代重建塔建于辽代,历代多次重修,通高 578 米,八角十三级密檐式砖塔,方形塔基,上承须弥座须弥座束腰部位的门内雕有狮兽头,转角处雕金刚力士须弥座上又有束腰一道,门内雕佛像,转角亦雕金刚力士,其座上有仿木斗,再上为三层仰莲承托塔身塔身四正面辟拱门,两侧砖雕天王像四斜面饰直棂窗,窗侧砖雕菩萨像塔逐层略有收分,每层檐下施仿木砖雕斗塔刹为两层仰莲之上置小须弥座承托宝珠天宁寺塔为典型的辽代密檐砖塔风格,造型及其雕塑艺术极为精美,同时亦是研究辽南京城地理位置的重要依据。

       云居寺塔及石经云居寺塔及石经【云居寺塔及石经】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南房山区石经山云居寺又称西域寺,始建于隋大业年间,五代时被火烧毁辽、金、元屡次修建,抗日战争时被毁,仅塔与石经得以保存今寺中建筑为 80 年代后恢复寺坐西朝东,塔位于寺北,称云居寺北塔,又俗称红塔,辽代创建,四隅各有四座唐塔北塔高 30.4 米,砖砌,塔身分上、下两层,下层为八角形,四周有拱门、假窗、佛龛浮雕,上层为圆锥形,相轮九重,塔顶宝珠突出天空四隅各塔高约 10 米,上部为楼阁式,六层檐,下部开尖拱形塔门,它们是北京地区现存最古的塔石经版位于半山腰的雷音洞中以及寺南的压经塔下藏经穴中,自隋代创寺僧静琬始刻,历唐、辽、金、元、明,历时千余年雷音洞内藏经石 4196 块,寺南的压经塔下藏经石 10082 块计刻佛经 1122 部,3452卷云居寺石经版不仅保存了大量佛教经典,同时也为金石、书法、文字、历史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大量丰富而珍贵的资料,被誉为“北京的敦煌“西山八大处西山八大处【西山八大处】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石景山区卢师山、翠微山和平坡山中是八座寺庙的总称分别建于隋、唐、明、清时期,1990 年遭八国联军破坏,1949 年后经重修开辟为八大处公园。

      八寺依次如下:长安寺,旧名翠微寺、善应寺,始建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现存两进院,昔日以奇花名树著称,院中两株白皮龙爪松,高大挺拔,传为元代种植;灵光寺,又名龙泉寺,始建于唐代,明成化十四年(1478)重修后改今名,寺中 1964 年建的八角十三层密檐式佛牙舍利塔里,供奉着原供于辽招仙塔中的佛牙(释迦牟尼牙齿);三山庵,清代建筑法式,观景佳处;大悲寺,又名隐寂寺,元代创建,康熙五十年(1711)改今名,三进院,前殿中的十八罗汉塑像非常精美;龙王堂,又名龙泉庵,清康熙十一年(1672)建,寺后清泉甘冽;香界寺,原名平坡寺,为八大处主寺,始建于唐代,历代多次重修,殿五进,气势宏伟壮观,为历代帝王巡幸驻跸之所;宝珠洞,为最高的一处,雄踞于平坡山顶,殿前“眺远亭“,可赏远近山景;证果寺,始建于隋代,是历史最久的一处,多次易名,明天顺年间改今名,寺前有池名青龙潭,寺后有石名秘魔崖灵严寺大殿灵严寺大殿【灵严寺大殿】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门头沟区齐家庄乡齐家庄村始建于唐武德年间,元至正年间重建,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嘉靖六年(1527)重修寺坐北朝南,原有殿堂抗日战争期间被日军焚毁。

      今仅存大雄宝殿,面阔 3 间,建筑面积 118.5 平方米梁架基本是元代遗物,殿内采用减柱造,檐下斗拱带替木整体体现了元代工艺手法,为北京地区所罕见戒台寺戒台寺【戒台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门头沟区马鞍山又称戒坛寺始建于唐武德五年(622),名慧聚寺辽时高僧法钧建戒台明正统、清康熙及乾隆时进行重修及扩建寺坐西朝东,多重院落,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千佛阁(已毁)和观音殿大雄宝殿内供过去佛、现在佛和未来佛观音殿位于全寺最后,是最高的一座建筑戒台位于寺西北的戒台殿内,为明代建造,正方形,汉白玉砌筑,分三层,高约 3.5 米,底层宽 23米,台四周雕有莲瓣、祥云等精美图案,与杭州昭庆寺、泉州开元寺戒台并称中国三大戒台在戒台院的东北前方有塔院,内有辽代、元代墓塔,保存完好寺中还有辽代石经幢和明代铜香炉、铜福鼎和铜钟等珍贵文物戒台五松“更是盛誉不衰,它们是千佛阁遗址前的活动松、卧龙松、自在松,戒台院前的抱塔松和九龙松法源寺法源寺【法源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宣武区教子胡同东侧占地 6700 平方米唐贞观十九年(645),唐太宗为悼念东征阵亡将士而建,初名悯忠寺。

      明正统二年(1437)改名崇福寺清雍正十一年(1733)更名法源寺寺坐北朝南,规模宏大,七进殿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内有明代铜质四大天王像)、大雄宝殿(寺中主要建筑,主要宗教活动场所)、观音阁(亦名悯忠台,内藏大量有关唐史的重要石刻资料)、毗卢殿(原名净业堂,内供明代铜质“五方佛“像)、大悲坛(陈列大量珍贵的历代佛经写本)、藏经楼(内供巨大的明代木雕卧佛像以及各种珍贵经书)法源寺已成立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世界各地都有佛教信徒前往朝香拜谒,在佛教国家中享有盛誉红螺寺红螺寺【红螺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北怀柔县红螺山始建于盛唐,初名大明寺,后改名资福寺历代多有修缮,康熙二年(1663)修建后,规模更加宏大现存建筑清式,坐北朝南,分三路,中路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又称转角殿)、藏经殿及后殿,主殿堂两侧有东西配殿和诵经房西路跨院为寺僧起居之所,东路跨院为修容所和客厅西墙外为塔院寺周围群山环抱,松柏参天,寺内有千年银杏和独具特色的平顶松,有藤攀缘而上,称“紫藤寄松“近年已开发为京北著名风景区,其“松林浴“享誉四方万佛堂、孔水洞万佛堂、孔水洞 【万佛堂、孔水洞】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南房山区云蒙山南麓。

      万佛堂坐落在孔水洞出水口的墩台上始建于唐代,原名龙泉寺,后改名大历禅寺万佛堂为歇山无梁殿式建筑,雄伟端庄殿内正面和两山墙下端镶嵌“万菩萨法会图“,长 23.8 米,高 2.4 米,由 31 块长方形汉白玉浮雕组成,是唐代浮雕艺术的精品孔水洞是一天然溶洞,洞内有泉,是北京最大的地下水泉之一,对研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