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实验注意事项(共12页).docx
12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初中物理实验注意事项1、 基本操作类实验1. 用刻度值测量长度【注意事项】⑴注意观察是否从零刻度线开始量起; ⑵注意观察刻度值的分度值是多少; ⑶精确测量时,要估读一位; ⑷注意写上单位;2. 用表测量时间【注意事项】⑴机械秒表不估读 ⑵机械秒表的读数t=短针(秒针)读数t1+长针(分针)读数t2 ⑶大圆周转一周历时30s,小圆周上分针刻度有半分钟刻度线; 小圆周分针没过半分钟刻度时,大圆周秒针读数读小的数; 小圆周分针过半分钟刻度时,大圆周秒针读数读大的数;3.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注意事项】⑴使用前要先调零;⑵注意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 ⑶弹簧测力计不只是用来测量重力,还可以测量拉力等(不能直接测出摩擦力); ⑷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弹簧收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4. 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使用方法】⑴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⑵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游码左端对准零刻度线); ⑶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或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左右做等幅摆 动,这时横梁平衡。
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⑷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由大到小加减砝码,调节游码直到天平恢 复平衡左物右码”) ⑸m物=m砝+m游(游码读左边所对的刻度)【注意事项】⑴不能用手拿砝码; ⑵未放物体不能调游码,物体已放不能调平衡螺母; ⑶游码读数应看游码左端所对的刻度; ⑷注意标尺上的分度值;5. 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使用前】⑴观察它的量程; ⑵认清它的分度值;【测量时】⑴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⑵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⑶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6. 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注意事项】⑴使用前需要调零; ⑵必须把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 ⑶用电器需接对接线柱的正负极(+入-出); ⑷不能直接接到电源的正负极; ⑸所通过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最大量程; ⑹读数前注意确认所用的量程和对应的分度值; ⑺电流表的电阻很小,在电路中可以看作一根导线;7. 用电压表测量电压【注意事项】⑴使用前需要调零; ⑵必须把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 ⑶用电器需接对接线柱的正负极(+入-出); ⑷可以直接接到电源的正负极(测量电源电压); ⑸所测量电压值不能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⑹读数前注意确认所用的量程和对应的分度值; ⑺电压表的电阻很大,在电路中可以看作断路;二、测量性实验8.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实验原理】 【注意事项】 ⑴斜面不能太陡,否则小车下滑 太快,所测时间不准确; ⑵斜面也不能太平,否则小车可能不能自行下滑,无法完成实验; ⑶金属片的作用:方便计时,使所测的时间更准确; ⑷注意s、t、v所用的单位;9. 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实验原理】 。
用水平拉动一个长方体木块,使其作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10.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1 测量能沉于水的固体的密度 【实验步骤】① 用天平测量出固体的质量m②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得水的体积V1③ 将固体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测得固体和水的总体积V2实验结论】根据公式 ,计算出固体的密度ρ= 注意事项】① “适量的水”意思是当固体浸入水中后,既能让水面没过固体,又不能让水面超过最大刻度,否则不能读数;② 不能先测固体体积再测质量,否则浸入水中后,固体上沾有水,再测质量不准确,会使所测固体质量偏大,计算固体的密度就会偏大;③ 本实验可以多次测量,但不能用原来浸湿的那个固体,应该用相同材料的另一块固体;多次实验的目的: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2 测量液体的密度【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① 测出烧杯与液体的总质量m1;② 将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③ 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2;【实验结论】根据公式 ,计算出液体的密度ρ= 。
注意事项】要设计合理实验步骤注意:要考虑到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时,烧杯中还会残留部分液体,会不会对实验测量结果造成影响11.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⑴用所给器材组装滑轮组;⑵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所挂钩码的重力,并将钩码挂在滑轮组下方,再用弹簧测力计竖直拉住绳子自由端;⑶用刻度尺分别记录下钩码和绳子自由端的起始位置;⑷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绳子自由端,使物体匀速上升一段距离,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并记录物体上升后所达到的末位置以及绳子自由端上升到的末位置⑸根据测量数据,分别计算出钩码上升的距离h和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然后根据W有用= 和W总= 计算出有用功和总功,按η= 计算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⑹改变所挂钩码的重力,重复以上实验步骤;⑺钩码重力不变,改变动滑轮个数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实验结论】⑴滑轮组机械效率与物体重力和动滑轮的个数有关;⑵同一滑轮组,提起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⑶不同的滑轮组机械效率不同,且在物重相同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⑷机械效率的大小与重物上升的高度无关;【注意事项】⑴竖直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 ⑵钩码要重一些;12. 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伏安法”测电阻)【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注意事项】⑴连接电路前要断开开关;⑵闭合开关前要把滑片移到电阻最大的位置;(保护电路)⑶根据题意选择合适的量程(电流表、电压表);⑷多次测量的目的: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⑸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①保护电路;②改变Rx两端的电压及电流,以便多次测量;⑹电路图及表格设计参考如右图;⑺电路故障的判断;【另外几种测电阻的方法】⑴伏阻法:a.电压表+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一个开关 实验步骤: ①如图1所示,将被测电阻R与已知电阻R0串联接入电路,先把电压表并图1联接在R两端,测出电阻R两端的电压U1。
②将电压表拆下,与R0并联接入电路测出电阻R0两端的电压U2 ③由得 b.电压表+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两个开关 ①按如图2所示连接好电路,闭合S1,记下电压表示数U1; ②断开S1,记下电压表示数U2;图2 ③因为所以⑵伏滑法:电压表+滑动变阻器(有铭牌,最大阻值为R) 实验步骤: ①按如图3所示连接电路;图3 ②将滑片移到阻值为零的位置,记下电压表示数U1 ③将滑片移到阻值最大位置,记下电压表示数U2 ④待测电阻⑶安阻法:a.电流表+定值电阻 ①如图4所示,将被测电阻R与定值电阻R0并联接入电路,用电流表测通图4过被测电阻R的电流I1; ②将电流表拆下,与定值电阻串联接入电路,测出通过定值电阻R0的电流I2; ③由得b.电流表+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两个开关 ①按如图5连接好电路;图5 ②闭合S1断开S2,测出通过R0的电流I0; ③再断开S1,闭合S2,测出通过RX的电流IX; ④根据并联电路的分流规律进行计算: 即:所以⑷安滑法:电流表+滑动变阻器(有铭牌,最大阻值为R) ①如图6所示连接电路,滑片位于阻值最小的位置,记下电流表示数I1;图6 ②滑片位于阻值最大的位置,记下电流表示数I2; ③因为所以13.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目的】测量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工作时的电功率【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注意事项】⑴连接电路前要断开开关;⑵闭合开关前要把滑片移到电阻最大的位置; ⑶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的作用:改变小灯泡两端电压;⑷多次实验的目的:比较在不同电压下小灯泡的电功率和发光情况;⑸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时,由于灯丝电阻大小与温度有关。
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小灯泡温度不同灯丝电阻也不同因此测灯丝电阻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为了保护电路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不是为了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三、探究性实验14. 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注意事项】实验结论的说法:重力与质量成正比,不能说“质量与重力成正比”!15.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注意事项】⑴实验中用小车而不用木块的原因:减小滑动摩擦力会实验的影响;⑵实验改进:用卡片代替小车;⑶如何验证“在同一直线上”:把卡片扭转一定角度;⑷如何验证“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把卡片剪成两片;16. 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原理】二力平衡【注意事项】⑴要匀速拉动木块较难做到,如何改进:如图这样既不用匀速拉动长木板,又能使弹簧测力计示数较稳定,便于读数;⑵怎样探究滑动摩擦力是否与接触面积有关:分别把木块平放和侧放,再测量比较滑动摩擦力;⑶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⑷注意实验结论的说法:哪个因素相同时,滑动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17.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注意事项】 ⑴压力作用效果是通过泡沫被压的凹陷程度反映出来的→【转换法】 ⑵注意实验结论的说法:哪个因素相同时,压力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18. 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注意事项】 ⑴U形玻璃管不是连通器; ⑵金属盒未浸入液体时,U形管液面就不相平应采取的措施: ; ⑶在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中,金属盒在两种液体中的深度要保持相同; ⑷压强计是利用U形管中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金属盒所处位置的压强的大小→【转换法】 ⑸注意实验结论的说法:哪些因素相同时,压力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19.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浸没后,浮力与浸入的深度无关;20. 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研究方法】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