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财经大学21春《民法》在线作业三满分答案11.docx
13页东北财经大学21春《民法》作业三满分答案1. 甲为了追小偷未经乙的同意擅自骑走了乙停在路边的自行车,事后,乙欲向甲索要自行车使用费,而将甲的身份证擅自扣下,那么( )A.甲的行为是侵权行为B.甲的行为是紧急避险行为C.乙的行为是正当防卫行为D.乙的行为是侵权行为参考答案:BD2. 民事法律行为被确认为无效或被撤销后,将产生的法律效果有( )A.如果是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其他部分仍然有效B.当事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给受损失的一方C.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D.双方恶意串通,实施民事行为损害第三人合法权益的,应当追缴双方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集体或返还第三人参考答案:ABCD3. 代理人通常以自己的名义从事代理行为 )A.对B.错参考答案:B4. 下列代理类型中,以是否符合被代理人的主观利益为标准判断代理人行使代理权是否维护了被代理人利益的是( )A.法定代理B.指定代理C.委托代理D.所有代理参考答案:C5. 物权法实行物权法定原则,因此,物权均为法定物权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6. 我国法律规定,合伙人按照出资比例或协议约定,以各自的财产对合伙债务承担清偿责任这一规定意味着( )。
A、合伙协议中可以规定某些合伙人只负有限责任B、合伙协议中可以规定某些合伙人不负连带责任C、债权人只能根据合伙协议按比例向合伙人追偿债务D、合伙协议规定的债务承担比例对债权人无约束力,而仅对合伙人之间有约束力参考答案:D7. 我国代理包括法定代理、委托代理、指定代理、商事代理四种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8. 甲将乙的布料制成衣服,其所有权取得方法是( )A.善意取得B.先占C.添附D.拾得遗失物参考答案:C9. 表见代理是指代理人的代理行为客观上存在使相对人相信其有代理权的情况,且相对人主观上为善意且无过失 )A.对B.错参考答案:B10. 撤销权(名词解释)参考答案:撤销权又称“否认权”破产财产的管理人对破产人在破产宣告前法定期间内进行的损害破产债权人共同利益的行为,有否认其效力,申请法院予以撤销,恢复原状,并追回转让财产的权利撤销权设立的宗旨在于防止债权人共同利益因破产人在破产宣告前对财产的不当处分行为而受损害11.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最长期限是( )A.10年B.20年C.30年D.50年参考答案:C12. 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是自始、当然、确定无效的民事行为 )T、对F、错参考答案:F13. 下列关于诉讼时效说法正确的有( )。
A.诉讼时效以权利人不行使法定权利的事实状态的存在为前提B.诉讼时效届满并不消灭实体权利C.诉讼时效具有强制性和普遍性D.诉讼时效由法律直接规定参考答案:ABCD14. 关于民事权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权利人依法直接享有某种权益或者实施某种行为的自由B.民事权利受到侵犯时,有权请求国家有权机关予以保护C.权利人可以请求义务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保证其实现某种权益D.任何民事权利都体现着一定的利益,这种利益是权利人的个体利益和整个社会利益的结合参考答案:ABCD15. 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由原则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16. 担保物权的效力及于担保物的代替物,这就是担保物权的( )A.变价受偿性B.不可分性C.物上代位性D.从属性参考答案:C17. 简述自愿原则的含义参考答案:自愿原则,是民事活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要求第一,民事主体有权决定自己是否参加某项民事活动,是否设立、变更、终止某一民事法律关系第二,民事主体作为民事行为的当事人,有权依法充分自由地表达其真实意愿,以实现其民事行为的目的第三,民事主体之间在从事民事活动时应当相互协商,彼此就某一民事法律关系设立、变更、终止达成一致的协议。
第四,民事主体依法自由从事民事活动,不受其他任何组织或个人的非法干预18. 财产所有权合法转移后一方翻悔的( )A、可予支持B、应予支持C、不予支持D、有条件地给予支持参考答案:C19. 每个民事主体都毫无例外地享有身份权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20. 自然人姓名权的内容不包括( )A.姓名决定权B.姓名使用权C.姓名变更权D.姓名转让权参考答案:D21.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可以请求法院撤销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2. 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无论何种原因,均由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承担民事责任 )T、对F、错参考答案:F23. 侵权人因同一行为应当承担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任的,影响依法承担侵权责任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24. 买卖合同的标的物一般属于( )A.种类物B.特定物C.原物D.消耗物参考答案:A25. 关于自然人和法人的权利能力,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自然人和法人都享有人格权B.自然人和法人人格权受侵害时都可以向法院请求精神损害赔偿C.自然人和法人民事权利能力的范围相同D.各类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的范围相同参考答案:A26. 对于生活有特殊困难并且缺乏劳动能力的法定继承人,可以多分。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27. 某县人民政府为建造宾馆,向该县某银行贷款500万,届期未能偿还,银行以县政府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该案所涉及的法律关系( )A.不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B.应属政府行政行为C.属于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应由民法调整D.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纵向经济关系参考答案:C28. 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条件不成就时,该民事法律行为( )A.开始生效B.继续有效C.开始无效D.失去效力参考答案:B29. 李某年满17周岁,接受爷爷赠与的20万元,靠此笔款项丰衣足食并支付自己的学费,李某( )A.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B.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C.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D.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参考答案:C30. 代理分为法定代理和委托代理两种 )A.对B.错参考答案:A31. 以占有的方法为标准,占有可分为( )A.继续占有与不继续占有B.和平占有和强暴占有C.公然占有与隐秘占有D.直接占有与间接占有参考答案:C32. 下列关于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当然法定监护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父母成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是在于户口这一法律事实B.父母可以通过协议排除另一方作为监护人C.父母离婚,未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再是监护人D.父母可以将监护责任依法转移给他人参考答案:D33. 债务人履行债务给债权人造成了合同关系以外的财产损害的,债权人既可以要求债务人承担违约责任,也可以要求债务人承担侵权责任。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34. 民法通则规定的所有诉讼时效期间都是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 )T、对F、错参考答案:F35. 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主要有( )A.口头形式B.书面形式C.视听资料形式D.默示方式参考答案:ABCD36. 简述法人的成立条件参考答案:第一,依法成立第二,有财产和经费第三,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第四,以其全部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37. 下列( )规定的是除斥期间A.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行使B.赠与人的继承人或法定代理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6个月内行使C.租赁期间不得超过20年,超过20年的,超过部分无效D.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1个月内予以追认参考答案:ABD38. 下列事实能够作为民事法律事实的有( )A.国家因要修建军事设施而征收某村集体的土地B.张某自家采摘的苹果腐烂变质C.月圆月缺,潮起潮落D.李某对自己儿子不赡养自己的行为予以宽恕参考答案:ABD39.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法人与非法人组织区别的是( )A.独立的组织B.独立的财产C.独立的名称D.独立的责任参考答案:C40. 一般人格权包括自然人的人格尊严和人格自由。
)T、对F、错参考答案:T41. 法人的住所是法人的( )A.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B.营业场所C.生产场地D.分支机构所在地参考答案:A42. 所有权为绝对权,因此,所有权的行使不受任何限制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43. 一名学生到书店购买学习参考用书,售货员硬把一款新出的铅笔也搭配给顾客,售货员的行为违背了( )A.平等原则B.自愿原则C.公平原则D.诚实信用原则参考答案:B44. 张某不慎掉入下水道中,急忙呼救杨某经过,要求张某付3千元人民币方救张某,张某无奈同意付钱,杨某遂将张某救上岸,其要求付钱行为是( )A.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B.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C.可撤销的民事行为D.无效的民事行为参考答案:C45. 民法规定,自然人的住所是其( )A.户籍所在地B.经常居住地C.工作所在地D.出生地参考答案:A46. 下列权利人行使的是形成权的是( )A.因欺诈而为的民事行为中,权利人的撤销权B.赠与人的赠与权C.法定代理人的追认权D.受遗赠人放弃受遗赠权参考答案:ACD47. 十一岁的小静想要用外祖父赠与的一千元购买一台游戏机,根据我国民法规定,小静应当( )A.有权自己决定B.征得父母的同意C.征得其外祖父的同意D.征得外祖父和父母的同意参考答案:B48. 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所有权和抵押权可以同时在同一物上存在B.用益物权和抵押权可以同时在一物上存在C.一艘轮船上可以同时存在两个抵押权D.一辆汽车上可以同时存在两个所有权参考答案:D4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涉及( )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A.接受赠与B.行为能力C.遗产继承D.人格尊严参考答案:AC50. 在民法上,房屋属于( )A.不动产B.流通物C.限制流通物D.动产参考答案:AB51. 平等原则(名词解释)参考答案:平等原则是民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