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芦花荡学习资料44407.pdf

2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577106708
  • 上传时间:2024-08-2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42.62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芦花荡》 一、课文分析 1、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⑴ 他有着爱国抗日的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你什么也靠给我 ⑵ 他具有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 “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 ⑶ 他过于自信自尊 ⑷ 他智勇双全 2、富于特色的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富有诗情画意,充满水乡的气息,雅致隽永如“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月明风清的夜晚„„奔着东南去了 二、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1~8段) :描写苇塘的优美风光和一位充满爱国热情、老当益壮的抗日英雄 第二部分(9~10段) :一个女孩子受伤,老头子非常愧疚,决心给她报仇 第三部分(21~54段) :老头子诱使敌人进入圈套讨回了血债,讨回了自尊 三、中心思想 这篇小说记叙了一个老头子护送两个女孩子去找革命队伍的动人故事,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具有英雄气慨、藐视敌人、无所畏惧、自信自尊的抗日老英雄的形象,高度赞扬了抗日根据地人民的爱国热情 四、问题探究 1 、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试用几句话进行概括 抗日战争时期,我军队伍驻扎在苇塘里,里外交通全靠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他非常自信。

      一次,他护送两个女孩进苇塘,被鬼子发现,其中一个女孩受了伤,他发誓要为女孩报仇他引诱鬼子进入他的埋伏圈,用锋利的钩子把鬼子钩住,用竹篙痛打鬼子 (大意正确即可 ) 2 、本文的主人公是谁?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刻画人物的?试各举一例 主人公:老头子刻画手法: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神态举例见课文 3 、 “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中加粗词“找”用得妙,为什么? 2 用“找”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老头子设计陷阱的巧妙,突出了老人的机智也烘托出敌人的胆怯和愚蠢 4 、写老头子敲打鬼子时,为什么又写“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这里的景物描写烘托了老头子为大菱报仇后的轻松,愉悦的心情 5 、 “过于”是什么意思? “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过于”有非常的意思,老头子有高度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过于自信和自尊” ,是老头子的重要品质,他的功与过,都由此生发 6 、老人有着怎样的品质? 老人过于自信和自尊,爱憎分明 7 、写芦花荡美丽的环境有何作用? 美丽的环境有利于烘托人物的形象,且芦花荡地形复杂,使情节更加真实 8 、赏析 (1 )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

      环境描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抗日军民的温馨、快乐,进而烘托出老人的英勇 (2 )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 环境描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老人强烈的自信,和轻松愉悦的情感,以及女孩渴望和平和悠闲 (3 )她们在家乡的道路上行军,眼望着天边的北斗她们看着初夏的小黄麦梢,看着中秋的高粱晒米燕在她们的头顶往南飞去,不久又向南飞来 景物描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时间飞逝,烘托出两个女孩在战争中成长 (4 )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老头子叹了一口气 景物描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风声很大,十分不平静,进而烘托出老人心中的内疚和不安 (5 )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浮动 景物描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景色优美,平静,为后文鬼子放松警惕做了铺垫。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