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高温热液矿床.pdf
4页高、中温热液脉型矿床一、高温热液脉型矿床(一)云英岩型钨、锡石英脉矿床(二)钠长岩型稀有、稀土元素矿床二、中温热液脉型矿床(一)中温热液脉型金矿床(二)中温热液脉型铅锌多金属矿床概念高温热液脉型矿床是指形成温度约为600-300℃、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的热液矿床蚀变类型成矿时温度较高,矿液中富含挥发份,在近矿围岩和岩体内部都发生强烈蚀变云英岩化、钠长石化、钾长石化、电气石化、黄玉化等矿物成分氧化物和含氧盐类,其次是硫化物含有较多的含矿化剂的矿物,如电气石、黄玉、云母等矿物组合金属矿物 :磁铁矿、磁黄铁矿、锡石、白钨矿、黑钨矿、赤铁矿、辉钼矿、辉铋矿、铁闪锌矿、毒砂、自然金等;非金属矿物:石英、长石、锂云母、角闪石等矿石组构 :粗粒结构,带状或对称带状构造成矿方式 :充填方式、交代方式矿体形态 :不规则的脉状、串珠状等,常沿一个方向呈雁行状排列,也见沿层面交代形成扁豆状或似层状矿体矿床的规模 :中小型为主,部分规模很大工 业 意 义有色金属 -W、Sn、Mo 、Bi、Cu、 Pb、Zn 贵 金 属- Au、Ag 稀有、稀土金属-Nb、 Ta、Be 放射性金属 -U 非 金 属-重晶石、萤石、硫、水晶、菱镁矿不乏大型、超大型矿床,价值巨大云英岩型钨、锡石英脉矿床矿床的形成条件在成因和空间上与花岗岩类有关,花岗岩的特征元素W、Sn、 Be、Nb、Ta、V、Th、Li 、Rb、Cs 等均有较高的丰度岩体规模 —较小的岩株或岩钟状钨矿化与晚期旋回形成的花岗岩株、岩枝具更为密切的时空关系围岩 —轻微变质的砂岩、板岩、千枚岩等硅铝质岩石断裂构造控矿特征明显,矿脉多充填于剪切裂隙、张剪复合裂隙中,成矿方式以充填作用为主云英岩型黑钨矿矿床往往和矽卡岩型白钨矿矿床共生;在石灰岩中形成白钨矿矿床,在硅铝质岩石中形成黑钨矿矿床云英岩型钨、锡石英脉矿床-围岩蚀变矿床典型的围岩蚀变为云英岩化根据伴生矿物不同,可以进一步分为电气石云英岩萤石云英岩黄玉云英岩据统计:钨、钼多和含萤石的云英岩伴生锡则多和含电气石、黄玉的云英岩有关云英岩型钨、锡石英脉矿床—矿石特征矿物组成金属矿物—黑钨矿、锡石、少量辉钼矿、辉铋矿、毒砂只以伴生矿物出现,硫化物在某些矿区较为富集,主要为黄铜矿、黄铁矿和磁黄铁矿等,常是晚期矿化阶段产物非金属矿物—石英、萤石、电气石、黄玉、长石、锂云母矿石组构脉状、对称带状、晶洞状、梳状、浸染状等构造粗粒自形结构常具明显的水平和垂直分带现象矿化垂直分带现象锡石在上,黑钨矿在下,少数矿区则相反,硫化物一般都分布在黑钨矿和锡石之下明显的垂直分带现象:上部为脉状钨锡矿床,往下为花岗岩中的铌钽铍矿床,两种矿床类型构成一个成矿系列黑钨矿中都含有一定数量的Nb205 和 Ta205,其含量随黑钨矿产出的深度增加而增加云英岩型钨、锡石英脉矿床—矿床成因(1)成矿与花岗岩具密切的时空关系(2)华南地区与成矿相关燕山期花岗岩中W、Sn、Nb、 Ta、Be 丰度是普通花岗岩几倍、十几倍( 3)H、O 等同位素表明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含钨花岗岩是深部硅铝层重熔岩浆侵入而成,钨、锡等成矿物质来自重熔前的矿源层。
成矿温度约 550~300℃,深度约4.5~1.5km,以充填方式为主. 典型矿例:我国西华山钨矿床钠长岩型稀有、稀土元素矿床概念指与花岗岩有关的Li 、Be、Nb、Ta、Rb、Cs、Zr 及稀土元素的各类矿床围岩蚀变主要为钠长石化— 花岗岩变成中 -细粒浅色钠长岩,主要为钠长石、微斜长石和石英钠长石化花岗岩特征形成深度较浅, 含矿岩体多为复式岩体,SiO2 含量明显偏高, 常大于 73%,碱质含量高, K2O+Na2O常大于 7.5%,岩体中Fe、Mg、Ca、Ti 等基性组份含量明显偏低. 矿化特征主要受岩体的微细构造(原生节理、矿物颗粒间的空隙、解理、双晶结合面等)及后生裂隙所控制矿化主要集中在岩体的顶部和边部矿石呈浸染状矿物组合矿石矿物 —钽铁矿、铌铁矿、铌-钽铁矿、细晶石和锂云母等,伴生矿石矿物有独居石、磷钇矿、锆石、褐帘石、硅铍钇矿、氟碳铈矿、氟铈镧矿、褐钇铌矿、褐钇钽矿、富钽易解石、黑稀金矿、烧绿石等常和云英岩型钨、锡矿床共生蚀变分带:以钠长石化为主,自下而上:钾化带→钠化带→云英岩化带→似伟晶岩带→石英壳矿化分带:Nb、Ta 主要富集于钠化带上部云英岩带中则富集W、 Sn “下有 Nb、Ta和稀土,上有W、 Sn、Be”矿床成因成因认识很不一致强调岩浆硅酸盐结晶作用和以后的残余气液交代作用是一个统一持续的发展过程;与伟晶岩矿床并列,命名为稀有金属花岗岩型矿床斯米尔诺夫根据典型的围岩蚀变特征将它划为钠长岩型矿床。
由于钠长岩型稀有、稀土元素矿床和云英岩型钨、锡矿床存在的密切联系,属高温热液矿床我国南方(广东、广西、江西、湖南)分布广泛中 温 热 液 脉 型 矿 床概念形成温度约300~200℃、受断裂构造控制的热液矿床主要指热液脉型多金属硫化物矿床大多与中酸性侵入岩有空间和成因上的联系,矿区附近一般都有中酸性岩体出露矿脉大多分布在岩浆岩附近围岩中含矿围岩主要为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铝硅酸盐岩石,当围岩是碳酸盐岩时,往往和矽卡岩型矿床伴生分布十分广泛,主要矿产有Cu、Pb、Zn、Sn、 Au 等,除 Au、Sn 外,大型矿床少见矿体形态断裂构造控矿,形态一般为脉状由充填作用形成的矿体,主要呈简单的比较规则脉状,但也常呈复脉状以及网脉状、梯状和鞍状矿脉由交代作用形成的矿体,以网脉状、似层状为最常见,其次为扁豆状、囊状、柱状等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等矿物组合金属矿物 —自然金、赤铁矿、菱铁矿、黄铁矿、毒砂、黄铜矿、斜方硫砷铜矿、斑铜矿、黝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红砷镍矿、辉砷钴矿、沥青铀矿、辉钼矿和自然铋等非金属矿物 —石棉、萤石、滑石、菱镁矿、石英、方解石、白云石、重晶石等矿石构造主要为块状、角砾状、脉状、网脉状、条带状和晶洞状分类主要有:中温热液脉型金矿床中温热液脉型铅锌多金属矿床中 温 热 液 脉 型 金 矿 床特征与分布中温热液脉型金矿床(Mesothermal gold deposits )出露广泛, 经常成群、 成组产出, 构成金矿集中区,在我国金矿储量中占有重要地位分类按矿体形态和成矿作用的方式,分为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两种类型石英脉型 矿体多数为简单的含金硫化物石英脉,与围岩界线清楚,以充填作用方式成矿为主。
脉宽由数十厘米至1~2 米不等,很少有超过5 米的脉长为数十至数百米,最长可达5 公里蚀变岩型 矿体和围岩呈渐变过渡,含金硫化物充填交代断裂破碎带而成,以交代作用方式为主,含金硫化物呈细脉状、网脉或浸染状分布于蚀变岩中,一般宽数米,少数可达二十余米,延长一般为数百米,少数达 1 公里以上石英脉型 矿体内矿化一般很不均匀,有的地段矿化富集,构成富矿体,有的地段矿化较弱,达不到工业要求蚀变岩型矿体内矿化都较均匀,品位较低,但矿体连续性强,常构成巨型矿体围岩蚀变比较发育,主要为绢云母化、硅化、钾化和绿泥石化矿物组合矿物成分比较简单主要成分:自然金、银金矿、石英,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磁黄铁矿,个别矿床中可见有毒砂、白钨矿和辉钼矿矿体中含金不均匀,高的可达500×10-6 以上网脉状含硫化物石英细脉和浸染状硫化物,硫化物以黄铁矿为主,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次之矿体中含金均匀,但品位较低,一般为l0×10-6 以下金矿物大多包含于黄铁矿或黄铜矿中,呈包含金产出,粒径为0.001~0.5mm,主要为银金矿成矿阶段经历了多次成矿阶段形成的,其形成顺序一般为:石英脉充填(含稀疏硫化物)— 块状黄铁矿—铜、铅、锌硫化物(含黄铁矿 )—碳酸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