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县农村居民购买力情况调查报告.doc
7页县农村居民购买力情况调查报告一直以来,我国政府把扩大内需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而促进消费,特别是促进农村居民的消费,在扩大内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消费直接受力于购买力的影响,因此农村居民购买力能否提升,购买力实现程度能否提高,不仅是农村居民自身的消费问题,也是关系到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县域经济乂好乂快持续稳定发展的问题近年来,随着n县农村居民收入地不断增加,农村居民购买力与过去比有了较快的提高通过调查,我们感觉到增加农民收入,节制一些盲目的不合理不科学的开支,转变传统的消费观念,抛弃陈规陋习,正确引导农民进行科学合理的消费,是有效提高农村居民购买力和购买力实现程度的重要途径一、XX县农村居民购买力基本状况农村居民购买力是一项反映农村居民实际拥有货币支付能力的重要指标其大小决定着农村消费品市场的发育程度和市场容量狭义上讲,农村居民购买力是指在一定吋期,农村居民为满足生活需要,在市场上购买消费品的货币支付能力,这种能力,必然与农民的收入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农民收入的高低、增长的快慢,直接影响着农村居民购买力的强弱1、农村居民购买力的重要来源农村居民(平均每户)收入一般由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四部分构成,据n县农调队的 资料反映,农村居民总收入的重要部分來源于家庭经营收入,换言之,家庭经营收入是农村居民购买力的主要来源。
资料显示,20**年n县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为5545元,占总收入的73. 8%,其中:来自第一产业5322元,占家庭经营收入的96%;第二产业137元,占家庭经营收入的2. 5%;第三产业86元,占家庭经营收入的1.5%另外,工资性收入在总收入中也占很大比例,这部分包括在木地企业、在非企业组织中及外出务工所得到的收入20林年,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为1641元,占总收入的21.8%,仅次于家庭经营收入在总收入中,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比重较轻,资料表明W项合计在总收入中占4.4%,从收入来源的总体上来看,单纯的农、林、牧、渔收入相对稳定,而从事二三产业的收入有待提高2、 农民收入有了较大提高,但总体水平低于城镇20**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5345元,同1997年的2251元比翻了一翻多,年均增长9%,纯收入稳定提高,使购买力稳步提升,但与同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9667元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农村居民的购买力水平相应低于城镇居民3、 农民生活消费趋缓,购买力实现程度降低,剩余购买力增加农村居民所拥有的购买力只能说明他们已经有丫购买物品的货币支付能力,并不意味着己经实现了购买力资料显示,一方面,农民把消费支出多半用于建房;另一反面,农民并没有也不可能把所有的购买力全部变为现实消费,必然有一部分余留下来,这部分尚未通过消费来实现的购买力就形成了剩余购买力。
这部分购买力大多以储蓄、融资或手存现金方式沉淀下来储蓄、金融资产、手存现金的增加,虽然是农村居民收入增加的体现,但同时也沉淀分离丫一部分购买力,使剩余购 买力增加二、影响农村居民购买力的因素1、 收入来源不稳定,预期收入不乐观收入直接影响购买力收入愈穏定,购买力的信心愈足,反之则越胆怯与十年前比较农民收入大幅增加,但收入来源不稳,一直困扰着农民购买力的释放,家庭经营收入是主耍收入来源,一方面由于农作物种植仍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且在大部分农户中,土地利用率较底,科学种植虽然提高,但仍然局限于在种子和化肥上尽管国家一再提高农产品价格,并对粮、棉、油给予生产补贴,但要通过农产品生产经营来大幅增加收入较为困难其原因有二:一是生产成本增加,生产资料价位较高,使得农业生产费用成本居高不下,农民收入在农产品价格上涨和W家各项补贴的扶持下,收益空间仍然不足二是XX县气候多变,易受自然灾害影响,绝大多数农民御灾能力薄弱另一方而,就业形势并不乐观,尤其对于文化水平不高的外出打工农民来说,不是找不到活干,就是从事一些技术含量低,出苦力、工资待遇不高、工作环境不好,且预期收入不稳定的工作,有一些农民节后出门,数月即返。
这些因素使得农民未来收入持不乐观态度,故而紧缩消费2、 未来支出预高,导致结余偏大教育、医疗、养老是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大问题随着改革渐行渐深,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惠民政策,确实给农民代来了许多好处,但在教育方面,义务教育虽已免除学杂费,而非义务教育负担仍然沉重,子女的教育费用问题仍然使得大部分农民尤其有大学生的家庭不得不节衣缩食在医疗方面,新型医疗合作制度让农民受益非浅,但仍然过高的医疗费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村镇医疗机构由于医疗条件有限,仍得不到农民青睐,医疗支 出仍是一些家庭头疼的大问题,成为影响农民购买力的“软肋”在养老方面,目前农村低保制度还很不健全,养老成为农民的人问题,一些有头脑的农民并没有把养老问题寄托在儿女身上,而是趁能挣钱把大笔的资金储蓄用于养老诸如教育、医疗、养老这些钢性支出,逼得农民不得不作出相应反砬,从而造成生活压力增大,消费趋于保守,行为更加谨慎,造成大量购买力沉淀,以保未来预期需求3、 传统观念阻碍消费,影响购买力实现沿袭了几千年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束缚着广大农民的手脚,形成了人们自给性、封闭式的消费观念,以节俭为荣的消费理念支配着农民的行为在这种相对保守稳健的消费观念下,量入而出尤为中国人民所推崇,这就使得农民对新产品的滞后消费,力主“节俭当前,聚财预后”,从而偏重远期消费,轻视近期消费。
他们极少数人负债消费,极不情愿把明天的钱用至今天这种传统观念,对大多数农民的消费行为影响极大,影响了购买力的实现4、 陈规陋俗渗漏资金,阻碍消费受旧的风俗习惯影响,农村居民人情消费有增无减,不断攀升,这也相应制约了农民购买力的实现在农村婚、丧、嫁、娶和大量的人情往来,已成为农民无奈的大支出再加上建房、乔迁、添新门、看病号等人情风愈演愈烈,广大农民因要以极大的负担来应付这些层出不穷的人情往来,而叫苦不迭这些人情往来的蔓延进一步分流了农民使用现金,抑制了农民消费欲望,阻碍了购买力的实现三、农村居民购买力的变动趋势1、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将扩大农村居民购买力的规模20**年底,n县农业人门达51.6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2%,农业人口比1997年降低了 1个百分点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居民将不断的转移非农业居民,从事以第一产业为主的农民,逐步转向二、三产业,这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由于环境的改变,观念和意识得到提高收入增加、意识提高和观念的转变,从而形成了较有后劲的农村居民购买力规模2、鼓励消费政策将对农民购买力有一定推动作用由于消费对经济增长有推动作用,因此国家将会继续扩大内需,促进经济乂好乂快发展,正确引导农民的消费观念,进而改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近些年來,国家在农村通路、通电、通车、通有线电视上下了大工夫,很大程度的刺激了农民消费的热情,推动着购买力尽快实现进展四、对提高农民购买力水平和实现程度的建议1、增收是提高购买力的基点增加农民收入,是提高农民购买力水平的一项重耍任务农民收入耍保持较快持续的增长,首先耍加大耕地保护和开发,提高耕地利用率和铲除率,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其次要推广农业科技,促进传统农业和科技农业结合,加快优良品种和适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从而降低生产成木,增加农业生产效益,大力推广先进技术,引导农民种植优质、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优质品种,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第三耍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第四要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迅速转移到二、三产业中,让本昱 农民在家门口就有较好的工作,就有较高的收入,从而真正提高农民实际购买力水平2、 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农民消费信息加快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养老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在加强宣传力度的同时,政府应适量投入资金补贴农民,使农村居民参保范围进一步扩大化、规范化,进入老有所养的轨道。
这样农民收支预测得到稳定,农民的消费信心得到增强,那么即期消费也会得到增加3、 转变农民消费习惯和观念,促进科学合理的消费通过各种途径,转变农民保守和不科学的消费方式,促使他们改变不合理不健康的消费习惯,抵制大量人情消费等不良现象的扩张趋势进一步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针对性的对农民科学消费教育,让农民在解决温饱继而在生活质量上有质的提高介绍科学的消费知识和经验,帮助农民确定合理的消费期望,逐步培育其把握消费的意识及合理进行消费能力,以减少消费的随意性和盲B效仿根据农村发展状况和收入水平,进一步促进合理消费的档次和水平,把农民带领到科学、合理消费的理念殿堂4、 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促进消费需求增长有效解决农民消费过程中存在的不方便、不安全、不实惠的问题,切实给予农民利益一是要加强农村商业基础设施能力,加强农村市场的开拓,鼓励有能力、有资金、有经验的商人在农村建立连锁店、连锁超市,延仲和扩大商业销售网络,完善农村物质体系,方便农民消费二是要规范农村市场,整顿市场秩序,加大监管力度,坚持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虚假广告等不法行为,在农村尽量做到同城同商品同价格,切实维护农 民的合法权利,增强农民的消费安全感和舒适感,提高农民的消费热情。
三是要 增强适应农村生产生活的售后服务工作,建立服务热线,提高面向农村居民的服务质量,使农民在购买商品后同样的感到温暖、感到安全、感到实惠只有建立起一个由收到支都让人觉得舒服、感觉合理的渠道,XX县农村居民的购买力和购买力实现程度才会锦上添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