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生态旅游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

131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549703991
  • 上传时间:2023-05-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33MB
  • / 13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可行性研究报告生态旅游区建设项目2011-6-6目 录第一章 项目概要 31.1 项目名称 31.2 项目建设依据 31.3 项目概述 41.3.1 项目筹建单位 41.3.2 项目筹建单位基本情况 41.3.3 项目范围 41.3.4 建设目标 51.3.5 项目建设内容 51.4 项目建设的意义 51.5 投资概算和资金来源 61.5.1投资概算 61.5.2资金来源 61.6 主要效益 61.6.1 经济效益 61.6.2 生态效益 71.6.3 社会效益 71.7 可行性研究的范围与内容 7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与必要性 82.1 项目背景 82.1.1 旅游业发展的宏观背景 82.1.2 资源背景 122.1.3 旅游区位背景 17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82.2.1 “XX”生态旅游区在XX县旅游业中的地位和影响 182.2.2 周边竞争态势分析 192.2.3 “XX”生态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 19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条件 223.1 区域自然条件 223.1.1 地理位置与国土面积 223.1.2 地质地貌 223.1.3 气候 223.1.4 水文 233.1.5 土壤 233.1.6 植物 233.1.7 矿产 243.2 社会经济条件 243.2.1 历史沿革与行政区划 243.2.2 经济发展 243.3 旅游业发展的支撑条件 253.3.1 旅游发展速度快中趋稳 253.3.2 旅游产业龙头形象日益鲜明 263.3.3 基础设施建设和景区开发建设已具一定基础 273.4 旅游资源条件 273.4.1旅游资源种类及分布 273.4.2 旅游资源评价 393.5 “XX”生态旅游区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 413.5.1 优势(Strengthes) 413.5.2劣势(weaknesses) 443.5.3 机遇(Opportunities) 453.5.4 威胁(threats) 46第四章 客源市场分析与预测 484.1 XX客源市场分析 484.1.1 XX客源市场现状及特点 484.2 XX旅游市场开发潜力 494.2.1 旅游资源丰富集中 494.2.2 旅游感应强度突出 494.2.3 旅游区位优势明显 504.3 灵龙峡生态旅游区 514.3.1 客源现状 514.3.2 客源市场影响因素分析 514.3.3 客源市场发育分析 524.4 游客规模及消费增长水平预测 474.4.1 生态旅游市场分析 474.4.2 游客市场预测 484.5 市场细分 514.5.1 XX旅游市场地域细分 514.5.2 游客结构细分 534.5.3 目标市场定位 54第五章 建设区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 555.1 建设区空间布局 555.1.1 建设区的范围 555.1.2 建设区的空间分布 555.2 建设方案 565.2.1 XX生态旅游区 565.2.2太平顶森林越野旅游区 575.2.3 鸣凤山道教民俗风情园 585.3 近期重点旅游建设项目 59第六章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616.1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616.1.1道路交通建设项目 616.1.2 供电设施建设项目 656.1.3 给水建设项目 666.1.4 电信、弱电系统建设项目 666.1.5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小结 666.2 服务接待设施 686.2.1住宿 686.2.2 餐饮和旅游服务设施 696.2.3旅游标识系统 696.2.4 医疗保健设施 706.2.5游客中心及管理中心 716.2.6 服务接待设施建设项目小结 716.3 生态环保设施建设项目 726.3.1环卫设施 726.3.2 排污工程 756.3.3 环保设备 756.3.4 消防系统建设 756.3.5 生态环卫设施建设项目小结 756.4 旅游景点建设项目 75第七章 旅游产品开发的可行性研究 797.1 现有的和潜在的旅游产品分析 797.1.1 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797.1.2 资源赋存与产品开发 797.1.3 旅游市场与产品开发 817.1.4 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837.2 旅游产品的定位与空间组织 857.2.1 形象定位 857.2.2 宣传口号设计 867.2.3 旅游产品的空间组织 88第八章 项目建设区环境质量及影响评价 908.1 环境现状 908.1.1 大气环境质量 908.1.2 水环境质量 908.1.3 声环境质量 918.1.4 辐射环境质量 918.1.5 固废环境质量 918.2 环境规划目标和措施 918.2.1 规划目标 918.3.2 环境保护和治理措施 928.3 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 928.3.1 评价标准 938.3.2 环境感应指标和标准 938.3.3 人为自然灾害预测指标 938.4 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938.4.1 项目建设可能产生的环境损害 938.4.2 防治措施 948.5 评价结论 94第九章 项目的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管理 959.1 项目实施的进度安排 959.1.1 前期工作 959.1.2 开工准备 959.1.3 建设阶段 959.1.4 验收阶段 959.1.5 人员招聘与培训 959.2 机构设置 959.2.1 管理机构 959.2.2 组织机构 969.3 人力资源管理 989.3.1 员工招聘 989.3.2 员工培训 989.3.3 员工激励 99第一章 项目概要1.1 项目名称 XX县“XX”生态旅游区建设项目1.2 项目建设依据●《可持续旅游的发展宪章》、《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旅游组织于1995年4月在西班牙召开的可持续旅游发展世界会议上通过。

      ●《关于抓紧开展旅游资源开发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投资安排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社会发展司和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计司社会函(1999)25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18日国务院第10次常务会议通过●《风景名胜区建设管理规定》国家建设部颁布,1993年12月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2003年5月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7775-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2003年5月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届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1989年12月26日通过●《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编号JTJ 001—97)交通部公路管理司、中国公路学会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1998年1月1月批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4年5月1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1985年6月7日发布实施●《湖北省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湖北省旅游局编制。

      ●《湖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湖北省旅游局、中山大学旅游规划研究中心编制,国家旅游局于2002年3月组织评审通过● 《XX县旅游总体规划》华中师范大学旅游学院、XX县旅游局编制,宜昌市旅游局2000年组织评审通过●《XX县迈向21世纪发展战略》、《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2001年XX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XX县环境保护十五规划》XX县环保局●《XX县土地利用十五规划》XX县土地管理局●《XX县志》XX地方志编撰委员会,19901.3 项目概述1.3.1 项目筹建单位XX三鼎旅游开发有限公司1.3.2 项目筹建单位基本情况XX县“XX”生态旅游区建设项目由XX三鼎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承建并管理该公司从事经营旅游业务,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民营企业,注册资本300万元人民币,主营旅游服务,兼营餐饮、宾馆、旅游商品开发销售;并致力打造XX县旅游精品,带动XX县旅游经济发展,同时,通过对灵龙峡旅游资源的开发,促进当地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为当地的扶贫和脱贫作贡献1.3.3 项目范围项目区所在地XX县位于湖北西部,东南与荆门市、当阳市接壤;北与南漳、保康县交界;西南与宜昌县为邻。

      XX”生态旅游区总面积 25.8 km2,由两大旅游景区组成,灵龙峡旅游景区位于XX县西北部的荷花镇,包括灵龙峡和太平顶两个景区,面积 19.2 km2;鸣凤山道教民俗风情园;位于XX县中南部的鸣凤镇,面积6.6 km21.3.4 建设目标● 在保护“XX”生态旅游区良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加强旅游区的建设,深化旅游区形象,使“XX”生态旅游区成为湖北旅游的新“热点”● 通过该项目的开发,大力开发生态旅游产品,发展绿色旅游,充分发挥“龙峡大拐弯”生态旅游区所拥有的震撼人心的湖北“雅鲁藏布大拐弯”——XX“XX”、争奇斗艳的喀斯特地貌景观与丹霞地貌景观等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塑造旅游区漂流探险、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宗教进香为主体的旅游形象● 通过该项目的开发,将旅游区独特的自然景观与嫘祖文化、道教文化、三国文化等底蕴浑厚的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将新兴的旅游产品与醇厚的历史文化整合起来,改变现有旅游产品的老化现象,塑造XX县旅游新形象● 通过该项目的开发,将XX县精品旅游线进行有机串连,更好的发挥项目区良好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形成鄂西新型的、独具特色的精品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 通过“XX”生态旅游区的逐步开发,拉动XX县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为实现XX县旅游业总体发展目标做出贡献。

      1.3.5 项目建设内容该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基础设施、服务接待设施、生态环保设施和旅游景点建设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根据该项目区目前的开发现状,其重点建设项目集中在基础设施上,而基础设施又比较注重交通道路设施的建设,以确保景点的通达性,为未来旅游区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1.4 项目建设的意义● 是将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迫切需要● 是解决XX县旅游投入不足,旅游产品老化问题的迫切需要● 是致力打造XX县生态旅游精品,凸现XX县旅游形象的迫切需要● 是XX县旅游业保持持续高速发展的迫切需要● 是XX县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1.5 投资概算和资金来源1.5.1投资概算本项目投资总额达7858.5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068.02万元,包括:● 基础设施建设2451.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1.19% ● 旅游服务设施2744.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4.93%● 旅游景点建设61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79%● 生态环保设施建设260.2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31%● 其他费用,包括规划、设计、可研费及不可预见费等共计1025.52万元● 预备费用567.48万元。

      ● 建设期利息94.12万元● 项目启动用流动资金103.39万元1.5.2资金来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