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诊留观制度最新版.doc
10页急诊留观室管理制度一、 急诊留观室管理制度二、 急诊留观制度三、 急诊留观病人管理制度四、 急诊留观病人安全管理制度五、 急诊留观室转科制度六、 急诊留观室患者病情评估制度、急诊留观室管理制度1、 各级医护人员在科主任统一管理下,按编制、任务挑选裁定人员,并上 报临床部门和医院相关部门2、 病房由护士长负责管理,主治或高年住院医师积极协助3、 保持病房整洁、舒适、肃静、安全,避免噪音,做到走路轻、关门轻、 操作轻、说话轻4、 保持病房清洁卫生,注意通风,每日至少清扫两次5、 医务人员必须穿戴工作服帽,着装整洁,必要时戴口罩病房内不准吸 烟6、 护士长全面负责保管病房财产、设备,并分别指派专人管理,定期清点 如有遗失,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处理7、 医师查房时不接私人,病人不得离开病房8各级医护人员必须服从科主任和护士长管理,严格遵守留观室各项规章 制度和管理要求9、各级医护人员必须积极参加科室业务学习及技能培训,达到各级职务人 员岗位技术要求二、急诊留观制度1、 不符合住院条件,但根据病情尚需急诊观察的患者,可留观察室进行观 察留观时间三级医院一般不超过 48小时,二级医院不超过72小时。
2、 急诊值班医师和护士应当根据病情严密观察、治疗凡收入观察室的患者,必须开好医嘱,按格式规定及时书写病历,随时记录病情(包括 、检验、影像)及时处理经过,必要时及时请相关专业会诊3、 急诊值班医师早晚各查房一次,重病随时查房主治医师每日查房一次, 及时修订诊疗计划,指出重点工作4、 急诊室值班护士随时主动巡视患者,按时进行诊疗护理并及时记录、反 映情况5、 急诊值班医护人员对观察床患者,要按时详细认真地进行交接班工作, 必要情况书写记录三、急诊留观病人管理制度1、 住院病员应遵守住院规则,听从医护人员的指导,与医护人员密切合 作,服从治疗和护理,安心休养2、 住院病员应遵守病房作息时间,经常保持病室内外环境整洁与安静, 不随地吐痰,不在室内吸烟和喧哗3、 住院病员不得自行邀请院外医师诊治,不得要求不必要的治疗或指名要 药;也不得随意到院外购药服用4、 住院病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诊疗场所;不得翻阅病案及其他有关医疗记 录5、 住院病员不得随意外出或在院外住宿,如有特殊情况经医师批准后,方 离6、 住院病员应爱护公共财物,如有损坏按价赔偿7、 住院病员可以携带必需之生活用品,其他物品不得带入。
贵重财物自行 保管,严防遗失8为了避免交叉感染病员不得乱串病房或自行调换床位9、 住院病员可随时对医院工作提供意见,帮助医院改进工作10、 病员如有不遵守院规或违反纪律者,院方应给予劝阻教育,必要时应 通知原工作单位或请有关部门处理四、急诊留观室病人安全管理制度1、 护理人员应全面了解病人病情,及早发现潜在的不安全隐患并采取积极 有效的防范措施2、 严格执行各项查对制度,每日核对医嘱,发现疑问立即向有关人员反馈未经核对的医嘱不得执行,一旦医嘱执行有误,不得隐瞒,立即通知医师并采 取补救措施原则上不执行口头医嘱,紧急情况执行抢救口头医嘱时,护士必 须复述并保留药物空瓶,以便抢救完毕后核对3、 加强对昏迷及意识不清病人的管理,24小时内必须有专人陪护,躁动不 安者应使用床档或四肢约束带约束,以防坠床等意外事件的发生4、 对有精神症状的患者应放在单人房间,房间内不得有锐器等危险物品,以防自杀或伤及他人5、 有自杀倾向的患者应通知家属、值班医生、护士长并做好记录,加强心理护理、严格床头交接及巡视制度,实施 24小时监护6、 严格执行护理分级管理的相关制度,按时巡视病房7、 严格遵守毒麻药物管理制度,杜绝不安全隐患。
8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及消防知识的宣传,责任落实到人,随时查除不安全 隐患,所有工作有员必须掌握消防应急事件的处理9、 保持地面清洁干燥,必要时放置“防滑警示”,以防病人摔伤10、 加强急救物品、药品、器械、设备的管理,时时处于应急状态,以确 保急救措施的顺利实施五、急诊留观室转科制度1、 住院患者所患疾病,涉及其他专业科室范围,应当邀请有关科室会诊 被邀科室前来会诊并同意转科后,主管医师应向医疗组长、科主任汇报,同意 后方可办理转科手续2、 主管医师应向转入科室联系床位及确定转出时间3、 主管医师要仔细检查,完善患者在本科住院阶段中的所有诊疗工作,按 规定书写转出记录,开具转科医嘱4、 主管医师应向患者、家属交待病情,将本科的诊断以及治疗情况概要地 说明,并着重说明转科的原因、目的和必要解除患者的顾虑,使其能安心地 转入新的科室,接受治疗5、 转出病区时,由本病区工作人员陪送到转入科室病区,并向转入科室病 区值班医护人员交接,保证治疗的延续性6、 转入科室病区医护人员应及时诊查患者、下达医嘱并书写转入记录六、急诊留观室患者病情评估制度1、 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由有资质的医师、护士及相关人员对患者进行病情 评估。
2、 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等手段,明确患者病情严重程 度、心理和生理状况、营养状况、治疗依从情况、家庭支持情况、医患沟通情况及自理能力等,以此为依据,制定适宜有效的诊疗方案 ,保证医疗质量和患者 安全3、 患者病情评估的范围是所有住院患者,尤其是新入院患者、手术患者、 危重患者、住院时间》30天的患者、15天内再次住院患者、再次手术患者4、 应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对患者的评估5、 执行患者病情评估人员的职责(1) 在科主任(护士长)指导下,对患者进行检查、诊断、治疗,书写医 嘱和病历2) 随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并根据病情变化及疾病诊疗流程,适时的 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3) 在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的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患者隐私4) 评估结果应告知患者或其委托人,患者不能知晓或无法知晓的,必须告知患者委托的家属或其 直系亲属,必要时取得其知情签字5) 积极参加患者病情评估专业教育、培训工作,掌握专门的病情评估知 识和技能,定期参与考核,持续改进评估质量6、 医师对患者病情评估(1)医师对患者的病情评估主要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等手段进行2) 按照相关制度,在规定时限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入院记录等书写。
新入院患者还应在入院24小时内填写《患者病情评估表》3) 手术(或介入诊疗)患者还应在术前依照《手术风险评估制度》进行 术前评估4) 患者在入院后发生病重、病危等特殊情况的,主管医师应及时向上级 医师请示,科内应组织再次评估必要时申请全院会诊,进行集体评估5) 住院时间》30天的患者、15天内再次住院患者、再次手术患者,主 管医师应按照相应的评估要求进行病情评估,重点针对患者长期住院、再次入院的原因、再次手术原因进行评估6) 患者入院经正确评估后,本院不能治疗或治疗效果不能肯定的,应及 时与家属沟通,协商在本院或者转院治疗,并做好必要的知情告知7) 对出院患者要进行出院前评估,完成出院记录,评估内容包括:患者 现状、治疗效果、随访事项、饮食注意事项、康复注意事项及尚未解决的问题 等7、护理对患者的病情评估(一)初次评估:1 、责任护士在患者入院后2小时内完成初次评估并记录,主要内容包括: ①生理状态;②心理状态;③费用支付及经济状况;④营养状况;⑤ 自理能力和活动耐受力;⑥患者安全;⑦家庭支持;⑧教育需求;⑨疼痛和症 状管理;⑩出院后照顾者和居住情况2、鼓励患者/家属参与治疗护理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并提供必要的教育及 帮助。
二)再次评估1. 护士至少每班对危重、手术前一天、手术当天、术后三天内患者进行评 估、记录,主要内容:①按医嘱定期测量生命体征;②生理状态;③心理状态; ④营养状况;⑤自理能力和活动耐受力;⑥患者安全;⑦家庭支持;⑧教育需 求;⑨疼痛和症状管理;⑩治疗依从性2. 在下列情况下,需对患者及时评估及记录;评估重点内容按医嘱及病情 需要决定①判断患者对药物、治疗及护理的反应;②病情变化;③创伤性检查; ④镇静/麻醉前后3. 鼓励患者/家属参与治疗护理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并提供必要的教育及 帮助。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