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竹岐中学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22页福建省福州市闽侯竹岐中学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如下图所示,图1为细胞膜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为突触结构示意图,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1中Ⅰ侧为细胞膜内侧,Ⅱ侧为细胞膜外侧B.脂质分子可优先通过细胞膜与图1中A密切相关C.图2中E为突触后膜,F为突触前膜,C物质被释放出来依靠主动运输D.图2中C的名称为神经递质,C与D结合后,突触后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参考答案:D略2. 从下图a~h所示的细胞图中,说明它们各含有几个染色体组正确答案为( )A.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是h图B.细胞中含有二个染色体组的是g、e图C.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是a、b图D.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的是f、c图参考答案:C3. 如图表示细胞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酶1、酶2和酶3依次分别存在于( ) A.线粒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B.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D.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参考答案:C4. 关于核酸生物合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A.DNA的复制需要消耗能量B.RNA分子可作为DNA合成的模板C.真核生物的大部分核酸在细胞核中合成D.真核细胞DNA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 参考答案:D5. 有关土壤动物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壤动物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B.土壤动物种间关系主要是互利共生C.土壤盐碱度不同,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有差异D.随机扫取表层土取样,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参考答案:C6. 有三个核酸分子,共有五种碱基,八种核苷酸,四条多核苷酸链,这三个核酸分子可能是( )A.一个DNA分子、两个RNA B.两个DNA、一个RNA分子 C.三个DNA D.三个RNA参考答案:A7. 水稻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中共有的细胞器是A.叶绿体、线粒体和中心体 B.叶绿体、线粒体和高尔基体C.线粒体、内质网和中心体 D.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考答案:D8. 玉米籽粒黄色(Y)对白色(y)为显性,糯性(B)对非糯性(b)为显性。
一株黄色非糯性的玉米自交,子代基因型不可能出现A.yybb B.YYbb C.Yybb D.yyBb参考答案:D9. 下列有关“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彩球大小、形状、质地、重量等要一致B. 每次抓彩球以前必须摇动小桶,使彩球充分混合C. 每次抓彩球,统计的彩球不必放回桶内,重复进行多次D. 抓彩球时应双手同时进行,最好闭眼参考答案:C10. 如图所示为从血红细胞中提取核糖体的大致过程,下列对该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步骤①加入14C﹣氨基酸的目的是为了研究蛋白质的合成和分泌B.步骤②的目的是让红细胞吸水涨破C.步骤③④的目的是分离细胞器或细胞结构D.该过程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差速离心法参考答案:A【考点】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分析】分析实验流程可知,步骤①中加入14C﹣氨基酸,是作为蛋白质合成的原料,从而结合到核糖体上,使核糖体具有放射性;步骤②加水并加速搅拌使红细胞破裂;步骤③④利用差速离心的方法获得核糖体.【解答】解:A、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14C﹣氨基酸作为合成蛋白质的原料会在核糖体上合成相应的多肽,因此在步骤⑤中检测到具有放射性的核糖体,A错误;B、步骤②中加水会使细胞吸水涨破,玻璃棒搅拌是加速细胞破裂,B正确;C、步骤③和④均为离心,由于不同结构的比重不同,因此可以利用不同的速度离心获得不同的细胞结构,C正确;D、该过程运用了渗透作用原理、同位素示踪、差速离心法,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渗透作用原理、同位素示踪法和离心法等技术提取核糖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实验的能力和理解能力,难度适中.11. 孟德尔在对两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自由组合定律。
下列能直接说明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是()A. F2的性状表现比为9: 3:3:1B. 测交后代的比为1:1:1:1C. F2的遗传因子组成比为(1:2:1)2D. 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1:1参考答案:D【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据此答题详解】A. F2中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表示的是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A错误;B. F1测交后代4种个体的比例为1:1:1:1,间接体现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B错误;C. F2的遗传因子组成比为(1:2:1)2,只能体现子二代的基因型种类及比例,不能说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C错误;D.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的时间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所以F1经过减数分裂产生4种配子,比例为1:1:1:1,直接体现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D正确12. 在完全显性的情况下,下列四组基因型中,具有相同表现型一组的是( )A.AaBb和AABb B.AaBb和aaBbC.aaBb和Aabb D.Aabb和AABb参考答案:A13. 人类遗传病有多种诊断方法,可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形状而做出诊断的遗传病是A.苯丙酮尿症 B.人类红绿色盲症C.青少年型糖尿病 D.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参考答案:D14. 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氮可以用于合成A. 葡萄糖和蛋白质 B. 核酸和蛋白质 C. 纤维素和淀粉 D. 乳糖和核酸参考答案:B蛋白质和核酸含有N元素,葡萄糖、纤维素、淀粉和乳糖中不含N元素。
15. 熊猫和竹子细胞结构中共有的细胞器是( ) ①细胞膜 ②叶绿体 ③线粒体 ④高尔基体 ⑤核糖体 ⑥细胞核 ⑦中心体 A.①③⑤④⑥ B.③④⑤ C.②③⑤④⑦ D.①②③⑤④⑥⑦ 参考答案:B16.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均要发生的现象是( )①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②纺锤体的形成 ③同源染色体配对和分离④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⑤着丝点的分裂 ⑥同源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①②⑤参考答案:D【考点】61:细胞的减数分裂;47: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2、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解答】解:①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第一次间期都会进行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①正确;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有纺锤体的形成,②正确; ③同源染色体配对和分离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③错误;④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④错误;⑤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有着丝点的分裂,⑤正确; ⑥同源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⑥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对两者进行比较,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叙说.17. 我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约为2.4亿亩,杂交水稻育种的基本原理是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变异 D.基因分离定律参考答案:B18. 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轴突末端可释放化学递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也可通过突触传向下一个神经元细胞B.反射过程的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反射弧中突触的数目C.兴奋沿神经纤维向前传导时,膜外电流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D.某人大脑受伤,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的话,能写字能看书看报,其受损部位是语言中枢的S区参考答案:A19. 高茎豌豆间的杂交,F1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若F1中全部高茎与F1矮茎进杂交,则后代的表现型比为( )A.5:3 B.2:1 C.6:1 D.5:1参考答案:B【考点】85: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用D、d表示),现进行高茎豌豆间的杂交,后代既有高茎豌豆(D_)又有矮茎豌豆(dd),即发生性状分离,说明亲代高茎豌豆均为杂合子(Dd).据此答题.【解答】解:由以上分析可知亲代高茎豌豆均为杂合子(Dd),则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高茎):Dd(高茎):dd(矮茎)=1:2:1,由此可见,后代高茎豌豆中DD占,Dd占,.若后代全部高茎与F1矮茎进行杂交,其中DD与F1矮茎dd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全为高茎(Dd);Dd与F1矮茎dd杂交,后代的表现型为高茎(Dd)、矮茎(dd).因此后代的表现型比为高茎:矮茎=(+):()=2: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题干信息准确判断亲代高茎豌豆的基因型,进而推断子代高茎豌豆中杂合子和纯合子的比例;再根据关键词“F1中全部高茎与F1矮茎杂交”进行简单的概率计算即可. 20. 有一种物质能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膜,但却不能顺浓度梯度进出无蛋白质的磷脂双层膜。
这种物质出入细胞膜的方式是( )A. 自由扩散 B. 协助扩散 C. 主动运输 D. 胞吞、胞吐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名称运输方向载体能量实例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不需不需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高浓度→低浓度需要不需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低浓度→高浓度需要需要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此外,大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胞吞或胞吐.解: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顺浓度梯度,说明是被动运输,即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但没有。
